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亲征

    看着苍老的徐渭,迈着蹒跚的脚步,用昏花的老眼翻看着那一份份军报,将其分出主次,轻重,缓急……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这终究是嘉靖年间,躲在闽浙总督府中,亲手指挥过闽,浙两省兵马,军情,粮草,调兵遣将……

    都一把抓的幕僚长呀!

    而这一刻。

    沈烈沉默了。

    或许。

    打仗这事儿,真的是看天分。

    而显然。

    这位对八股文章,四书五经嗤之以鼻的徐老爷子,便是这样一个天才,可是却……

    一旁。

    此时英国公也直起了腰杆,吃惊的看着,丰城侯满脸的不自在,只有海瑞悠然自得,老神在在。

    而沈烈看了看万岁爷。

    此时。

    十九岁的朱翊钧却不知想到了什么,只是对这老迈的徐渭温和了许多,还叫人给他在西苑里腾出了一间房舍。

    又派了两个宫女伺候着。

    这沉默中。

    瞧着同样感慨万千,却好似下定了什么决心的皇帝。

    沈烈心中一宽。

    而这讲武堂中,变得效率了起来。

    又数日后。

    北镇抚司。

    不知不觉之中,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而墙角里摆了冰桶,让官厅中十分凉爽宜人。

    战争时期。

    气氛不免有些肃杀。

    而沈烈端坐在太师椅上,随意翻看着手中的密报,有了徐渭主持大局,他竟变得悠闲了起来。

    开始专心做情报,后勤……

    而此时。

    通州谷物所再一次,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眼看着夏粮就要丰收了,他以期票做抵押借粮食。

    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而随着大批军需,粮草源源不断的送往前线。

    这繁忙中。

    渐渐的。

    从通州码头通往宣府,大同,山西各镇的兵站,粮站,驿站里蓄满了粮食和军械,而沿途道路也正在修缮中。

    四轮马车开始大量应用于运输。

    军粮无忧。

    沈烈便琢磨着,让西苑里那些刚刚参加完医举的医学生,组织起一支支前医疗队,尽快出发支援前线。

    充实的繁忙中。

    而各地官府似乎也认清了大势,在晋党官员纷纷被抄家,灭族,达成了乱党之后,不敢再对朝廷阳奉阴违。

    开始别别扭扭的征发民壮,集结辎重队,打开仓储辅助大军作战。

    “叛乱……好呀!”

    真好。

    沈烈啧啧赞叹。

    这个年月。

    可真是没有平叛更高的道德制高点了。

    此时。

    沈烈眼睛眯了起来,看着那墙上的九边舆图,在心中开始勾勒出一片宏伟的蓝图,打仗打的是什么

    无非是钱粮,军械,后勤罢了,但凡花费个一两年时间把这段路修好了,大小兵站,保障系统都齐备了。

    到那时……

    沈烈看着河套,甘肃,宁夏各卫,还有长城外的广袤天地,眼中闪烁起了幽幽寒芒。

    而此时。

    轻骑飞至。

    镇抚田洪手中拿着几份加急军报,兴冲冲的跑了进来,叫嚷着道:“戚帅急报……胜了!”

    沈烈微微错愕,便抢过报捷文书看了看。

    初战告捷。

    微微一笑。

    沈烈心中踏实了起来。

    这位戚帅到了这把年纪,用兵倒是越发犀利了。

    尤擅特种作战。

    开一代军神之先河。

    前几日,当那宁河王麾下重金招募的几个鞑靼将领,领着拼凑起来的十余万兵马乱哄哄的除了太行山。

    才刚刚攻下了几个县城,杀气腾腾的奔着太原府去了,便在半路上被戚继光从大同府调遣的三千辽东铁骑。

    来了个闪击。

    李如松一骑当先,率三千辽东铁骑雷霆之势,在一瞬间便将叛军前锋击溃,斩首过千。

    沈烈脑海中。

    便浮现出李如松那张大咧咧的大黑脸。

    微微一笑。

    在这个年月,辽东铁骑的战斗力真可以说冠绝天下,女真叶赫部其次,建州女真又次了一等。

    碾压,吊打,轰隆隆的便碾压过去了,而叛军将领自然抵挡不住,便四散而逃。

    一番豕突狼奔之后。

    宁河王见势不妙,慌忙率麾下主力退回了太行山,正在依托险峻的山势,以及提前囤积的大量粮草负隅顽抗。

    而戚继光也不急。

    一面将李如松所部召回了太原城,一面指挥着大军清缴乱党,一边安抚百姓,一边……

    与厂卫在前线的头领刀十三,李朝花等人合作,派出了大量细作,密探混在叛军队伍里,开始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

    控制山隘,关卡,一边制造混乱,一边分化,瓦解叛军。

    “好!”

    翻看着那一份份急报,沈烈不由得眉飞色舞,终于见识到了一代军神戚继光的本事。

    不过。

    这位军神本就是个实在人,不会耍心眼,不懂巴结钻营,好不容易受高人指点,给张居正送了俩美儿。

    还闹的天下皆知,满城风雨。

    惬意中。

    沈烈琢磨着。

    当年武宗平定叛乱,大概只用了四十来天,而此番平定宁河王之乱,照着这般打法……

    不出一个月便可大获全胜。

    烛火飘摇中。

    沈烈从成堆的密报中,翻看着……

    却又发现了一些异常。

    这山西一乱,西北便暗流涌动了起来,牵一发和动全身,密探奏报那鞑靼部,瓦剌部果然开始不安分了。

    见大明藩王叛乱,草原各部便自然蠢蠢欲动。

    鞑靼的俺答汗,以去青海拜佛为借口,趁乱进犯洮河,霸占了河套的鞑靼各部也闻风而动,开始集结兵力。

    更远一些的瓦剌各部也蠢蠢欲动了。

    宁夏,甘,陕,青海……

    似乎有着一只只恶狼,正隐藏在阴影中观望着,一旦寻找到机会便会蜂拥而至,撕咬这日渐老朽的大明。

    “呵呵呵。”

    沈烈冷笑。

    这便是鞑靼人,瓦剌人的性子,早已经失去了当年蒙古帝国的锐气,而是变成了……

    务实的机会主义者。

    不过沈烈却一点也不担心,前线那不是有戚帅坐镇么,唯一的隐患在于,戚帅麾下的精兵太少。

    如今戚继光手中握有浙军,辽军,宣府,大同各镇精锐兵马,数量大约两到三万之间。

    没办法。

    如今帝党能动用的精兵就这么多。

    而大明九边各镇早已糜烂,军户大量逃亡,各边镇将领为了自保,蓄养私兵,家丁蔚然成风,

    “两三万精兵……”

    真不少了!

    而戚帅麾下还有卫所兵,民团杂兵约五万人。

    虽然这些杂兵不顶用,只能壮一壮声势,可是跟着辽军后面打一打顺风仗还是能行的。

    想了想。

    沈烈觉得前线大局已定,万岁爷御驾亲征的时机差不多。

    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