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姜府提亲

    两日之后,姜大人和姜夫人带着姜黎如约到了宣王府中。

    李芸听闻今日姜黎要来,也特意留在了府里。她已经听竹心告诉她,今日便是姜家夫妇来就是为了将她和姜黎的亲事说定。所以她也想跟着李诵和萧洛菲到前厅里迎接。

    李诵将她拦住了,说道:“你是女子,抛头露面羞不羞?”

    “母妃,我……”李芸有些不好意思。

    “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女子不宜出现在大堂,你还是后院里等着吧。”萧洛菲知道李芸此刻的心情。

    李芸哪里能在后院待得住!李诵他们到了前厅之后,她便悄悄地躲在了屏风后面听着。

    在前厅的大殿之中,姜家夫妇向李诵和萧洛菲行礼道:“下官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妃!”

    “免礼!看坐。”李诵惜字如金。

    姜家夫妇二人坐在了椅子上,简单地寒暄之后,姜大人便表明了来意,道:“荣乐郡主天资聪颖,且蕙质兰心。姜黎回府之后时常提起荣乐郡主,在崇文馆里两人已经相处了这么些年,两个孩子也十分有默契。”

    姜大人的话这么兜兜转转的一圈,还是没有说明白,姜黎站在旁边急了,出来行礼道:“姜黎见过太子、太子妃。姜黎从小钦慕荣乐郡主,想要娶她为妻,一生呵护。荣乐郡主还未及笄,为表决心,今日特向太子、太子妃请求准许我二人订亲。为了表示慎重,父母决定亲自来与太子和太子妃提及此事,希望太子、太子妃可以成全。”

    李诵虽然在萧洛菲面前话语不少,但是对着外人却是惜字如金。这也是姜大人为什么兜兜转转都没有敢提及的原因。李诵是个冷面的王爷,除了亲近的一些人之外,很少人和他说话没有惧意的。

    他听闻姜黎这番的言语,倒是对姜黎有了几分好感。为了李芸的幸福,李诵倒是话多了起来:“姜公子钦慕荣乐郡主,但是须知这夫妻相守一生需要的并不只是一时的爱慕。荣乐郡主自小娇生惯养,手不提物,做不得半点辛苦的差事。宣王府里,广陵王,还有本王以及王妃都十分宠她。她是一句重话都听不得。”

    李芸在屏风后面听着李诵这般说自己,气得绞着帕子小声嘟囔:“我什么时候娇生惯养了?”

    这别人家里嫁女儿都是将自己的女儿夸得和一朵花一样,说如何的恭顺贤淑,女红、家务样样拿手。这太子怎么这般的说自己的女儿?她陪笑道:“郡主本是千金之躯,自然是不会做这些粗鄙之事。若是郡主进入了我们姜府,我们定当待她和自己的女儿一般。”

    李诵点头道:“说来本太子也是一个极为护短之人。虽然现在赋闲在家,但是若是有人欺负我妻儿,我定然不让半分。”

    姜大人和姜夫人看着今日李诵这般的侃侃而谈,倒是希望李诵少说两句。感情姜黎娶回来了一尊佛爷,只能供着!

    姜大人现在恨不得将这姜黎拉到院子里胖揍一顿!姜黎是攀上了一门贵亲,娶的是皇上的嫡孙女,且不说宣王府富可敌国的资产,就是这身份地位也是天朝的独一份啊!可是这居家过日子,还是要个知冷知热的人在旁边才是好啊!

    但是今日既然已经来谈定亲,自己也没有退路了!他说道:“殿下放心。我们姜家虽然不是高门大户,但是家教严格,绝对不会让荣乐郡主受了委屈。若是太子和太子妃同意这门亲事,我们便去请京城里最好的官媒娘子,亲自过府定亲。”

    李诵这才松口道:“荣乐郡主是父皇的嫡孙女,她的亲事自然是要父皇赐婚。若是姜大人有心,便去御前请求皇上赐婚吧!”

    姜大人有些犹豫,遂道:“殿下,姜府并不算高门大户,下官若去殿前求皇上赐婚,只怕皇上会驳回下官的请求。”

    “你只管去求便是。”李诵说道。

    萧洛菲看着姜大人在李诵面前这般的拘谨,这如何做亲家?莫不是真的要让姜家将李芸供了起来?她笑着说道:“太子殿下爱女心切,你们不必太过挂怀。芸儿也不是娇养之女,若是将来成婚之后,府中有什么错处,作为长辈二位尽可以指出让她改正。”

    姜大人心中滴汗,心想:哪里敢指责?若是太子一个不开心,不说西北军,就宣王府的侍卫就能将我姜府踏平了!他客气地应道:“是!”

    姜夫人知道太子妃极为护短,但是太子妃并非不讲理之人。见萧洛菲有意缓和气氛,她也笑着说道:“荣乐郡主知书达理,太子妃客气了。两个孩子相互爱护这才是我们做父母希望看到的。”

    萧洛菲会心一笑,应道:“正是如此。”

    第二日,皇上将李诵宣到了上书房。见到李诵之后,皇上并没有着急先说李芸的事情,反而问道:“这些日子在府里可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了?”

    “儿臣没有将江南水患之事的缘由禀明父皇!”李诵十分诚恳地认错。

    李诵不准备坦白,皇上总不能说朕私下里调查你吧?于是虎着脸说道:“你倒是调查出来什么事情了吗?”

    李诵将一叠子查出来的账目以及情况说明呈给了皇上,说道:“父皇,这些便是之前儿臣为何将江南这些官员换掉,治理水患的事情一直并未用心的原因。因为江南本没有水患,江南这些朝臣拿着朝廷的俸禄,却私吞税银,而且还妄图朝廷拨下赈灾银两私分!”

    这些事情皇上也是有所耳闻,所以在李诵换了江南的官员的事情并没有太多评价。他简单地翻阅了这些证据之后,只说了一句:“这等官员,是朝廷的蛀虫,就该严惩不贷。”

    “父皇圣明!”

    皇上见李诵依旧只字不提清凉殿的事情。他心中的疑虑更深,李诵到底知道了什么?真的贪恋上了那些库银?

    <script>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