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东进
耿仲明只带了八千骑兵,五千步兵,两千辎重。由于比多铎晚几天从西安出发,三月初五抵达南阳。
而此时的多铎,三天前,已经离开了洛阳,前往虎牢关。
一路上,耿仲明带着队伍翻山越岭,饥肠辘辘,虽然经过了几个县城,但都是人去楼空,除了休息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补给了。
李自成在撤退的时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如果安排几千人驻守武关。凭借着地势险要,至少能够挡住耿仲明麾下没有重炮的部队。
如果他们胆子再大一些,就先把辎重、老幼、眷属撤往南阳。
派人在武关和商县一带伏击耿仲明。甚至有可能将耿仲明麾下的军队全歼。
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尽管战力不济。但能打的也有五六万。山路狭窄,道路陡峭,骑兵的效果并不好。
可惜的是,农民军打不过就跑,四处流窜。加之李自成不可能了解多铎的部署,让他错过了这次绝佳的战机。
如果他知道多铎只派了一万五千人来追杀他,估计怎么也要抵挡一阵,至少可以迟缓敌人的追击。
现在倒好,白白便宜了耿仲明。
除了行军艰难之外,一切都显得十分顺利。一路招摇过市、顺风顺水地来到了南阳。
南阳位于汉水以北、伏牛山以南。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处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
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是天然的形胜之地。
终于到达南阳,耿仲明显得十分开心。一路畅通无阻,使得他对这次东进充满信心。
原本他还想着,到了南阳之后,会是一片坦途。准备在这里休整几天,享受完美酒佳肴,再前往归德府。
然而他想多了。
李自成从南阳过后,这三样,一样都没给他留下。
望着依旧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心中骂娘。只好略作休整,整军出发了。
此时,回到洛阳的多铎无所适从。
从洛阳出发时,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人马,逃回来的仅仅七千多人。
不说那些投降的汉人,光是八旗大军就死了上万人,这可是八旗军的绝对主力。
八旗军主力才多少人,满、蒙八旗加起来不过八万将士。
一次损失就是百分之十以上,而且固山贝子博洛也死了,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跟多尔衮交代了。
现在的他,是真的骑虎难下了,要不要率兵回北京?他身为东征统领,绝对不会抛弃这两支军队。
临阵脱逃是要砍脑袋的,即便你是王爷也不能免责。
但是想要带着大军追上孔有德,却是不可能了。
双方距离超过五百里,自己的粮食也被敌人洗劫一空。短时间内,是无法收集到的。
就是在洛阳城里,都饥一顿饱一顿的。
太原那边的粮食,也不确定能不能再补充一次。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派人联系。
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了一批人去西安和南阳,联络了阿济格和耿仲明留下的几个将军。
让他们支援一些粮草,同时将战况向多尔衮呈报虎牢关的战况,等待最新的命令。
明军新式武器,令多铎异常恐惧,经常从梦中惊醒。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那玩意烟熏火燎的,一烧一大片,还无法扑灭。在将士的心中,埋下了极大的阴影。
他们仓促地撤离,并没有在战斗中发现这样的东西。若明军队伍装备上这样的兵器,不要说是南征,能在北京站稳脚跟,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
将战况详详细细地作出说明,呈报多尔衮。并且一再强调,不是我多铎无能,而是明军太狡猾。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派人去通知耿仲明和孔友德,找个城池驻扎,不要东进,原地待命。
然而为时已晚。
此时孔有德生怕耽误了军机,被多铎责骂。已经下令,毛承禄作为先锋,李九成为副将,带着大队人马向着归德府进发。
孔有德是辽东海盗出身,后来投靠了毛文龙。
由于副将李九成在购买军马时输掉了银子,发动吴桥之变后降清。与耿仲明、尚可喜并称山东三矿徒。
春天应该是个好时节,适于播种。
放眼望去,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却不见农夫耕种,一片荒芜。
连年的战乱,似乎已经让中原的人,忘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荒芜的土地,荒芜的村庄,再也听不到往日的喧嚣和孩童的欢声笑语。
孔有德骑着马,与副将李九成并肩而行。问道:
“九成,这么多天过去了,王爷怎么还没来得及联系我们,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李九成略作思索回答道:
“豫亲王虽然有不少骑兵,可是辎重也不少,可能是前几天我们赶得太急,落在了我们后面。”
“今晚我们就能到扶沟县了,休息一天,然后派人去北边联系王爷。”
孔有德点了点头,淡淡道:“斥候已经派出去了。北边应该有王爷的斥候。”
“派了几个斥候,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李九成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有斥候回来,问了附近的百姓,说最近有一支明军,在附近打劫。只有几十个人。”
“大明已经没落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想着打劫?我看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料到我们会来。”
孔有德眉毛一挑,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暗暗警惕起来。
“是啊,明朝那些文官,从小到大,都没把咱们这些武将放在眼里,动不动就骂我们粗鲁丑陋。”
李九成长叹一声,满脸怨毒地说道:
“前两年我是三品武官,见到七品文官还要下跪,这是什么世道?”
孔有德摇了摇头。
“罢了,过去的事情就这么算了,再派一队斥候去找耿仲明,让他快点过去,就说我们在陈州与他会合。”
在扶沟县休息了两天之后,多铎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孔友德迫不及待,生怕耽搁了时间,拔营向太康县进发。
而此时的多铎,三天前,已经离开了洛阳,前往虎牢关。
一路上,耿仲明带着队伍翻山越岭,饥肠辘辘,虽然经过了几个县城,但都是人去楼空,除了休息之外,再也没有什么补给了。
李自成在撤退的时候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如果安排几千人驻守武关。凭借着地势险要,至少能够挡住耿仲明麾下没有重炮的部队。
如果他们胆子再大一些,就先把辎重、老幼、眷属撤往南阳。
派人在武关和商县一带伏击耿仲明。甚至有可能将耿仲明麾下的军队全歼。
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尽管战力不济。但能打的也有五六万。山路狭窄,道路陡峭,骑兵的效果并不好。
可惜的是,农民军打不过就跑,四处流窜。加之李自成不可能了解多铎的部署,让他错过了这次绝佳的战机。
如果他知道多铎只派了一万五千人来追杀他,估计怎么也要抵挡一阵,至少可以迟缓敌人的追击。
现在倒好,白白便宜了耿仲明。
除了行军艰难之外,一切都显得十分顺利。一路招摇过市、顺风顺水地来到了南阳。
南阳位于汉水以北、伏牛山以南。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处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
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是天然的形胜之地。
终于到达南阳,耿仲明显得十分开心。一路畅通无阻,使得他对这次东进充满信心。
原本他还想着,到了南阳之后,会是一片坦途。准备在这里休整几天,享受完美酒佳肴,再前往归德府。
然而他想多了。
李自成从南阳过后,这三样,一样都没给他留下。
望着依旧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心中骂娘。只好略作休整,整军出发了。
此时,回到洛阳的多铎无所适从。
从洛阳出发时,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人马,逃回来的仅仅七千多人。
不说那些投降的汉人,光是八旗大军就死了上万人,这可是八旗军的绝对主力。
八旗军主力才多少人,满、蒙八旗加起来不过八万将士。
一次损失就是百分之十以上,而且固山贝子博洛也死了,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跟多尔衮交代了。
现在的他,是真的骑虎难下了,要不要率兵回北京?他身为东征统领,绝对不会抛弃这两支军队。
临阵脱逃是要砍脑袋的,即便你是王爷也不能免责。
但是想要带着大军追上孔有德,却是不可能了。
双方距离超过五百里,自己的粮食也被敌人洗劫一空。短时间内,是无法收集到的。
就是在洛阳城里,都饥一顿饱一顿的。
太原那边的粮食,也不确定能不能再补充一次。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派人联系。
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了一批人去西安和南阳,联络了阿济格和耿仲明留下的几个将军。
让他们支援一些粮草,同时将战况向多尔衮呈报虎牢关的战况,等待最新的命令。
明军新式武器,令多铎异常恐惧,经常从梦中惊醒。直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那玩意烟熏火燎的,一烧一大片,还无法扑灭。在将士的心中,埋下了极大的阴影。
他们仓促地撤离,并没有在战斗中发现这样的东西。若明军队伍装备上这样的兵器,不要说是南征,能在北京站稳脚跟,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
将战况详详细细地作出说明,呈报多尔衮。并且一再强调,不是我多铎无能,而是明军太狡猾。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派人去通知耿仲明和孔友德,找个城池驻扎,不要东进,原地待命。
然而为时已晚。
此时孔有德生怕耽误了军机,被多铎责骂。已经下令,毛承禄作为先锋,李九成为副将,带着大队人马向着归德府进发。
孔有德是辽东海盗出身,后来投靠了毛文龙。
由于副将李九成在购买军马时输掉了银子,发动吴桥之变后降清。与耿仲明、尚可喜并称山东三矿徒。
春天应该是个好时节,适于播种。
放眼望去,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却不见农夫耕种,一片荒芜。
连年的战乱,似乎已经让中原的人,忘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荒芜的土地,荒芜的村庄,再也听不到往日的喧嚣和孩童的欢声笑语。
孔有德骑着马,与副将李九成并肩而行。问道:
“九成,这么多天过去了,王爷怎么还没来得及联系我们,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李九成略作思索回答道:
“豫亲王虽然有不少骑兵,可是辎重也不少,可能是前几天我们赶得太急,落在了我们后面。”
“今晚我们就能到扶沟县了,休息一天,然后派人去北边联系王爷。”
孔有德点了点头,淡淡道:“斥候已经派出去了。北边应该有王爷的斥候。”
“派了几个斥候,到现在还没有消息。”李九成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有斥候回来,问了附近的百姓,说最近有一支明军,在附近打劫。只有几十个人。”
“大明已经没落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想着打劫?我看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料到我们会来。”
孔有德眉毛一挑,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暗暗警惕起来。
“是啊,明朝那些文官,从小到大,都没把咱们这些武将放在眼里,动不动就骂我们粗鲁丑陋。”
李九成长叹一声,满脸怨毒地说道:
“前两年我是三品武官,见到七品文官还要下跪,这是什么世道?”
孔有德摇了摇头。
“罢了,过去的事情就这么算了,再派一队斥候去找耿仲明,让他快点过去,就说我们在陈州与他会合。”
在扶沟县休息了两天之后,多铎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孔友德迫不及待,生怕耽搁了时间,拔营向太康县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