第165章宫内的血雨腥风
汉章帝刘炟,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前朝刘庄对于法律的崇敬,也几乎赶不上他对于名声的重视。因此,他相信只要通过册立窦家的女儿为贵人,那就可以彰显自己的同情之心,仁君之名自然会不胫而走。例如前面为了求得孝顺的名声,甚至违背群臣和马氏太后的意愿,竭尽全力去完成敕封马氏兄弟。
除此之外,刘炟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自登基以来,年仅二十余岁就已经是儿女成群。并且极为羡慕前朝如汉武帝等人,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刘秀自东汉开国以来,对于皇帝妻妾就有很严格的限制,即使刘炟再怎么放纵,自己也是以明君自居,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违背祖训的。无奈之余,刘炟只能变着法子为自己选出宫廷佳丽。
窦家也曾算是名门望族,只是在刘庄之时,因为一时的小错(永平五年二月,窦穆逼婚六安侯刘盱,皇帝震怒,下令免除窦穆一门所有子弟的一切职务,又遣送窦氏所有的家眷回原籍右扶风,被太守严加看管。并且窦穆与两个儿子窦勋、窦宣一道被处以极刑。)而家道中落。刘炟决定为窦家平反,就成为了他改革的重要一环。
窦氏遭逢大难,早就想一朝翻身,重新为人。连日来,皇帝刘炟四处寻访知书达理、聪明伶俐、美丽大方的女子,窦氏知晓这一消息,不禁大喜过望。窦勋与沘阳公主生有两个女儿,个个冰雪聪明、才貌双全。窦家决定借此翻身,于是将这两个女孩送到宫里,事前还对二人进行了一番劝解,儿女亦是不甘心久居人下的人,于是也愿意入宫,徐图进取。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宫之前,窦家必须要打点好宫廷中的相关人员,否则一入皇宫深似海,两个女子即使再有才德,也会被淹没于芸芸众女之中。建初二年(公元77年)八月,趁着宫里的人来此选宫女的机会,窦家备下重礼以贿赂此事的负责人中大夫、掖庭丞及相工,请他们对自己的女儿多多照顾。
得到这几个人的相助,皇帝刘炟一到他们入宫,就迫不及待地接见了窦家二姑娘。一见之下,果然文采斐然、美貌如花。特别是窦家大女儿,一见面便得到皇帝的宠爱。此后二人更是形影不离,窦家大女儿欣喜之余,也不免担忧。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要执掌后宫,光得到皇帝的宠信是远远不够的。外事不敢说,后宫之内,能够一言九鼎者,并不是皇帝刘炟,而是太后马氏。
这年十二月,窦氏二女子都被封为贵人,这让此时还在陇西郡作战的马防大吃一惊,马家与窦家素有嫌隙,可惜自己有心反对,却鞭长莫及。只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深宫之中的马氏太后手上。殊不料,马氏此时已经对于窦氏不那么反感,而且为了马氏兄弟特别是马防远征西凉的事情,可谓是操碎了心。不久,马氏便一病不起。
而此时的窦氏二女,早已经甚得皇帝刘炟的宠信,后宫大权,也几乎尽数掌握在她们手中,因此,其中一人被立为皇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建初三年(公元78年)三月二日,刘炟将贵人窦氏立为皇后。一时之间,朝野震动。何以马太后会坐视窦家做大而不理呢?这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窦氏二女为了家族的重新崛起,自入宫以来便谨小慎微,做出一副谦逊恭顺的样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麻痹了皇帝刘炟,也蒙蔽了太后马氏。二则是因为,马氏此时已经快要病入膏肓,对自己儿子心意之坚决也感同身受,与其现在就树敌于窦家,将来再去修缮关系,还不如现在就送一个顺水人情,只盼将来窦氏做大之后,能够对马家心念旧恩。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四月,马防等平羌部队大胜归来。不久,南宫便传来消息,皇帝欲以马防立下不世奇功为由头,再次封赏马家兄弟。其中,封卫尉马廖为顺阳侯、车骑将军马防为颍阳侯、执金吾马光为许侯。
马氏早已经身在病中,闻讯大惊,急忙召皇帝刘炟进后宫,将自己不愿之意向刘炟表达。其中言道:“你可知道母后何以会一直反对马家兄弟被赐侯封爵?这是因为,母后终归是要先你们而去的,母后垂暮之年,死去到不是什么大事,只怕马家兄弟骄纵惯了,我一去便无人管束,势必会酿成大祸。母后一生别无所求,只希望能够获取一个谦虚节俭的好名声,能够青史留名,不辜负先帝的期望。你这样做,叫母后怎么心安,叫母后如何含笑九泉?”
听得马氏声泪俱下的言语,刘炟也是甚为震动,知道自己的一番好心,终归是没有用到点子上。但他还是出不了自己想要封赏自己舅父们的窠臼,于是将他们由列侯封为关内侯。马氏兄弟也在马氏太后的敦促下,向皇帝刘炟上书辞让,但是刘炟一国之君,岂可将自己的诏令一改再改的道理,终还是没有答应,迫于马氏的权威,马家兄弟最终联名上书,辞去官职。可即使这样,等到有一天窦氏掌权,真的会放过马家吗?马家此刻不积攒强大实力,真到了那天又该拿什么去应对?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六月,马氏终于不堪重负,如一座支撑大汉的巨峰轰然倒塌。溘然长逝之前,依然不忘对自己兄弟的嘱咐,要他们谦逊谨慎。不久,马氏被安葬在显节陵,常伴君侧。马氏苦心孤诣一生所造就的辉煌,就从这里开始逐渐暗淡,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迎接它的必将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后宫硝烟弥漫
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西域在班超的努力下,一直维持着稳定,凉州在羌人叛乱被平定之后,也逐渐稳定下来。西南边陲国家也对中央朝廷忠心。刘炟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愿望已经达成。可是他似乎忘了,在马氏死后,还有比以儒家学说教化人民、治理国家更为紧迫的事情,那就是安定后宫。
此时的后宫,因为刘炟的存在,还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和明显的争斗,但是也暗自隐藏着两大危机。一个是刘炟的亲生母亲贾太妃,在马氏死后蠢蠢欲动。另一个则是后宫妃子之间有人受宠,有人被冷落,但每时每刻,她们都没有闲着,而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利,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做着自己尽可能做的准备。
反观刘炟,对于马太后的死,可谓是伤心欲绝,一点也不顾及自己亲生母亲的感受。并且在此之前,他早就知道马氏并非自己的生母,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够坐上九五大位,全靠自己有一个深受先帝宠爱的母后马氏。自己从小在马氏身边长大,马氏也一直将自己视为己出,因此生母不及养母大,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此外,自己在外人眼中,一直是先帝正妻马氏的骨肉,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承认自己是贾太妃所生,势必会对自己的名声有所影响,甚至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不必要的冲击,这是刘炟万万不可以容忍的。因此,刘炟自马氏死后,便一直没有对贾太妃有过任何实质性的表示。最终,只是将她的绿色绶带改为与诸侯王同级的红色绶带,并给予了一些生活上的封赏。而对于其族人,因为没人在朝为官,也就不予考虑加官赐爵之类的事情。
而后宫中的另一场纷争,也在刘炟加紧搜集美貌才女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变扩大,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地位显赫的人,有自己家族的支持,在这深宫内院之中,就更加如鱼得水了。
这之中,主要有三个派别的势力,各自占据了后宫的一方地位。一者,窦皇后当然不在话下,此时已经成为皇后的她,当然不可能愿意屈居人下,但可惜自己的肚子一直不争气。
刘炟对于窦皇后十分宠爱不假,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用情专一的皇帝,仅仅以家世地位都比窦皇后只强不弱的宋氏姐妹、梁氏姐妹而论,都让窦氏姐妹大为头疼,皇帝对于他们的宠爱,更是一点也不弱于窦氏姐妹。而先帝在世之时,虽然也有后宫佳丽无数,但唯独专宠于马氏,即使马氏无后,自己也会帮助他找一个刘炟代替,以巩固她的地位。
宋氏姐妹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她们和贾太妃不一样,贾太妃做贵人之时,家中没有任何势力,因此自己也就只能任之凭之。宋氏姐妹则身出名门,其祖父宋嵩是右扶风人,早年曾经追随世祖刘秀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宋氏姐妹不仅生得水灵,而且知书达理,十分符合刘炟的审美标准。刘炟即位后,姐妹俩一起被封为贵人。她们对刘炟侍候得很周到,对马太后也很是孝顺。兼且宋大贵人还为刘炟生下长子刘庆,此子聪明活泼,甚得马氏和刘炟的怜爱。一时之间,母凭子贵。马太后未死之前甚至想让宋大贵人做皇后。
而梁氏一族此时也正值春风得意之时,虽然早年梁松曾因为陷害马援而被定罪,但是自从刘庄死后,梁氏一门就逐渐兴旺起来。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梁氏虽然衰落,但自从梁氏姐妹入宫之后,梁家就逐渐兴起,特别是梁氏姐妹在后宫得到了皇帝刘炟的极大宠爱,梁氏一门当然能够得以重新崛起。此外,梁家和窦家素来交情匪浅,梁家在宫中也不至于被放在风口浪尖的位置,梁小贵人还为刘炟生了个儿子,名叫刘肇。于是更得刘炟的恩宠,甚至被视为梁家姐妹最大竞争对手的窦皇后,此刻也想染指她的儿子,以重新演绎马太后夺贾太妃儿子刘炟的故事。
于是,各家都在刘炟在位之时,使出浑身解数。其中最具进攻性的人,当归窦皇后莫属。她的计划共有三步:
第一步,继续保持自己在刘炟身边的宠信,她明白,马太后一死,决定自己未来之成败的人,就是眼前的刘炟。因此,窦皇后会想出各种法子,保持刘炟对自己的兴趣不减,例如加强诗词歌赋、歌曲舞蹈等的学习,向皇帝刘炟献媚。又如利用侍寝之机,不断向皇帝吹风,说梁氏和宋氏姐妹的坏话,刘炟耳根子一直很软,这是窦皇后早就抓住了的弱点。刘炟一听自己的发妻都如此说辞,一天两天还兀自不信,但是次数多了,就逐渐生出了对于梁氏和宋氏姐妹的冷淡。
第二步,不断搜罗关于四个贵人试图夺权的罪证,窦皇后曾经召集自己的母亲沘阳公主入宫商议夺权事宜,沘阳公主是刘庄之兄、被废太子东海王刘彊之女,对父亲被先帝刘庄夺去了皇位,一直耿耿于怀。此外,丈夫窦勋又被刘庄下狱致死,故而她对刘庄恨之入骨。沘阳公主为给父亲和丈夫报仇,极力支持女儿积极采取行动。不断给宋氏姐妹身边安插眼线,幸亏宋氏姐妹甚为机警,一直洁身自好,但是窦皇后以有心算无心,宋氏姐妹掌握不了先机,很难说永远不会失势。
第三步,则是紧锣密鼓地进行废太子事宜。建初四年(公元79年)四月四日,刘炟颁诏立皇子刘庆为太子。四月七日,又封皇子刘伉为千乘王,刘全为平春王。一见宋氏姐妹之子成为太子,皇后便如坐针毡,开始行动起来,她想,与其让宋氏做大,还不如先笼络梁氏姐妹,让其把儿子刘肇过继给自己,自己帮助刘肇成为太子,并登基帝位。此后后宫敌手渐渐被除去,大权在握的窦皇后,何愁不会重演太后马氏的戏。
一场后宫的血雨之路就此铺开,到皇帝刘炟死后,更是明显地演变为外戚之间权力的争斗,东汉自此也走向了自己的噩梦。
除此之外,刘炟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自登基以来,年仅二十余岁就已经是儿女成群。并且极为羡慕前朝如汉武帝等人,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刘秀自东汉开国以来,对于皇帝妻妾就有很严格的限制,即使刘炟再怎么放纵,自己也是以明君自居,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违背祖训的。无奈之余,刘炟只能变着法子为自己选出宫廷佳丽。
窦家也曾算是名门望族,只是在刘庄之时,因为一时的小错(永平五年二月,窦穆逼婚六安侯刘盱,皇帝震怒,下令免除窦穆一门所有子弟的一切职务,又遣送窦氏所有的家眷回原籍右扶风,被太守严加看管。并且窦穆与两个儿子窦勋、窦宣一道被处以极刑。)而家道中落。刘炟决定为窦家平反,就成为了他改革的重要一环。
窦氏遭逢大难,早就想一朝翻身,重新为人。连日来,皇帝刘炟四处寻访知书达理、聪明伶俐、美丽大方的女子,窦氏知晓这一消息,不禁大喜过望。窦勋与沘阳公主生有两个女儿,个个冰雪聪明、才貌双全。窦家决定借此翻身,于是将这两个女孩送到宫里,事前还对二人进行了一番劝解,儿女亦是不甘心久居人下的人,于是也愿意入宫,徐图进取。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进宫之前,窦家必须要打点好宫廷中的相关人员,否则一入皇宫深似海,两个女子即使再有才德,也会被淹没于芸芸众女之中。建初二年(公元77年)八月,趁着宫里的人来此选宫女的机会,窦家备下重礼以贿赂此事的负责人中大夫、掖庭丞及相工,请他们对自己的女儿多多照顾。
得到这几个人的相助,皇帝刘炟一到他们入宫,就迫不及待地接见了窦家二姑娘。一见之下,果然文采斐然、美貌如花。特别是窦家大女儿,一见面便得到皇帝的宠爱。此后二人更是形影不离,窦家大女儿欣喜之余,也不免担忧。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要执掌后宫,光得到皇帝的宠信是远远不够的。外事不敢说,后宫之内,能够一言九鼎者,并不是皇帝刘炟,而是太后马氏。
这年十二月,窦氏二女子都被封为贵人,这让此时还在陇西郡作战的马防大吃一惊,马家与窦家素有嫌隙,可惜自己有心反对,却鞭长莫及。只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深宫之中的马氏太后手上。殊不料,马氏此时已经对于窦氏不那么反感,而且为了马氏兄弟特别是马防远征西凉的事情,可谓是操碎了心。不久,马氏便一病不起。
而此时的窦氏二女,早已经甚得皇帝刘炟的宠信,后宫大权,也几乎尽数掌握在她们手中,因此,其中一人被立为皇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建初三年(公元78年)三月二日,刘炟将贵人窦氏立为皇后。一时之间,朝野震动。何以马太后会坐视窦家做大而不理呢?这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窦氏二女为了家族的重新崛起,自入宫以来便谨小慎微,做出一副谦逊恭顺的样子,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麻痹了皇帝刘炟,也蒙蔽了太后马氏。二则是因为,马氏此时已经快要病入膏肓,对自己儿子心意之坚决也感同身受,与其现在就树敌于窦家,将来再去修缮关系,还不如现在就送一个顺水人情,只盼将来窦氏做大之后,能够对马家心念旧恩。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四月,马防等平羌部队大胜归来。不久,南宫便传来消息,皇帝欲以马防立下不世奇功为由头,再次封赏马家兄弟。其中,封卫尉马廖为顺阳侯、车骑将军马防为颍阳侯、执金吾马光为许侯。
马氏早已经身在病中,闻讯大惊,急忙召皇帝刘炟进后宫,将自己不愿之意向刘炟表达。其中言道:“你可知道母后何以会一直反对马家兄弟被赐侯封爵?这是因为,母后终归是要先你们而去的,母后垂暮之年,死去到不是什么大事,只怕马家兄弟骄纵惯了,我一去便无人管束,势必会酿成大祸。母后一生别无所求,只希望能够获取一个谦虚节俭的好名声,能够青史留名,不辜负先帝的期望。你这样做,叫母后怎么心安,叫母后如何含笑九泉?”
听得马氏声泪俱下的言语,刘炟也是甚为震动,知道自己的一番好心,终归是没有用到点子上。但他还是出不了自己想要封赏自己舅父们的窠臼,于是将他们由列侯封为关内侯。马氏兄弟也在马氏太后的敦促下,向皇帝刘炟上书辞让,但是刘炟一国之君,岂可将自己的诏令一改再改的道理,终还是没有答应,迫于马氏的权威,马家兄弟最终联名上书,辞去官职。可即使这样,等到有一天窦氏掌权,真的会放过马家吗?马家此刻不积攒强大实力,真到了那天又该拿什么去应对?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六月,马氏终于不堪重负,如一座支撑大汉的巨峰轰然倒塌。溘然长逝之前,依然不忘对自己兄弟的嘱咐,要他们谦逊谨慎。不久,马氏被安葬在显节陵,常伴君侧。马氏苦心孤诣一生所造就的辉煌,就从这里开始逐渐暗淡,一个旧的时代的结束,迎接它的必将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后宫硝烟弥漫
国家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西域在班超的努力下,一直维持着稳定,凉州在羌人叛乱被平定之后,也逐渐稳定下来。西南边陲国家也对中央朝廷忠心。刘炟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愿望已经达成。可是他似乎忘了,在马氏死后,还有比以儒家学说教化人民、治理国家更为紧迫的事情,那就是安定后宫。
此时的后宫,因为刘炟的存在,还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和明显的争斗,但是也暗自隐藏着两大危机。一个是刘炟的亲生母亲贾太妃,在马氏死后蠢蠢欲动。另一个则是后宫妃子之间有人受宠,有人被冷落,但每时每刻,她们都没有闲着,而是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利,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做着自己尽可能做的准备。
反观刘炟,对于马太后的死,可谓是伤心欲绝,一点也不顾及自己亲生母亲的感受。并且在此之前,他早就知道马氏并非自己的生母,但是他知道,自己能够坐上九五大位,全靠自己有一个深受先帝宠爱的母后马氏。自己从小在马氏身边长大,马氏也一直将自己视为己出,因此生母不及养母大,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此外,自己在外人眼中,一直是先帝正妻马氏的骨肉,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承认自己是贾太妃所生,势必会对自己的名声有所影响,甚至会对自己的地位造成不必要的冲击,这是刘炟万万不可以容忍的。因此,刘炟自马氏死后,便一直没有对贾太妃有过任何实质性的表示。最终,只是将她的绿色绶带改为与诸侯王同级的红色绶带,并给予了一些生活上的封赏。而对于其族人,因为没人在朝为官,也就不予考虑加官赐爵之类的事情。
而后宫中的另一场纷争,也在刘炟加紧搜集美貌才女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变扩大,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地位显赫的人,有自己家族的支持,在这深宫内院之中,就更加如鱼得水了。
这之中,主要有三个派别的势力,各自占据了后宫的一方地位。一者,窦皇后当然不在话下,此时已经成为皇后的她,当然不可能愿意屈居人下,但可惜自己的肚子一直不争气。
刘炟对于窦皇后十分宠爱不假,但是他并不是一个用情专一的皇帝,仅仅以家世地位都比窦皇后只强不弱的宋氏姐妹、梁氏姐妹而论,都让窦氏姐妹大为头疼,皇帝对于他们的宠爱,更是一点也不弱于窦氏姐妹。而先帝在世之时,虽然也有后宫佳丽无数,但唯独专宠于马氏,即使马氏无后,自己也会帮助他找一个刘炟代替,以巩固她的地位。
宋氏姐妹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她们和贾太妃不一样,贾太妃做贵人之时,家中没有任何势力,因此自己也就只能任之凭之。宋氏姐妹则身出名门,其祖父宋嵩是右扶风人,早年曾经追随世祖刘秀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劳。宋氏姐妹不仅生得水灵,而且知书达理,十分符合刘炟的审美标准。刘炟即位后,姐妹俩一起被封为贵人。她们对刘炟侍候得很周到,对马太后也很是孝顺。兼且宋大贵人还为刘炟生下长子刘庆,此子聪明活泼,甚得马氏和刘炟的怜爱。一时之间,母凭子贵。马太后未死之前甚至想让宋大贵人做皇后。
而梁氏一族此时也正值春风得意之时,虽然早年梁松曾因为陷害马援而被定罪,但是自从刘庄死后,梁氏一门就逐渐兴旺起来。何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梁氏虽然衰落,但自从梁氏姐妹入宫之后,梁家就逐渐兴起,特别是梁氏姐妹在后宫得到了皇帝刘炟的极大宠爱,梁氏一门当然能够得以重新崛起。此外,梁家和窦家素来交情匪浅,梁家在宫中也不至于被放在风口浪尖的位置,梁小贵人还为刘炟生了个儿子,名叫刘肇。于是更得刘炟的恩宠,甚至被视为梁家姐妹最大竞争对手的窦皇后,此刻也想染指她的儿子,以重新演绎马太后夺贾太妃儿子刘炟的故事。
于是,各家都在刘炟在位之时,使出浑身解数。其中最具进攻性的人,当归窦皇后莫属。她的计划共有三步:
第一步,继续保持自己在刘炟身边的宠信,她明白,马太后一死,决定自己未来之成败的人,就是眼前的刘炟。因此,窦皇后会想出各种法子,保持刘炟对自己的兴趣不减,例如加强诗词歌赋、歌曲舞蹈等的学习,向皇帝刘炟献媚。又如利用侍寝之机,不断向皇帝吹风,说梁氏和宋氏姐妹的坏话,刘炟耳根子一直很软,这是窦皇后早就抓住了的弱点。刘炟一听自己的发妻都如此说辞,一天两天还兀自不信,但是次数多了,就逐渐生出了对于梁氏和宋氏姐妹的冷淡。
第二步,不断搜罗关于四个贵人试图夺权的罪证,窦皇后曾经召集自己的母亲沘阳公主入宫商议夺权事宜,沘阳公主是刘庄之兄、被废太子东海王刘彊之女,对父亲被先帝刘庄夺去了皇位,一直耿耿于怀。此外,丈夫窦勋又被刘庄下狱致死,故而她对刘庄恨之入骨。沘阳公主为给父亲和丈夫报仇,极力支持女儿积极采取行动。不断给宋氏姐妹身边安插眼线,幸亏宋氏姐妹甚为机警,一直洁身自好,但是窦皇后以有心算无心,宋氏姐妹掌握不了先机,很难说永远不会失势。
第三步,则是紧锣密鼓地进行废太子事宜。建初四年(公元79年)四月四日,刘炟颁诏立皇子刘庆为太子。四月七日,又封皇子刘伉为千乘王,刘全为平春王。一见宋氏姐妹之子成为太子,皇后便如坐针毡,开始行动起来,她想,与其让宋氏做大,还不如先笼络梁氏姐妹,让其把儿子刘肇过继给自己,自己帮助刘肇成为太子,并登基帝位。此后后宫敌手渐渐被除去,大权在握的窦皇后,何愁不会重演太后马氏的戏。
一场后宫的血雨之路就此铺开,到皇帝刘炟死后,更是明显地演变为外戚之间权力的争斗,东汉自此也走向了自己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