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女帝宝宝眼睛想刀人
这一次的天庭之行可以算是收获圆满,既隐晦的知道了玉帝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和赵玄坛拉上了关系。</br>第二天起,唐三葬继续开始闭关冲击九转元功最后一层。</br>就如王母所言,到了大罗境后,已经站在了功法所能提升的极致,修为倒是次要了,重要的是对于天道规则的领悟。</br>这个阶段开始,靠的就是个人的悟性和机缘,就像燃灯、赵玄坛之流,天皇时期便得道,无数年来却被困在大罗仙不得圆满。</br>只有燃灯得了赵公明的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后,方说“吾道成矣!”</br>九转元功虽是先天功法,以唐三葬的境界却也不难,在王母海量的资源堆积下,不到十日便功行圆满。</br>金身道体再次进步,比未修炼九转元功前足足强了五成,遗憾的是并没有领悟出瞳术,让唐三葬有些失望。</br>或许瞳术需要特殊体质,或是自己机缘未到?</br>也罢!</br>功法中的诸般变化等以后再来慢慢感悟。</br>倒是这段时间的潜心修炼终于让他稳固在了大罗仙初期。</br>转眼年假将尽,这日恰逢上元佳节。</br>想起唐王陛下每年会在这几日取消宵禁,于长安举办赏灯晚会,遂决定带大家同游灯会,也算离别前的欢聚。</br>众人闻之皆喜,就连王母也颔首微笑,表示赞同,最活跃的自然是嗷呜了,抱着三葬哥哥直流口水。</br>让众人一度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憨,因为只有她才能光明正大抱着唐三葬吃豆腐。</br>说起上元节,最初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佛门东传后慢慢才作为法定节日。</br>汉明帝崇敬佛法,敕令正月十五于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以表弘扬佛法之意。</br>这个燃灯不是抢夺赵公明法宝的那个燃灯古佛,而是点灯盏的意思。</br>到了笃信佛法的梁武帝,更是大张灯火。</br>此后,这个习俗从宫廷流传到民间,慢慢形成了元宵节。</br>到了大唐,由于李唐崇奉道门,改名为道门色彩浓厚的上元节,定为全民节假日。</br>并以三元配三官,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br>所以正月十五元夕夜,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br>当然,给大天尊赐福,天官也没那个能耐。</br>但对王母而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和谁在一起。</br>七衣仙女儿和霓裳更是欣喜若狂,跟着领导下凡,这种好事也只有三葬哥哥开口,娘娘才会答应。</br>娘娘真的好宠他耶!</br>唐三葬苦笑道:“各位仙女儿,提前奉劝大家一句,打扮的丑一些,免得到时被人揩油!”</br>“噫,能在我们身上揩油的也只有三葬哥哥了!”</br>“喂,玄衣,你怎么能凭空辱人清白?”</br>“宝宝,你听我解释,哎!”</br>……</br>众人遮掩容貌后来到长安城外,早有收到消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媚娘迎来。</br>可惜了这一番心思白费,被唐三葬抬手一抹,就幻化成了村姑模样,媚娘欲哭无泪。</br>看着王母、媚娘、霓裳、嗷呜再加七衣仙女儿,十一个绝色被他装扮的惨不忍睹,唐三葬满意的点了点头,大袖一挥。</br>“走,我保护你们,绝不叫旁人占了便宜去!”</br>“要占也是我占。”唐三葬心里补上一句。</br>众人嘻嘻闹闹进城!</br>只见城内东、西区域全是坊市,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商人,坊市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br>赏灯大会是一大彩头,猜灯谜,挂灯笼、灯轮、灯树,满城烟火,尽显大朝繁荣。</br>教坊青楼内歌舞升平,文人墨客谈诗论词;茶楼酒肆中嬉笑连天,商贾豪侠吹牛猜拳。</br>就连王母这等性喜清静之人也觉得有趣,挽着唐三葬看坊市这些俗世的小玩意儿。</br>“我要这个!”</br>“买!”</br>“我要那个!”</br>“买!”</br>在给每人买了满满一大堆小玩意儿后,终于将所有人对他故意扮丑的怨念消除掉。</br>还好有吞海贝,要不然贫僧这还不得施展三头六臂法身来拿这些东西?</br>“三葬哥哥,我们去猜灯谜!”</br>嗷呜嘴里啃着糖葫芦,指着灯市的灯谜嘴里含糊着。</br>“那便去猜灯谜,看我如何大杀四方,给你们赢来灯笼!”</br>“先说好,赢来的灯笼自己拿!”</br>“切,我们自己猜才有意思!”</br>七衣仙女儿领着嗷呜去了一边,霓裳和媚娘去了另一边,只剩下他和王母在原地。</br>此时明月升起,皎如玉盘,想起以前赏月还曾幻想,那月宫中到底有没有寂寞美貌的仙子?</br>现在月宫仙子也有了,女帝也有了,人生无憾!</br>拉着王母的手,唐三葬欢喜感叹道:“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br>“不,那样太远,我们永不分开。”</br>“嗯,永不分离!”</br>“走,我来给你赢个灯笼!”</br>拉着王母来到一处灯笼下,只见上面是一句诗,“长安一片月(猜诗经词)”。</br>王母皱着眉头开始思索起来,半晌没猜出谜底,见唐三葬笑吟吟的看着她。</br>“宝宝,猜出来没有?”</br>“快告诉我!”</br>“哈哈,这个谜底倒是很符合你呢。”</br>“不许卖关子!”王母伸手在他腰间拧了一把。</br>“好好好,我说!”</br>“这是谜语中增损体的一种,叫做拆巾格。”</br>“什么曾孙踢,财进阁啊,是要发财么,三葬哥哥?”</br>却是不知何时,嗷呜这个憨憨提着一个灯笼,嗦着糖葫芦,跑来向他求助,恰好听到他的话,一双清澈且憨憨的眼睛看着他。</br>唐三葬扶额。</br>“嗷呜,你别捣乱!”</br>唐三葬继续解释,“凡是谜底中的字或词,字形、字数、笔画有所增减的,都属于增损体。”</br>“而谜底首字去掉一半的就是拆巾格。”</br>听到有人科普谜语,周围的人纷纷顿足,围观他拆谜。</br>“长安曾作为秦时首都,而一片月指一轮弯月,形似眉毛。”</br>“可以得出秦首蛾眉一词,恰好就是螓首蛾眉这个词,去掉了谜底首字的虫字。”</br>“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正是宝宝么?”</br>被他这么一夸赞,王母顿时心中欢喜无限,难得地娇羞起来。</br>虽然面容幻化过,但那种举手投足间的风情让所有人一震。</br>“恭喜公子,这个灯笼归你了!”</br>负责管理的小吏将灯笼摘下给他,却被王母讨去,“这个灯笼我要好好保存。”</br>见她如此开心,唐三葬笑了笑由她去了。</br>嗷呜举起灯笼道:“我也要!”</br>接过嗷呜的灯笼,却是个最简单的谜语,“冬时短,夏时长,有它暖,没它凉。”</br>唐三葬问道:“嗷呜你猜的是什么?”</br>嗷呜撇着嘴说道:“我猜的是三葬哥哥呀,可那人说不对!”</br>唐三葬一脸懵逼,这我也没和太阳肩并肩啊,猜我做甚?</br>“为什么猜的是我?”</br>“抱着三葬哥哥就暖和,睡得可香啦,而且、而且……”</br>嗷呜偷偷瞄了瞄他的大腿,嘟囔说道:“三葬哥哥本来就又是长,又是短呢,我上次都感觉到啦!”</br>唐三葬觉得有嗷呜在身边,自己哪怕大天尊也会夭寿。</br>这一波啊,这一波是用魔法打败佛法。</br>“这是太阳,日,赶紧走,赶紧走!”</br>唐三葬掩面。</br>“那这是什么体,三葬哥哥?”</br>嗷呜求知欲挺强的!</br>这他吗是哀木体,拉仇恨专用,没见女帝宝宝眼睛想刀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