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有父善后
新年将近,即使是喜庆的氛围,也没能缓和征虏将军府内,两大派系的对立局面。
合则聚,不合则散,部分僚佐见自己得不到桓熙的重视,向其请辞,决意离去。
桓熙并不挽留,也不曾为难,反而厚赐盘缠,临别之际,感慨道
“我们之间并非存有私怨,只是政见不同罢了。
“今日别过,愿诸君各奔前程,早日寻得真主,能够一展所学,万莫相憎。”
众人好聚好散,离职的僚佐感受到桓熙的善意,自然也不会留在梁州与他为难,正应了桓熙那句各奔前程,有人往建康求用,也有人选择结庐隐居。
究其缘由,倒不是桓熙赠送的那份盘缠,而是在他推行均田令后,左手掌握民心,右手把持军权,就连李、赵、程这种兴盛上百年的本地高门,都要避其锋芒,又何况是别的家族。
征虏将军府送走一批人,桓熙效仿魏武帝,颁布求贤令,声称,只求才能,不问出身。
如今的东晋,选官、用官都在遵循曹魏大臣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更看重出身,而非才能,因此,民间又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
此举在民间引起热议,每天都有许多寒门学子前来将军府毛遂自荐。
其中,当然包括有士族中的庶出子弟。
士族之间同样有三六九等,例如南郑李氏就不能与琅琊王氏这样的门阀相比较,而家族内部的嫡庶之别,则更为明显。
桓熙不用梁州派系,并非是单纯的防备本地人,而是他清楚,既然要改革,就不能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去执行。
如今庶出、寒门子弟来投,桓熙对此极为重视,他亲自把关,严加考核,倒也筛选出一批称职的佐吏,对他们信任有加。
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征虏将军府的派系之分,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区分为荆州系与梁州系。
应该称作改革派与顽固派更为贴切。
赵歙回到汉中的时候,幕府的派系斗争终于有所缓和。
说到底,征虏幕府的派系斗争,其实是梁州士族与桓熙之间的角力。
当他们发现,就连撂挑子不干,都无法使桓熙回心转意的时候,已经清楚,自己并没有能力可以迫使桓熙让步。
与其维持毫无意义的对立,倒不如主动缓和关系,等着桓熙将来离开梁州。
高贵的士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低下他们的头颅,忍气吞声。
汉中,征虏将军府。
赵歙双手奉上书信,他紧张地注意着桓熙在看信时的神情,只见对方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赵歙不由长舒一口气。
王猛在信里的言辞极为客气,只是推说自己患病在身,不宜远行,恳请桓熙见谅。
桓熙将信件收好,看向赵歙
“此行能为我带来王先生的书信,着实是辛苦你了。”
赵歙赶忙道
“为将军办事,赵某又怎敢妄称辛劳,只恨未能替将军请出王公。”
桓熙点点头,说道
“我还得让你去一趟华山,为我捎去书信,你可愿往?”
虽说舟车劳顿,但赵歙还是立即答应下来
“小民即刻出发。”
桓熙当即要来笔墨纸砚,将自己在梁州颁布的政令以及后续一些施政的想法,一一记录,并在末尾询问王猛的看法,请他指正。
赵歙甚至来不及歇脚,他匆匆回府看了一眼家人,随即再度启程,而他之所以这么迫切,只在于桓熙一句话,若能带回王猛的回信,必将授他以官职。
虽然只是佐吏,但对于赵歙来说,无疑也是阶级的跃升。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正月初一,荆州,江陵。
正值新年,征西大将军桓温来了兴致,带着郗超等亲信,在侍卫暗中保护之下,微服私访江陵各坊。
远处,几名幼童欢快额唱着从梁州传来的童谣。
恒温回头看向郗超,懊恼道
“熙儿行事不计后果,只图快意,早知今日,我就不该许他专权。”
原来,自从桓熙颁布均田令以来,引得江南士族不安,唯恐桓温照猫画虎,在荆州推行均田制。
随后桓熙发布求贤令,更惹得江南士族指责。
若非有桓温替他顶着压力,换了别人,早就被调离了梁州,从此坐上冷板凳。
郗超劝慰道
“虽然有些小风波,但也在预料之中,出不了大乱子。
“并且,均田制确是一道善法,公子凭借此令,充实户口,尽揽民心。
“将来主公北伐,梁州必有大用。
“至于求贤令,生逢乱世,自当广纳人才,又怎能碍于门第之见,墨守成规。”
桓温知道郗超与桓熙感情深厚,摇头道
“我与你说这事,也算是白费力气,景兴呀,你如今可是我征西大将军府的主薄,而非在汉中任职。”
郗超连忙解释
“公子推行改革,志在足兵足食,为主公的霸业出力。
“这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主公自当为公子遮风挡雨。
“公子对我有知遇之恩,郗某铭感五内,岂能忘怀。
“但今日所言论,无关私谊,皆是郗某的肺腑之言,还请主公明鉴。”
桓温闻言笑道
“我只不过是在和景兴说笑罢了,我与熙儿是骨肉至亲,又怎会猜忌你们之间的关系。”
二人说话间,一辆马车驶入江陵,正是应桓温征辟,前来就职的王坦之。
王坦之并非出自琅琊王氏,而是太原王氏子弟。
他本在会稽王司马昱的幕府担任从事郎中,却因桓温听说他的名声,强行征来了江陵。
王坦之年少时与郗超齐名,时谚赞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然而,马车内的王坦之脸色凝重,没有一丁点与桓温见面的期待。
桓温在征辟王坦之时,也曾一并送信,为其次子桓济求娶王坦之的女儿。
王坦之与其父王述商议此事,王述大怒,怒斥王坦之,将桓济蔑称为兵家子,断然拒绝这门婚事。
当然,这种事情找个借口推脱过去就行,真正让王坦之不安的是桓熙在梁州的一系列动作。
合则聚,不合则散,部分僚佐见自己得不到桓熙的重视,向其请辞,决意离去。
桓熙并不挽留,也不曾为难,反而厚赐盘缠,临别之际,感慨道
“我们之间并非存有私怨,只是政见不同罢了。
“今日别过,愿诸君各奔前程,早日寻得真主,能够一展所学,万莫相憎。”
众人好聚好散,离职的僚佐感受到桓熙的善意,自然也不会留在梁州与他为难,正应了桓熙那句各奔前程,有人往建康求用,也有人选择结庐隐居。
究其缘由,倒不是桓熙赠送的那份盘缠,而是在他推行均田令后,左手掌握民心,右手把持军权,就连李、赵、程这种兴盛上百年的本地高门,都要避其锋芒,又何况是别的家族。
征虏将军府送走一批人,桓熙效仿魏武帝,颁布求贤令,声称,只求才能,不问出身。
如今的东晋,选官、用官都在遵循曹魏大臣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更看重出身,而非才能,因此,民间又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
此举在民间引起热议,每天都有许多寒门学子前来将军府毛遂自荐。
其中,当然包括有士族中的庶出子弟。
士族之间同样有三六九等,例如南郑李氏就不能与琅琊王氏这样的门阀相比较,而家族内部的嫡庶之别,则更为明显。
桓熙不用梁州派系,并非是单纯的防备本地人,而是他清楚,既然要改革,就不能让那些既得利益者去执行。
如今庶出、寒门子弟来投,桓熙对此极为重视,他亲自把关,严加考核,倒也筛选出一批称职的佐吏,对他们信任有加。
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征虏将军府的派系之分,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区分为荆州系与梁州系。
应该称作改革派与顽固派更为贴切。
赵歙回到汉中的时候,幕府的派系斗争终于有所缓和。
说到底,征虏幕府的派系斗争,其实是梁州士族与桓熙之间的角力。
当他们发现,就连撂挑子不干,都无法使桓熙回心转意的时候,已经清楚,自己并没有能力可以迫使桓熙让步。
与其维持毫无意义的对立,倒不如主动缓和关系,等着桓熙将来离开梁州。
高贵的士族,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低下他们的头颅,忍气吞声。
汉中,征虏将军府。
赵歙双手奉上书信,他紧张地注意着桓熙在看信时的神情,只见对方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赵歙不由长舒一口气。
王猛在信里的言辞极为客气,只是推说自己患病在身,不宜远行,恳请桓熙见谅。
桓熙将信件收好,看向赵歙
“此行能为我带来王先生的书信,着实是辛苦你了。”
赵歙赶忙道
“为将军办事,赵某又怎敢妄称辛劳,只恨未能替将军请出王公。”
桓熙点点头,说道
“我还得让你去一趟华山,为我捎去书信,你可愿往?”
虽说舟车劳顿,但赵歙还是立即答应下来
“小民即刻出发。”
桓熙当即要来笔墨纸砚,将自己在梁州颁布的政令以及后续一些施政的想法,一一记录,并在末尾询问王猛的看法,请他指正。
赵歙甚至来不及歇脚,他匆匆回府看了一眼家人,随即再度启程,而他之所以这么迫切,只在于桓熙一句话,若能带回王猛的回信,必将授他以官职。
虽然只是佐吏,但对于赵歙来说,无疑也是阶级的跃升。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正月初一,荆州,江陵。
正值新年,征西大将军桓温来了兴致,带着郗超等亲信,在侍卫暗中保护之下,微服私访江陵各坊。
远处,几名幼童欢快额唱着从梁州传来的童谣。
恒温回头看向郗超,懊恼道
“熙儿行事不计后果,只图快意,早知今日,我就不该许他专权。”
原来,自从桓熙颁布均田令以来,引得江南士族不安,唯恐桓温照猫画虎,在荆州推行均田制。
随后桓熙发布求贤令,更惹得江南士族指责。
若非有桓温替他顶着压力,换了别人,早就被调离了梁州,从此坐上冷板凳。
郗超劝慰道
“虽然有些小风波,但也在预料之中,出不了大乱子。
“并且,均田制确是一道善法,公子凭借此令,充实户口,尽揽民心。
“将来主公北伐,梁州必有大用。
“至于求贤令,生逢乱世,自当广纳人才,又怎能碍于门第之见,墨守成规。”
桓温知道郗超与桓熙感情深厚,摇头道
“我与你说这事,也算是白费力气,景兴呀,你如今可是我征西大将军府的主薄,而非在汉中任职。”
郗超连忙解释
“公子推行改革,志在足兵足食,为主公的霸业出力。
“这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主公自当为公子遮风挡雨。
“公子对我有知遇之恩,郗某铭感五内,岂能忘怀。
“但今日所言论,无关私谊,皆是郗某的肺腑之言,还请主公明鉴。”
桓温闻言笑道
“我只不过是在和景兴说笑罢了,我与熙儿是骨肉至亲,又怎会猜忌你们之间的关系。”
二人说话间,一辆马车驶入江陵,正是应桓温征辟,前来就职的王坦之。
王坦之并非出自琅琊王氏,而是太原王氏子弟。
他本在会稽王司马昱的幕府担任从事郎中,却因桓温听说他的名声,强行征来了江陵。
王坦之年少时与郗超齐名,时谚赞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然而,马车内的王坦之脸色凝重,没有一丁点与桓温见面的期待。
桓温在征辟王坦之时,也曾一并送信,为其次子桓济求娶王坦之的女儿。
王坦之与其父王述商议此事,王述大怒,怒斥王坦之,将桓济蔑称为兵家子,断然拒绝这门婚事。
当然,这种事情找个借口推脱过去就行,真正让王坦之不安的是桓熙在梁州的一系列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