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这个故事不一般!
五月的天,整个北半球已经迅速回暖。
即使是一向阴冷的英吉丽,此刻也迎来了骄阳当空照的晴朗日子。让许多身体都快发霉的绅士们走出了房间,感受阳光的温暖。
这一日。
伦敦。
作为一年有大半日子被雾笼罩的世界雾都,同样晴空万里。
“嘿,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汤姆。”
“谁说不是呢?杰瑞,你看那太阳像极了金黄色的煎饼。”
“吃饭了没?”
“没有,我先去买一份杂志,等下再去喝杯咖啡。”
“那太好了,帮我带一份《书阁》。”
“我听说这个月的《书阁》拉胯了,没有名家作品。而《墨海》和《文学风华》都有名家坐镇,你不换换?”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糟糕了,我最喜欢的还是《书阁》,先看看首坐是哪一篇吧,如果真不好看,我就买其它杂志。”
“……”
在某个书店门口,正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
虽然此刻还未到八点开门的时间,但大家眼里都有着激动和期待。
因为今天是五月一日,三大杂志月刊发行的日子。
而这些排队的人,全都是文学爱好者,基本上每一个月都会守着三大短篇月刊的发行,然后在第一时间享受里面的故事。
在这个人人都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互联网时代,依然有不少人喜欢纸质书籍。
他们喜欢油墨的气味。
他们喜欢翻书时刷刷的声音。
他们喜欢拿着书坐在藤椅上享受安静的时光。
这也是在欧美国家,许多书店、报刊亭、杂志铺依然能生存下来的原因。
“嘿!开门了!”
上午八点整,书店门开启。
众人蜂拥而入。
“老板,一本《墨海》。”
“嘿!给我来一本《文学风华》。”
“请问《书阁》在哪里?”
登时,大家全都喊出了自己的目标杂志。
只是不多时。
就有人惊喜出声。
“哦,上帝!看来《墨海》杂志社并没有欺骗我,这一次他们真的邀请到了诺兰名家。”
“我也看到了,真的好期待这个叫《明天的小市场》的短篇。”
“买!老板卖给我一本。”
另外一边。
也有人在尖叫了。
“我看到了谁?这是安德鲁先生?”
“天哪!《文学风华》这个月的首座作品是出自安德鲁先生之手。”
“我可是安德鲁的忠实粉丝!”
“故事叫《这个小职员很用心》?赚到了!赚到了!”
马上,就有人拿着月刊去付款了。
甚至有人一次性买了两本。
即便是三大顶级杂志,也很少能有两位名家同时刊登新作的机会。这些人谁也不想错过。
购买《书阁》的人也不少。
毕竟伦敦是书阁的总部,这里书阁的粉丝堪称庞大。
克莱因是《墨海》的一名市场调研员,他今天同样来到了这家书店,想第一时间调查一下三本杂志的销售情况,然后将结果上报。
他做这份工作已经三年。
在过去的时间,他已经调查出了一个详细的数据:在这家书店,《书阁》的销量约占六成,《墨海》和《文学风华》各占两成。
可今天,他发现刚开始,《墨海》和《文学风华》的销量居然跟《书阁》齐平了。
这让他又惊又喜。
“《书阁》五月刊销量怕是要出大问题了,这可是它的大本营啊。销量竟然都只能跟其它两本杂志相当。那放到其它地方,销量岂不是得腰斩?”
惊喜之余。
克莱因又深深庆幸,这就是他们墨海耗费大价钱求到诺兰名家新作的原因。
有付出,才有回报。
压下心中的激动后,他就顺手拿了一本《书阁》坐到一旁准备阅读。
调查,可不仅仅只做销量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分析竞争对手内容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坐到位置上。
点了一杯咖啡。
克莱因便翻开了《书阁》,映入眼前的便是当月《书阁》首座作品名字,以及总编的点评。
“嗯?西楼?这是谁?新人吗?”
他从未听过短篇界有这么一号人物,也根本没有将西楼和童话大王西楼对标。
因为在西方,重名的人物概率相当高。
克莱因愣了愣,接着看向总编梅尔文的点评。
【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那么一两个看似平淡却能让你铭记一生的感人场面?它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继而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引起你的共鸣。】
这下,克莱因眼珠子瞪得更大了。
我天!
这一次《书阁》的首座短篇,是一篇温馨感人的小故事?
新人!
温馨类故事!
你认真的啊?
难道书阁的所有编辑,已经笨蛋到神经错乱的地步了?随便拿一篇文章就能坐上首座?
作为一个资深的杂志调查员,他本身的文学造诣也不低,所以完全明白“新人”+“温馨短篇”这两种情况叠加在一起代表着什么。
“或许,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原因吧。”
克莱因不认为梅尔文是笨蛋,所以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翻开了名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内容。
刚开始,他是皱着眉。
但很快,他感觉自己忘记了本职工作,开始阅读起来,前所未有的认真。
就这样。
时间流逝……
直到十多分钟后,克莱因才抬起了头,内心已经变得十分的复杂。
他不知道这一刻自己是什么想法,可他能肯定的是,他想买下这本杂志了,这是一种冲动,一种自己都克制不住的冲动。
作为一个独自从漂亮国漂洋过海来伦敦工作的他,在当初刚刚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遭遇了多少困境。
但他却遇到了一个好房东,那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每天晚上都会为他准备一块披萨,慈祥看着他吃完。也正是因为房东太太的温情,才让他熬过了最初那段艰苦的岁月。
所以今天看到这个故事,克莱因忽然感觉鼻子酸楚,差点落泪。
因为共情。
所以他才想将杂志买下来,保存下这个故事。
克莱因本来以为这只是巧合,对方的故事刚好触动了他内心。
可当他抬起头,想去收银台买单的时候。
他忽然愣住了。
那是一个个手里拿着《书阁》五月刊的人,他们脸上有着沉重、有着感慨、有着一种文字也难以描述的深沉。
“老板,一份《书阁》。”
“老板,我买《书阁》。”
“《书阁》,多少钱?谢谢。”
“……”
书阁!
还是书阁!
如果说半小时之前,购买《书阁》的人只能占三分之一的话,那此刻这个比例则升高到了一半。
这还不是让克莱因最震惊的。
他还有一个更震惊的发现:
在所有顾客中,如果只是翻看了一下目录便付款的人,那三本杂志各占三分之一。可若是详细阅读了第一篇首座作品的顾客,那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书阁》!
即使不是全部,这个比例也高达九成!
这是一个高得离谱的数据!
哪怕这里是《书阁》的总部,但九成的选择率依然让克莱因差点怀疑人生。
他原本以为,自己想买《书阁》的冲动是因为《一碗清汤荞麦面》刚好触动了自己内心,他只是个例罢了。
可此刻,克莱因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个例?
眼前这个情况还能是个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剧烈跳动的心变得平静,然后迅速将这个情况记录下来。
他要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上报。
……
当克莱因在奋笔疾书填写调查报告的时候。
全球。
短篇界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三大短篇文学圣地,发布五月刊】
【诺兰新作《明天的小市场》亮相最新《墨海》】
【著名家安德鲁惊现《文学风华》首座,其新作被广泛好评】
【各地《书阁》销量平平,没有名家坐镇,《书阁》销量颓势不可避免】
各种各样的新闻,已经传遍了业内。
尤其是《书阁》这一次居然没有名家坐镇,让业内许多人都意外。
更让业内和读者们惊异的是,《书阁》没有名家就算了,首座作品竟然还是一名他们从未听过的短篇界新人。
新人作品登上首座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可哪怕再优秀的作品,也没办法跟诺兰这等世界顶级的名家相比。
更何况,此次书阁刊登的这篇《一碗清汤荞麦面》在业内评价都不是太高。
“居然是温馨题材,太平淡了。”
“是的,虽然我不想承认,但还是认为这一期的书阁首座作品有些失水准。”
“鸡汤文吗?不好意思,我不好这一口。”
“对比起诺兰和安德鲁两位名家作品,水平差的有点远啊。”
“作者居然叫西楼,跟童话大王西楼一个名字啊。”
“同名很正常。世界上叫诺兰的没有八百也有一千呢。”
“……”
墨海。
总编笑道:“一线的调查员已经陆续传来了各地月刊上架后的销量情况。我们的杂志较上个月上涨了0%左右,《文学风华》也差不多。唯有《书阁》销量至少跌了三分之一。虽然这个数据不能代表五月最终的销量。但一步先步步先,看来五月份,《书阁》不足为虑了。”
副总编道:“《书阁》就是在找死。他们居然敢将一名新人的作品放在首座的位置。难道他们以为一名新人能跟诺兰或者安德鲁掰腕子?当然……逆天的新人以前也有过,可我那些新人的作品都是剧情跌宕起伏、结局出乎意料。但我完全搞不懂梅尔文怎么想的,他将一篇平淡如水、阐述善良和温情的短篇推举到了首座。他难道还想出奇制胜?我敢肯定,哪怕是路易斯这等短篇巨匠,也不敢冒这个险。”
……
文学风华。
总编同样在说着这个问题:“听说梅尔文将一个新人的摆在了首座,这个短篇还是走的情感路线。我敢肯定他犯了两个大错误:
第一,情感故事在短篇中从来都不会受到读者追捧,区区三四千字的篇幅,你怎么去打动读者?完全就是扯淡。
第二,他这样会得罪其它没有上首座的作家。这些作家内心定然会很憋屈,他们精心准备的居然比不过一个新人,那以后会大大打消他们投稿书阁的念头。
我看梅尔文是年老犯糊涂了,他这么做,再过几个月书阁总编就得换人。”
……
书阁。
梅尔文最早拿到第一批的调查报告,他眉头紧锁:“销量不如意?”
他早就预料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样的故事,有可能不会让读者接受,但他还是想赌一把,毕竟这一期也没有更好能胜任首座的作品。
再加上这篇情感上的确写的十分到位。
可他没想到,自己赌输了。
“也罢……看来只能向外界炒作西楼的名声了。”
梅尔文深深叹了口气。
可正在他准备打电话给宣传部时,半小时前发来了调查报告的调研员居然又一次发来了第二篇调查报告,并且还标注了星号。
星号,代表着邮件重要性是特级。
梅尔文心中猛颤。
难道又出什么意外了?
他双手都有些发抖,连忙点开了邮件,然后看到了邮件的标题:“《书阁》销量迎来反转,半小时购买人数上涨00%。”
什么?
梅尔文以为自己看错了,他揉了揉眼睛,继续看向内容正文。
邮件内容很少,主要写着:在最初的半小时颓势后,《书阁》销量突然上涨,基本上只要是阅读了首座文章的读者,都会生出购买意愿。其比例远超《墨海》和《文学风华》。调查员暂时还未分析出具体原因,但猜测大概率跟《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文章有关。
梅尔文看了好几遍,才压下心中的剧烈跳动,回复:“再探!再报!”
回复完毕后。
他坐在原地愣了半响,接着便狠狠握了握拳头。
看来他没看走眼,还是有很多人跟他一样喜欢这篇文章的。
这就够了!
同一时间。
墨海的总编也收到了克莱因发来的邮件,他脸上露出荒唐:“开什么玩笑?只要是看完《书阁》首座作品的读者,购买意向高达九成?”
哪怕克莱因所处的位置是书阁大本营,但这个比例也太夸张了吧?
定了定神。
总编忽然喊道:“拿一本《书阁》五月刊来。”
在这之前,他因为太忙还没有阅读其他两家的杂志,只是从员工汇报中得知了竞争对手的一些情况,可此刻他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在拿到《书阁》后,总编马上就找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开始阅读。
几分钟后。
总编抬起了头,表情已经变得无比复杂。
他晃了晃脑袋,又将故事看了一遍,忽然感觉浑身变得一点力气都没有。
另外一边。
文学风华的总编同样沉默不语。
他有些想从眼前的中挑出一些毛病,却发现自己做不到。
“或许……只是少部分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吧?是的,一定是这样。”
他准备看一下读者们的真实反应。
所以他想了想,便点开了《书阁》论坛。
只有在论坛上,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读者心声。
打开论坛后,瞬间密密麻麻的帖子映入眼前。
【感动到我了。】
【我也感动到了,世界需要真情来温暖你我。】
【不得不说看多了讽刺、拜金的短篇,这次《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馨】
【原来短篇,也能让我一颗心变得温暖如火。】
【刚开始以为它不够坐上首座位置,但看完故事后却发现它甚至比诺兰和安德鲁的新作还能触动我。】
几乎都是好评!
“或许是《书阁》控评了?”
文学风华的总编依然有些不甘心,他打开了自己旗下的论坛。
可这一看,他差点表情失态。
只见论坛里面更是热闹。
【这次安德鲁输了!】
【虽然《书阁》首座作品是鸡汤文,可这碗鸡汤我干了。】
【看完安德鲁新作,感觉一般,倒是书阁的《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我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承受了太多痛苦的我,更是深知这种温暖对陌生人的意义。】
【哪怕我是《文学风华》的粉丝,但这次我依然购买了《书阁》,就为了那一碗面。】
【在我看来,它不是普普通通的一碗面,而是照进你我内心的温暖。】
看到这些帖子内容,文学风华的总编几乎是眼前一黑。
怎么会这样?
自己杂志的粉丝,竟然在吹捧竞争对手?
他咽了咽口水,感觉自己似乎还低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影响力。
它或许真的可以跟诺兰和安德鲁的新作相提并论。
可对方确是新人!
这样的情况下,《书阁》便天然胜出了一筹。
然而……
真的只能跟诺兰他们的新作一个水平吗?
很快。
忽然一个劲爆的消息传了出来:“in上,著名评论家迪恩发表了一片针对《一碗清汤荞麦面》的点评。”
轰!
这下真的是平地惊雷,震得许多人头皮发麻。
迪恩可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以他的咖位,甚至敢于点评三驾马车的作品。
许多人花费重金想请他点评文章都无果。
可没想到,这一次迪恩却主动点评了《书阁》上一个新人的作品。
“点评的什么?”
“是抨击吗?”
“不可能是赞扬吧?”
“迪恩可是出名的毒舌家,哪怕是三驾马车的作品写的不好,他同样敢无情抨击。”
“……”
很快。
众人就找到了迪恩的点评。
但下一秒,众人都愣住了,因为迪恩这篇文章似乎并不是点评,而是说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一直很怕黑,可是每天放学回家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我回家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它黑暗无比,仿佛是吞噬人的魔鬼大嘴,让我不敢过去。每一天我经过那里的时候,都害怕的不得了。有一天我经过的时候被一只野猫吓得大哭,连滚带爬跑了过去。”
“第二天我再次经过巷子的时候,本来我是提心吊胆的。但是却意外发现巷子中间亮起了一盏灯。它虽然看起来昏暗,却照亮了整个巷子的道路。让我又惊又喜,从此以后过巷子再也不害怕。”
“直到很久的一天,我经过巷子后,偶然转头一看,却发现那盏灯刚好熄灭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盏灯只会在我通过巷子的时候亮起,当我走过了巷子就会熄灭。”
众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什么。
迪恩看似在讲故事,但其实却在叙述着一个和《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样的故事。
最后,迪恩说道:
“互联网的崛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其实众人之间的心距离却更远了。在这些年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件事: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许多人越来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让这个看起来火热的世界变得冰冷。”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我想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会让许多本来就经历了曲折和痛苦的人,内心变得更加沮丧和绝望吧?在我看来,这个世界需要一些人来维持温暖。许多时候你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会给他人带来莫大的鼓舞。”
“就像小时候巷子里的那盏灯,它不仅照亮了我通过巷子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以后的人生。”
“在这个社会,我希望的是能够有更多一些能点灯的人。有可能社会并不缺你点亮的这一盏灯。但或许就因为你这盏灯,却会在不经意间照亮一个陌生人的未来。”
“与此同时,我也想鼓励一下在黑暗中挣扎的人:请不要因为现在的困难而放弃拼搏。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看到最后。
许多人一颗心登时被触动,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尤其是最后迪恩说的那句话: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看到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眼泪夺眶而出。
本来许多人还没有看过《一碗清汤荞麦面》,只是旁听道说。
此刻在见到迪恩的点评后,不知道多少人几乎是不约而同转向了书店、报刊亭、杂志铺,他们想要去读一下这个故事,看看它为何值得迪恩如此用心来点评。本章完
即使是一向阴冷的英吉丽,此刻也迎来了骄阳当空照的晴朗日子。让许多身体都快发霉的绅士们走出了房间,感受阳光的温暖。
这一日。
伦敦。
作为一年有大半日子被雾笼罩的世界雾都,同样晴空万里。
“嘿,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汤姆。”
“谁说不是呢?杰瑞,你看那太阳像极了金黄色的煎饼。”
“吃饭了没?”
“没有,我先去买一份杂志,等下再去喝杯咖啡。”
“那太好了,帮我带一份《书阁》。”
“我听说这个月的《书阁》拉胯了,没有名家作品。而《墨海》和《文学风华》都有名家坐镇,你不换换?”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糟糕了,我最喜欢的还是《书阁》,先看看首坐是哪一篇吧,如果真不好看,我就买其它杂志。”
“……”
在某个书店门口,正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
虽然此刻还未到八点开门的时间,但大家眼里都有着激动和期待。
因为今天是五月一日,三大杂志月刊发行的日子。
而这些排队的人,全都是文学爱好者,基本上每一个月都会守着三大短篇月刊的发行,然后在第一时间享受里面的故事。
在这个人人都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互联网时代,依然有不少人喜欢纸质书籍。
他们喜欢油墨的气味。
他们喜欢翻书时刷刷的声音。
他们喜欢拿着书坐在藤椅上享受安静的时光。
这也是在欧美国家,许多书店、报刊亭、杂志铺依然能生存下来的原因。
“嘿!开门了!”
上午八点整,书店门开启。
众人蜂拥而入。
“老板,一本《墨海》。”
“嘿!给我来一本《文学风华》。”
“请问《书阁》在哪里?”
登时,大家全都喊出了自己的目标杂志。
只是不多时。
就有人惊喜出声。
“哦,上帝!看来《墨海》杂志社并没有欺骗我,这一次他们真的邀请到了诺兰名家。”
“我也看到了,真的好期待这个叫《明天的小市场》的短篇。”
“买!老板卖给我一本。”
另外一边。
也有人在尖叫了。
“我看到了谁?这是安德鲁先生?”
“天哪!《文学风华》这个月的首座作品是出自安德鲁先生之手。”
“我可是安德鲁的忠实粉丝!”
“故事叫《这个小职员很用心》?赚到了!赚到了!”
马上,就有人拿着月刊去付款了。
甚至有人一次性买了两本。
即便是三大顶级杂志,也很少能有两位名家同时刊登新作的机会。这些人谁也不想错过。
购买《书阁》的人也不少。
毕竟伦敦是书阁的总部,这里书阁的粉丝堪称庞大。
克莱因是《墨海》的一名市场调研员,他今天同样来到了这家书店,想第一时间调查一下三本杂志的销售情况,然后将结果上报。
他做这份工作已经三年。
在过去的时间,他已经调查出了一个详细的数据:在这家书店,《书阁》的销量约占六成,《墨海》和《文学风华》各占两成。
可今天,他发现刚开始,《墨海》和《文学风华》的销量居然跟《书阁》齐平了。
这让他又惊又喜。
“《书阁》五月刊销量怕是要出大问题了,这可是它的大本营啊。销量竟然都只能跟其它两本杂志相当。那放到其它地方,销量岂不是得腰斩?”
惊喜之余。
克莱因又深深庆幸,这就是他们墨海耗费大价钱求到诺兰名家新作的原因。
有付出,才有回报。
压下心中的激动后,他就顺手拿了一本《书阁》坐到一旁准备阅读。
调查,可不仅仅只做销量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分析竞争对手内容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坐到位置上。
点了一杯咖啡。
克莱因便翻开了《书阁》,映入眼前的便是当月《书阁》首座作品名字,以及总编的点评。
“嗯?西楼?这是谁?新人吗?”
他从未听过短篇界有这么一号人物,也根本没有将西楼和童话大王西楼对标。
因为在西方,重名的人物概率相当高。
克莱因愣了愣,接着看向总编梅尔文的点评。
【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那么一两个看似平淡却能让你铭记一生的感人场面?它可以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继而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我想这个故事一定能引起你的共鸣。】
这下,克莱因眼珠子瞪得更大了。
我天!
这一次《书阁》的首座短篇,是一篇温馨感人的小故事?
新人!
温馨类故事!
你认真的啊?
难道书阁的所有编辑,已经笨蛋到神经错乱的地步了?随便拿一篇文章就能坐上首座?
作为一个资深的杂志调查员,他本身的文学造诣也不低,所以完全明白“新人”+“温馨短篇”这两种情况叠加在一起代表着什么。
“或许,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原因吧。”
克莱因不认为梅尔文是笨蛋,所以他压下心中的波澜,翻开了名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内容。
刚开始,他是皱着眉。
但很快,他感觉自己忘记了本职工作,开始阅读起来,前所未有的认真。
就这样。
时间流逝……
直到十多分钟后,克莱因才抬起了头,内心已经变得十分的复杂。
他不知道这一刻自己是什么想法,可他能肯定的是,他想买下这本杂志了,这是一种冲动,一种自己都克制不住的冲动。
作为一个独自从漂亮国漂洋过海来伦敦工作的他,在当初刚刚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遭遇了多少困境。
但他却遇到了一个好房东,那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每天晚上都会为他准备一块披萨,慈祥看着他吃完。也正是因为房东太太的温情,才让他熬过了最初那段艰苦的岁月。
所以今天看到这个故事,克莱因忽然感觉鼻子酸楚,差点落泪。
因为共情。
所以他才想将杂志买下来,保存下这个故事。
克莱因本来以为这只是巧合,对方的故事刚好触动了他内心。
可当他抬起头,想去收银台买单的时候。
他忽然愣住了。
那是一个个手里拿着《书阁》五月刊的人,他们脸上有着沉重、有着感慨、有着一种文字也难以描述的深沉。
“老板,一份《书阁》。”
“老板,我买《书阁》。”
“《书阁》,多少钱?谢谢。”
“……”
书阁!
还是书阁!
如果说半小时之前,购买《书阁》的人只能占三分之一的话,那此刻这个比例则升高到了一半。
这还不是让克莱因最震惊的。
他还有一个更震惊的发现:
在所有顾客中,如果只是翻看了一下目录便付款的人,那三本杂志各占三分之一。可若是详细阅读了第一篇首座作品的顾客,那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全都选择了《书阁》!
即使不是全部,这个比例也高达九成!
这是一个高得离谱的数据!
哪怕这里是《书阁》的总部,但九成的选择率依然让克莱因差点怀疑人生。
他原本以为,自己想买《书阁》的冲动是因为《一碗清汤荞麦面》刚好触动了自己内心,他只是个例罢了。
可此刻,克莱因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个例?
眼前这个情况还能是个例?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剧烈跳动的心变得平静,然后迅速将这个情况记录下来。
他要将这里发生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上报。
……
当克莱因在奋笔疾书填写调查报告的时候。
全球。
短篇界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三大短篇文学圣地,发布五月刊】
【诺兰新作《明天的小市场》亮相最新《墨海》】
【著名家安德鲁惊现《文学风华》首座,其新作被广泛好评】
【各地《书阁》销量平平,没有名家坐镇,《书阁》销量颓势不可避免】
各种各样的新闻,已经传遍了业内。
尤其是《书阁》这一次居然没有名家坐镇,让业内许多人都意外。
更让业内和读者们惊异的是,《书阁》没有名家就算了,首座作品竟然还是一名他们从未听过的短篇界新人。
新人作品登上首座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可哪怕再优秀的作品,也没办法跟诺兰这等世界顶级的名家相比。
更何况,此次书阁刊登的这篇《一碗清汤荞麦面》在业内评价都不是太高。
“居然是温馨题材,太平淡了。”
“是的,虽然我不想承认,但还是认为这一期的书阁首座作品有些失水准。”
“鸡汤文吗?不好意思,我不好这一口。”
“对比起诺兰和安德鲁两位名家作品,水平差的有点远啊。”
“作者居然叫西楼,跟童话大王西楼一个名字啊。”
“同名很正常。世界上叫诺兰的没有八百也有一千呢。”
“……”
墨海。
总编笑道:“一线的调查员已经陆续传来了各地月刊上架后的销量情况。我们的杂志较上个月上涨了0%左右,《文学风华》也差不多。唯有《书阁》销量至少跌了三分之一。虽然这个数据不能代表五月最终的销量。但一步先步步先,看来五月份,《书阁》不足为虑了。”
副总编道:“《书阁》就是在找死。他们居然敢将一名新人的作品放在首座的位置。难道他们以为一名新人能跟诺兰或者安德鲁掰腕子?当然……逆天的新人以前也有过,可我那些新人的作品都是剧情跌宕起伏、结局出乎意料。但我完全搞不懂梅尔文怎么想的,他将一篇平淡如水、阐述善良和温情的短篇推举到了首座。他难道还想出奇制胜?我敢肯定,哪怕是路易斯这等短篇巨匠,也不敢冒这个险。”
……
文学风华。
总编同样在说着这个问题:“听说梅尔文将一个新人的摆在了首座,这个短篇还是走的情感路线。我敢肯定他犯了两个大错误:
第一,情感故事在短篇中从来都不会受到读者追捧,区区三四千字的篇幅,你怎么去打动读者?完全就是扯淡。
第二,他这样会得罪其它没有上首座的作家。这些作家内心定然会很憋屈,他们精心准备的居然比不过一个新人,那以后会大大打消他们投稿书阁的念头。
我看梅尔文是年老犯糊涂了,他这么做,再过几个月书阁总编就得换人。”
……
书阁。
梅尔文最早拿到第一批的调查报告,他眉头紧锁:“销量不如意?”
他早就预料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这样的故事,有可能不会让读者接受,但他还是想赌一把,毕竟这一期也没有更好能胜任首座的作品。
再加上这篇情感上的确写的十分到位。
可他没想到,自己赌输了。
“也罢……看来只能向外界炒作西楼的名声了。”
梅尔文深深叹了口气。
可正在他准备打电话给宣传部时,半小时前发来了调查报告的调研员居然又一次发来了第二篇调查报告,并且还标注了星号。
星号,代表着邮件重要性是特级。
梅尔文心中猛颤。
难道又出什么意外了?
他双手都有些发抖,连忙点开了邮件,然后看到了邮件的标题:“《书阁》销量迎来反转,半小时购买人数上涨00%。”
什么?
梅尔文以为自己看错了,他揉了揉眼睛,继续看向内容正文。
邮件内容很少,主要写着:在最初的半小时颓势后,《书阁》销量突然上涨,基本上只要是阅读了首座文章的读者,都会生出购买意愿。其比例远超《墨海》和《文学风华》。调查员暂时还未分析出具体原因,但猜测大概率跟《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文章有关。
梅尔文看了好几遍,才压下心中的剧烈跳动,回复:“再探!再报!”
回复完毕后。
他坐在原地愣了半响,接着便狠狠握了握拳头。
看来他没看走眼,还是有很多人跟他一样喜欢这篇文章的。
这就够了!
同一时间。
墨海的总编也收到了克莱因发来的邮件,他脸上露出荒唐:“开什么玩笑?只要是看完《书阁》首座作品的读者,购买意向高达九成?”
哪怕克莱因所处的位置是书阁大本营,但这个比例也太夸张了吧?
定了定神。
总编忽然喊道:“拿一本《书阁》五月刊来。”
在这之前,他因为太忙还没有阅读其他两家的杂志,只是从员工汇报中得知了竞争对手的一些情况,可此刻他却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在拿到《书阁》后,总编马上就找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开始阅读。
几分钟后。
总编抬起了头,表情已经变得无比复杂。
他晃了晃脑袋,又将故事看了一遍,忽然感觉浑身变得一点力气都没有。
另外一边。
文学风华的总编同样沉默不语。
他有些想从眼前的中挑出一些毛病,却发现自己做不到。
“或许……只是少部分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吧?是的,一定是这样。”
他准备看一下读者们的真实反应。
所以他想了想,便点开了《书阁》论坛。
只有在论坛上,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读者心声。
打开论坛后,瞬间密密麻麻的帖子映入眼前。
【感动到我了。】
【我也感动到了,世界需要真情来温暖你我。】
【不得不说看多了讽刺、拜金的短篇,这次《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馨】
【原来短篇,也能让我一颗心变得温暖如火。】
【刚开始以为它不够坐上首座位置,但看完故事后却发现它甚至比诺兰和安德鲁的新作还能触动我。】
几乎都是好评!
“或许是《书阁》控评了?”
文学风华的总编依然有些不甘心,他打开了自己旗下的论坛。
可这一看,他差点表情失态。
只见论坛里面更是热闹。
【这次安德鲁输了!】
【虽然《书阁》首座作品是鸡汤文,可这碗鸡汤我干了。】
【看完安德鲁新作,感觉一般,倒是书阁的《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我眼前一亮。】
【作为一个承受了太多痛苦的我,更是深知这种温暖对陌生人的意义。】
【哪怕我是《文学风华》的粉丝,但这次我依然购买了《书阁》,就为了那一碗面。】
【在我看来,它不是普普通通的一碗面,而是照进你我内心的温暖。】
看到这些帖子内容,文学风华的总编几乎是眼前一黑。
怎么会这样?
自己杂志的粉丝,竟然在吹捧竞争对手?
他咽了咽口水,感觉自己似乎还低估了《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影响力。
它或许真的可以跟诺兰和安德鲁的新作相提并论。
可对方确是新人!
这样的情况下,《书阁》便天然胜出了一筹。
然而……
真的只能跟诺兰他们的新作一个水平吗?
很快。
忽然一个劲爆的消息传了出来:“in上,著名评论家迪恩发表了一片针对《一碗清汤荞麦面》的点评。”
轰!
这下真的是平地惊雷,震得许多人头皮发麻。
迪恩可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以他的咖位,甚至敢于点评三驾马车的作品。
许多人花费重金想请他点评文章都无果。
可没想到,这一次迪恩却主动点评了《书阁》上一个新人的作品。
“点评的什么?”
“是抨击吗?”
“不可能是赞扬吧?”
“迪恩可是出名的毒舌家,哪怕是三驾马车的作品写的不好,他同样敢无情抨击。”
“……”
很快。
众人就找到了迪恩的点评。
但下一秒,众人都愣住了,因为迪恩这篇文章似乎并不是点评,而是说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一直很怕黑,可是每天放学回家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我回家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巷子。它黑暗无比,仿佛是吞噬人的魔鬼大嘴,让我不敢过去。每一天我经过那里的时候,都害怕的不得了。有一天我经过的时候被一只野猫吓得大哭,连滚带爬跑了过去。”
“第二天我再次经过巷子的时候,本来我是提心吊胆的。但是却意外发现巷子中间亮起了一盏灯。它虽然看起来昏暗,却照亮了整个巷子的道路。让我又惊又喜,从此以后过巷子再也不害怕。”
“直到很久的一天,我经过巷子后,偶然转头一看,却发现那盏灯刚好熄灭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盏灯只会在我通过巷子的时候亮起,当我走过了巷子就会熄灭。”
众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什么。
迪恩看似在讲故事,但其实却在叙述着一个和《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样的故事。
最后,迪恩说道:
“互联网的崛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其实众人之间的心距离却更远了。在这些年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件事: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许多人越来越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让这个看起来火热的世界变得冰冷。”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我想一个没有人情味的社会,会让许多本来就经历了曲折和痛苦的人,内心变得更加沮丧和绝望吧?在我看来,这个世界需要一些人来维持温暖。许多时候你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会给他人带来莫大的鼓舞。”
“就像小时候巷子里的那盏灯,它不仅照亮了我通过巷子的道路。也照亮了我以后的人生。”
“在这个社会,我希望的是能够有更多一些能点灯的人。有可能社会并不缺你点亮的这一盏灯。但或许就因为你这盏灯,却会在不经意间照亮一个陌生人的未来。”
“与此同时,我也想鼓励一下在黑暗中挣扎的人:请不要因为现在的困难而放弃拼搏。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看到最后。
许多人一颗心登时被触动,有种说不出的味道。
尤其是最后迪恩说的那句话: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
看到这句话,不知道多少人眼泪夺眶而出。
本来许多人还没有看过《一碗清汤荞麦面》,只是旁听道说。
此刻在见到迪恩的点评后,不知道多少人几乎是不约而同转向了书店、报刊亭、杂志铺,他们想要去读一下这个故事,看看它为何值得迪恩如此用心来点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