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长安印象

    桓熙转移了司马兴男的注意点,倒也能够安生的将早膳用完。

    从宫婢手中接过手帕,擦干净嘴,桓熙起身告辞。

    司马兴男将他叫住:

    “熙儿!且留步。”

    桓熙疑惑地看向母亲,不知她还有什么事情要交待。

    只见司马兴男站起身来,径直走向桓熙,并非是有别的事情,而是在伸手为他整理衣冠。

    司马兴男上下打量着,见桓熙的衣冠整齐了,这才笑着说道:

    “去吧!”

    “唉!”

    桓熙答应一声,眉开眼笑的出门去了,只留下司马兴男还在不舍的注视着他离开的背影。

    对于一位与爱子聚少离多的母亲而言,哪怕桓熙整天在司马兴男的眼前晃荡,她也不会觉得厌烦。

    当然,虽然拓跋嫣的确是今天抵达长安,可桓熙也确实还有公务在身,能够抽出时间与司马兴男一起享用早膳,司马兴男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桓熙走后,桓济、桓祎夫妇先后前来请安。

    晨昏定省,这是规矩,哪怕桓熙也不曾违背,他要在儿女们面前做好榜样,免得将来儿女不孝,悔之晚矣。

    唯有谢道韫怀着生育,司马兴男不许她每日前来请安,反而有事没事就往椒房殿去,毕竟桓德、桓律、洛娘等人都在椒房殿里读书。

    哪怕只是安静的看着这些孙儿、孙女,司马兴男就觉得幸福。

    午后,飘荡在长安上空阴云并没有散去,绵绵细雨至今不肯停歇。

    沈赤黔站在长安西面的直城门外,手举雨伞,正朝着西侧的官道张望。

    连日来的细雨,使得官道泥泞不堪,毕竟官道不是驿道,不会每年都要征发徭役去平整道路,因此路况着实堪忧。

    官道上随处可见的小水坑,车轱辘碾过去,总能溅得马车周围人满身泥水。

    拓跋嫣坐在马车内,哪怕这是一辆以平稳而著称的四轮马车,可到处坑坑洼洼的,还是将她颠簸得够呛。

    其实这条连接驿道与长安直城门的官道并不长,如果是天气好的时候,不到小半个时辰,拓跋嫣一行人就能赶到直城门外。

    可今天实在是天公不作美,拓跋嫣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才让望眼欲穿的沈赤黔终于给等到了。

    “太妃!下官沈赤黔,奉梁公之命,在此迎候。”

    沈赤黔连忙上前,隔着门帘行礼。

    以桓熙的尊贵,当然不可能亲自前来迎接拓跋嫣,除非是前线凯旋的大将,或者是朝廷的特使已经桓熙的至亲,否则他无需自降身份。

    拓跋嫣当然认识沈赤黔。

    但凡出门在外,桓熙的衣食住行几乎全由沈赤黔照料。

    故而,别看沈赤黔只是一个小小的左郎将,整个关西也没有多少人敢得罪他。

    他有的是机会在桓熙心情不好的时候给人上眼药。

    拓跋嫣显然很清楚不能小觑了沈赤黔,她伸手撩起门帘一角,带着歉意道:

    “今日道路难行,妾身来得晚了,还请郎将切勿见怪。”

    拓跋嫣还是为亡夫穿着孝服。

    俗话说,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

    拓跋嫣本就生得貌美,否则桓熙与刘悉勿祈又怎会觊觎她。

    如今身穿素白的孝服,更是惹人怜惜。

    但沈赤黔却目不斜视,仿佛在他眼前的只不过是红粉骷髅,区区臭皮囊而已。

    他拱手道:

    “太妃何出此言,下官职责所在,就算是望穿秋水,也得将太妃盼来。”

    说着,沈赤黔直起腰来:

    “不过,太妃确实让梁公等得太久,不如就由下官为太妃引路,让太妃能够当面向梁公致歉。”

    拓跋嫣没想到自己来到长安与桓熙的第一次见面,居然是这么一個理由。

    她轻轻嗯了一声,道: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沈郎将了。”

    说罢,拓跋嫣放下帘子,重新端坐起来,只是一张俏脸已经泛起了红晕,脑海中尽是与桓熙见面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尽管拓跋嫣早就不是未经人事的处子了,可是有些事情,只要一想,还是会觉得难为情,尤其是自己如今还穿着孝服。

    马车重新开动,进城后,行驶在青石板路上,路况就比城外的官道要好多了。

    不过,因为连日降雨,地下水位上涨,长安城下被污染的地下水也涌了上来。

    哪怕拓跋嫣坐在马车里,可隔着帘子,她还是能够闻到飘浮在空气中的异味。

    这是她第一次来到长安,但她并不喜欢这座梁公国的国都。

    当然了,桓熙同样也不喜欢长安,他不是没有组织民众清掏水渠,但是长安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这不是疏通水渠就能够解决的。

    故而,桓熙迫切想要夺取河东,搬离长安。

    马车停靠在柱国大将军府,这是桓熙处置军务的地方。

    拓跋嫣走下马车,见沈赤黔面色如常,忍不住问道:

    “莫非沈郎将闻不见这股味道?”

    沈赤黔笑道:

    “下官在长安居住多年,早就习以为常了。”

    其实,桓熙也曾多次向沈赤黔抱怨长安的环境,沈赤黔之所以笑,只不过是觉得拓跋嫣找到了与桓熙的共同话题。

    想想也知道,拓跋嫣自小生长在草原,那里空气清新,即使是在雨后,也只会闻见泥土的芳香,她又哪能忍受得了长安城里的异味。

    实际上,包括慕容英、贺穆罗等桓熙后院的鲜卑侧室,也都在盼望着桓熙能够迁都,或者新建一座都城。

    只不过,如今正值乱世,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桓熙自己常年在外征战,留在长安的时间不多,又怎会浪费钱粮去新建一座都城。

    至于迁都,关中并没有比长安更合适作为统治中心的地方了。

    迁往雍县、陇右,实在不便于桓熙向关东用兵。

    沈赤黔的笑容只是转瞬即逝,他侍奉桓熙多年,在外人面前始终不苟言笑,为的就是不让别人摸清楚自己的喜恶。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跟在桓熙的身边,既是沈赤黔未来走向权力中枢,成为国之重臣的捷径,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压力。

    沈赤黔只有在桓熙与他戏谑的时候,才会附和着笑一笑,哪怕那个笑话并不好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