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议攻陈仓
府营正堂门口,记室霍弋带着几名令史按照名册清点人数,不久后三卯点过,向朗、杨仪、马谡、赵云、关兴、高翔等文武官吏俱皆到齐。
片刻后,主簿胡济引着诸葛亮从后堂转出,众人起身施礼:“拜见丞相。”
“诸位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诸葛亮轻轻摇动着羽扇,微笑着说道。
“想必诸位都知道了,东吴与曹魏的大战已经开启了,如此一来潼关以东的大多数魏军将无暇西顾,这又给了我等发起第二次北伐的良机。
今日召集诸位来,就是想议议进兵方略,大家有何妙计,尽可畅所欲言。”待众人重新落座,诸葛亮继续说道。
话音刚落,众将中官位最高的赵云第一个抱拳说道:“丞相,之前定计,吴魏开战后就让魏文长、杨明之二人出兵凉州。可依丞相适才之意,我们汉中这里也要出兵?”
“正是,战机难得,不容错过。更何况孙权此番亦请我朝履行同盟之义将西线魏军给牵制住,若单在凉州发起攻势,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气了,所以吾意进兵关中,直接拖住曹真的大军。”诸葛亮解释道。
赵云道:“原来如此,云明白了。”说完,脸上露出一阵喜色。
身为一名武将,赵云自是希望有仗可打,尤其他还是一位跟随先帝多年的老将,当然想要为兴复汉室多厮杀几阵。
原本历史上,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后就再无事迹,然后就在建兴七年也就是明年去世,可谓壮志未酬、抱憾终身。
然而这一世由于杨清这只蝴蝶的到来,使得季汉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也许是胜利让人身心愉悦,所以到现在赵云仍是一副老当益壮的样子,数年之内看不出有与世长辞的迹象。
这边赵云等武将兴致勃勃,而坐在对面的文官之首向朗却一脸忧虑地说道:“丞相,此时进兵关中确实是难得的良机,但上半年的北伐已经消耗掉我们大量的粮草军需,虽说眼下刚过夏收、秋收,有了一批新粮入库,但要想再支撑起一场如上半年那般规模盛大的战事怕是会很吃力啊。”
“巨达公不必担忧,也怪我没有说清楚。”
诸葛亮哈哈一笑,又看向众人道:“此次北伐吾意只出兵三万人,目标也并非全歼关中魏军、收复长安,而是寻机攻占渭水附近的要地,进一步隔绝关中与陇右的通道,为以后一举收复关中做好准备。
当然,期间若能再次重创或歼灭魏军自是最好,若不能,也要确保实现基本目标。
因此,此次北伐的规模不会很大,战线和时间也不会拖得太长,凭借目前的粮草足以支撑。”
“原来是这样,如此某就放心了。”
向朗暗暗松了口气,一旦大军出征,供应前线军需的重任又怕是会落在他的肩上,所以他才对粮草后勤这么关心。
其他人听了诸葛亮这番解释,心里也更加有数,既然不是大阵仗,那就好办多了。从汉中进兵关中的道路就那几条,选择一二位在出口左右的城池攻打便是。
果然马谡很快就有了想法,抱拳说道:“丞相,谡以为我军此次北伐可出故道直扑陈仓。”
“哦?为何偏是陈仓呢?”诸葛亮来了兴趣。
马谡笑道:“原因也很简单,渭水沿岸的城池以陈仓、郿城、武功当然还有长安这四座城池最为重要,而只有陈仓城在最西边,我军攻打此城可免受两面夹击之危。
且我军进兵道路无非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这四条,其中子午道、傥骆道最为崎岖难走,不利于大军通行。
至于褒斜道,子龙老将军数月前方才走过,魏军必有防备,因此只有陈仓道最适合出击。
另外,当前魏军在关中的驻军以陈仓的兵力最少,我军攻打起来也较为容易。”
“嗯,言之有理。”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问向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关兴道:“丞相,攻打陈仓虽是适合,但破城的难度也不小。一来,陈仓在渭水以北,要想攻城还须先行渡过渭水,一旦魏军阻拦,我军势必得吃一番苦头。
二来,陈仓魏军的兵力虽然只有三四千人,但伪魏雍州刺史郭淮在此把守,其人也是一名良将,我等在上邽时就已领教过他的厉害,想要击败他也是不易。
三来,陈仓虽小,但却是一座坚城,狭窄的地形不利于大军展开,那么我军的优势兵力就无法发挥出来。
最后,我军纵然出兵最快也要在一两个月后,那时已是寒冬时节,将士们翻越秦岭北上进兵也将更加疲惫。”
“那依汝之见,我军还要攻打陈仓否?”诸葛亮听完问道。
关兴思忖了片刻,回道:“某以为陈仓固然要打,但不应以破城为首要目的,而是应该围城打援,以陈仓作为诱饵吸引东面的魏军过来,然后再趁机埋伏吃掉伪魏的援军,如此一来就比强攻坚城来得轻松了。”
“嗯,围城打援的确是一计妙招。诸位觉得呢?”
一直未说话的高翔说道:“丞相,安国的围城打援之策虽妙,但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强攻陈仓迫使曹真感到情况危急。
然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是拿人命去填就是要长久围攻,如此一来我军的兵员和粮草压力就很大了。”
高翔一说完,关兴也觉得这的确是个不小的问题,围城打援就与小打一场的初衷有所违背,目前的国力还不允许大汉在一年之内发起两场大战。
可是,关兴一时之间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完善自己的围城打援之策,只好低下头去苦思别的计谋。众人也无其他妙计,皆不发一言,埋头沉思起来。
诸葛亮见厅内气氛变得有些沉闷,朗声笑道:“诸位不必心急,眼下时间尚早,东吴那边还没正式打起来,我等也无需慌张。
我还是那句话,此番出兵首在尽盟友之责,牵制关中魏军,其次才是破敌、歼敌。故而,诸位可放下包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不是一定要在今天就议出个结果的。”
众人闻言神情为之一松,这时久未出声的姜维开口说道:“丞相,维以为我等的目光可不局限在渭水一线,扶风郡以北的安定郡眼下已在我手,是否可以让坐镇安定的吴府君领兵出击,与我汉中兵马南北共进。
如此一来,曹真等人将会更加顾此失彼,到那时我军破敌的机会也会更多。”
“善,这不是又想出一条计策来了么?”
诸葛亮先是称赞了一句,然后又微笑着对姜维道:“只是伯约,汝此计虽然天马行空、气势宏大,但安定兵马负有监视北地之责,暂时还不能轻动。不过此计也是一个选择,若时机合适,可以施行。”
“是。”
虽然诸葛亮没有采纳自己的计策,但姜维并未感到失落,虚心地施了一礼。
见众人的情绪似乎都调动起来,诸葛亮又问道:“何人还有妙计?”
“丞相,杨明之素有奇谋妙策,何不遣使询问一下他的看法?”刚才姜维说到了安定,赵云一下子就想到了杨清这个雍州刺史,遂建议道。
诸葛亮颔首道:“也对,明之、文长虽在筹备攻凉战事,但他二人乃我朝名将,是得听听他们的意见。”
侧头看向胡济道:“伟度,代我拟两道书信,派人送去陇右问问明之和文长的意见。”
“诺。”胡济连忙应道。
见众人似乎也想不出别的计策,诸葛亮接着道:“也罢,今天就议到这里吧,诸位回去之后若有妙计,随时可来找我。”
“谨遵丞相之意。”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散去。
片刻后,主簿胡济引着诸葛亮从后堂转出,众人起身施礼:“拜见丞相。”
“诸位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诸葛亮轻轻摇动着羽扇,微笑着说道。
“想必诸位都知道了,东吴与曹魏的大战已经开启了,如此一来潼关以东的大多数魏军将无暇西顾,这又给了我等发起第二次北伐的良机。
今日召集诸位来,就是想议议进兵方略,大家有何妙计,尽可畅所欲言。”待众人重新落座,诸葛亮继续说道。
话音刚落,众将中官位最高的赵云第一个抱拳说道:“丞相,之前定计,吴魏开战后就让魏文长、杨明之二人出兵凉州。可依丞相适才之意,我们汉中这里也要出兵?”
“正是,战机难得,不容错过。更何况孙权此番亦请我朝履行同盟之义将西线魏军给牵制住,若单在凉州发起攻势,未免有些太小家子气了,所以吾意进兵关中,直接拖住曹真的大军。”诸葛亮解释道。
赵云道:“原来如此,云明白了。”说完,脸上露出一阵喜色。
身为一名武将,赵云自是希望有仗可打,尤其他还是一位跟随先帝多年的老将,当然想要为兴复汉室多厮杀几阵。
原本历史上,赵云在第一次北伐后就再无事迹,然后就在建兴七年也就是明年去世,可谓壮志未酬、抱憾终身。
然而这一世由于杨清这只蝴蝶的到来,使得季汉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也许是胜利让人身心愉悦,所以到现在赵云仍是一副老当益壮的样子,数年之内看不出有与世长辞的迹象。
这边赵云等武将兴致勃勃,而坐在对面的文官之首向朗却一脸忧虑地说道:“丞相,此时进兵关中确实是难得的良机,但上半年的北伐已经消耗掉我们大量的粮草军需,虽说眼下刚过夏收、秋收,有了一批新粮入库,但要想再支撑起一场如上半年那般规模盛大的战事怕是会很吃力啊。”
“巨达公不必担忧,也怪我没有说清楚。”
诸葛亮哈哈一笑,又看向众人道:“此次北伐吾意只出兵三万人,目标也并非全歼关中魏军、收复长安,而是寻机攻占渭水附近的要地,进一步隔绝关中与陇右的通道,为以后一举收复关中做好准备。
当然,期间若能再次重创或歼灭魏军自是最好,若不能,也要确保实现基本目标。
因此,此次北伐的规模不会很大,战线和时间也不会拖得太长,凭借目前的粮草足以支撑。”
“原来是这样,如此某就放心了。”
向朗暗暗松了口气,一旦大军出征,供应前线军需的重任又怕是会落在他的肩上,所以他才对粮草后勤这么关心。
其他人听了诸葛亮这番解释,心里也更加有数,既然不是大阵仗,那就好办多了。从汉中进兵关中的道路就那几条,选择一二位在出口左右的城池攻打便是。
果然马谡很快就有了想法,抱拳说道:“丞相,谡以为我军此次北伐可出故道直扑陈仓。”
“哦?为何偏是陈仓呢?”诸葛亮来了兴趣。
马谡笑道:“原因也很简单,渭水沿岸的城池以陈仓、郿城、武功当然还有长安这四座城池最为重要,而只有陈仓城在最西边,我军攻打此城可免受两面夹击之危。
且我军进兵道路无非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这四条,其中子午道、傥骆道最为崎岖难走,不利于大军通行。
至于褒斜道,子龙老将军数月前方才走过,魏军必有防备,因此只有陈仓道最适合出击。
另外,当前魏军在关中的驻军以陈仓的兵力最少,我军攻打起来也较为容易。”
“嗯,言之有理。”诸葛亮点了点头,又问向其他人:“诸位,以为如何?”
关兴道:“丞相,攻打陈仓虽是适合,但破城的难度也不小。一来,陈仓在渭水以北,要想攻城还须先行渡过渭水,一旦魏军阻拦,我军势必得吃一番苦头。
二来,陈仓魏军的兵力虽然只有三四千人,但伪魏雍州刺史郭淮在此把守,其人也是一名良将,我等在上邽时就已领教过他的厉害,想要击败他也是不易。
三来,陈仓虽小,但却是一座坚城,狭窄的地形不利于大军展开,那么我军的优势兵力就无法发挥出来。
最后,我军纵然出兵最快也要在一两个月后,那时已是寒冬时节,将士们翻越秦岭北上进兵也将更加疲惫。”
“那依汝之见,我军还要攻打陈仓否?”诸葛亮听完问道。
关兴思忖了片刻,回道:“某以为陈仓固然要打,但不应以破城为首要目的,而是应该围城打援,以陈仓作为诱饵吸引东面的魏军过来,然后再趁机埋伏吃掉伪魏的援军,如此一来就比强攻坚城来得轻松了。”
“嗯,围城打援的确是一计妙招。诸位觉得呢?”
一直未说话的高翔说道:“丞相,安国的围城打援之策虽妙,但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强攻陈仓迫使曹真感到情况危急。
然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是拿人命去填就是要长久围攻,如此一来我军的兵员和粮草压力就很大了。”
高翔一说完,关兴也觉得这的确是个不小的问题,围城打援就与小打一场的初衷有所违背,目前的国力还不允许大汉在一年之内发起两场大战。
可是,关兴一时之间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完善自己的围城打援之策,只好低下头去苦思别的计谋。众人也无其他妙计,皆不发一言,埋头沉思起来。
诸葛亮见厅内气氛变得有些沉闷,朗声笑道:“诸位不必心急,眼下时间尚早,东吴那边还没正式打起来,我等也无需慌张。
我还是那句话,此番出兵首在尽盟友之责,牵制关中魏军,其次才是破敌、歼敌。故而,诸位可放下包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不是一定要在今天就议出个结果的。”
众人闻言神情为之一松,这时久未出声的姜维开口说道:“丞相,维以为我等的目光可不局限在渭水一线,扶风郡以北的安定郡眼下已在我手,是否可以让坐镇安定的吴府君领兵出击,与我汉中兵马南北共进。
如此一来,曹真等人将会更加顾此失彼,到那时我军破敌的机会也会更多。”
“善,这不是又想出一条计策来了么?”
诸葛亮先是称赞了一句,然后又微笑着对姜维道:“只是伯约,汝此计虽然天马行空、气势宏大,但安定兵马负有监视北地之责,暂时还不能轻动。不过此计也是一个选择,若时机合适,可以施行。”
“是。”
虽然诸葛亮没有采纳自己的计策,但姜维并未感到失落,虚心地施了一礼。
见众人的情绪似乎都调动起来,诸葛亮又问道:“何人还有妙计?”
“丞相,杨明之素有奇谋妙策,何不遣使询问一下他的看法?”刚才姜维说到了安定,赵云一下子就想到了杨清这个雍州刺史,遂建议道。
诸葛亮颔首道:“也对,明之、文长虽在筹备攻凉战事,但他二人乃我朝名将,是得听听他们的意见。”
侧头看向胡济道:“伟度,代我拟两道书信,派人送去陇右问问明之和文长的意见。”
“诺。”胡济连忙应道。
见众人似乎也想不出别的计策,诸葛亮接着道:“也罢,今天就议到这里吧,诸位回去之后若有妙计,随时可来找我。”
“谨遵丞相之意。”
众人齐声领命,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