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柳悬(完)
自徐州回来后,柳悬便将心思藏了起来,尽管有些时候仍然有些不受控制。
皇帝重用苏眷等人,使得朝局更加明朗,可宋千帆只要活世上一日,威胁便一日不消,此人并非平头百姓,而是皇帝的亲弟弟唯一的儿子。
倘若不犯下滔天大错,皇帝便不会狠下心来。
柳悬几次与沈如悔商议,宋千帆如今行事愈发稳重,多半与于挺有关,身边又多了一个谋士,想要动他,就一定要比他更狠。
苏眷要想坐稳储君之位,敬王和韩王就必要失去圣心,借宋千帆一人,铲除异己,这一个局,他们谋划了整整两个月。
宋千帆私军藏匿之处其实不难查,只是这个消息必须瞒着苏眷,瞒着所有人,若是不走到最后一步,他最多只得了一个豢养私兵之罪,可此人必须死。
借着民心,扩大苏眷失势的消息,一步一步扩大宋千帆的野心,给他创造造反的时机。
兵变消息传来之际,柳悬知道,一切终于平息了。
韩王自请去边关,敬王回封地,偌大的京城,对苏眷而言,再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她的了。
皇帝要为苏眷纳夫,半个京城的人蠢蠢欲动,就连前途大好的大理寺卿余仲也起了这份心思。
余仲去见苏眷那日,柳悬就在府中见沈如悔,明知不可为,却仍旧会起妒心,忍不住去想苏眷会不会收下余仲,毕竟京中有关两人的流言其实不少。
他手中端着茶杯,却心不在焉。
“喝不下了?”
沈如悔的话,将柳悬的心绪拉了回来。
柳悬眸光恢复平静,“好茶。”
沈如悔一时无言,柳悬哪次来不都是喝这个茶,这个时候倒是觉得好茶了?
“不甘心就去,你不说,她不说,怎知你们不是心意相通?”
都说当局者迷,他这个旁观者却是清的很,说清楚,至少彼此都能确定对方的心意,纵使最后结果不尽人意,至少能少了一桩憾事。
柳悬却道,“没有不甘心。”
苏眷对自己或许从前是有那么一些超出友人之间的好感,但也只是受皮相所惑,她甚至从来不知道自己这副皮囊之下的真正模样。
她会因为一身白衣去多看两眼,但那一身白衣,人人都穿得,从来不是因为柳悬。
静园之事早已过去,自己也早就该放下了。
柳悬抿了一口茶,才发现,茶水早已凉却,他不动声色,一饮而下,凉意使得自己更加理智清醒。
这一步,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踏出去,否则现有的一切都会坍塌。
他不是一个着重于儿女私情的人,也不应该是一个着重于儿女私情的人。
苏眷比之更甚,她一直是一个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沈如悔没再劝说,看着柳悬,摇摇头,一句话的事情其实根本不难,难的是说出这句话后的事情。
柳家担子那么重,他满身抱负都在朝堂之上,绝不可能委身于皇宫之中,委身于苏眷身后,当一个不理朝事的皇夫。
他素来清醒,一人的私情,整个柳家的重担,孰轻孰重,如何选择,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景阳三十六年,皇帝病逝,皇太女晋阳继位。
柳悬得到重用,从前和沈如悔的算计随着往事烟消云散,他想,没有人会知道这些。
他站在大殿上,每日都能看见苏眷,距离不远,却又很远,远到他早已想不起来过去之事,他们早已不是友人,仅是君臣。
苏眷在位五年,便将宋景文召回了京,私下召见了柳悬,让他多与宋景文来往。
柳悬多少能猜到一些苏眷的心思,她至今没有纳夫,纵使朝臣劝谏。
他想过很多苏眷不纳夫的原因,但都没有从她口中得知时要来得震撼。
那时已是很多年后,皇帝暴毙,毫无征兆,御医也查不出来病因,留给他的只有一封亲笔信。
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来到这里,仅是意外,如今回去了,只愿离开后的一切还能如从前一般好。
到这一刻,柳悬终于明白,苏眷为什么始终不纳夫,为什么要培养宋景文,她不想在这里留下任何牵绊,因为始终要离开。
苏眷的眼光是好的,宋景文确实是个好皇帝,知百姓艰辛,懂将士艰苦,能体察天下之人,有一颗悲天悯怀的君王之心。
他想守好这一切,或许有一日,苏眷能见到。
宋千杭离京这日,旧人相送,一杯酒下肚,彼此心照不宣。
他看起来老了十几岁,如今在京中已经没了牵绊,准备去往肃州,那是敬王封地,自从老皇帝走后,敬王再没离开过封地。
如今他唯一的挂念,远在肃州。
宋千杭苦笑道,“我从前以为,你我之中,总有一个胜出的,却未想过,她会早走一步。”
柳悬沉默片刻,“保重。”
宋千杭走后,几人留在酒楼用膳,提起从前之事,刘妙青有些红了眼眶,一旁的谢浔沉默寡言。
刘妙青“或许,她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日。”
谢浔“就是太突然了。”
柳悬下意识道,“她不是留了信?”
刘妙青和谢浔对视一眼,微微一愣,看向了柳悬,“信什么信?”
当夜,柳悬回了府,再打开那封信,心绪早已不同,他将那封信烧了,只当从未知道。
新帝登基,柳悬得到圣心与重用,一朝重臣,万人敬仰,只是积郁成疾,身子一年比一年差,撑不到四十五,便重病离世,终身未娶,只抱养了旁系的子嗣抚养成人。
柳悬离世后,柳家人整理遗物,发现一个明显贵重的匣子,可匣子打开,里头仅有一条帕子,明显是女儿家的用物。
柳悬想,或许沈如悔一开始说的就是对的。
世上之人千千万万,因为曾逢于乱世,所以当这个出头之人,世人千万,出头人少之又少,所以从前为天下所忧,愿舍弃万物,圆了前世之憾,今生居庙堂之高,却仍有憾事。
若早知没有多少时日,当初何苦蹉跎,何苦舍弃万物。
如今,这天下仍旧是黎民百姓的天下,大晋也仍旧是百姓的大晋,柳悬,却只是柳悬,再无回头之日。
他活过一世,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inf。inf
皇帝重用苏眷等人,使得朝局更加明朗,可宋千帆只要活世上一日,威胁便一日不消,此人并非平头百姓,而是皇帝的亲弟弟唯一的儿子。
倘若不犯下滔天大错,皇帝便不会狠下心来。
柳悬几次与沈如悔商议,宋千帆如今行事愈发稳重,多半与于挺有关,身边又多了一个谋士,想要动他,就一定要比他更狠。
苏眷要想坐稳储君之位,敬王和韩王就必要失去圣心,借宋千帆一人,铲除异己,这一个局,他们谋划了整整两个月。
宋千帆私军藏匿之处其实不难查,只是这个消息必须瞒着苏眷,瞒着所有人,若是不走到最后一步,他最多只得了一个豢养私兵之罪,可此人必须死。
借着民心,扩大苏眷失势的消息,一步一步扩大宋千帆的野心,给他创造造反的时机。
兵变消息传来之际,柳悬知道,一切终于平息了。
韩王自请去边关,敬王回封地,偌大的京城,对苏眷而言,再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她的了。
皇帝要为苏眷纳夫,半个京城的人蠢蠢欲动,就连前途大好的大理寺卿余仲也起了这份心思。
余仲去见苏眷那日,柳悬就在府中见沈如悔,明知不可为,却仍旧会起妒心,忍不住去想苏眷会不会收下余仲,毕竟京中有关两人的流言其实不少。
他手中端着茶杯,却心不在焉。
“喝不下了?”
沈如悔的话,将柳悬的心绪拉了回来。
柳悬眸光恢复平静,“好茶。”
沈如悔一时无言,柳悬哪次来不都是喝这个茶,这个时候倒是觉得好茶了?
“不甘心就去,你不说,她不说,怎知你们不是心意相通?”
都说当局者迷,他这个旁观者却是清的很,说清楚,至少彼此都能确定对方的心意,纵使最后结果不尽人意,至少能少了一桩憾事。
柳悬却道,“没有不甘心。”
苏眷对自己或许从前是有那么一些超出友人之间的好感,但也只是受皮相所惑,她甚至从来不知道自己这副皮囊之下的真正模样。
她会因为一身白衣去多看两眼,但那一身白衣,人人都穿得,从来不是因为柳悬。
静园之事早已过去,自己也早就该放下了。
柳悬抿了一口茶,才发现,茶水早已凉却,他不动声色,一饮而下,凉意使得自己更加理智清醒。
这一步,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踏出去,否则现有的一切都会坍塌。
他不是一个着重于儿女私情的人,也不应该是一个着重于儿女私情的人。
苏眷比之更甚,她一直是一个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
沈如悔没再劝说,看着柳悬,摇摇头,一句话的事情其实根本不难,难的是说出这句话后的事情。
柳家担子那么重,他满身抱负都在朝堂之上,绝不可能委身于皇宫之中,委身于苏眷身后,当一个不理朝事的皇夫。
他素来清醒,一人的私情,整个柳家的重担,孰轻孰重,如何选择,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景阳三十六年,皇帝病逝,皇太女晋阳继位。
柳悬得到重用,从前和沈如悔的算计随着往事烟消云散,他想,没有人会知道这些。
他站在大殿上,每日都能看见苏眷,距离不远,却又很远,远到他早已想不起来过去之事,他们早已不是友人,仅是君臣。
苏眷在位五年,便将宋景文召回了京,私下召见了柳悬,让他多与宋景文来往。
柳悬多少能猜到一些苏眷的心思,她至今没有纳夫,纵使朝臣劝谏。
他想过很多苏眷不纳夫的原因,但都没有从她口中得知时要来得震撼。
那时已是很多年后,皇帝暴毙,毫无征兆,御医也查不出来病因,留给他的只有一封亲笔信。
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来到这里,仅是意外,如今回去了,只愿离开后的一切还能如从前一般好。
到这一刻,柳悬终于明白,苏眷为什么始终不纳夫,为什么要培养宋景文,她不想在这里留下任何牵绊,因为始终要离开。
苏眷的眼光是好的,宋景文确实是个好皇帝,知百姓艰辛,懂将士艰苦,能体察天下之人,有一颗悲天悯怀的君王之心。
他想守好这一切,或许有一日,苏眷能见到。
宋千杭离京这日,旧人相送,一杯酒下肚,彼此心照不宣。
他看起来老了十几岁,如今在京中已经没了牵绊,准备去往肃州,那是敬王封地,自从老皇帝走后,敬王再没离开过封地。
如今他唯一的挂念,远在肃州。
宋千杭苦笑道,“我从前以为,你我之中,总有一个胜出的,却未想过,她会早走一步。”
柳悬沉默片刻,“保重。”
宋千杭走后,几人留在酒楼用膳,提起从前之事,刘妙青有些红了眼眶,一旁的谢浔沉默寡言。
刘妙青“或许,她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日。”
谢浔“就是太突然了。”
柳悬下意识道,“她不是留了信?”
刘妙青和谢浔对视一眼,微微一愣,看向了柳悬,“信什么信?”
当夜,柳悬回了府,再打开那封信,心绪早已不同,他将那封信烧了,只当从未知道。
新帝登基,柳悬得到圣心与重用,一朝重臣,万人敬仰,只是积郁成疾,身子一年比一年差,撑不到四十五,便重病离世,终身未娶,只抱养了旁系的子嗣抚养成人。
柳悬离世后,柳家人整理遗物,发现一个明显贵重的匣子,可匣子打开,里头仅有一条帕子,明显是女儿家的用物。
柳悬想,或许沈如悔一开始说的就是对的。
世上之人千千万万,因为曾逢于乱世,所以当这个出头之人,世人千万,出头人少之又少,所以从前为天下所忧,愿舍弃万物,圆了前世之憾,今生居庙堂之高,却仍有憾事。
若早知没有多少时日,当初何苦蹉跎,何苦舍弃万物。
如今,这天下仍旧是黎民百姓的天下,大晋也仍旧是百姓的大晋,柳悬,却只是柳悬,再无回头之日。
他活过一世,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