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挖角,打入好莱坞的想法
“电影?”
听到史蒂文的话,陈启明忍不住微微一愣。
他也没想到与这位执掌着美国巨头之一的娱乐公司的华纳公司首席执行官见面第一句话居然不是跟他聊唱片。
要知道,华纳唱片虽然现在负责陈启明的欧美大多数事务,但这种合作并不是长期的。
这张ep唱片结束以后,陈启明这边是可以选择结束合作,转而与其他唱片公司合作。
而结束合作,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来华纳总部之前的一天里,陈启明便收到了来自哥论比亚唱片、索尼、百代等数家欧美最顶级的音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
这些公司都开出了让陈启明都为之心动的条件。
其中,索尼唱片更是开出五千万美金的五年,拿下陈启明包括亚洲所有唱片发行权。
不过,五千万美金虽然是个令人心动的数字,但包括陈启明与福隆公司都对这个报价不感兴趣。
没办法,福隆公司这边现在是绝对不可能一次性把陈启明的唱片代理打包出去的。
福隆公司现在每年都能从陈启明身上赚上亿港币。
五千万美金换算成港币,其实也就几个亿。
这些钱,福隆在陈启明身上根本要不了几年就能拿回来。
长期生意跟一锤子买卖,福隆公司显然更倾向于长期。
就算陈启明与福隆对索尼的报价不感兴趣。
但对百代的报价却是很有兴趣。
百代那边喊出了三千万美金拿下陈启明未来三年英文代理权。
只是英文唱片,还只是三年,这对陈启明与福隆公司都是个不小的诱惑。
陈启明不相信华纳唱片不知道百代那边的动作。
但史蒂文居然不谈唱片代理的事,反而是谈电影,这就让陈启明有些不可琢磨了。
不过,史蒂文的下一句话,立刻便让陈启明对他的目的有所了解。
“是的,就是电影!陈,你是个天才音乐创作人,同时,我也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拥有表演天赋的存在。
你在亚洲就是影、歌同时发展。
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我们很希望在欧美也打造出这样一个超级巨星。”
听到这话,陈启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华纳这哪是不想谈唱片代理的事呀,他们的胃口还无比巨大。
不仅是唱片代理,就连陈启明的影视代理,他们都想拿下。
虽然陈启明在好莱坞根本没有任何名气。
但这并不是绝对。
就像港台地区的顶级歌星要是有兴趣拍电影,先天就会有票房保障一样。
欧美这边同样如此。
要是迈克尔杰克逊去拍电影,票房虽然不能说无比恐怖,但凭借着他庞大的粉丝基量,票房也绝对不会让电影公司亏。
而陈启明现在虽然没有迈克尔杰克逊的咖位高,在欧美的人气也同样天差地别。
但陈启明有一个优势。
他的优势就是在亚洲那边,陈启明拥有很强的号召力。
这号召力不仅是在音乐上。
在亚洲,陈启明的电影同样很受欢迎。
有亚洲做底,华纳只要为陈启明制作了电影,哪怕在欧美不赚钱,在亚洲,凭借陈启明的票房号召力,也同样可以赚钱。
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要是再加上唱片代理。
华纳唱片绝对会收获更大的利益。
当然,华纳唱片能获得利益,同样的,陈启明自然也是如此。
只要华纳公司真的负责帮忙,他想打入好莱坞,或许一样会很难,但同样的,也会简单。
最起码,可能会比成龙更简单。
毕竟,华纳唱片可比新线影业有实力多了。
好吧,其实新线影业也是时代华纳集团的一员。
只是新线享有公司的自主经营权,虽然同属时代华纳集团,但其电影经营与集团内部的其他电影公司并无相关。
之所以提到新线,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成龙这些年闯荡好莱坞,依靠的其实就是新线影业。
新线电影公司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独立制片发行公司,以面对美国高校发行欧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为主。
1979年进入制片业,投资拍摄低成本恐怖片。
1990年通过向fo购买其不敢发行的香港嘉禾电影《忍者神龟》并大获成功后,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独立电影发行公司。
也是这次《忍者神龟》的成功,新线电影公司与香港嘉禾搭上了关系,嘉禾旗下很多电影的欧美发行权都交给了新线电影。
这其中就包括成龙近几年在好莱坞有发行的《飞鹰计划》、《龙兄虎弟》、等等。
可惜的是当时的新线虽然发行能力不弱,但宣传能力却逊色不少。
成龙这些电影在欧美录像带市场虽然有一定成绩,但却不突出。
直到去年。
去年,新线被时代华纳收购。
收购后,虽然还是独立制片,但宣发各种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也是因此,陈启明听说嘉禾跟成龙有意再闯一次好莱坞。
嗯,闯荡好莱坞几乎已经成了成龙的执念了。
陈启明虽然不像成龙那样对打入好莱坞有执念,但他对此同样是不排斥的。
让自己的电影被全世界看到,这想想都让人爽。
而有时代华纳的助力,这路程绝对不会太难。
“你们打算为我制作什么电影?”
陈启明敢兴趣的问道。
“一部你的传记怎么样?”
发现陈启明感兴趣,史蒂文脸上笑容更盛。
为何要帮陈启明打入好莱坞?
除了陈启明在亚洲拥有不俗的电影票房号召力,不会让华纳亏钱外。
最主要原因其实还是陈启明的唱片。
在史蒂文的计划中是以电影来加深双方的关系,让时代华纳与陈启明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唱片合作关系。
有这一层关系在,再谈唱片,那将更容易。
“传记?no!如果是传记,那算了。
我不认为美国人对一个中国人的传记会感兴趣,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拥有不俗人气的歌手。
我可不是布鲁斯李,也不会他那种功夫,可以凭借功夫吸引人。
我虽然会音乐,但想用音乐来吸引人看电影,这应该会很难。”
听到是传记,陈启明立刻摇头。
(本章完)
听到史蒂文的话,陈启明忍不住微微一愣。
他也没想到与这位执掌着美国巨头之一的娱乐公司的华纳公司首席执行官见面第一句话居然不是跟他聊唱片。
要知道,华纳唱片虽然现在负责陈启明的欧美大多数事务,但这种合作并不是长期的。
这张ep唱片结束以后,陈启明这边是可以选择结束合作,转而与其他唱片公司合作。
而结束合作,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就在来华纳总部之前的一天里,陈启明便收到了来自哥论比亚唱片、索尼、百代等数家欧美最顶级的音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
这些公司都开出了让陈启明都为之心动的条件。
其中,索尼唱片更是开出五千万美金的五年,拿下陈启明包括亚洲所有唱片发行权。
不过,五千万美金虽然是个令人心动的数字,但包括陈启明与福隆公司都对这个报价不感兴趣。
没办法,福隆公司这边现在是绝对不可能一次性把陈启明的唱片代理打包出去的。
福隆公司现在每年都能从陈启明身上赚上亿港币。
五千万美金换算成港币,其实也就几个亿。
这些钱,福隆在陈启明身上根本要不了几年就能拿回来。
长期生意跟一锤子买卖,福隆公司显然更倾向于长期。
就算陈启明与福隆对索尼的报价不感兴趣。
但对百代的报价却是很有兴趣。
百代那边喊出了三千万美金拿下陈启明未来三年英文代理权。
只是英文唱片,还只是三年,这对陈启明与福隆公司都是个不小的诱惑。
陈启明不相信华纳唱片不知道百代那边的动作。
但史蒂文居然不谈唱片代理的事,反而是谈电影,这就让陈启明有些不可琢磨了。
不过,史蒂文的下一句话,立刻便让陈启明对他的目的有所了解。
“是的,就是电影!陈,你是个天才音乐创作人,同时,我也觉得你是一个非常拥有表演天赋的存在。
你在亚洲就是影、歌同时发展。
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我们很希望在欧美也打造出这样一个超级巨星。”
听到这话,陈启明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华纳这哪是不想谈唱片代理的事呀,他们的胃口还无比巨大。
不仅是唱片代理,就连陈启明的影视代理,他们都想拿下。
虽然陈启明在好莱坞根本没有任何名气。
但这并不是绝对。
就像港台地区的顶级歌星要是有兴趣拍电影,先天就会有票房保障一样。
欧美这边同样如此。
要是迈克尔杰克逊去拍电影,票房虽然不能说无比恐怖,但凭借着他庞大的粉丝基量,票房也绝对不会让电影公司亏。
而陈启明现在虽然没有迈克尔杰克逊的咖位高,在欧美的人气也同样天差地别。
但陈启明有一个优势。
他的优势就是在亚洲那边,陈启明拥有很强的号召力。
这号召力不仅是在音乐上。
在亚洲,陈启明的电影同样很受欢迎。
有亚洲做底,华纳只要为陈启明制作了电影,哪怕在欧美不赚钱,在亚洲,凭借陈启明的票房号召力,也同样可以赚钱。
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要是再加上唱片代理。
华纳唱片绝对会收获更大的利益。
当然,华纳唱片能获得利益,同样的,陈启明自然也是如此。
只要华纳公司真的负责帮忙,他想打入好莱坞,或许一样会很难,但同样的,也会简单。
最起码,可能会比成龙更简单。
毕竟,华纳唱片可比新线影业有实力多了。
好吧,其实新线影业也是时代华纳集团的一员。
只是新线享有公司的自主经营权,虽然同属时代华纳集团,但其电影经营与集团内部的其他电影公司并无相关。
之所以提到新线,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成龙这些年闯荡好莱坞,依靠的其实就是新线影业。
新线电影公司是1967年就成立的一家独立制片发行公司,以面对美国高校发行欧洲及本土低成本恐怖片为主。
1979年进入制片业,投资拍摄低成本恐怖片。
1990年通过向fo购买其不敢发行的香港嘉禾电影《忍者神龟》并大获成功后,成为有广泛影响的独立电影发行公司。
也是这次《忍者神龟》的成功,新线电影公司与香港嘉禾搭上了关系,嘉禾旗下很多电影的欧美发行权都交给了新线电影。
这其中就包括成龙近几年在好莱坞有发行的《飞鹰计划》、《龙兄虎弟》、等等。
可惜的是当时的新线虽然发行能力不弱,但宣传能力却逊色不少。
成龙这些电影在欧美录像带市场虽然有一定成绩,但却不突出。
直到去年。
去年,新线被时代华纳收购。
收购后,虽然还是独立制片,但宣发各种能力都获得了提升。
也是因此,陈启明听说嘉禾跟成龙有意再闯一次好莱坞。
嗯,闯荡好莱坞几乎已经成了成龙的执念了。
陈启明虽然不像成龙那样对打入好莱坞有执念,但他对此同样是不排斥的。
让自己的电影被全世界看到,这想想都让人爽。
而有时代华纳的助力,这路程绝对不会太难。
“你们打算为我制作什么电影?”
陈启明敢兴趣的问道。
“一部你的传记怎么样?”
发现陈启明感兴趣,史蒂文脸上笑容更盛。
为何要帮陈启明打入好莱坞?
除了陈启明在亚洲拥有不俗的电影票房号召力,不会让华纳亏钱外。
最主要原因其实还是陈启明的唱片。
在史蒂文的计划中是以电影来加深双方的关系,让时代华纳与陈启明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一的唱片合作关系。
有这一层关系在,再谈唱片,那将更容易。
“传记?no!如果是传记,那算了。
我不认为美国人对一个中国人的传记会感兴趣,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拥有不俗人气的歌手。
我可不是布鲁斯李,也不会他那种功夫,可以凭借功夫吸引人。
我虽然会音乐,但想用音乐来吸引人看电影,这应该会很难。”
听到是传记,陈启明立刻摇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