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阿姐,我也喝不下了!
姐弟俩一路有说有笑,用了三日走出毒瘴林后,便一直往北面而去。
没有路,他们遇山攀山,遇水涉水,路上除了一些野兽,倒是再没遇到过凡人。
才淌过一条河,远处,几座小渔村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清晰可见。他们经过田边小路,感受着久违的人气。
“诶,真没想到,竟然还有凡人住在这儿。”
林子渊惊奇道。此刻他们位于北榆国最北面,是凡俗界离修真界最近的地方。
由于这里离北榆国太远,也未曾有百姓或是官府跨越千山万水在此开疆拓土。
时间一久,北榆皇帝也就渐渐忘了还有这么一块地方。大家也从未想过,会有人住在这样一片荒凉未开化之地。
林音遥遥看了眼远处几道忙碌的身影,低声对林子渊道:
“不用打扰他们,我们做一辆木舟过海就行。”
“嗯,听阿姐的!”
只是姐弟二人已经尽量绕开走了,却还是被附近的村民看到了,于是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两位客人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走过来,满脸和善地看着姐弟二人。
“爷爷,我们从北榆国过来,准备出海,偶然路过此地。”
林音微笑着回答道,林子渊则有些拘谨地站在林音身侧。。
“出海?”
村民们听后,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几分惆怅。这些村民的衣着十分简便,与北榆国内百姓有所不同。看这衣服的制作工艺,应是比北榆国要落后许多。
“客人,老头子我劝你们还是别出海了。之前也有好多跟你们一样从远处赶来,准备出海去寻什么蓬莱岛。
结果都迷失在海上再也回不来,回来的也变得神智不清,口中嚷嚷着什么修仙长生不老,人是彻底疯了。”
老者叹了口气,他们在这里,就是劝那些准备出海之人迷途知返的。
“爷爷,多谢你的好意,只是我们有不得不出海的理由。你放心好了,我和我弟弟武功高强,若是遇到危险,也能全身而退。”
林音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走出一名葛衣中年男子。
他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姐弟俩,沉声道:“我见过太多像你们这样自信满满的人,也曾有说自已是江湖高手,但最终都葬身大海。你们若执意出海,恐怕也是有去无回。”
林子渊闻言,虽知道这位大叔是出于好心,可心中还是不服气。
他们是修士,才不会有来无回。
于是他上前一步,扬声道:“大叔,我们和那些人不一样!”
至于有何不一样,受到法则之力束缚,他就不能说出口了。
老者摇摇头,从他有记忆起,村里人就没有劝成功过一个人。并且那些出海的人中,有许多人和林子渊说的话相似。
“唉!既然如此,我们便也不劝你们了。不过,这两天天气不好,你们若此时出海,恐怕会遇到危险。”老者顿了顿,继续道:“你们,不如就留在村里,待天气晴朗,再出发如何?”
林音正欲开口时,人群中忽然跑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童。
“哥哥姐姐,你们就留下吧!况且出海,也需要制作木船不是吗。我再偷偷告诉你们喔,我爹爹制作的船是整个村最坚固的!”
“阿姐,这些村民,也太过于热情了吧。”林子渊附耳在林音耳边低声说着。
两人犹豫不决的态度,让村民们不解。
还是村长看出了些什么,于是解释道:“客人,你们别害怕。我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鲜少见过外人,因此对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十分客气。”
“对啊,客人,你们去我家吧。我家昨日刚捕了一条大鱼,正好,与你们分享。”
“还有我家,我媳妇儿酿的酒也可以开封了!”
村民们太过于热情,盛情难却,姐弟二人被村民推推嚷嚷着带进了村中。
村中的一片空地上,村民们特意将各家的桌子拼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露天宴席。
听村长说,这是他们这里的风俗,名为长桌宴,是特意用来招待客人的。
为了招待林音和林子渊,村民们每家都出了一只鸡,甚至还将村中养的猪也杀了。
酒倒了有八十八碗,从高处一直蜿蜒而下。
“客人不要嫌弃我们这村酿的浊酒,这是我们自家酿的,也是一片心意。”
村民们边唱着敬酒歌,边给姐弟二人倒酒。
林音喝了十多碗后实在是喝不下去,这酒虽不醉人,可喝多了肚子也难受。
她弓着腰,伸手推开了递过来的酒碗,“给我弟喝吧,他喝了就当我喝了……”
“吨吨吨……咳咳咳……阿姐,我也喝不下了……”
林子渊喝得满脸红霞飞,他也是实诚,人家喂过来,他就一口闷,喝了得有四五十碗。
那敬酒之人十分热情,唱着歌,就等在他们面前。他们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最后大部分酒都入了林子渊的肚子。
喝完这八十八碗酒,林音又被这些村民带着去那边对歌跳舞,她被村民的热情弄得有些拘束,倒是林子渊,此时反倒是开朗起来,和村里的小孩儿们在那边讨论起了剑法。
“嘿嘿,姐姐,你长得可真好看,跟画上的仙女儿一样。不对,比画上的仙女儿还要好看!”
几个小女儿笑呵呵地围在林音身边,在她周围转圈跳着舞,明媚又天真。
林音轻轻一笑,伸手揉了揉小女孩儿的头,“你也很可爱。”
“阿娘,仙女夸我了!仙女夸我了!”
小女孩儿笑着跑向一位中年妇人,话语中都是炫耀的高兴。
“你啊,别打扰仙女姐姐就行!”
妇人笑着看向林音,这两位客人确实长得十分好看,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
跳得累了,林音坐下,为村民们的舞蹈吹笛伴乐。
他们似乎很喜欢唱歌跳舞,不管何时何地,都喜欢用唱来表达。
「上春山」曲声悠扬,笛声袅袅,山歌村笛也别有一番韵味。
没有路,他们遇山攀山,遇水涉水,路上除了一些野兽,倒是再没遇到过凡人。
才淌过一条河,远处,几座小渔村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清晰可见。他们经过田边小路,感受着久违的人气。
“诶,真没想到,竟然还有凡人住在这儿。”
林子渊惊奇道。此刻他们位于北榆国最北面,是凡俗界离修真界最近的地方。
由于这里离北榆国太远,也未曾有百姓或是官府跨越千山万水在此开疆拓土。
时间一久,北榆皇帝也就渐渐忘了还有这么一块地方。大家也从未想过,会有人住在这样一片荒凉未开化之地。
林音遥遥看了眼远处几道忙碌的身影,低声对林子渊道:
“不用打扰他们,我们做一辆木舟过海就行。”
“嗯,听阿姐的!”
只是姐弟二人已经尽量绕开走了,却还是被附近的村民看到了,于是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两位客人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一位身形佝偻的老者走过来,满脸和善地看着姐弟二人。
“爷爷,我们从北榆国过来,准备出海,偶然路过此地。”
林音微笑着回答道,林子渊则有些拘谨地站在林音身侧。。
“出海?”
村民们听后,眉头紧锁,脸上露出几分惆怅。这些村民的衣着十分简便,与北榆国内百姓有所不同。看这衣服的制作工艺,应是比北榆国要落后许多。
“客人,老头子我劝你们还是别出海了。之前也有好多跟你们一样从远处赶来,准备出海去寻什么蓬莱岛。
结果都迷失在海上再也回不来,回来的也变得神智不清,口中嚷嚷着什么修仙长生不老,人是彻底疯了。”
老者叹了口气,他们在这里,就是劝那些准备出海之人迷途知返的。
“爷爷,多谢你的好意,只是我们有不得不出海的理由。你放心好了,我和我弟弟武功高强,若是遇到危险,也能全身而退。”
林音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走出一名葛衣中年男子。
他目光锐利地打量着姐弟俩,沉声道:“我见过太多像你们这样自信满满的人,也曾有说自已是江湖高手,但最终都葬身大海。你们若执意出海,恐怕也是有去无回。”
林子渊闻言,虽知道这位大叔是出于好心,可心中还是不服气。
他们是修士,才不会有来无回。
于是他上前一步,扬声道:“大叔,我们和那些人不一样!”
至于有何不一样,受到法则之力束缚,他就不能说出口了。
老者摇摇头,从他有记忆起,村里人就没有劝成功过一个人。并且那些出海的人中,有许多人和林子渊说的话相似。
“唉!既然如此,我们便也不劝你们了。不过,这两天天气不好,你们若此时出海,恐怕会遇到危险。”老者顿了顿,继续道:“你们,不如就留在村里,待天气晴朗,再出发如何?”
林音正欲开口时,人群中忽然跑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童。
“哥哥姐姐,你们就留下吧!况且出海,也需要制作木船不是吗。我再偷偷告诉你们喔,我爹爹制作的船是整个村最坚固的!”
“阿姐,这些村民,也太过于热情了吧。”林子渊附耳在林音耳边低声说着。
两人犹豫不决的态度,让村民们不解。
还是村长看出了些什么,于是解释道:“客人,你们别害怕。我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鲜少见过外人,因此对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十分客气。”
“对啊,客人,你们去我家吧。我家昨日刚捕了一条大鱼,正好,与你们分享。”
“还有我家,我媳妇儿酿的酒也可以开封了!”
村民们太过于热情,盛情难却,姐弟二人被村民推推嚷嚷着带进了村中。
村中的一片空地上,村民们特意将各家的桌子拼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露天宴席。
听村长说,这是他们这里的风俗,名为长桌宴,是特意用来招待客人的。
为了招待林音和林子渊,村民们每家都出了一只鸡,甚至还将村中养的猪也杀了。
酒倒了有八十八碗,从高处一直蜿蜒而下。
“客人不要嫌弃我们这村酿的浊酒,这是我们自家酿的,也是一片心意。”
村民们边唱着敬酒歌,边给姐弟二人倒酒。
林音喝了十多碗后实在是喝不下去,这酒虽不醉人,可喝多了肚子也难受。
她弓着腰,伸手推开了递过来的酒碗,“给我弟喝吧,他喝了就当我喝了……”
“吨吨吨……咳咳咳……阿姐,我也喝不下了……”
林子渊喝得满脸红霞飞,他也是实诚,人家喂过来,他就一口闷,喝了得有四五十碗。
那敬酒之人十分热情,唱着歌,就等在他们面前。他们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最后大部分酒都入了林子渊的肚子。
喝完这八十八碗酒,林音又被这些村民带着去那边对歌跳舞,她被村民的热情弄得有些拘束,倒是林子渊,此时反倒是开朗起来,和村里的小孩儿们在那边讨论起了剑法。
“嘿嘿,姐姐,你长得可真好看,跟画上的仙女儿一样。不对,比画上的仙女儿还要好看!”
几个小女儿笑呵呵地围在林音身边,在她周围转圈跳着舞,明媚又天真。
林音轻轻一笑,伸手揉了揉小女孩儿的头,“你也很可爱。”
“阿娘,仙女夸我了!仙女夸我了!”
小女孩儿笑着跑向一位中年妇人,话语中都是炫耀的高兴。
“你啊,别打扰仙女姐姐就行!”
妇人笑着看向林音,这两位客人确实长得十分好看,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
跳得累了,林音坐下,为村民们的舞蹈吹笛伴乐。
他们似乎很喜欢唱歌跳舞,不管何时何地,都喜欢用唱来表达。
「上春山」曲声悠扬,笛声袅袅,山歌村笛也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