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薛家父亲34
三甲已定,新科进士们打马游街,接受了京城百姓的欢呼赞美之后,晚间朝廷又设下了隆重的‘恩荣宴’,全体进士们都整理好仪容,很郑重地出席。
恩荣宴是在礼部的地盘上举办的,由礼部尚书主持。永明帝不会亲自出席,他派出了一位平日里喜欢书画,对政事不怎么感兴趣的弟弟代他前来,以示重视。他没有把这露脸的差事委派给自己任何一位儿子,不愿意让他们有机会笼络士子们。
吴侍郎作为礼部侍郎,也跟着操办这‘恩荣宴’。他不是今科的考官,按理来说,不算薛淞的座师。但薛淞这情况真是少有的,无论是上科,还是今科的主考官,都与他关系不够深切。因此,与薛淞最亲近的,还是吴侍郎。
今日殿试的情形,吴侍郎已经听说了,薛淞能一举进入二甲行列,那是意外之喜。由此可见,永明帝对薛淞拒绝忠义亲王的举动是赞成的,那么,自己站在薛淞一边支持他,也是正确的决定。永明帝施恩让薛淞进了二甲,那也说明,薛淞多少入了他的眼,这君主的喜恶,对臣子们日后的仕途至关重要!说到底,最后的抉择权还是掌控在皇上手中的!
吴侍郎望着坐在前面席次的薛淞,畅想着日后,笑容舒展。见薛淞发现了自己后,不动声色地向自己施礼示意,更是神采奕奕。
不提那日薛淞回到府中时,下人们如何为他热闹祝贺,左邻右舍如何纷纷上门道喜的,总之是门户生辉,光彩非凡。薛淞自己也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了,永明帝既然已经表明了态度,那忠义亲王只要脑子不昏聩,一时间是断然不敢为难他和薛家的了。
这一注,他赌对了!
就在同一天,贾家也是张灯结彩,那声势比起薛家,可是要盛大得多了。贾家一门两公,宁国公前几年虽然已经故去,但荣国公贾代善素来比兄弟还要得永明帝爱重,贾家并未受到影响,依旧声势不减。
贾敬降等袭了父亲的爵位,守了三年父孝后,今年下场参加了会试,就一举成功,从此就可以步入仕途。他身为国公之子,又集武勋和文臣于一身,日后必定是前程似锦啊!
贾家乃是八公之首,权势显赫,听到这喜讯,上门来道贺的老亲、同僚下属们是络绎不绝,各自送上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对着贾敬和贾代善是奉承不已,道贾敬是武勋子弟中的佼佼者。咱们孩子中得到进士功名的,至今可只有他一人呢,真是芝兰玉树,文武双全啊!
这个,好像是过誉了!贾敬想起太和殿唱名的情形,不禁觉着有些羞赧,他只才位列三甲,那金陵来的薛淞可是二甲进士了,位次在自己之上啊!况且,薛淞的年龄比自己还小了好几岁。
三年前的林如海,那是年轻有为的探花郎,贾敬面对着他时,既钦佩又觉得自愧不如。但林如海那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家学渊源,他书读得好,那不是理所当然么贾家没有这个根基啊,比起唐兄弟贾赦和贾政来,贾敬已经有足够的理由骄傲了!
但那薛淞,唉,薛家可是皇商啊,在几家勋贵中,也是最低端的存着。薛家人只会做生意挣银子,每年都要往贾家、王家送上大笔年礼节礼,贾敬心中压根是看不上他们的,可谁能想到,薛家竟然时来运转了,出了薛淞这样一个奇人呢,竟然把自己都压得黯然失色!
贾敬心中在纠结时,贾代善也陷入了沉思。薛淞的成就并不会让他太在意,二甲进士又能如何,要熬多久才能出头的。但永明帝袒护薛淞的态度却让他心中生出警惕来,这是不是意味着永明帝对忠义亲王已经非常不满,到了不介意明晃晃地表示出来的地步了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贾家将如何自处贾代善心中埋怨起永明帝来,如果当初不是他担心忠义亲王自幼丧母,少了扶持,暗中示意,他贾家已然权势赫赫,何必要站在忠义亲王这一边就是想要押宝博富贵,他也得仔细观察,看好了有把握了才会下注啊!现在可真是进退两难了!
反复思索了一晚上,贾代善唤来了贾敬,与他商量此事。贾代善拿着薛淞这事为例,细细地分析了永明帝与忠义亲王之间至亲至疏的父子关系。
贾代善言道,贾家如今,最好的法子是仿效以前的大家族,分别下注,就像三国时候的诸葛家族一样。诸葛亮忠心辅佐蜀汉,官至宰相,是蜀汉的大功臣;而他那同样文武双全的哥哥诸葛恪却为吴王孙权重用,他们的堂弟诸葛诞则效忠曹魏。大家各为其主,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家族的传承。无论哪家赢了,诸葛家族都能得到保全甚至保持富贵。
贾敬与忠义亲王年纪相近,素来交情甚密,如今也不好撇清开来了,不如善始善终。以后贾敬要从文官路晋身,立下个对主君不离不弃的忠诚有风骨的形象来,还是很有好处的。而且他不掌管兵权,即使忠义亲王想做什么出格之举,也不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有贾代善则选择始终效忠皇帝。
即使忠义亲王失势,那有贾代善在,总能有法子使之不牵连到贾敬身上。忠义亲王如果能如愿登上大位,有贾敬转圜,至多是贾代善本人受到冷落,贾家依旧屹立不倒。
贾敬思前想后,父亲去世后,贾家的定海神针就只有伯父了。他的法子,乍听上去,是有些冷酷算计,但确实对贾家来说,也是最稳妥的法子。他默默地点头答应下来了。
薛淞此番一鸣惊人,武勋们这才发现了这个后起之秀,薛家也算他们武勋中的一员吧武勋们打算和薛淞联系联系,表现一下对小辈的关怀,他们武勋子弟能进入文官行列,那也是很难得的,值得笼络!
知道薛家与王家的姻亲关系,武勋们打算让王伯爷出面,设宴为薛淞庆贺,他们也借着这个机会与之熟悉起来,再让自己子女与之交集,不然大家之前都不相识,忽然赤眉白脸地凑上去,岂不很没面子
他们盘算得是很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王家是欣然答应下来,王子腾还亲自前去薛府相邀。结果,却晚了一步。
进士在放榜之后,有三个月的回乡探亲的假期。薛家留守的下人道,荣恩宴结束后,薛淞就命家人打点好行李,也不其他进士一样等着排官船,搭了一艘船,就返回金陵城了。
恩荣宴是在礼部的地盘上举办的,由礼部尚书主持。永明帝不会亲自出席,他派出了一位平日里喜欢书画,对政事不怎么感兴趣的弟弟代他前来,以示重视。他没有把这露脸的差事委派给自己任何一位儿子,不愿意让他们有机会笼络士子们。
吴侍郎作为礼部侍郎,也跟着操办这‘恩荣宴’。他不是今科的考官,按理来说,不算薛淞的座师。但薛淞这情况真是少有的,无论是上科,还是今科的主考官,都与他关系不够深切。因此,与薛淞最亲近的,还是吴侍郎。
今日殿试的情形,吴侍郎已经听说了,薛淞能一举进入二甲行列,那是意外之喜。由此可见,永明帝对薛淞拒绝忠义亲王的举动是赞成的,那么,自己站在薛淞一边支持他,也是正确的决定。永明帝施恩让薛淞进了二甲,那也说明,薛淞多少入了他的眼,这君主的喜恶,对臣子们日后的仕途至关重要!说到底,最后的抉择权还是掌控在皇上手中的!
吴侍郎望着坐在前面席次的薛淞,畅想着日后,笑容舒展。见薛淞发现了自己后,不动声色地向自己施礼示意,更是神采奕奕。
不提那日薛淞回到府中时,下人们如何为他热闹祝贺,左邻右舍如何纷纷上门道喜的,总之是门户生辉,光彩非凡。薛淞自己也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了,永明帝既然已经表明了态度,那忠义亲王只要脑子不昏聩,一时间是断然不敢为难他和薛家的了。
这一注,他赌对了!
就在同一天,贾家也是张灯结彩,那声势比起薛家,可是要盛大得多了。贾家一门两公,宁国公前几年虽然已经故去,但荣国公贾代善素来比兄弟还要得永明帝爱重,贾家并未受到影响,依旧声势不减。
贾敬降等袭了父亲的爵位,守了三年父孝后,今年下场参加了会试,就一举成功,从此就可以步入仕途。他身为国公之子,又集武勋和文臣于一身,日后必定是前程似锦啊!
贾家乃是八公之首,权势显赫,听到这喜讯,上门来道贺的老亲、同僚下属们是络绎不绝,各自送上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对着贾敬和贾代善是奉承不已,道贾敬是武勋子弟中的佼佼者。咱们孩子中得到进士功名的,至今可只有他一人呢,真是芝兰玉树,文武双全啊!
这个,好像是过誉了!贾敬想起太和殿唱名的情形,不禁觉着有些羞赧,他只才位列三甲,那金陵来的薛淞可是二甲进士了,位次在自己之上啊!况且,薛淞的年龄比自己还小了好几岁。
三年前的林如海,那是年轻有为的探花郎,贾敬面对着他时,既钦佩又觉得自愧不如。但林如海那是书香世家出身的,家学渊源,他书读得好,那不是理所当然么贾家没有这个根基啊,比起唐兄弟贾赦和贾政来,贾敬已经有足够的理由骄傲了!
但那薛淞,唉,薛家可是皇商啊,在几家勋贵中,也是最低端的存着。薛家人只会做生意挣银子,每年都要往贾家、王家送上大笔年礼节礼,贾敬心中压根是看不上他们的,可谁能想到,薛家竟然时来运转了,出了薛淞这样一个奇人呢,竟然把自己都压得黯然失色!
贾敬心中在纠结时,贾代善也陷入了沉思。薛淞的成就并不会让他太在意,二甲进士又能如何,要熬多久才能出头的。但永明帝袒护薛淞的态度却让他心中生出警惕来,这是不是意味着永明帝对忠义亲王已经非常不满,到了不介意明晃晃地表示出来的地步了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贾家将如何自处贾代善心中埋怨起永明帝来,如果当初不是他担心忠义亲王自幼丧母,少了扶持,暗中示意,他贾家已然权势赫赫,何必要站在忠义亲王这一边就是想要押宝博富贵,他也得仔细观察,看好了有把握了才会下注啊!现在可真是进退两难了!
反复思索了一晚上,贾代善唤来了贾敬,与他商量此事。贾代善拿着薛淞这事为例,细细地分析了永明帝与忠义亲王之间至亲至疏的父子关系。
贾代善言道,贾家如今,最好的法子是仿效以前的大家族,分别下注,就像三国时候的诸葛家族一样。诸葛亮忠心辅佐蜀汉,官至宰相,是蜀汉的大功臣;而他那同样文武双全的哥哥诸葛恪却为吴王孙权重用,他们的堂弟诸葛诞则效忠曹魏。大家各为其主,其实目的都是为了家族的传承。无论哪家赢了,诸葛家族都能得到保全甚至保持富贵。
贾敬与忠义亲王年纪相近,素来交情甚密,如今也不好撇清开来了,不如善始善终。以后贾敬要从文官路晋身,立下个对主君不离不弃的忠诚有风骨的形象来,还是很有好处的。而且他不掌管兵权,即使忠义亲王想做什么出格之举,也不会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有贾代善则选择始终效忠皇帝。
即使忠义亲王失势,那有贾代善在,总能有法子使之不牵连到贾敬身上。忠义亲王如果能如愿登上大位,有贾敬转圜,至多是贾代善本人受到冷落,贾家依旧屹立不倒。
贾敬思前想后,父亲去世后,贾家的定海神针就只有伯父了。他的法子,乍听上去,是有些冷酷算计,但确实对贾家来说,也是最稳妥的法子。他默默地点头答应下来了。
薛淞此番一鸣惊人,武勋们这才发现了这个后起之秀,薛家也算他们武勋中的一员吧武勋们打算和薛淞联系联系,表现一下对小辈的关怀,他们武勋子弟能进入文官行列,那也是很难得的,值得笼络!
知道薛家与王家的姻亲关系,武勋们打算让王伯爷出面,设宴为薛淞庆贺,他们也借着这个机会与之熟悉起来,再让自己子女与之交集,不然大家之前都不相识,忽然赤眉白脸地凑上去,岂不很没面子
他们盘算得是很好,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王家是欣然答应下来,王子腾还亲自前去薛府相邀。结果,却晚了一步。
进士在放榜之后,有三个月的回乡探亲的假期。薛家留守的下人道,荣恩宴结束后,薛淞就命家人打点好行李,也不其他进士一样等着排官船,搭了一艘船,就返回金陵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