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诉苦大会
王仙芝犹豫了一下,想让吴求道上去,但吴求道拒绝了,他认为当前最主要的工作,还是拉起一批具有仙法战斗力的学生,而不是进行种田革命的争霸游戏。
他需要一支义军来为学生塑造一个“均平天补”的理想学习实践环境,但没有精力再去带领义军一步步攻城略地,分田均贫。
所以这个风头,还是让王仙芝来比较好。
王仙芝站在了舞台中央,深吸了一口气,他平时带领上万大军与官军作战都不曾出现过这样紧张的情绪,但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感觉自己喉咙有些发不出声音来。
他低头寻找吴用先生的身影,很快就与吴求道对上了视线,吴求道微笑着对他点点头,然后王仙芝心中的那种慌张突然就消失了,对啊,有上仙在背后为我做支持,我怕什么呢?
王仙芝咳了两声,然后对着幻术支持人员敬元颖留在台上的话筒试了试音,然后他的咳嗽声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会场。
他点点头,向所有会众介绍起了自己:“濮洋城的百姓们,还有被掳的官军降兵们,诸位日安,不知大家认不认识我?不管大家知不知道我是谁,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叫王仙芝,本乃濮州长垣一普通商贩,什么都卖点,但我主要卖的啊,还是盐,私盐!没办法了,其他买卖都不稳定,唯有这盐啊,哪怕你是山上林子里的山野猎人,也得下山来买盐是吧?”
底下的观众听到这里都会心一笑。
接着王仙芝就开始说起自己造反的原因来:“大唐立国二百五十余年,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府横征暴敛,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下大旱,夏收减半,秋季颗粒无收,可官府赋税徭役仍不减轻,百姓开始以野菜、树皮、草根充饥!他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房子,连买盐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只好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连我的衣食父母都没有了,我这个私盐贩子没了进账,走投无路之下,只好铤而走险,号召同乡百姓造反,谁知道啊,大家其实都已经忍得忍不住了,便纷纷随我揭竿而起!”
“为改变朝廷‘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的**统治乱象,我便提出了‘天补均平’的口号,自立为‘天补平均大将军’与‘海内诸豪都统’,愿与天下群豪共襄盛举。”
“有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仙法大成的吴用先生,他以墨家学说为我们‘天补均平’的口号进行了扩充了整编,让我们从一个普通的军阀势力,逐渐改造成了人民群众的子弟兵,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军魂。”
“那么,什么叫人民群众的子弟兵呢?我们与其他军阀乃至官军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接下来的诉苦大会就将解释我们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这时候,王仙芝找到了一个事前找好的托儿,当然,虽然是托,但也并非是完全虚假,这个人的确是这么个人,只是事先让他准备了一番。
一个义军战士拉着自己的父亲上了舞台,他叫张天静,他父亲叫张宗,张宗穿着一件破棉袄,棉花没几团,补丁摞补丁。
王仙芝扒拉了几下张宗的破棉袄,好奇地问张宗:“这衣服,你穿了几年?”
张宗嗫嚅了几声,哪怕有扩音话筒的帮助,王仙芝也实在听不清,张宗的儿子张天静帮自己父亲说道:“这衣服,我耶耶穿了六七年了!他就这么一件厚衣服,每年冬天就靠这破棉袄过冬!”
王仙芝脱下自己的棉袄,让张宗将衣服脱下来,换上厚棉袄。
张宗连道不敢,说贵人的衣服,他怎么能够穿呢?这要折寿的,使不得使不得!
但王仙芝非常坚持,再加上张天静也在一旁劝说,于是张宗只好脱下了破棉袄,换上了厚棉袄。
王仙芝指着那件破棉袄,向所有观众问道:“这种破棉袄是什么人穿的?地主穿这个吗?”
有好事的战士在人群中说了句玩笑:“地主擦屁股也嫌脏,只有佃户才穿!”
这时候,有勤务兵上来要给王仙芝穿上新棉袄,但被王仙芝推开了:“你怕什么?我身怀武艺,寒暑不侵。若无一身硬功在身,还怎么在江湖上行走?我一个走南闯北的私盐贩子,我怕没衣服穿吗?”
“但这天下有几个像我这样不惧寒热的武夫?百万有吗?十万有吗?恐怕没有吧?这天下到处都是畏寒畏热,瘦小孱弱的底层贫苦百姓,他们需要棉袄防寒,他们需要粮食养家,他们有多少?千万?亿兆?”
底下的观众都沉默了,他们就是那些需要衣食的底层百姓。
王仙芝大声喝道:“官府在不在乎大旱减产之下,百姓缴了赋税还能不能活下去?那些乡间施粥搭棚的大善人能不能给穷人把这些破棉袄换掉?”
没有人能够回答王仙芝这个问题。
于是王仙芝又拉上了一个提前定好的托儿,一个名叫罗玉祥的俘虏官兵,他问罗玉祥:“当了兵,你也是入了天平军的队伍了,跟我们‘均平军’只差一个字,你觉得郓濮曹节度使薛祟待你们如何?”
罗玉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咒骂道:“那踏马的真是活地狱!”
在天平军这样的地方藩镇军队之中,势力最强的并不是顶层的节度使本身,而是由中层军官组成的牙军阶层,他们长期父子世袭,互通婚姻,享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形成桀骜不驯的骄兵集团,动辄发起兵变,驱逐将帅。
藩镇军中,内部通行残酷的体罚、肉刑制度,军官对士兵,上级对下级,有随意打骂的权力,甚至草菅人命也不在话下。
罗玉祥说:“我入了天平军以后,每日都要受那些火长、队正、校尉的欺侮和打骂,稍有不从,就要吃军棍,甚至于你什么错都没犯,但就因为你是个新兵,就得吃上一顿杀威棒!”
他需要一支义军来为学生塑造一个“均平天补”的理想学习实践环境,但没有精力再去带领义军一步步攻城略地,分田均贫。
所以这个风头,还是让王仙芝来比较好。
王仙芝站在了舞台中央,深吸了一口气,他平时带领上万大军与官军作战都不曾出现过这样紧张的情绪,但面对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感觉自己喉咙有些发不出声音来。
他低头寻找吴用先生的身影,很快就与吴求道对上了视线,吴求道微笑着对他点点头,然后王仙芝心中的那种慌张突然就消失了,对啊,有上仙在背后为我做支持,我怕什么呢?
王仙芝咳了两声,然后对着幻术支持人员敬元颖留在台上的话筒试了试音,然后他的咳嗽声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会场。
他点点头,向所有会众介绍起了自己:“濮洋城的百姓们,还有被掳的官军降兵们,诸位日安,不知大家认不认识我?不管大家知不知道我是谁,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叫王仙芝,本乃濮州长垣一普通商贩,什么都卖点,但我主要卖的啊,还是盐,私盐!没办法了,其他买卖都不稳定,唯有这盐啊,哪怕你是山上林子里的山野猎人,也得下山来买盐是吧?”
底下的观众听到这里都会心一笑。
接着王仙芝就开始说起自己造反的原因来:“大唐立国二百五十余年,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府横征暴敛,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下大旱,夏收减半,秋季颗粒无收,可官府赋税徭役仍不减轻,百姓开始以野菜、树皮、草根充饥!他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房子,连买盐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只好流离失所,沦为难民!”
“连我的衣食父母都没有了,我这个私盐贩子没了进账,走投无路之下,只好铤而走险,号召同乡百姓造反,谁知道啊,大家其实都已经忍得忍不住了,便纷纷随我揭竿而起!”
“为改变朝廷‘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的**统治乱象,我便提出了‘天补均平’的口号,自立为‘天补平均大将军’与‘海内诸豪都统’,愿与天下群豪共襄盛举。”
“有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仙法大成的吴用先生,他以墨家学说为我们‘天补均平’的口号进行了扩充了整编,让我们从一个普通的军阀势力,逐渐改造成了人民群众的子弟兵,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军魂。”
“那么,什么叫人民群众的子弟兵呢?我们与其他军阀乃至官军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接下来的诉苦大会就将解释我们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这时候,王仙芝找到了一个事前找好的托儿,当然,虽然是托,但也并非是完全虚假,这个人的确是这么个人,只是事先让他准备了一番。
一个义军战士拉着自己的父亲上了舞台,他叫张天静,他父亲叫张宗,张宗穿着一件破棉袄,棉花没几团,补丁摞补丁。
王仙芝扒拉了几下张宗的破棉袄,好奇地问张宗:“这衣服,你穿了几年?”
张宗嗫嚅了几声,哪怕有扩音话筒的帮助,王仙芝也实在听不清,张宗的儿子张天静帮自己父亲说道:“这衣服,我耶耶穿了六七年了!他就这么一件厚衣服,每年冬天就靠这破棉袄过冬!”
王仙芝脱下自己的棉袄,让张宗将衣服脱下来,换上厚棉袄。
张宗连道不敢,说贵人的衣服,他怎么能够穿呢?这要折寿的,使不得使不得!
但王仙芝非常坚持,再加上张天静也在一旁劝说,于是张宗只好脱下了破棉袄,换上了厚棉袄。
王仙芝指着那件破棉袄,向所有观众问道:“这种破棉袄是什么人穿的?地主穿这个吗?”
有好事的战士在人群中说了句玩笑:“地主擦屁股也嫌脏,只有佃户才穿!”
这时候,有勤务兵上来要给王仙芝穿上新棉袄,但被王仙芝推开了:“你怕什么?我身怀武艺,寒暑不侵。若无一身硬功在身,还怎么在江湖上行走?我一个走南闯北的私盐贩子,我怕没衣服穿吗?”
“但这天下有几个像我这样不惧寒热的武夫?百万有吗?十万有吗?恐怕没有吧?这天下到处都是畏寒畏热,瘦小孱弱的底层贫苦百姓,他们需要棉袄防寒,他们需要粮食养家,他们有多少?千万?亿兆?”
底下的观众都沉默了,他们就是那些需要衣食的底层百姓。
王仙芝大声喝道:“官府在不在乎大旱减产之下,百姓缴了赋税还能不能活下去?那些乡间施粥搭棚的大善人能不能给穷人把这些破棉袄换掉?”
没有人能够回答王仙芝这个问题。
于是王仙芝又拉上了一个提前定好的托儿,一个名叫罗玉祥的俘虏官兵,他问罗玉祥:“当了兵,你也是入了天平军的队伍了,跟我们‘均平军’只差一个字,你觉得郓濮曹节度使薛祟待你们如何?”
罗玉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咒骂道:“那踏马的真是活地狱!”
在天平军这样的地方藩镇军队之中,势力最强的并不是顶层的节度使本身,而是由中层军官组成的牙军阶层,他们长期父子世袭,互通婚姻,享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形成桀骜不驯的骄兵集团,动辄发起兵变,驱逐将帅。
藩镇军中,内部通行残酷的体罚、肉刑制度,军官对士兵,上级对下级,有随意打骂的权力,甚至草菅人命也不在话下。
罗玉祥说:“我入了天平军以后,每日都要受那些火长、队正、校尉的欺侮和打骂,稍有不从,就要吃军棍,甚至于你什么错都没犯,但就因为你是个新兵,就得吃上一顿杀威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