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搅屎棍
皇宫。
养心殿。
“启禀陛下,魏国公在外求见。”
太监总管庞玉海缓缓走进大殿之中,冲着正坐在坐榻上读着最新一期的翰林日报的朱元璋,恭敬的说道。
“哦?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庞玉海答应了一声,恭敬的退了出去。
很快,魏国公徐达便在庞玉海的陪同之下缓缓步入了大殿之中。
“微臣徐达,参见陛下。”
徐达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礼,低声说道。
“免礼平身吧。”
“你怎么来了?”
朱元璋一边低头看着手中的翰林日报,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徐达抬起了头,看着心不在焉的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手中的那份翰林日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变得有些沉默,到嘴的话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看向了面露犹疑的徐达。
“怎么了?有事?”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翰林日报,疑惑的看着徐达问道。
“陛下,微臣有一事请奏。”
徐达犹豫着,缓缓地说道。
“何事,说吧。”
朱元璋开始变得有些认真,好奇的问道。
“陛下,微臣想知道,您确定要招胡非为驸马吗?”
徐达缓缓抬起了头,看着朱元璋,一脸认真的问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朕已经在昨日早朝之上宣布过了啊,君无戏言,怎会有假?”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缓缓说道,有些没有明白徐达到底什么意思。
“陛下,您应该还记得之前有官员弹劾胡惟庸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事,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胡惟庸常常做出先斩后奏之事,更是经常与陛下针锋相对,这些陛下应该没有忘记吧?”
徐达看着朱元璋,认真的问道。
“这都是之前的事了,不都过去了吗?况且胡相现在已经有所收敛,凡事都会与朕相商。”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可是陛下,您难道就不怀疑吗?自从上次胡非的车祸案之后,胡惟庸的行事风格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为什么会突然蛰伏?”
“胡非原本只是一个纨绔,可是为什么突然变成了名动天下的诗神?一字千金?甚至精通商贾之道,而且居然文武双全?同时受到陛下、太子殿下以及燕王殿下的赏识。”
“这一切的一切,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徐达看着朱元璋,认真的问道。
听完徐达的话,朱元璋愣了一下,紧接着眉头紧锁了起来。
这些事他的确没有细想过,此时经徐达这么一说,仔细想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陛下,虽然胡惟庸现在已经有所收敛,可是他的权势在朝中依旧不可小觑,一旦胡非成为驸马,那胡家的势力必将更大,在朝中的地位也必定更高!”
“陛下有没有想过,如果胡惟庸真的有谋反之心,将来还有谁能与他们父子抗衡?”
徐达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心中最担忧的事终于说了出来。
听完徐达的话,朱元璋忍不住心里一紧,面色越加的凝重。
“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全都是为了大明根基的稳固,还望陛下三思。”
徐达看到朱元璋听进去了自己的话,拱了拱手,再一次说道。
“徐将军,你是不是太过多虑了?或许真的是有人构陷胡相呢?而且朕看得出来,胡非的心思并不在朝中,他不是一个喜欢加官进爵的人,连进入大都督府当值都是朕下旨才逼他去的。”
“而且虽然胡相想要谋反的传言近年来经常有人提及,可是朕细想之后,他并没有做过与大明王朝不利的事。”
朱元璋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像是在说服徐达,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陛下,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真的知道他们父子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为以防万一,还望陛下三思,重新审视招胡非为驸马一事。”
徐达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好了,朕知道了。”
“朕只说了胡非与安庆公主的婚事在年后,但并没有说明具体日期,朕会好好考虑的。”
朱元璋摆了摆手,缓缓说道,神情中带着些许焦躁。
“陛下圣明。”
徐达拱了拱手,缓缓行了一礼。
随即,二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徐达才告别朱元璋离开。
待徐达离开之后,朱元璋坐在坐榻之上,回想着刚才徐达所说的那些话,面色逐渐显得有些凝重。
一直站在一旁目睹了刚才那一切的庞玉海看着面色凝重的朱元璋,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燕王府。
书房。
燕王朱棣坐在椅子上,翻阅着手中的一本古籍,看得聚精会神。
正在这时,一阵敲门声传来。
“进!”
朱棣抬眼看了一眼门口,淡淡的说了一句。
随着话音,房门推开,管家葛扬出现在了门口。
“殿下。”
葛扬拱了拱手,恭敬的行了一礼。
“何事?”
朱棣一边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古籍,一边淡淡的问道。
“回殿下,宫中传来消息,今日魏国公去养心殿见了陛下,是为了胡公子被招为驸马一事去的。”
葛扬躬着身,缓缓说道。
听到葛扬的话,朱棣皱了皱眉头,放下了手中的古籍,抬起头看向了葛扬。
“继续说。”
朱棣沉声说道,整个人变得认真了起来。
“魏国公建议陛下收回成命,指出如果胡公子真的成为驸马,那胡相的势力必将更加强盛,没有人能够与他抗衡,一旦将来胡相真的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葛扬恭敬的答道。
“父皇什么反应?”
朱棣皱了皱眉头,沉声追问道。
“陛下似乎已经被说动了,但是并未表态,只说年后再议。”
葛扬继续答道。
“知道了,下去吧。”
听完葛扬的话,朱棣的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摆了摆手,缓缓说道。
葛扬恭敬的行了一礼,默默退出了书房,关上了房门。
朱棣站起了身,开始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步子,沉思着,脸上逐渐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他原本以为可以借着胡非与妹妹的事让胡非欠自己一个人情,可是令他意外的是胡非没用多久就说服了父皇。
但现在看来,他又有了机会。
胡府。
傍晚时分。
当胡非回到府中的时候,发现府内上下一片寂静,整个院落中都看不到几个人影,不由得有些奇怪,于是便将管家秦海叫到了自己的近前。
“府里出什么事了?怎么死气沉沉的?”
胡非看着秦海,疑惑的问道。
“少爷还不知道吗?”
秦海迟疑着问道。
“知道什么?”
胡非皱了皱眉头,不解的问道。
“听说今日魏国公进宫见了陛下,劝说陛下收回成命,不要将少爷招为驸马,老爷听说之后十分愤怒,回到府中之后大发雷霆,下人们怕自己碍了老爷的脸,所以全都躲起来了。”
秦海犹豫了一下,恭敬的答道。
听了秦海的话,胡非皱了皱眉头,可是紧接着却不由得撇嘴冷笑了一声。
“又是这个搅屎棍在搞事,他这是逼着我拿他开刀啊。”
“老爷呢?”
胡非迟疑了一下,自言自语了一句,接着看着秦海,淡淡的问道。
“在书房。”
秦海急忙答道。
“没事了,下去吧。”
胡非点了点头,接着摆着手说道。
秦海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紧接着,胡非让春蝶等人先去休息,自己转身向前院书房走去。
一进书房,胡非就看到了一脸阴沉的坐在椅子上的胡惟庸,不由得抿嘴一笑
。
养心殿。
“启禀陛下,魏国公在外求见。”
太监总管庞玉海缓缓走进大殿之中,冲着正坐在坐榻上读着最新一期的翰林日报的朱元璋,恭敬的说道。
“哦?让他进来吧。”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庞玉海答应了一声,恭敬的退了出去。
很快,魏国公徐达便在庞玉海的陪同之下缓缓步入了大殿之中。
“微臣徐达,参见陛下。”
徐达走到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礼,低声说道。
“免礼平身吧。”
“你怎么来了?”
朱元璋一边低头看着手中的翰林日报,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徐达抬起了头,看着心不在焉的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手中的那份翰林日报,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变得有些沉默,到嘴的话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看向了面露犹疑的徐达。
“怎么了?有事?”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翰林日报,疑惑的看着徐达问道。
“陛下,微臣有一事请奏。”
徐达犹豫着,缓缓地说道。
“何事,说吧。”
朱元璋开始变得有些认真,好奇的问道。
“陛下,微臣想知道,您确定要招胡非为驸马吗?”
徐达缓缓抬起了头,看着朱元璋,一脸认真的问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朕已经在昨日早朝之上宣布过了啊,君无戏言,怎会有假?”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缓缓说道,有些没有明白徐达到底什么意思。
“陛下,您应该还记得之前有官员弹劾胡惟庸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事,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胡惟庸常常做出先斩后奏之事,更是经常与陛下针锋相对,这些陛下应该没有忘记吧?”
徐达看着朱元璋,认真的问道。
“这都是之前的事了,不都过去了吗?况且胡相现在已经有所收敛,凡事都会与朕相商。”
朱元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可是陛下,您难道就不怀疑吗?自从上次胡非的车祸案之后,胡惟庸的行事风格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他为什么会突然蛰伏?”
“胡非原本只是一个纨绔,可是为什么突然变成了名动天下的诗神?一字千金?甚至精通商贾之道,而且居然文武双全?同时受到陛下、太子殿下以及燕王殿下的赏识。”
“这一切的一切,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徐达看着朱元璋,认真的问道。
听完徐达的话,朱元璋愣了一下,紧接着眉头紧锁了起来。
这些事他的确没有细想过,此时经徐达这么一说,仔细想来,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陛下,虽然胡惟庸现在已经有所收敛,可是他的权势在朝中依旧不可小觑,一旦胡非成为驸马,那胡家的势力必将更大,在朝中的地位也必定更高!”
“陛下有没有想过,如果胡惟庸真的有谋反之心,将来还有谁能与他们父子抗衡?”
徐达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心中最担忧的事终于说了出来。
听完徐达的话,朱元璋忍不住心里一紧,面色越加的凝重。
“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全都是为了大明根基的稳固,还望陛下三思。”
徐达看到朱元璋听进去了自己的话,拱了拱手,再一次说道。
“徐将军,你是不是太过多虑了?或许真的是有人构陷胡相呢?而且朕看得出来,胡非的心思并不在朝中,他不是一个喜欢加官进爵的人,连进入大都督府当值都是朕下旨才逼他去的。”
“而且虽然胡相想要谋反的传言近年来经常有人提及,可是朕细想之后,他并没有做过与大明王朝不利的事。”
朱元璋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像是在说服徐达,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陛下,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真的知道他们父子心中到底在想什么?为以防万一,还望陛下三思,重新审视招胡非为驸马一事。”
徐达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好了,朕知道了。”
“朕只说了胡非与安庆公主的婚事在年后,但并没有说明具体日期,朕会好好考虑的。”
朱元璋摆了摆手,缓缓说道,神情中带着些许焦躁。
“陛下圣明。”
徐达拱了拱手,缓缓行了一礼。
随即,二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徐达才告别朱元璋离开。
待徐达离开之后,朱元璋坐在坐榻之上,回想着刚才徐达所说的那些话,面色逐渐显得有些凝重。
一直站在一旁目睹了刚才那一切的庞玉海看着面色凝重的朱元璋,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燕王府。
书房。
燕王朱棣坐在椅子上,翻阅着手中的一本古籍,看得聚精会神。
正在这时,一阵敲门声传来。
“进!”
朱棣抬眼看了一眼门口,淡淡的说了一句。
随着话音,房门推开,管家葛扬出现在了门口。
“殿下。”
葛扬拱了拱手,恭敬的行了一礼。
“何事?”
朱棣一边继续翻阅着手中的古籍,一边淡淡的问道。
“回殿下,宫中传来消息,今日魏国公去养心殿见了陛下,是为了胡公子被招为驸马一事去的。”
葛扬躬着身,缓缓说道。
听到葛扬的话,朱棣皱了皱眉头,放下了手中的古籍,抬起头看向了葛扬。
“继续说。”
朱棣沉声说道,整个人变得认真了起来。
“魏国公建议陛下收回成命,指出如果胡公子真的成为驸马,那胡相的势力必将更加强盛,没有人能够与他抗衡,一旦将来胡相真的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葛扬恭敬的答道。
“父皇什么反应?”
朱棣皱了皱眉头,沉声追问道。
“陛下似乎已经被说动了,但是并未表态,只说年后再议。”
葛扬继续答道。
“知道了,下去吧。”
听完葛扬的话,朱棣的嘴角闪过了一丝冷笑,摆了摆手,缓缓说道。
葛扬恭敬的行了一礼,默默退出了书房,关上了房门。
朱棣站起了身,开始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步子,沉思着,脸上逐渐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他原本以为可以借着胡非与妹妹的事让胡非欠自己一个人情,可是令他意外的是胡非没用多久就说服了父皇。
但现在看来,他又有了机会。
胡府。
傍晚时分。
当胡非回到府中的时候,发现府内上下一片寂静,整个院落中都看不到几个人影,不由得有些奇怪,于是便将管家秦海叫到了自己的近前。
“府里出什么事了?怎么死气沉沉的?”
胡非看着秦海,疑惑的问道。
“少爷还不知道吗?”
秦海迟疑着问道。
“知道什么?”
胡非皱了皱眉头,不解的问道。
“听说今日魏国公进宫见了陛下,劝说陛下收回成命,不要将少爷招为驸马,老爷听说之后十分愤怒,回到府中之后大发雷霆,下人们怕自己碍了老爷的脸,所以全都躲起来了。”
秦海犹豫了一下,恭敬的答道。
听了秦海的话,胡非皱了皱眉头,可是紧接着却不由得撇嘴冷笑了一声。
“又是这个搅屎棍在搞事,他这是逼着我拿他开刀啊。”
“老爷呢?”
胡非迟疑了一下,自言自语了一句,接着看着秦海,淡淡的问道。
“在书房。”
秦海急忙答道。
“没事了,下去吧。”
胡非点了点头,接着摆着手说道。
秦海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紧接着,胡非让春蝶等人先去休息,自己转身向前院书房走去。
一进书房,胡非就看到了一脸阴沉的坐在椅子上的胡惟庸,不由得抿嘴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