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回 啖拨霞笑谈官场事 邵康节客…

    李紘也在一旁道:

    “那阎文应属实也是罪有应得,如今被撤了入内都都知的官职,贬为秦州钤辖。其子阎士良也被贬为内侍崇班。

    日后吕相宫里没了这个通风报信的,看他还如何再揣摩圣意,曲意逢迎”

    洛怀川闻言,心里暗暗为莫嫂高兴,总算替她报了一箭之仇。看了看情绪低落的范仲淹道:

    “老、老哥,若非因我执意追究那笔巨款之下落,吕夷简断不至于将一腔怒气发泄到老哥这、这里。

    兄弟我别无所长,只好送老哥一卦,已安汝心。”

    范仲淹闻言,猛地想起洛怀川在苏州为他卜的一卦,真可谓是神机妙算。

    遂饶有兴致地道:“愿闻其详!”

    “自、自古道,黄河九曲十八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人也有三起三落。

    明年吕、吕夷简必会因与山中之王一较短长而霸相,不过,旋即会再度回朝,自此一、一路高开,再无阻碍。”

    “哦,山中之王又是何人莫非是副相王曾么”

    李紘疑惑地问道。

    “对,必是王相无疑了。据说此人曾连中三元,进退有度,恪守礼法。颇得宰相寇准赏识。

    真宗皇帝驾崩后,因其奉旨起草遗诏时,不肯将‘以明肃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那个权字去掉,导致刘太后只能代理国政。”

    王质也在一旁附和道。

    “还不止这些,吕夷简为参知政事之时,待王曾恭敬有加。王曾亦极力荐他任相。

    未料想吕夷简身居相位后,竟然对其颐指气使起来。如此恩将仇报,当真可恶至极!”

    讲到此处,李紘气愤地将酒杯往石桌上一撴。

    洛怀川见状,摆摆手道:

    “二、二位仁兄稍安勿躁,若天将降大任与老哥,又岂是他一介吕相阻止得了的

    想必三、三位皆知那位野心勃勃的李元昊吧,待有朝一日,他若有不轨之心,老哥便是他的克星。

    届时披挂上阵,运筹帷幄中,迫使其对我大宋俯首称臣。

    只不、不过,那时老哥与吕相之间之是非恩怨业已释然了。”

    范仲淹闻言,不禁长吁一口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苟能遂平生夙愿,报效朝廷,其他的,便也无需计较了。

    感谢三位贤弟殷勤相送,范某铭记在心。

    元昊之流果敢侵我疆土,必将拼死报国。时候不早了,三位请回,我也该赶路了!”

    言罢,接过三人赠送的柳枝,依依惜别。

    待坐进马车,却再也忍不住掩面痛哭起来。这哽咽中,既有报国无门之委屈,也有对兄弟之情的感动。

    送走了范仲淹,已是景祐三年(036)冬,洛怀川依旧四处寻访邵雍的身影。

    却不知一位身着粗布长袍的青年早已拖着疲惫的身躯踏进了汴京城的土地,此人便是时年二十六岁的邵雍。

    史料记载,邵雍曾祖父邵令进曾事宋太祖,官军校尉,善骑射,老归范阳。后避战乱徙上谷、中山,又转徙衡漳。

    其祖邵德新是位儒者,父邵古更是慕西晋孙登之为人,崇尚隐逸之风,故隐而不仕。

    邵雍年少时,便颖悟绝伦,博览群书。

    因久受儒家思想熏陶,一心坚持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故而慷慨激扬地奔赴京城,欲求取功名。

    此番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东京。

    此时的邵雍,早已疲惫至极。望着热气腾腾的包子,数着钱袋里微薄的银钱,狠了狠心,只买下一个,边走边吃。

    为了寻处便宜所在,也为了避开相熟之人,不得不逐一打听价格。

    几番比较之下,终于在迫近黄昏十分,与一处相对僻静的所在“益昜客栈”落了脚。

    掌柜的姓马,有着一副矮胖的身材。因一只眼大,一只眼小,故人送绰号“马虎眼”,是个极其势利眼的主。

    他见邵雍穿戴寒酸,身边连个书童也未跟着,不由得心生怠慢。

    每日里即便碰到了,也不与他好脸色。有时,还免不了讥讽几句。

    而见着那些个衣着体面的主,便瞬间露出一副谄媚相,一口一个公子的唤着。

    且与邵雍的饭食也是忽冷忽热,即便他有些旁的诉求,“马虎眼”也用一副不耐烦的语气与之讲话。

    邵雍倒是懒得理睬他,不想“马虎眼”瞧着他好拿捏,一日,竟指使店倌将放馊的饭食送与他吃。

    邵雍尝了一口,皱皱眉头道:

    “掌柜的,信不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虽说你这客栈承了祖宗蔽佑不假,欲要守得住,需多积阴德才是。”

    “好你个穷酸,倒教训起我来了看你没福气的相貌,便晓得这功名与你无缘。

    整日里竟还学旁人手不释卷的样子,依我看呐,不如趁早回乡去,省得届时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