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改
雪大片大片的落了下来,陶青碧和陶惟琪姐弟已经无心玩雪了,两人挤在店铺火炉边,吃着烤饼子,听安二芷说:“天气这么冷,今天不管谁来叫你们,你们都不许出店铺门。”
姐弟同时点了点头,陶惟琪还多说一句话:“我听姐姐的话。”
安二芷凶凶的眼光望了过来,陶青碧小身子一抖,立时机灵说:“娘,我怕冷,我要照看弟弟,我不出门。”
安二芷听女儿的话后,面上有了笑意,给女儿倒了一杯水:“妞妞,喝一口水吧。”
陶青碧顺着她的意思喝了水,见到安二芷转身给陶惟琪也倒了一杯水,她的心情立时大好起来:“娘,红糖说了,她这几天不会出门的。”
陶青碧现在和应红糖关系很好,两人寻了机会便会凑在一块玩耍,安二芷因此和应红糖的娘周萝有了来往。
她们一直没有机会多接触,现在因为两个孩子的交情,她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进展后,这才发现两人原来是如此的投缘。
安二芷以前在儿女面前总是凶不起来,周萝笑着和她说:“你看我三子两女,都是顽皮的性子,我有时候对他们凶一点,他们就会乖一点。
也不要你真的对他们凶,至少你面上要装得凶一点。小孩子很会欺软怕硬,越聪明的孩子越是如此。他们现在年纪小,我们管得了他们。等到孩子的性子定了下来,我们就不能单纯的凶他们了。”
周萝的话让安二芷长了见识,也让她心里有了准备,他们当爹娘的人,不能只管孩子的吃喝,不管孩子的品性。
孩子们会悄悄的长大,他们有一天会没有那般的需要爹和娘。
安二芷和陶作染提及心里的纠结时,他笑着说:“一辈有一辈的活法,我们家的家风好,孩子们的品性坏不了。”
安二芷和他悄悄说了,应家教导孩子们的一些方法,陶作染听后若有所思道:“原来如此,我以前一直以为他们自小要背药书,在读书方面比我们要厉害许多。
原来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我当年在读书上面太过随意,难怪我祖父说,家里面生计艰难,我这样也读不出什么结果。”
陶作染这一次是真正的释怀了,他爹娘对待儿子们是用心,但是他们做孩子的时候,也没有人用心教导过他们,他们当了爹娘,自然没有这方面的见识。
陶作染近来在看书,他还鼓励陶作梁和陶作柱一起看书,陶作梁笑着说:“我看不了书了,我打开书就想睡觉。”
陶作柱用力点头:“二哥,我认得几个字,会画桌子图样,会做一些精巧的小物件,我不想再看书了。你不要有我身上花心思了,你以后把心思用在儿子和侄子的身上吧。”
陶作染听他们的话,面上没有任何失望的神情,反而让陶作梁和陶作柱有些不安问:“老二(二哥)你对我们生气了?”
陶作染笑着摇头:“人各有志,我喜欢看书,想从书中寻一些道理。你们从做活里面,一样可以寻到一些道理,我们兄弟最终殊途同归。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事事要你们陪着一起做。”
陶作梁伸手重重的拍了陶作染的肩膀,陶作染苦着脸抱怨:“哥,你这是想打死我吗?”
陶作柱在一旁笑了起来,然后往后退了好几步:“大哥,哈哈哈,你打不着我。”
“哈哈哈,你当自个还是小孩子啊。赶紧做事,你家店铺里的东西,你赶着做几样。”
陶作柱听陶作梁的话,当下苦了脸:“大哥,你和二哥也顺带帮着做几件吧。”
陶作梁只当没有听见陶作柱的话,他早说过了,宁愿做炕桌这样的物件,也不喜欢雕刻一些小东西,太伤眼又太伤神了。
陶作染直接说:“老三,我先做几样东西放在自家店铺里面,等到有空的时候,我练手做几样给你啊。”
“哼,我还是自个磨性子吧。我现在后悔了,当时就不应该一时热血上头,做了这种没有脑子的决定。我这一天没有闲着的时候,她这一天守了店铺管不了孩子。”
陶作梁和陶作染交换了一下眼神,关于陶作柱夫妻之间的事情,他们只是听,绝对不会说任何的闲话。
“老二,伯父和我说,程儿年纪大了,他已经读了好几年的书,可以让他归家学手艺。我问了程儿的意思,他还是想再读几年书。”
“大哥,爹娘和嫂嫂是什么想法?”
“爹和娘的意思,程儿的年纪不大,由着他多读几年书。你嫂嫂的意思,程儿是懂事的孩子,他难得的有这样的想法,她是支持程儿的决定。”
“大哥,陶家手艺传承归了长房,我们家兄弟的手艺是爹教了,他私下有没有另外教你?
我和二哥是不知道的,如果爹私下没有特别的教导过你,你的手艺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程儿兄弟只要好好做人,我觉得他们将来做什么都行。”
陶作染伸手拍了一下陶作柱:“大哥大嫂心里面有数,用不着你多话。”
陶作染瞪眼望着他们:“我又没有说不让程儿读书,你们两个急什么。爹私下肯定教过我,我比你们年纪大,等到你们大了,爹再来一起教导,我们家就少一个做活的人。
这些年,爹和我从来不曾背着你们做过活,你们两人要暗藏小心思,当心我收拾你们。”
陶作染和陶作柱连忙赔着笑脸,说:“哥(大哥),我们没有说过爹是偏心眼,我们只是话赶话,然后说得多了一些。”
“老二啊,我会让程儿继续读书,我们家现在供得起孩子们读书。老三,你下一次再口无遮拦,我可不会手软放过你的。”
陶作染听陶作梁的话,笑着说:“哥,我们这样的人家,孩子们只要有心,不管多大的年纪,都能学到手艺的。
但是读书不同,小时不读书,年纪大了,像我现在再来读书,只会挑选实用的书籍。
哥哥,孩子们只要想读书,我们兄弟便供他们读书吧。他们当中只要有一人读书出来,我们家跟着可以改换门庭。”
姐弟同时点了点头,陶惟琪还多说一句话:“我听姐姐的话。”
安二芷凶凶的眼光望了过来,陶青碧小身子一抖,立时机灵说:“娘,我怕冷,我要照看弟弟,我不出门。”
安二芷听女儿的话后,面上有了笑意,给女儿倒了一杯水:“妞妞,喝一口水吧。”
陶青碧顺着她的意思喝了水,见到安二芷转身给陶惟琪也倒了一杯水,她的心情立时大好起来:“娘,红糖说了,她这几天不会出门的。”
陶青碧现在和应红糖关系很好,两人寻了机会便会凑在一块玩耍,安二芷因此和应红糖的娘周萝有了来往。
她们一直没有机会多接触,现在因为两个孩子的交情,她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进展后,这才发现两人原来是如此的投缘。
安二芷以前在儿女面前总是凶不起来,周萝笑着和她说:“你看我三子两女,都是顽皮的性子,我有时候对他们凶一点,他们就会乖一点。
也不要你真的对他们凶,至少你面上要装得凶一点。小孩子很会欺软怕硬,越聪明的孩子越是如此。他们现在年纪小,我们管得了他们。等到孩子的性子定了下来,我们就不能单纯的凶他们了。”
周萝的话让安二芷长了见识,也让她心里有了准备,他们当爹娘的人,不能只管孩子的吃喝,不管孩子的品性。
孩子们会悄悄的长大,他们有一天会没有那般的需要爹和娘。
安二芷和陶作染提及心里的纠结时,他笑着说:“一辈有一辈的活法,我们家的家风好,孩子们的品性坏不了。”
安二芷和他悄悄说了,应家教导孩子们的一些方法,陶作染听后若有所思道:“原来如此,我以前一直以为他们自小要背药书,在读书方面比我们要厉害许多。
原来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我当年在读书上面太过随意,难怪我祖父说,家里面生计艰难,我这样也读不出什么结果。”
陶作染这一次是真正的释怀了,他爹娘对待儿子们是用心,但是他们做孩子的时候,也没有人用心教导过他们,他们当了爹娘,自然没有这方面的见识。
陶作染近来在看书,他还鼓励陶作梁和陶作柱一起看书,陶作梁笑着说:“我看不了书了,我打开书就想睡觉。”
陶作柱用力点头:“二哥,我认得几个字,会画桌子图样,会做一些精巧的小物件,我不想再看书了。你不要有我身上花心思了,你以后把心思用在儿子和侄子的身上吧。”
陶作染听他们的话,面上没有任何失望的神情,反而让陶作梁和陶作柱有些不安问:“老二(二哥)你对我们生气了?”
陶作染笑着摇头:“人各有志,我喜欢看书,想从书中寻一些道理。你们从做活里面,一样可以寻到一些道理,我们兄弟最终殊途同归。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事事要你们陪着一起做。”
陶作梁伸手重重的拍了陶作染的肩膀,陶作染苦着脸抱怨:“哥,你这是想打死我吗?”
陶作柱在一旁笑了起来,然后往后退了好几步:“大哥,哈哈哈,你打不着我。”
“哈哈哈,你当自个还是小孩子啊。赶紧做事,你家店铺里的东西,你赶着做几样。”
陶作柱听陶作梁的话,当下苦了脸:“大哥,你和二哥也顺带帮着做几件吧。”
陶作梁只当没有听见陶作柱的话,他早说过了,宁愿做炕桌这样的物件,也不喜欢雕刻一些小东西,太伤眼又太伤神了。
陶作染直接说:“老三,我先做几样东西放在自家店铺里面,等到有空的时候,我练手做几样给你啊。”
“哼,我还是自个磨性子吧。我现在后悔了,当时就不应该一时热血上头,做了这种没有脑子的决定。我这一天没有闲着的时候,她这一天守了店铺管不了孩子。”
陶作梁和陶作染交换了一下眼神,关于陶作柱夫妻之间的事情,他们只是听,绝对不会说任何的闲话。
“老二,伯父和我说,程儿年纪大了,他已经读了好几年的书,可以让他归家学手艺。我问了程儿的意思,他还是想再读几年书。”
“大哥,爹娘和嫂嫂是什么想法?”
“爹和娘的意思,程儿的年纪不大,由着他多读几年书。你嫂嫂的意思,程儿是懂事的孩子,他难得的有这样的想法,她是支持程儿的决定。”
“大哥,陶家手艺传承归了长房,我们家兄弟的手艺是爹教了,他私下有没有另外教你?
我和二哥是不知道的,如果爹私下没有特别的教导过你,你的手艺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程儿兄弟只要好好做人,我觉得他们将来做什么都行。”
陶作染伸手拍了一下陶作柱:“大哥大嫂心里面有数,用不着你多话。”
陶作染瞪眼望着他们:“我又没有说不让程儿读书,你们两个急什么。爹私下肯定教过我,我比你们年纪大,等到你们大了,爹再来一起教导,我们家就少一个做活的人。
这些年,爹和我从来不曾背着你们做过活,你们两人要暗藏小心思,当心我收拾你们。”
陶作染和陶作柱连忙赔着笑脸,说:“哥(大哥),我们没有说过爹是偏心眼,我们只是话赶话,然后说得多了一些。”
“老二啊,我会让程儿继续读书,我们家现在供得起孩子们读书。老三,你下一次再口无遮拦,我可不会手软放过你的。”
陶作染听陶作梁的话,笑着说:“哥,我们这样的人家,孩子们只要有心,不管多大的年纪,都能学到手艺的。
但是读书不同,小时不读书,年纪大了,像我现在再来读书,只会挑选实用的书籍。
哥哥,孩子们只要想读书,我们兄弟便供他们读书吧。他们当中只要有一人读书出来,我们家跟着可以改换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