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希望
陶惟梓在陶青碧提问之前,他对定亲仪式没有任何的质疑之处。
在陶青碧问了之后,他突然想到了,男女成亲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也是男女之间事情。
按理来说,这样的大事情,男女双方都应该要参与进来,而不是以男方家人和女方家长辈为主。
陶青碧则是整个定亲仪式程序走完后,她才懵懂的知道了,她已经正式定亲了。
陶青碧想象中的定亲仪式,是比较严肃啰嗦的,事实定亲仪式却非常简单严肃认真。
陶惟梓说男宾那边举行的定亲仪式,官媒公布两家正式定亲的消息,然后一二三,双方长辈无人反对,这门亲事正式定了下来,官媒会把正式文书交到官府保存,至于婚期两家另议。
陶青碧听后星星眼,安二芷听他们兄妹说了好一会话,原来说的是这桩事情,她扫一眼陶青碧:“妞妞,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定亲的事情,你一个小人儿还想掺和什么。”
陶惟梓愣怔了,陶青碧望着他,满眼同情神情道:“哥哥,你以后定亲的时候,芝麻大小的事情,都需要你出面张罗一二。”
“那是自然的,要彰显出男家对女家的重视和满意,应家是很满意这门亲事的。”
安二芷面上还是带有几分的得意和骄傲神情,官媒直接说了,定亲的文书会直接在官府登录。这表明了应家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这门亲事无重大事情发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变故。
应子芩和陶青碧的亲事,如今只等着一年后来商议婚期了。
陶青碧看向陶惟梓,见到他微微的点了头,陶青碧立时高兴了:“哥哥,我现在明白了,大约我们小女子都比较烦这些啰嗦事情,时间长了,定亲仪式便不用我们操心了。”
原来还能有这般的解释啊?
陶惟梓满眼佩服神情看着陶青碧,他日后不用太过操心陶青碧婚后的生活,如此心大的人,只要应子芩是君子,陶青碧便可以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
陶青碧脚步轻松的进了院子门,陶惟梓却决定要多去打听一下这方面的风俗人情。
陶家长房一行人回到家后,温六娘安排陶惟琛家的准备送行礼物,她先去歇一会,把心气儿压平下来。
陶作全在房间里,见到她进来后,笑着说:“应家是真正懂规矩的人家。”
温六娘想起从前的一些事情,面色有些不太好看起来,陶作全看了她一眼,道:“我现在年纪来了,反而懂我祖父当年说的话了。凡事讲一个‘缘’字,无缘之人对面不相识。”
温六娘和陶作全打听起男客那边的情形,听说官媒会把定亲文书直接送到官府登录的时候,她惊讶的瞪眼道:“应家这是急着把这门亲事板上钉钉?”
陶作全看她一眼:“双方都是有诚意结下这门亲事,自然愿意把亲事确定下来。官媒说,应家人做事老到,这一步走得好。”
“我今日仔细的打量碧儿,我不觉得她是九天仙女,最多是皓齿蛾眉的样子。”
温六娘话说出口,又后悔了:“琛儿爹,你觉得她容貌生得比我们家瑶儿还要美吗?”
“你平时说话都不说四个字成语,你说碧儿的时候,都用了两个,她要是不真的美,你会这般的夸她吗?”
“她以前没有这么的好看,果然是定亲的喜事,让她显得比从前美了许多。”
陶作全看着她:“你都这样的放不下,你说瑶儿的心气能平吗?她的容貌生得好,是她爹娘给予的,与我们这些旁人无关。
我们家瑶儿的容貌秀丽端庄,自有她的美丽,不用去和任何人比美。”
“琛儿爹,你说二房这是要发达的迹象吗?”
陶作全看了温六娘面上的神情,眉眼舒展道:“二房发达了,对我们长房是好事。
我从来没有和你说过,祖父在我小的时候,总是说祖宗那一辈一直是战战兢兢的生活,老人家一直不曾提过要落叶归根的事,但是也从来不提故家的任何事情。
我长大后,知道符家人也是一样不知道故家的时候,心里面反而松了一口气。我祖父说,应家人应该是记得故家的人,但是他们家选择忘记了。
我们三家在三家巷子落地生根下来,我还能记起老祖宗的一些事情,琛儿这一辈大约是不记得了,我也不想他们去记得那么多的旧事。
琛儿这一辈人,应该比我们这一辈活得自信舒展。如同染弟当年要是梓哥儿的性子,他大约是会坚持继续读书的。”
“我不觉得我们长房在这事情上面欠了二房的,许多人家的规矩便是长子出头,次子不能太过拔尖,那样容易影响一家人的和睦相处。”
“娘子,你这话敢说给修儿兄弟知晓吗?”
温六娘一下子沉默了下来,她是重视陶惟琛这个长子,但是陶惟修兄弟也是她连着心的手指头,一个都不能伤害的。
陶作全从前其实也是赞同祖父和父亲的一些做法,直到他有儿子们后,他的心思有了变化,他一样重视长子,但是不能无视其他儿子的利益。
陶惟琛在这方面比他大气许多,他是鼓励弟弟们读书的人,在弟弟们一个个不肯读书的时候,他比他这个当爹的人还要气愤。
陶惟琛和陶作全交心说:“爹,修儿他们有一人能读书出头,我们这一房的日子都能平顺许多。”
陶惟修兄弟同时和陶作全交心道:“爹,不是我们不愿意读书,而是我们只要看书久了,我们就想睡觉。
我们都见过梓弟越看书越有精神的样子,我们和他不是一样的人。梓弟读书出头了,他一样会照应我们家的人。”
陶作全只有反过来劝陶惟琛:“琛儿啊,他们不是读书人,就不要让他们再浪费光阴了。让他们回来用心磨练手艺吧,我们手艺人凭着手艺活,也是能养家糊口过日子的。”
“爹,祖父希望我们兄弟当中要出一个读书人。我现在觉得老六和老七还是有些希望的。您和娘可别太宠他们了。”
在陶青碧问了之后,他突然想到了,男女成亲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也是男女之间事情。
按理来说,这样的大事情,男女双方都应该要参与进来,而不是以男方家人和女方家长辈为主。
陶青碧则是整个定亲仪式程序走完后,她才懵懂的知道了,她已经正式定亲了。
陶青碧想象中的定亲仪式,是比较严肃啰嗦的,事实定亲仪式却非常简单严肃认真。
陶惟梓说男宾那边举行的定亲仪式,官媒公布两家正式定亲的消息,然后一二三,双方长辈无人反对,这门亲事正式定了下来,官媒会把正式文书交到官府保存,至于婚期两家另议。
陶青碧听后星星眼,安二芷听他们兄妹说了好一会话,原来说的是这桩事情,她扫一眼陶青碧:“妞妞,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定亲的事情,你一个小人儿还想掺和什么。”
陶惟梓愣怔了,陶青碧望着他,满眼同情神情道:“哥哥,你以后定亲的时候,芝麻大小的事情,都需要你出面张罗一二。”
“那是自然的,要彰显出男家对女家的重视和满意,应家是很满意这门亲事的。”
安二芷面上还是带有几分的得意和骄傲神情,官媒直接说了,定亲的文书会直接在官府登录。这表明了应家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这门亲事无重大事情发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变故。
应子芩和陶青碧的亲事,如今只等着一年后来商议婚期了。
陶青碧看向陶惟梓,见到他微微的点了头,陶青碧立时高兴了:“哥哥,我现在明白了,大约我们小女子都比较烦这些啰嗦事情,时间长了,定亲仪式便不用我们操心了。”
原来还能有这般的解释啊?
陶惟梓满眼佩服神情看着陶青碧,他日后不用太过操心陶青碧婚后的生活,如此心大的人,只要应子芩是君子,陶青碧便可以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
陶青碧脚步轻松的进了院子门,陶惟梓却决定要多去打听一下这方面的风俗人情。
陶家长房一行人回到家后,温六娘安排陶惟琛家的准备送行礼物,她先去歇一会,把心气儿压平下来。
陶作全在房间里,见到她进来后,笑着说:“应家是真正懂规矩的人家。”
温六娘想起从前的一些事情,面色有些不太好看起来,陶作全看了她一眼,道:“我现在年纪来了,反而懂我祖父当年说的话了。凡事讲一个‘缘’字,无缘之人对面不相识。”
温六娘和陶作全打听起男客那边的情形,听说官媒会把定亲文书直接送到官府登录的时候,她惊讶的瞪眼道:“应家这是急着把这门亲事板上钉钉?”
陶作全看她一眼:“双方都是有诚意结下这门亲事,自然愿意把亲事确定下来。官媒说,应家人做事老到,这一步走得好。”
“我今日仔细的打量碧儿,我不觉得她是九天仙女,最多是皓齿蛾眉的样子。”
温六娘话说出口,又后悔了:“琛儿爹,你觉得她容貌生得比我们家瑶儿还要美吗?”
“你平时说话都不说四个字成语,你说碧儿的时候,都用了两个,她要是不真的美,你会这般的夸她吗?”
“她以前没有这么的好看,果然是定亲的喜事,让她显得比从前美了许多。”
陶作全看着她:“你都这样的放不下,你说瑶儿的心气能平吗?她的容貌生得好,是她爹娘给予的,与我们这些旁人无关。
我们家瑶儿的容貌秀丽端庄,自有她的美丽,不用去和任何人比美。”
“琛儿爹,你说二房这是要发达的迹象吗?”
陶作全看了温六娘面上的神情,眉眼舒展道:“二房发达了,对我们长房是好事。
我从来没有和你说过,祖父在我小的时候,总是说祖宗那一辈一直是战战兢兢的生活,老人家一直不曾提过要落叶归根的事,但是也从来不提故家的任何事情。
我长大后,知道符家人也是一样不知道故家的时候,心里面反而松了一口气。我祖父说,应家人应该是记得故家的人,但是他们家选择忘记了。
我们三家在三家巷子落地生根下来,我还能记起老祖宗的一些事情,琛儿这一辈大约是不记得了,我也不想他们去记得那么多的旧事。
琛儿这一辈人,应该比我们这一辈活得自信舒展。如同染弟当年要是梓哥儿的性子,他大约是会坚持继续读书的。”
“我不觉得我们长房在这事情上面欠了二房的,许多人家的规矩便是长子出头,次子不能太过拔尖,那样容易影响一家人的和睦相处。”
“娘子,你这话敢说给修儿兄弟知晓吗?”
温六娘一下子沉默了下来,她是重视陶惟琛这个长子,但是陶惟修兄弟也是她连着心的手指头,一个都不能伤害的。
陶作全从前其实也是赞同祖父和父亲的一些做法,直到他有儿子们后,他的心思有了变化,他一样重视长子,但是不能无视其他儿子的利益。
陶惟琛在这方面比他大气许多,他是鼓励弟弟们读书的人,在弟弟们一个个不肯读书的时候,他比他这个当爹的人还要气愤。
陶惟琛和陶作全交心说:“爹,修儿他们有一人能读书出头,我们这一房的日子都能平顺许多。”
陶惟修兄弟同时和陶作全交心道:“爹,不是我们不愿意读书,而是我们只要看书久了,我们就想睡觉。
我们都见过梓弟越看书越有精神的样子,我们和他不是一样的人。梓弟读书出头了,他一样会照应我们家的人。”
陶作全只有反过来劝陶惟琛:“琛儿啊,他们不是读书人,就不要让他们再浪费光阴了。让他们回来用心磨练手艺吧,我们手艺人凭着手艺活,也是能养家糊口过日子的。”
“爹,祖父希望我们兄弟当中要出一个读书人。我现在觉得老六和老七还是有些希望的。您和娘可别太宠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