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林家父亲64
贾政满心感怀,悲凉地蹉叹自己的失意和坎坷,一连多日,心情非常低落。史夫人也因着贾珠的病弱而忧心忡忡,嫡长孙贾琏虽然出息,但在张家人的挑唆之下,与贾家是离心离德,冷淡疏远。日后即使他承袭了贾家的爵位,碍于伦理,不能不孝敬自己这个祖母和父亲贾赦,但对于叔父和堂兄弟,却是不会关照的,只怕自己一闭眼,贾琏就要逼着分家了。
她已有年岁,眼见着政儿一家的情形,还没有人能支撑起来,以后可怎么办啊,她还能制约贾琏多少时间呢一想到心肝宝贝的宝玉还那么小,就要被贾琏从荣国府赶出去,沦为贾家的旁支,只能依附着家族,过着清寒的生活,史夫人的心就抽痛不已。
史夫人一直就殚精竭智地为了贾宝玉盘算,想把黛玉和宝玉撮合在一起。安郡王世子日后就是降等袭爵,那也是未出五服的宗亲,皇家血脉,地位比荣国府要高。黛玉身为安郡王的嫡长孙女,身份高贵,她父亲再如何对贾家不冷不热的,对自己的嫡女那还是疼爱的。如果宝玉能有这样的岳父庇护,那一生便能平安无忧了。而且黛玉以后还会得到宗人府的册封,领取稳定的俸禄,嫁妆也必定丰厚,自己再把历年积累的私房留给宝玉,那宝玉的退步便不愁了。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史夫人经常派人去接黛玉,但眼见着安郡王府不是婉言推辞,就是黛玉来贾家时,精明的嬷嬷们不离左右,她心中烦恼,便思忖着不如转个方向入手。史夫人便经常让贾宝玉打着去探望姑母的名义,前去安郡王府见贾敏。
贾宝玉长相出色,‘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嘴甜善言,对女子尤为温柔,初见是会让人生出好感的。贾敏平日里听着史夫人不断夸赞宝玉是个极贴心善良的孩子,对这个与她亲近的娘家侄子也很喜欢。
三个侄子中,贾琏根本不理会她,从来不上安郡王府的门,让她在王府众人面前丢脸难堪;贾珠以前整日忙着读书,后来在家中养病,与她见面也稀少。和她接触最多的就是宝玉了,自然而然地就亲近起来。
她没有儿子,世子对她虽然尊重,但平日里和李侧妃更加亲密。眼见着李侧妃所生的长子出落得聪明俊秀,世子很是疼爱,贾敏心中越发觉着空落落的,还夹杂着一丝惶恐。日后必是那孩子继承王府了,纵然他不得不善待自己这个嫡母,但对黛玉,他还会疼爱维护吗
当年之事,后来贾敏也回过神来了,她逼问了钱嬷嬷,知道了李侧妃摔倒的真相。这事确实是她母亲的算计,但母亲那不是为了她才这么做的么,不是一心为自己着想吗贾敏不忍心怪罪史夫人,但也明白这件事后,安郡王府必会存着心结。她膝下只有黛玉一个女儿了,怎么也要为她打算的,贾敏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此生未必能长寿,没法长长久久地呵护着黛玉。
所以,看着倚在她身边笑语晏晏,如同金童一般光彩夺目的宝玉,想起母亲和她私下里说过的话,贾敏心中思绪起伏。
再看看吧,她垂下眼帘沉思着,等到宝玉再长大一些不,如果他真的不错,她就努力去求世子,就算二哥的官位低了些,宝玉也未尝不是好女婿的人选,至少彼此知根知底的,有外祖母和舅舅维护着,又是表兄妹的情分,黛玉不会受委屈。
安郡王和世子在外面忙着公事,无暇顾及内宅事务。李侧妃自然也管不了贾敏,周王妃虽然觉着有些不对,但人家的侄儿关心姑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她可以提防着让黛玉少去贾家,但却不能无端阻止贾宝玉上门来,否则传扬出去,便是安郡王府苛待世子妃,看不起亲家了。
好在贾宝玉和黛玉年纪还小,尚且不到要顾忌‘男女大防’的时候,周王妃只得含蓄地和贾敏提了一嘴,要求贾宝玉来看望她的时候,不能耽搁了黛玉姐妹的功课和女红。虽然是亲戚,但黛玉也渐渐大了,两个孩子还是要有所避讳的
贾敏嘴上答应着,暗中却是不情愿的,她那不以为然的神情不知觉地就流露了出来。周王妃何等精明,很快就把贾敏的心思揣测出了一二来,心中也冷了下来。这些年来,她与贾敏之间一直亲近不起来,如今大家只是以礼相待,因着贾敏的原因,黛玉远不如李侧妃所出的庶姐张慧龄与周王妃走得近。
算了吧,好歹那是贾敏自己的女儿,周王妃叹了一声,贾敏总不能害了黛玉吧再说,总还有王爷和世子做主呢。自己不是嫡亲的婆母,又与贾敏先前有些纠葛,还是不要插手太多了吧,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啊,勉强不得!
史夫人一面不动声色地为贾宝玉打算着,一面又为贾元春操心不已。贾元春在太上皇的大明宫里伺候着,作为贾代善的孙女,她对待太上皇和甄太妃又殷勤细致,得到了太上皇的另眼相看,给她了不低的品级,也时有好东西赏赐下来。在女官之中,她这个待遇是很优厚的了,引来其他人的艳羡。
但无论是史夫人,还是甄太妃,她们的目的却绝不限于此。她们对元春的期盼是要让她得到嘉明帝的喜欢,纳入后宫,成为尊贵的妃嫔,飞上枝头变凤凰,日后能缓和甄太妃和嘉明帝的关系,拉拔贾家。但无奈,她们创造出了条件,贾元春却未见进展。
嘉明帝孝心虔诚,每两天就要来大明宫一趟,向太上皇请安。在嘉明帝要来的那天,甄太妃就会吩咐贾元春前来伺候茶水。虽然身着宫里统一的女官服饰,但贾元春总能在细微之处弄些新意出来,佩戴上些甄太妃赏赐的精致首饰,衣裳也自己修改得修身纤柔,略加点缀,峨眉淡扫,显得美丽不俗,雍容大方,举手投足之间,颇有韵致,多年来家中高价聘请的教养嬷嬷不是白拿钱的,除了大家闺秀的才艺本事外,还暗中教会了贾元春如何不着声色地施展魅力,吸引男人。
只是,让甄太妃和贾元春失望的是,嘉明帝自始至终,对贾元春和旁的女官并无二致,态度一直平静无波,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特别的兴趣。甄太妃故意当着嘉明帝和太上皇的面,夸奖贾元春时,嘉明帝也只是微微笑着,敷衍地点点头,或者淡淡地说上一句:“太妃的人,自然是比旁处要好!”随即便移开了这话题,让甄太妃接不上话。
日子久了,甄太妃试着再换了其他看中的女子来伺候,嘉明帝依然故我。甄太妃心中便明白了嘉明帝对她这里的女子都是无心的。她心中也烦躁起来,史夫人也几次进宫给她请安,言语之间,也会暗暗地流露出这意思来:贾元春的年纪一日日增长,委实耽误不得了,当初可是甄太妃主动招揽的,不然贾家和王家早就给她寻一门好婚事了。
甄太妃不甘心心血白白耗费,索性直接向太上皇开了口,她身为庶母,见皇上后宫不丰,关怀皇上的子嗣。臣妾身边的贾元春,出身好,容貌才德俱全,看身形,也是好生养的,不如就让她去伺候皇上吧。只是,皇上怕是对臣妾和甄家有些误会,这
太上皇自从退位之后,起初是安心修养的,觉得卸去身上重负之后,终于可以松了口气。但过了一年后,随着身体好转,心中却隐隐不甘起来。一座皇宫之中,可以生活着两个陛下,但一个国家却只能有一个主人。尽管嘉明帝对太上皇的供奉超过自己许多,也极力表示了自己的孝顺,坚持给他请安不怠,对他是恭敬有加,大明宫在紫禁城中地位超然,这里是太上皇和甄太妃的天地,皇后、皇太后都管不到此处。但太上皇叱咤天下数十年,一朝不再手握权柄,只在深宫中养尊处优,心中的失落越来越压不住。
而且,嘉明帝渐渐地露出了一贯淡泊面具下的锋利,他在慢慢地布局,在重要的职位上安排上自己的人手,逐步架空原来效忠太上皇的老人。随着嘉明帝在朝堂上的权威一日日地增强,太上皇心中也掀起了波澜,自己似乎小看了这个儿子啊!等到他羽翼丰满,自己可不就成了庙里的泥塑菩萨,被人高高供起,成了受几炷香火,任人摆布的傀儡
于是,太上皇便越发看重原来跟随自己的勋贵们,特别是‘四王八公’那些开国的武勋。此刻,听到甄太妃的话,心中便活动起来了。贾元春是自己心腹贾代善的孙女,在宫中也无人可依靠,自然是会效忠自己的。她的身份很不差,若是日后能生下皇子来,还可以调节嘉明帝和甄太妃母子之间的隔阂,岂不是一桩好事
打定了主意,太上皇在嘉明帝来请安之际,径自就道,要把贾元春赐予他。太上皇对于嘉明帝而言,是父亲,也是君,赐个女子,就像官宦之家,做父亲的给儿子送了通房丫鬟一般,实乃平常之事。至多,做父母的要嘱咐儿子一句,注意身体,不可沉溺女色。
嘉明帝面色不变,恭恭敬敬地谢了父皇的恩典。
但太上皇又接着道:这贾元春乃是先荣国公贾代善的嫡长孙女,人品贵重,才貌双全,侍奉朕与太妃,便是为你们兄弟尽了孝,因此不能以寻常婢妾待之,要给她一个妃位。
嘉明帝闻言眉宇间阴霾之色一闪而过,但迅速恢复了常态,他起身平静含笑向太上皇谢恩,而后又道,贾元春本为女官,未经大选而入宫中,骤然升至妃位,于理不合,恐引起后宫不平。不如先册封为嫔,而后侍奉君主,以功累进,更加适宜,也不致成为众矢之的。她侍奉父皇有功,儿臣不会亏待的,赐予封号为‘贤德’。
太上皇听了,觉得方才自己的处置确实欠妥,嘉明帝说得不错,便点头同意了。既然嘉明帝肯顺从了自己的旨意,纳了贾元春,那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贾元春是妃是嫔又有什么关系呢
嘉明帝垂下眼帘,掩去了目中的冷色。呵呵,荣国府,四王八公!
贾元春不过是一个嫔,却占了妃嫔中最尊贵的‘贵、淑、贤、德’封号中的两个,以后在宫中,那日子还能好过么不过,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即使今日朕真的封了她做‘贤德妃’,又能如何呢一个注定无子的妃子,一辈子不过是终老宫中,念一曲《上阳白发人》罢了!:,,
她已有年岁,眼见着政儿一家的情形,还没有人能支撑起来,以后可怎么办啊,她还能制约贾琏多少时间呢一想到心肝宝贝的宝玉还那么小,就要被贾琏从荣国府赶出去,沦为贾家的旁支,只能依附着家族,过着清寒的生活,史夫人的心就抽痛不已。
史夫人一直就殚精竭智地为了贾宝玉盘算,想把黛玉和宝玉撮合在一起。安郡王世子日后就是降等袭爵,那也是未出五服的宗亲,皇家血脉,地位比荣国府要高。黛玉身为安郡王的嫡长孙女,身份高贵,她父亲再如何对贾家不冷不热的,对自己的嫡女那还是疼爱的。如果宝玉能有这样的岳父庇护,那一生便能平安无忧了。而且黛玉以后还会得到宗人府的册封,领取稳定的俸禄,嫁妆也必定丰厚,自己再把历年积累的私房留给宝玉,那宝玉的退步便不愁了。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史夫人经常派人去接黛玉,但眼见着安郡王府不是婉言推辞,就是黛玉来贾家时,精明的嬷嬷们不离左右,她心中烦恼,便思忖着不如转个方向入手。史夫人便经常让贾宝玉打着去探望姑母的名义,前去安郡王府见贾敏。
贾宝玉长相出色,‘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嘴甜善言,对女子尤为温柔,初见是会让人生出好感的。贾敏平日里听着史夫人不断夸赞宝玉是个极贴心善良的孩子,对这个与她亲近的娘家侄子也很喜欢。
三个侄子中,贾琏根本不理会她,从来不上安郡王府的门,让她在王府众人面前丢脸难堪;贾珠以前整日忙着读书,后来在家中养病,与她见面也稀少。和她接触最多的就是宝玉了,自然而然地就亲近起来。
她没有儿子,世子对她虽然尊重,但平日里和李侧妃更加亲密。眼见着李侧妃所生的长子出落得聪明俊秀,世子很是疼爱,贾敏心中越发觉着空落落的,还夹杂着一丝惶恐。日后必是那孩子继承王府了,纵然他不得不善待自己这个嫡母,但对黛玉,他还会疼爱维护吗
当年之事,后来贾敏也回过神来了,她逼问了钱嬷嬷,知道了李侧妃摔倒的真相。这事确实是她母亲的算计,但母亲那不是为了她才这么做的么,不是一心为自己着想吗贾敏不忍心怪罪史夫人,但也明白这件事后,安郡王府必会存着心结。她膝下只有黛玉一个女儿了,怎么也要为她打算的,贾敏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此生未必能长寿,没法长长久久地呵护着黛玉。
所以,看着倚在她身边笑语晏晏,如同金童一般光彩夺目的宝玉,想起母亲和她私下里说过的话,贾敏心中思绪起伏。
再看看吧,她垂下眼帘沉思着,等到宝玉再长大一些不,如果他真的不错,她就努力去求世子,就算二哥的官位低了些,宝玉也未尝不是好女婿的人选,至少彼此知根知底的,有外祖母和舅舅维护着,又是表兄妹的情分,黛玉不会受委屈。
安郡王和世子在外面忙着公事,无暇顾及内宅事务。李侧妃自然也管不了贾敏,周王妃虽然觉着有些不对,但人家的侄儿关心姑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她可以提防着让黛玉少去贾家,但却不能无端阻止贾宝玉上门来,否则传扬出去,便是安郡王府苛待世子妃,看不起亲家了。
好在贾宝玉和黛玉年纪还小,尚且不到要顾忌‘男女大防’的时候,周王妃只得含蓄地和贾敏提了一嘴,要求贾宝玉来看望她的时候,不能耽搁了黛玉姐妹的功课和女红。虽然是亲戚,但黛玉也渐渐大了,两个孩子还是要有所避讳的
贾敏嘴上答应着,暗中却是不情愿的,她那不以为然的神情不知觉地就流露了出来。周王妃何等精明,很快就把贾敏的心思揣测出了一二来,心中也冷了下来。这些年来,她与贾敏之间一直亲近不起来,如今大家只是以礼相待,因着贾敏的原因,黛玉远不如李侧妃所出的庶姐张慧龄与周王妃走得近。
算了吧,好歹那是贾敏自己的女儿,周王妃叹了一声,贾敏总不能害了黛玉吧再说,总还有王爷和世子做主呢。自己不是嫡亲的婆母,又与贾敏先前有些纠葛,还是不要插手太多了吧,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啊,勉强不得!
史夫人一面不动声色地为贾宝玉打算着,一面又为贾元春操心不已。贾元春在太上皇的大明宫里伺候着,作为贾代善的孙女,她对待太上皇和甄太妃又殷勤细致,得到了太上皇的另眼相看,给她了不低的品级,也时有好东西赏赐下来。在女官之中,她这个待遇是很优厚的了,引来其他人的艳羡。
但无论是史夫人,还是甄太妃,她们的目的却绝不限于此。她们对元春的期盼是要让她得到嘉明帝的喜欢,纳入后宫,成为尊贵的妃嫔,飞上枝头变凤凰,日后能缓和甄太妃和嘉明帝的关系,拉拔贾家。但无奈,她们创造出了条件,贾元春却未见进展。
嘉明帝孝心虔诚,每两天就要来大明宫一趟,向太上皇请安。在嘉明帝要来的那天,甄太妃就会吩咐贾元春前来伺候茶水。虽然身着宫里统一的女官服饰,但贾元春总能在细微之处弄些新意出来,佩戴上些甄太妃赏赐的精致首饰,衣裳也自己修改得修身纤柔,略加点缀,峨眉淡扫,显得美丽不俗,雍容大方,举手投足之间,颇有韵致,多年来家中高价聘请的教养嬷嬷不是白拿钱的,除了大家闺秀的才艺本事外,还暗中教会了贾元春如何不着声色地施展魅力,吸引男人。
只是,让甄太妃和贾元春失望的是,嘉明帝自始至终,对贾元春和旁的女官并无二致,态度一直平静无波,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特别的兴趣。甄太妃故意当着嘉明帝和太上皇的面,夸奖贾元春时,嘉明帝也只是微微笑着,敷衍地点点头,或者淡淡地说上一句:“太妃的人,自然是比旁处要好!”随即便移开了这话题,让甄太妃接不上话。
日子久了,甄太妃试着再换了其他看中的女子来伺候,嘉明帝依然故我。甄太妃心中便明白了嘉明帝对她这里的女子都是无心的。她心中也烦躁起来,史夫人也几次进宫给她请安,言语之间,也会暗暗地流露出这意思来:贾元春的年纪一日日增长,委实耽误不得了,当初可是甄太妃主动招揽的,不然贾家和王家早就给她寻一门好婚事了。
甄太妃不甘心心血白白耗费,索性直接向太上皇开了口,她身为庶母,见皇上后宫不丰,关怀皇上的子嗣。臣妾身边的贾元春,出身好,容貌才德俱全,看身形,也是好生养的,不如就让她去伺候皇上吧。只是,皇上怕是对臣妾和甄家有些误会,这
太上皇自从退位之后,起初是安心修养的,觉得卸去身上重负之后,终于可以松了口气。但过了一年后,随着身体好转,心中却隐隐不甘起来。一座皇宫之中,可以生活着两个陛下,但一个国家却只能有一个主人。尽管嘉明帝对太上皇的供奉超过自己许多,也极力表示了自己的孝顺,坚持给他请安不怠,对他是恭敬有加,大明宫在紫禁城中地位超然,这里是太上皇和甄太妃的天地,皇后、皇太后都管不到此处。但太上皇叱咤天下数十年,一朝不再手握权柄,只在深宫中养尊处优,心中的失落越来越压不住。
而且,嘉明帝渐渐地露出了一贯淡泊面具下的锋利,他在慢慢地布局,在重要的职位上安排上自己的人手,逐步架空原来效忠太上皇的老人。随着嘉明帝在朝堂上的权威一日日地增强,太上皇心中也掀起了波澜,自己似乎小看了这个儿子啊!等到他羽翼丰满,自己可不就成了庙里的泥塑菩萨,被人高高供起,成了受几炷香火,任人摆布的傀儡
于是,太上皇便越发看重原来跟随自己的勋贵们,特别是‘四王八公’那些开国的武勋。此刻,听到甄太妃的话,心中便活动起来了。贾元春是自己心腹贾代善的孙女,在宫中也无人可依靠,自然是会效忠自己的。她的身份很不差,若是日后能生下皇子来,还可以调节嘉明帝和甄太妃母子之间的隔阂,岂不是一桩好事
打定了主意,太上皇在嘉明帝来请安之际,径自就道,要把贾元春赐予他。太上皇对于嘉明帝而言,是父亲,也是君,赐个女子,就像官宦之家,做父亲的给儿子送了通房丫鬟一般,实乃平常之事。至多,做父母的要嘱咐儿子一句,注意身体,不可沉溺女色。
嘉明帝面色不变,恭恭敬敬地谢了父皇的恩典。
但太上皇又接着道:这贾元春乃是先荣国公贾代善的嫡长孙女,人品贵重,才貌双全,侍奉朕与太妃,便是为你们兄弟尽了孝,因此不能以寻常婢妾待之,要给她一个妃位。
嘉明帝闻言眉宇间阴霾之色一闪而过,但迅速恢复了常态,他起身平静含笑向太上皇谢恩,而后又道,贾元春本为女官,未经大选而入宫中,骤然升至妃位,于理不合,恐引起后宫不平。不如先册封为嫔,而后侍奉君主,以功累进,更加适宜,也不致成为众矢之的。她侍奉父皇有功,儿臣不会亏待的,赐予封号为‘贤德’。
太上皇听了,觉得方才自己的处置确实欠妥,嘉明帝说得不错,便点头同意了。既然嘉明帝肯顺从了自己的旨意,纳了贾元春,那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贾元春是妃是嫔又有什么关系呢
嘉明帝垂下眼帘,掩去了目中的冷色。呵呵,荣国府,四王八公!
贾元春不过是一个嫔,却占了妃嫔中最尊贵的‘贵、淑、贤、德’封号中的两个,以后在宫中,那日子还能好过么不过,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即使今日朕真的封了她做‘贤德妃’,又能如何呢一个注定无子的妃子,一辈子不过是终老宫中,念一曲《上阳白发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