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柏山先生
行走在书院当中,听着朗朗读书声和各处欢快的笑语,姬松恍如隔世
这样的场景有多久没有见到过了,也就只有在午夜梦回间才会出现吧
书院现在没有围墙,这是早就设计好的,在二期工程时会建造,到时候书院的范围会超过五百亩。
现在只有两大建筑群,三座教学,一座校舍。
三座教学建筑群围绕着校舍,一是美观,二是方便学生上课。
每座教学建筑,要是满员的话会有一千五百学生同时上课,现在只开放了一座,其他两座都被封存,在明年会开启一座,直到后年才会完全启封。
到时候整个书院要是满员的话,将会有四千五百学生,分三个年级。
书院不负责启蒙教育,这是师资决定的,他不可能让一群大儒,学者去教授一群半大孩子,这是对他们时间的浪费。
为了扩大书院的影响和招生的方便,他让人将算术初阶、格物初探、自然奇迹等书籍大肆刊印,早已在市面上售卖,上面有详细的注解,就是不懂的人也可以照本宣科。
他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学习这些才会进入书院。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不做解释,总会有人替你脑补。
人家会想,你们书院都将这几门课程当做主要教学了,今后不侧重才怪了。
于是,大家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学习,比强制要求强多了。
姬松年纪不大,和很多学生年纪相仿,认识他的人也没多少。
这些年他很少参加什么宴会,平日里更是深居简出,勋贵二代们认识姬松的本身也不多。
在看到姬松一个人在书院里转悠,还以为他是新来的那家嫡子呢,有的还热情的给他引路,只不过被他笑着拒绝了。
姬松的心情很好,好似回到了那个令人向往的求学之地。
书院先生平日办公的地方就在教学区域的后边,那里有一个个单独的办公场所。
但住宿的地方并没有在这里,而是在太白山脚下的独家小院中。
这里的格局和姬氏庄子上的农家小院很像,只是没有那么大而已
精致却不失雅致,在吵闹的书院有种闹中取静的乐趣。
这是先生们住宿的地方,他们只有居住权,并没有拥有权,在书院教学这段时间,他们都可以自由支配这里。
但想要拥有绝对的权利,就必须在书院教学十年以上,这才会被书院当做奖励给他们。
到时候要是不愿再书院终老,书院也会将小院折价后换成钱财给予他们,算是奖励他们为书院做出这么多年贡献的奖励。
像姬松找到哪位算学大牛,那座价值三千贯的小楼并不是书院给的,而是姬松自己自掏腰包赠予的,和书院没什么关系。
姬松作为书院的建造和首创者,当然也有一座小院,但并没有什么特权,格局什么的都和大家一样。
不是姬松非要如此,而是他毕竟是小辈,要是太过特立独行,你让那些研究学问大半辈子的学者怎么想
就算心境豁达不与小辈一般见识,也会造成不小的隔阂,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唯一不同的是,在小院中央有着一株参天巨木,本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在看到这颗树后,就被负责建造小院的老钱留给了自家侯爷。
因为大家都知道侯爷对银杏树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在家中就移栽了不少银杏树。
但可惜的是,银杏树生长周期实在太慢,都七八年了也就一尺直径。
但这颗银杏树看年头足有上百年,这可不多见。
此时正是晚秋时节,树上的叶子已经开始变得青黄,随着徐风袭来,唰唰的声音听着是那么的舒服。
打开小院的门,姬松径直走了进去,这里时常有人打扫,看着还算干净。
“好畤侯好雅兴,不过这银杏树确实不错”
就在姬松沉思之际,一道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回头一看,是一位身穿青灰色衣袍的老人,他的发丝被打理的一丝不苟,漂亮的山羊胡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穿着虽然简朴,但却出处透露出刻在骨子里的高贵。
这是个精致的老头。姬松想道。
“柏山先生不在教室上课,这可对不住书院给您高昂的薪水啊”姬松不爽道。
柏山先生呵呵一笑,并不羞恼,而是笑道“这可算是冤枉老夫了,今日休沐,你这个扒皮可管不到老夫,呵呵”
扒皮
听到这个消息姬松就一阵郁闷,不就是上个月给你少给了十文钱的薪水吗,至于记到现在
还给他取了个扒皮的称号
这是他后来才知道的,原来是账房不知道怎么给少算了十文钱,本来没什么,补给你就了。
但问题就出再他身上,这老头就是个较真的,非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弄错,是不是堂堂好畤侯缺钱了想在他们身上省点
要是真的,他可以不要的,你说这气不气人
完了还到处宣扬姬松扒皮的本质,搞得姬松有气不得出,憋屈的不行
“哼”
这次姬松没搭理他,这老头是谢叔介绍的,是江东周家的人,一身春秋造诣不浅,已经有了大师气象。
要不是和谢廉有着不小的关系,他也没本事千里迢迢的将人请到长安来。
当初谢廉一封书信过去,不到三月就到了长安,可见在路上基本上没怎么停留。
“我说你小子家教是谁教的老夫来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请老夫进去喝一杯”老头还来气了
但姬松可不惯他这毛病,不屑道“万物何以加于吾心”
“世间枷锁只会束缚吾等心智,柏山先生到了这个年纪还没看透”
说完还很欠揍的啧啧有声道“可惜了,可惜了”
一副为你可惜的模样,让老头恨的牙痒痒
他之前就了解过这个年纪轻轻的好畤侯,同时也是大唐自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开国侯。
凡是加此封号的,都是对国家做出巨大功勋的人,但姬松能凭借自身本事,在区区十六岁时就获此殊荣,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他对眼前这个少年侯爷很好奇,
这样的场景有多久没有见到过了,也就只有在午夜梦回间才会出现吧
书院现在没有围墙,这是早就设计好的,在二期工程时会建造,到时候书院的范围会超过五百亩。
现在只有两大建筑群,三座教学,一座校舍。
三座教学建筑群围绕着校舍,一是美观,二是方便学生上课。
每座教学建筑,要是满员的话会有一千五百学生同时上课,现在只开放了一座,其他两座都被封存,在明年会开启一座,直到后年才会完全启封。
到时候整个书院要是满员的话,将会有四千五百学生,分三个年级。
书院不负责启蒙教育,这是师资决定的,他不可能让一群大儒,学者去教授一群半大孩子,这是对他们时间的浪费。
为了扩大书院的影响和招生的方便,他让人将算术初阶、格物初探、自然奇迹等书籍大肆刊印,早已在市面上售卖,上面有详细的注解,就是不懂的人也可以照本宣科。
他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强制要求必须学习这些才会进入书院。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不做解释,总会有人替你脑补。
人家会想,你们书院都将这几门课程当做主要教学了,今后不侧重才怪了。
于是,大家不由自主地去主动学习,比强制要求强多了。
姬松年纪不大,和很多学生年纪相仿,认识他的人也没多少。
这些年他很少参加什么宴会,平日里更是深居简出,勋贵二代们认识姬松的本身也不多。
在看到姬松一个人在书院里转悠,还以为他是新来的那家嫡子呢,有的还热情的给他引路,只不过被他笑着拒绝了。
姬松的心情很好,好似回到了那个令人向往的求学之地。
书院先生平日办公的地方就在教学区域的后边,那里有一个个单独的办公场所。
但住宿的地方并没有在这里,而是在太白山脚下的独家小院中。
这里的格局和姬氏庄子上的农家小院很像,只是没有那么大而已
精致却不失雅致,在吵闹的书院有种闹中取静的乐趣。
这是先生们住宿的地方,他们只有居住权,并没有拥有权,在书院教学这段时间,他们都可以自由支配这里。
但想要拥有绝对的权利,就必须在书院教学十年以上,这才会被书院当做奖励给他们。
到时候要是不愿再书院终老,书院也会将小院折价后换成钱财给予他们,算是奖励他们为书院做出这么多年贡献的奖励。
像姬松找到哪位算学大牛,那座价值三千贯的小楼并不是书院给的,而是姬松自己自掏腰包赠予的,和书院没什么关系。
姬松作为书院的建造和首创者,当然也有一座小院,但并没有什么特权,格局什么的都和大家一样。
不是姬松非要如此,而是他毕竟是小辈,要是太过特立独行,你让那些研究学问大半辈子的学者怎么想
就算心境豁达不与小辈一般见识,也会造成不小的隔阂,这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唯一不同的是,在小院中央有着一株参天巨木,本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在看到这颗树后,就被负责建造小院的老钱留给了自家侯爷。
因为大家都知道侯爷对银杏树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在家中就移栽了不少银杏树。
但可惜的是,银杏树生长周期实在太慢,都七八年了也就一尺直径。
但这颗银杏树看年头足有上百年,这可不多见。
此时正是晚秋时节,树上的叶子已经开始变得青黄,随着徐风袭来,唰唰的声音听着是那么的舒服。
打开小院的门,姬松径直走了进去,这里时常有人打扫,看着还算干净。
“好畤侯好雅兴,不过这银杏树确实不错”
就在姬松沉思之际,一道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回头一看,是一位身穿青灰色衣袍的老人,他的发丝被打理的一丝不苟,漂亮的山羊胡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穿着虽然简朴,但却出处透露出刻在骨子里的高贵。
这是个精致的老头。姬松想道。
“柏山先生不在教室上课,这可对不住书院给您高昂的薪水啊”姬松不爽道。
柏山先生呵呵一笑,并不羞恼,而是笑道“这可算是冤枉老夫了,今日休沐,你这个扒皮可管不到老夫,呵呵”
扒皮
听到这个消息姬松就一阵郁闷,不就是上个月给你少给了十文钱的薪水吗,至于记到现在
还给他取了个扒皮的称号
这是他后来才知道的,原来是账房不知道怎么给少算了十文钱,本来没什么,补给你就了。
但问题就出再他身上,这老头就是个较真的,非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弄错,是不是堂堂好畤侯缺钱了想在他们身上省点
要是真的,他可以不要的,你说这气不气人
完了还到处宣扬姬松扒皮的本质,搞得姬松有气不得出,憋屈的不行
“哼”
这次姬松没搭理他,这老头是谢叔介绍的,是江东周家的人,一身春秋造诣不浅,已经有了大师气象。
要不是和谢廉有着不小的关系,他也没本事千里迢迢的将人请到长安来。
当初谢廉一封书信过去,不到三月就到了长安,可见在路上基本上没怎么停留。
“我说你小子家教是谁教的老夫来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请老夫进去喝一杯”老头还来气了
但姬松可不惯他这毛病,不屑道“万物何以加于吾心”
“世间枷锁只会束缚吾等心智,柏山先生到了这个年纪还没看透”
说完还很欠揍的啧啧有声道“可惜了,可惜了”
一副为你可惜的模样,让老头恨的牙痒痒
他之前就了解过这个年纪轻轻的好畤侯,同时也是大唐自建国以来,最年轻的开国侯。
凡是加此封号的,都是对国家做出巨大功勋的人,但姬松能凭借自身本事,在区区十六岁时就获此殊荣,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他对眼前这个少年侯爷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