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章 赵善本的策论:树敌

    其中言六国的灭亡,并非单单源于秦国的强大,还来自内部的吏治**和对百姓的欺凌,因此君主和为官者必须要关心国计民生,体恤万民。

    我抬起头笑道“这个闻明翰有意思,可谓现身说法了!”

    南阳郡历来是秦楚战争的前沿,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战争,闻明翰出身南阳郡,有此感悟实属正常。

    众人轻轻一笑,他们之所以认为这篇文章能够位居第二,正是看到了他设身处地的感受,六国是这样,谁能保证大秦将来不会也是这样呢?能被评为第二名,也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通篇文章颇有些贾谊《过秦论》的风采。

    我将赵善本的策论放在了最后,打开后扫了一遍,通篇只有两个字树敌!

    前半部分开头和苏间的看法差不多,同样是说大秦现在已经没有强大的外敌,那该如何建立忧患意识呢?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将胡人和匈奴人之间互相糅杂!

    两者的仇恨由来已久,再加上大秦的助推,混杂之后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摩擦争端,如此一来就能使他们困于内斗,而无暇团结起来对抗大秦或者是恢复故国。至于西域,同样要大力宣扬呼羯、康居、贵霜三国对他们的威胁,这样他们才会一直臣服于大秦的保护之下!

    我微微点头道“不错,是个办法。章邯,你以为如何?”

    刚刚还说没什么好的办法,没想到赵善本给我来一个惊喜!

    章邯拱手道“臣以为可行,现在吴剑的骑兵驻守在草原,仅是粮草消耗就是很大的负担,若是让胡人和匈奴人之间互相牵制,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压力。”

    冯劫也赞同道“不错,如此一来,吴剑的骑兵就可以只留一部分驻守草原,其余的可以回到长城休养补给。”

    李斯考虑得更仔细,补充道“东胡已经被大秦收入囊中两年,张狟在那边抚慰人心效果显著,迁胡人过去的同时要防止胡人对大秦不满,臣以为可以将那些对大秦怀有异心的胡人迁过去。”

    我摇摇头,反对道“这件事要仔细斟酌,李相忽略了一点,如果将仇视大秦的胡人迁到匈奴,岂不是让他们拥有了大秦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要迁也是迁那些对大秦比较友善,但在东胡没有充足牧场的人过去,这些胡人可以替大秦监视匈奴人。另外乌氏牧也有很多需要放牧的牲畜,乌氏牧对族人的掌控力比较强,乌氏县的人应该是可以信任的,可以让他们也迁一部分人过去。”

    李斯连忙请罪道“臣考虑不周,请陛下恕罪。”

    我摆手道“无妨,你们以为呢?”

    几人微微点头,都表示赞成。

    看众人没有异议,我吩咐道“岐绾,此事你拟一道诏令,让乌氏牧和张狟着手去办。”

    岐绾立刻拱手称是。

    接下来看了其余人的策论,也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总体来看效果尚可。

    至于两道案例题,我没太仔细关注,因为这两件事太过敏感,所以参考的学生基本上不太敢说。就比如第二道新政弊端,他们基本上都采用了明讽暗褒的形式,言之无物,不过这不能怪他们,谁知道说了真话会怎么样?

    百家一科和百家二科,因为我对这个时代的技术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按照阅卷官的评判大致扫了一眼,首先保证他们在每种学说中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就可以了,后期再慢慢培养就是。

    全部翻了一遍,已是傍晚,我揉了揉眉心,起身道“行了,今日就到这里,你们去准备明日殿试吧。”

    几人起身拱手称是。

    几人走后,孟合呈上来一份奏报,恭敬道“陛下,上榜的三百人身份已经查过了,请陛下御览。”

    我接过奏报仔细翻看,前几人都是富贵出身,但也只是家里有钱有地而已,毕竟在秦朝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阀世家了,六国的世家被灭了个干净,秦国的世家除了眉县白氏作死,其他都低调得恨不能钻进土里,比如西乞族、孟族、王氏等等,人们口中常称的世家不过是大点的宗族。

    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学正科第十名,不由念了出来“学正科第十名,陇西李渠,陇西侯次子……”

    我抬头望向孟合,疑惑道“孟合,那次陇西之行,朕不曾记得陇西侯还有个次子,你有印象吗?”

    孟合显然已经做过详细的调查,躬身道“回陛下,陛下去的那日,李渠正在外催收粟米,不曾回到陇西侯府,陛下只见到了陇西侯的长子和幼子。陛下开设学宫后,李渠就进入了陇西学宫求学。”

    我微微一笑,低声道“有意思,上次见面李信归隐的决心可是不小,没想到竟然让他的次子也参加了科考,而且成绩还不错,有意思……”

    上次我本想让李信训练新军骑兵,他可是断然拒绝了,而且还向我建言提拔锋锐的新将领,现在又为什么让他的次子来参加科考呢?莫非想重回朝堂?

    摇摇头没想明白,我即位后没再去过泰山,这些归隐的列侯、彻侯也没再来过咸阳,所以基本上见不到他们,索性不再想了,有机会当面试探试探李渠。

    我继续往下看,及至看完,此次榜上有名的大部分都是官员或者地主的子弟,商人地位低下,自然不能参加科考,如同杜善那样出身贫寒的人不多,只有十几人。

    不过从卷面来看确实都有些才能,只要对朝廷有益,出身贫寒或者富贵我不在乎。有我和李斯等一帮老臣在,相互制衡的事还轮不到他们做棋子。

    合上奏报,我吩咐道“他们的出身还是要继续查,若是不牵扯到这些秦仕的小罪,交御史查办,若是牵扯到这些人,禀朕后再做决断。”

    好不容易选拔出来的第一批科考人才,将来是后世参加科考学子的楷模,处理起来还是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