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改土归流
唯一让黄泰安心一点的,东南新军似乎也没有进攻粤北的想法。
在攻占了广东沿海各府之后,谭纶就停止攻城略地,转而开始消化已经占领的土地。
广州府这块地,就是后世的珠江三角洲,也就是后来的大湾区。
这块地区水网密集,可以说是最上等的土地。
但是大明朝廷一直没办法从广东抽取太多的赋税,交通自然是一个原因,将帝国最南端的粮食征调到京师去,沿途的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两广叛乱不断,始终无法建立稳固的统治。
广西的少民众多,张经所募集的狼兵,就是广西那些归顺土司整编的。
可是这些广西土司也是时降时叛,所以广东征收的粮食经常要送到广西,是为“协饷”,帮助广西平叛。
除此之外,广东也饱受倭寇侵扰,还有沿海的蜑民经常性的叛乱,比如在明末著名的袁崇焕,其祖上就是上岸定居的蜑民。
不过在历史上,广东也曾经繁华过。
在中唐,宰相陆贽就曾经说过广州为“地当要会,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而广州一埠的赋税,也仅次于江南,在唐代就是财税重地了。
到了宋代,广州港是仅次于泉州的第二大港口,广州港前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可等到大明朝开始禁海,沿海贸易做不成了,广东就迅速衰落下来。
谭纶知道海贸对于广东的重要性,刚刚攻占广州城之后就请求大都督府开海,在广州和潮州分别设立市舶司,开埠进行海洋贸易。
谭纶的战略规划是好的,先通过海洋贸易稳定住广东的基本盘,将广州府和潮州府这两个通商口岸发展起来,然后再北上图谋韶关,这样东南新军就能通过韶关北上进入湖广北部的湘南地区,从而威胁湖广这个大明粮仓。
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瞬息万变,完美的方案往往只能停留在计划中。
就在第四旅攻占了广东沿海诸府之后,一名使者疾驰进入了广州城。
如今在广东省,谭纶是广东巡抚,总督广东军政。
白知府首义有功,依然留任广州知府,治理广府这个广东最繁华,人口最稠密的广东甲府。
俞咨皋这第四旅的旅长,手上捏着最能打新军,算是广东军事上的主官。
谭纶特意将驻扎在肇庆的俞咨皋召回来开会,由此可见这件事的重要性。
一身挺拔军装的俞咨皋走进总督衙门,白知府已经坐在堂上喝茶了。
俞咨皋有些疑惑,本以为是什么紧急军情,但是谭总督和白知府却没有太紧张的样子。
“谭总督,白知府,召集末将回来到底是什么急事?”
俞咨皋在飞快的攻城略地之后,现在却陷入到了治安战的泥塘。
原本俞咨皋屯兵在肇庆州,是为了给韶关府的明廷军队压力。
可没想到,他的对手不是明廷的军队,而是高州、肇庆州犬牙交错的瑶寨和瑶民,雷州半岛上的苗人也不停的凑热闹。
在福建灭倭平飞龙军,又一日攻陷广州府的俞旅长,却被这些土司叛乱搞的焦头烂额,整日在肇庆忙着灭火。
谭纶拿出一封信,递给俞咨皋后说道:
“这是广西巡抚汪道昆给我写的信,汪大人要归附我们东南。”
“什么!不可!”俞咨皋立刻反对道。
谭纶对着白知府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俞旅长肯定要反对。”
白知府也端着茶杯说道:“哈哈,光是高州肇庆州的土司就把俞旅长折磨的不行,若是广西归附,那俞旅长就要带兵去广西大山里剿匪了,他当然要反对。”
对这两个拿自己寻开心的文官,俞咨皋倒是没有生气,他说道:
“谭总督不是早就商议好了吗?您也给大都督写信了,说明了先发展广东再吞并广西的战略,怎么这么快广西就投了?”
广西这个地方,多山少田,土司遍地,而且在大明的行政版图上,广西是一个内陆省份。
而俞咨皋的第四旅,最擅长的就是鸳鸯阵,可是鸳鸯阵是适合在开阔平原地区作战的战阵,在山地作战效果不佳。
想想也知道狼筅这种武器就根本没办法在山上用啊!
所以俞咨皋的想法,是在肇庆一边平叛一边练兵,再招募一些熟悉山地作战的本地士兵,等到练兵结束再图谋广西。
你广西巡抚汪道昆怎么不按照套路出牌啊!
你一个大明朝的封疆大吏,怎么这么快就投降了啊!
就在俞咨皋愤愤不平的时候,谭纶说道:
“汪巡抚是大都督的房师,大都督在起兵前后都向他写信,劝说他归正我东南。”
“不过汪巡抚始终不肯投降,可前几日却送来了降书,俞旅长猜猜是为什么?”
俞咨皋立刻说道:“广西土司又叛乱了?”
谭纶点头说道:“正是如此,自从嘉靖那昏君遣散狼兵,又擅杀张经之后,广西土司一直不太平,上个月藤峡三十几个土司瑶寨歃血为盟造反,推举出一个渠帅出来,聚众两万人,再次开始作乱。”
听到这里,俞咨皋也头疼起来,也难怪汪道昆之前不投降,偏偏这个时候投降。
广西浔州地境中万山盤绕,其中有浔江,发自柳州、庆州,向东绕至浔州,途径象州、永安、修仁、荔浦、平乐县等。
在浔江附近的山脉均为陡峭的山崖,其中最险恶地称为大藤峡。
藤峡中有上百个山洞,其中如仙人关、九层崖其最幽深险峻。
其中世代居住瑶民,以蓝、胡、侯、盤四姓为大姓,藤峡中有名册册封的土官三十余,没有明廷册封的瑶寨更是难以统计。
除了瑶人之外,山中还有善于毒药弩矢的僮族。
明代广西的几次叛乱,几乎都和藤峡有关。
经过王阳明,张经的两次平叛,原本藤峡已经安定。
在东南倭乱的时候,张经还从藤峡中带走了狼兵两千人,这两千人随着张经从福建到浙江,也杀了不少倭寇。
可是后来严党为了争夺东南抗倭的主动权,构陷弹劾张经,其中一条罪状就是狼兵军纪不严,张经纵容狼兵劫掠浙江地方。
后来张经被处死,跟随张经远赴浙江平倭的狼兵,不仅仅没拿到朝廷的军饷和赏银,还被当做犯人一样驱赶回了广西。
这些狼兵一返回广西,立刻就掀起了叛乱,这其中就是以藤峡的叛乱最严重,声势最浩大。
汪道昆到了广西之后,一直都对广西采取比较优柔的抚慰政策。
只不过虽然汪道昆这么想,但是他手下的官员不这么想。
在广西汉蛮杂居的地区,明廷设羁縻州县,任命土官,也就是所谓的土司,让这些地区自治。
土官是世袭的,获得册封的土官家族也就是土司,他们就是一座瑶寨的世代统治者。
与土官相对应的,就是明廷任免的官员,这些官员不能世袭,会因为调动而流动,所以称之为“流官”。
设置土官,本来也是不得已的举措,在几次广西叛乱之后,明廷也逐步在广西推行改土归流,也就是收回土官的世袭统治权,改为任免流官。
这项举措自然有利于大一统的,可是明廷的推行过程中却出了很多问题。
在广西为官的,基本上都是大明朝最没有前途的官员。
这些官员最大的愿望就是立刻升迁离开广西,返回到中原繁华的地区做官。
原本改土归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推行汉化同化蛮人,或者用汉人移民开拓土地增加汉人定居地区,等本地汉人比蛮人多了,就可以逐步撤去土官的权利,实行流官统治了。
可这样实在是太慢了!
因此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这些当官的往往操之过急,甚至不少官员干脆挑动蛮人造反,然后请求朝廷派兵镇压,只要将当地蛮人杀光了,不就是改土归流了吗?
还有很多官员勾结汉人商人,盘剥蛮人的山寨,或者挑动蛮人之间的关系,挑唆他们互相厮杀。
这么一折腾下来,反而将当地的汉蛮矛盾搞得更严重了,广西叛乱不断。
这一次藤峡再叛,就是在张经被杀这件事作为导火索下,广西长期蛮汉矛盾加剧,在明廷对南方失去控制后,发生的一场连锁反应。
谭纶说道:“大都督和我说过,他这位房师汪巡抚,若是不肯降是为了百姓,若是降了也是为了百姓。”
“但既然汪巡抚降了,我们就不能因为广西土司作乱而坐视不管。”
“大都督在我来东南之前就说了,我们是东南起兵,是为了反抗暴明,而不是为了占地为王,为了个人的富贵。”
“这天下之地,总有富庶和寒贫的,总有好治理的和不好治理的,但只要是我汉家土地,就寸土不能放弃!”
“大都督就曾经告诫我,千万要记得安南的教训啊!”
俞咨皋凛然,他爹是武举人,从小都是读书的,自然知道安南旧事。
安南,古代称为交趾、交州,从汉武帝在此地设郡县,这里就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统治中。
在两汉交替的时候发生了二征之乱,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入交州平叛,安南重归东汉。
汉末三国的时候士燮割据交州,就算是两晋南北朝最后也都收服了交州。
可就这样一个地方,到了大宋建国,宋太祖封安南丁部领为“安南都护“、“检校太尉“、“交趾郡王“,将安南视为“列藩“。
从此之后安南加速了离心的速度,开始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文字,最终脱离中原。
明初的时候,成祖朱棣也曾经派遣大军收复安南,可是大明在安南的统治只持续了二十多年,因为士兵远征耗费太大,最后还是撤出了安南。
苏泽将广西比作安南,就是因为现在的广西也和当初的安南一样,表现出强烈的离心倾向。
这下子俞咨皋也明白进入广西的政治意义了,无论东南和明廷的战争如何,广西问题都不能姑息。
俞咨皋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立刻说道:
“总督大人,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去整军备战,准备进入广西!”
谭纶笑着对白知府说道:“我就知道俞旅长心急,不过你先别急。”
“大都督府军令。”
俞咨皋立刻站的笔直,谭纶拿出一份军令说道:
“这是半个月前,大都督下达的军令,那时候广西瑶乱已经有苗头了,大都督听闻之后,就命令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响应进入广西平叛。”
白知府感慨说道:“大都督真是料事如神。”
“军令!从第四旅再扩编三千人,准备进入广西平叛。”
俞咨皋听说扩军,自然是眉眼中露出笑意,接受了军令之后,谭纶又说道:
“第四旅要招募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卒,大都督说可以从广东的归顺瑶人中招募,只要做好汉化教育就行,福州会派遣专门的教团来做这件事。”
“除此之外,大都督还从福州运来广州一批新装备,正好可以在广西作战中试验一下威力,已经在广州城外的军火库中了。”
听说有新装备,俞咨皋更是眼前一亮。
比起更为嫡系的第一二三旅,第四旅的装备一直比较落后。
这倒不是苏泽对第四旅刻薄,而是第四旅前身是戚家军,本身队列和枪炮的训练就不够。
谭纶对俞咨皋说道:“这一次送来的新装备,是专门为了山地作战而研发的,俞旅长你要好好试验,大都督可不光给你们武器,还要你们写报告呢。”
听到“写报告”三个字,俞咨皋露出苦色,但是想到能有新的装备可以用,俞咨皋说道:“谭总督,快带我去看新装备!”
俞咨皋赶到军火库,就看到一名身穿蓝色军服的年轻军官向他敬礼。
“第四旅后勤参谋李言恭,向旅长报道。”
李言恭在北上作战中没有立功,返回上海郁闷了很久。
后来他听到南方还有仗打的消息,就报名转入第四旅。
正好被大都督府派来押送这批新装备。
俞咨皋连忙回礼,急切的问道:“李参谋,新装备呢?”
这段好难写,资料太多,求一下票吧
本章完
在攻占了广东沿海各府之后,谭纶就停止攻城略地,转而开始消化已经占领的土地。
广州府这块地,就是后世的珠江三角洲,也就是后来的大湾区。
这块地区水网密集,可以说是最上等的土地。
但是大明朝廷一直没办法从广东抽取太多的赋税,交通自然是一个原因,将帝国最南端的粮食征调到京师去,沿途的花费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两广叛乱不断,始终无法建立稳固的统治。
广西的少民众多,张经所募集的狼兵,就是广西那些归顺土司整编的。
可是这些广西土司也是时降时叛,所以广东征收的粮食经常要送到广西,是为“协饷”,帮助广西平叛。
除此之外,广东也饱受倭寇侵扰,还有沿海的蜑民经常性的叛乱,比如在明末著名的袁崇焕,其祖上就是上岸定居的蜑民。
不过在历史上,广东也曾经繁华过。
在中唐,宰相陆贽就曾经说过广州为“地当要会,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而广州一埠的赋税,也仅次于江南,在唐代就是财税重地了。
到了宋代,广州港是仅次于泉州的第二大港口,广州港前是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可等到大明朝开始禁海,沿海贸易做不成了,广东就迅速衰落下来。
谭纶知道海贸对于广东的重要性,刚刚攻占广州城之后就请求大都督府开海,在广州和潮州分别设立市舶司,开埠进行海洋贸易。
谭纶的战略规划是好的,先通过海洋贸易稳定住广东的基本盘,将广州府和潮州府这两个通商口岸发展起来,然后再北上图谋韶关,这样东南新军就能通过韶关北上进入湖广北部的湘南地区,从而威胁湖广这个大明粮仓。
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瞬息万变,完美的方案往往只能停留在计划中。
就在第四旅攻占了广东沿海诸府之后,一名使者疾驰进入了广州城。
如今在广东省,谭纶是广东巡抚,总督广东军政。
白知府首义有功,依然留任广州知府,治理广府这个广东最繁华,人口最稠密的广东甲府。
俞咨皋这第四旅的旅长,手上捏着最能打新军,算是广东军事上的主官。
谭纶特意将驻扎在肇庆的俞咨皋召回来开会,由此可见这件事的重要性。
一身挺拔军装的俞咨皋走进总督衙门,白知府已经坐在堂上喝茶了。
俞咨皋有些疑惑,本以为是什么紧急军情,但是谭总督和白知府却没有太紧张的样子。
“谭总督,白知府,召集末将回来到底是什么急事?”
俞咨皋在飞快的攻城略地之后,现在却陷入到了治安战的泥塘。
原本俞咨皋屯兵在肇庆州,是为了给韶关府的明廷军队压力。
可没想到,他的对手不是明廷的军队,而是高州、肇庆州犬牙交错的瑶寨和瑶民,雷州半岛上的苗人也不停的凑热闹。
在福建灭倭平飞龙军,又一日攻陷广州府的俞旅长,却被这些土司叛乱搞的焦头烂额,整日在肇庆忙着灭火。
谭纶拿出一封信,递给俞咨皋后说道:
“这是广西巡抚汪道昆给我写的信,汪大人要归附我们东南。”
“什么!不可!”俞咨皋立刻反对道。
谭纶对着白知府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俞旅长肯定要反对。”
白知府也端着茶杯说道:“哈哈,光是高州肇庆州的土司就把俞旅长折磨的不行,若是广西归附,那俞旅长就要带兵去广西大山里剿匪了,他当然要反对。”
对这两个拿自己寻开心的文官,俞咨皋倒是没有生气,他说道:
“谭总督不是早就商议好了吗?您也给大都督写信了,说明了先发展广东再吞并广西的战略,怎么这么快广西就投了?”
广西这个地方,多山少田,土司遍地,而且在大明的行政版图上,广西是一个内陆省份。
而俞咨皋的第四旅,最擅长的就是鸳鸯阵,可是鸳鸯阵是适合在开阔平原地区作战的战阵,在山地作战效果不佳。
想想也知道狼筅这种武器就根本没办法在山上用啊!
所以俞咨皋的想法,是在肇庆一边平叛一边练兵,再招募一些熟悉山地作战的本地士兵,等到练兵结束再图谋广西。
你广西巡抚汪道昆怎么不按照套路出牌啊!
你一个大明朝的封疆大吏,怎么这么快就投降了啊!
就在俞咨皋愤愤不平的时候,谭纶说道:
“汪巡抚是大都督的房师,大都督在起兵前后都向他写信,劝说他归正我东南。”
“不过汪巡抚始终不肯投降,可前几日却送来了降书,俞旅长猜猜是为什么?”
俞咨皋立刻说道:“广西土司又叛乱了?”
谭纶点头说道:“正是如此,自从嘉靖那昏君遣散狼兵,又擅杀张经之后,广西土司一直不太平,上个月藤峡三十几个土司瑶寨歃血为盟造反,推举出一个渠帅出来,聚众两万人,再次开始作乱。”
听到这里,俞咨皋也头疼起来,也难怪汪道昆之前不投降,偏偏这个时候投降。
广西浔州地境中万山盤绕,其中有浔江,发自柳州、庆州,向东绕至浔州,途径象州、永安、修仁、荔浦、平乐县等。
在浔江附近的山脉均为陡峭的山崖,其中最险恶地称为大藤峡。
藤峡中有上百个山洞,其中如仙人关、九层崖其最幽深险峻。
其中世代居住瑶民,以蓝、胡、侯、盤四姓为大姓,藤峡中有名册册封的土官三十余,没有明廷册封的瑶寨更是难以统计。
除了瑶人之外,山中还有善于毒药弩矢的僮族。
明代广西的几次叛乱,几乎都和藤峡有关。
经过王阳明,张经的两次平叛,原本藤峡已经安定。
在东南倭乱的时候,张经还从藤峡中带走了狼兵两千人,这两千人随着张经从福建到浙江,也杀了不少倭寇。
可是后来严党为了争夺东南抗倭的主动权,构陷弹劾张经,其中一条罪状就是狼兵军纪不严,张经纵容狼兵劫掠浙江地方。
后来张经被处死,跟随张经远赴浙江平倭的狼兵,不仅仅没拿到朝廷的军饷和赏银,还被当做犯人一样驱赶回了广西。
这些狼兵一返回广西,立刻就掀起了叛乱,这其中就是以藤峡的叛乱最严重,声势最浩大。
汪道昆到了广西之后,一直都对广西采取比较优柔的抚慰政策。
只不过虽然汪道昆这么想,但是他手下的官员不这么想。
在广西汉蛮杂居的地区,明廷设羁縻州县,任命土官,也就是所谓的土司,让这些地区自治。
土官是世袭的,获得册封的土官家族也就是土司,他们就是一座瑶寨的世代统治者。
与土官相对应的,就是明廷任免的官员,这些官员不能世袭,会因为调动而流动,所以称之为“流官”。
设置土官,本来也是不得已的举措,在几次广西叛乱之后,明廷也逐步在广西推行改土归流,也就是收回土官的世袭统治权,改为任免流官。
这项举措自然有利于大一统的,可是明廷的推行过程中却出了很多问题。
在广西为官的,基本上都是大明朝最没有前途的官员。
这些官员最大的愿望就是立刻升迁离开广西,返回到中原繁华的地区做官。
原本改土归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推行汉化同化蛮人,或者用汉人移民开拓土地增加汉人定居地区,等本地汉人比蛮人多了,就可以逐步撤去土官的权利,实行流官统治了。
可这样实在是太慢了!
因此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这些当官的往往操之过急,甚至不少官员干脆挑动蛮人造反,然后请求朝廷派兵镇压,只要将当地蛮人杀光了,不就是改土归流了吗?
还有很多官员勾结汉人商人,盘剥蛮人的山寨,或者挑动蛮人之间的关系,挑唆他们互相厮杀。
这么一折腾下来,反而将当地的汉蛮矛盾搞得更严重了,广西叛乱不断。
这一次藤峡再叛,就是在张经被杀这件事作为导火索下,广西长期蛮汉矛盾加剧,在明廷对南方失去控制后,发生的一场连锁反应。
谭纶说道:“大都督和我说过,他这位房师汪巡抚,若是不肯降是为了百姓,若是降了也是为了百姓。”
“但既然汪巡抚降了,我们就不能因为广西土司作乱而坐视不管。”
“大都督在我来东南之前就说了,我们是东南起兵,是为了反抗暴明,而不是为了占地为王,为了个人的富贵。”
“这天下之地,总有富庶和寒贫的,总有好治理的和不好治理的,但只要是我汉家土地,就寸土不能放弃!”
“大都督就曾经告诫我,千万要记得安南的教训啊!”
俞咨皋凛然,他爹是武举人,从小都是读书的,自然知道安南旧事。
安南,古代称为交趾、交州,从汉武帝在此地设郡县,这里就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统治中。
在两汉交替的时候发生了二征之乱,东汉开国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入交州平叛,安南重归东汉。
汉末三国的时候士燮割据交州,就算是两晋南北朝最后也都收服了交州。
可就这样一个地方,到了大宋建国,宋太祖封安南丁部领为“安南都护“、“检校太尉“、“交趾郡王“,将安南视为“列藩“。
从此之后安南加速了离心的速度,开始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文字,最终脱离中原。
明初的时候,成祖朱棣也曾经派遣大军收复安南,可是大明在安南的统治只持续了二十多年,因为士兵远征耗费太大,最后还是撤出了安南。
苏泽将广西比作安南,就是因为现在的广西也和当初的安南一样,表现出强烈的离心倾向。
这下子俞咨皋也明白进入广西的政治意义了,无论东南和明廷的战争如何,广西问题都不能姑息。
俞咨皋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立刻说道:
“总督大人,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去整军备战,准备进入广西!”
谭纶笑着对白知府说道:“我就知道俞旅长心急,不过你先别急。”
“大都督府军令。”
俞咨皋立刻站的笔直,谭纶拿出一份军令说道:
“这是半个月前,大都督下达的军令,那时候广西瑶乱已经有苗头了,大都督听闻之后,就命令我们做好准备,随时响应进入广西平叛。”
白知府感慨说道:“大都督真是料事如神。”
“军令!从第四旅再扩编三千人,准备进入广西平叛。”
俞咨皋听说扩军,自然是眉眼中露出笑意,接受了军令之后,谭纶又说道:
“第四旅要招募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卒,大都督说可以从广东的归顺瑶人中招募,只要做好汉化教育就行,福州会派遣专门的教团来做这件事。”
“除此之外,大都督还从福州运来广州一批新装备,正好可以在广西作战中试验一下威力,已经在广州城外的军火库中了。”
听说有新装备,俞咨皋更是眼前一亮。
比起更为嫡系的第一二三旅,第四旅的装备一直比较落后。
这倒不是苏泽对第四旅刻薄,而是第四旅前身是戚家军,本身队列和枪炮的训练就不够。
谭纶对俞咨皋说道:“这一次送来的新装备,是专门为了山地作战而研发的,俞旅长你要好好试验,大都督可不光给你们武器,还要你们写报告呢。”
听到“写报告”三个字,俞咨皋露出苦色,但是想到能有新的装备可以用,俞咨皋说道:“谭总督,快带我去看新装备!”
俞咨皋赶到军火库,就看到一名身穿蓝色军服的年轻军官向他敬礼。
“第四旅后勤参谋李言恭,向旅长报道。”
李言恭在北上作战中没有立功,返回上海郁闷了很久。
后来他听到南方还有仗打的消息,就报名转入第四旅。
正好被大都督府派来押送这批新装备。
俞咨皋连忙回礼,急切的问道:“李参谋,新装备呢?”
这段好难写,资料太多,求一下票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