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探花及第却尘缘
话说莺儿见宝玉说话摸不着头脑,正自要走,只听宝玉又说道:“傻丫头,我告诉你罢。你姑娘既是有造化的,你跟着他自然也是有造化的了。你袭人姐姐是靠不住的。只要往后你尽心服侍他就是了。日后或有好处,也不枉你跟着他熬了一场。”
莺儿听了前头像话,后头说的又有些不像了,便道:“我知道了。姑娘还等我呢。二爷要吃果子时,打发小丫头叫我就是了。”宝玉点头,莺儿才去了。一时宝钗袭人回来,各自房中去了。
且说过了几天便是场期,别人只知盼望他爷儿两个作了好文章便可以高中的了,只有宝钗见宝玉的功课虽好,只是那有意无意之间,却别有一种冷静的光景。她深知宝玉即将参加考试,头一件,叔侄两个都是初次赴考,恐人马拥挤有什么失闪;第二件,宝玉自和尚去后总不出门,虽然见他用功喜欢,只是改的太速太好了,反倒有些信不及,只怕又有什么变故。
因此,在进场的头一天,宝钗一面派了袭人带了小丫头们同着素云等给他爷儿两个收拾妥当,自己又都过了目,好好的搁起预备着。她深知这次考试对宝玉来说意义重大,所以她亲自检查了一遍,确保一切都准备得当。另一方面,她又过来同李纨回了王夫人,拣家里的老成管事的多派了几个,只说怕人马拥挤碰了。
宝钗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保宝玉在考试当天能够顺利进入考场,避免因为人多拥挤而出现意外;二是让宝玉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她希望通过这些安排,能够让宝玉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天,宝玉和贾兰换上了半新不旧的衣服,心情愉快地过来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嘱咐道:“你们爷儿两个都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但是你们活了这么大,并没有离开我一天。即使不在我身边,也有丫鬟媳妇们陪伴着,从来没有自己孤身睡过一夜。今天各自进去考场,孤孤单单,举目无亲,一定要自己保重身体。早点完成文章出来,找到家人早点回来,也让你母亲和媳妇们放心。”王夫人说着不禁感到伤心起来。
贾兰听一句答应一句。只见宝玉一声不吭,等王夫人说完后,走过来给王夫人跪下,满眼含泪,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生养了我一辈子,我也无法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只有这一次参加考试用心写好文章,好好地中个举人再高中进士出来。那时太太会非常高兴,儿子的责任也就完成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掩盖过去了。”王夫人听了,更加感到伤心起来,便说:“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可惜你老太太不能见到你的面了!”
在说话的同时,他伸手去拉宝玉起来。然而,宝玉却坚持跪着,不愿意起身。他说道:“无论老太太是否见我,她都知道我的情况,喜欢我的话,既然已经知道了,喜欢了,那么即使不见我也和见了是一样的。我们之间并没有因为形体的距离而产生隔阂,神气上依然是相通的。”
李纨看到王夫人和宝玉这样的情景,一方面担心会引发宝玉的病情,另一方面也觉得气氛不太吉利。于是,她赶紧走过来劝说道:“太太,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您要这么伤心呢?而且宝兄弟最近表现得很好,非常孝顺,又肯用功学习。只要他带着侄儿进去好好地写文章,早点回来,把作品拿给我们的世交老先生们看,等到他们两个人都取得了好成绩,这件事情就圆满了。”说着,她叫人扶起宝玉。
宝玉却转过身来向李纨行了一个礼,说:“嫂子放心。我们俩都是一定会成功的。将来兰哥还会有更大的成就,大嫂子也会戴上凤冠穿上霞帔。”李纨笑着说:“但愿能应验叔叔的话,也不枉费——”说到这里,她担心又会惹得王夫人伤心,于是连忙咽下了后面的话。宝玉也笑着说:“只要有了一个好儿子能够继承祖业,就算大哥不能见到这一切,也算是他的后事已经安排好了。”李纨见天色已晚,不想再和他多说什么,只好点点头表示理解。
此时,宝钗在一旁听得早已呆住了。这些话不仅让宝钗感到不祥之兆,就连王夫人和李纨所说的每一句话也都充满了不祥的气息。然而她又不敢过于认真看待这些预感,只能强忍着泪水默默无言。宝玉走到她面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众人见他的举动如此古怪,却又猜不透他的心思,也不敢嘲笑他。只见宝钗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众人更加觉得奇怪不解。
宝玉再次对众人说道:“姐姐们,我要离开了,你们要好好地跟着太太,等待我带来好消息。”宝钗回应道:“是时候了,你不必再说这些琐碎的话了。”
宝玉说:“你这样催促我,我自己也知道该走了。”他回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只有惜春和雪雁不在,于是说:“替我向四妹妹和雪雁姐姐她们告别吧,反正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众人听了他的话,觉得他既有道理又像是在胡言乱语。大家都认为他从没出过门,都是被太太的一套话给逼出来的,不如早点让他离开,免得节外生枝。于是他们说:“外面有人在等你,你再耽搁就会误了时间。”
宝玉仰天大笑道:“走了,走了!不用再闹了,事情已经结束了!”众人也跟着笑着说:“快走吧。”唯独王夫人和宝钗母女俩仿佛是在经历生离死别一般,眼泪不知从哪里涌出来,一直流个不停,几乎要哭出声来。然而看到宝玉嬉皮笑脸的样子,显得有些疯癫,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玉走出门去。正如诗句所说:
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当王夫人看到考试的日期一天天接近,她心里充满了期待,只盼望着宝玉和贾兰能够早日回来。然而,到了中午时分,她仍然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王夫人、李纨和宝钗都开始感到焦虑,于是决定派人去他们住的地方打听消息。
派去的人去了之后,却没有带回任何消息,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没有回来。王夫人等人再次派人去打听,结果还是一样。三个人的心情就像热油在锅里熬煎一样,焦急不安。直到傍晚时分,有人进来了,原来是贾兰回来了。众人看到他,都高兴地问道:“宝二叔呢?”贾兰却连请安都没有来得及,就哭着说:“二叔丢了。”
莺儿听了前头像话,后头说的又有些不像了,便道:“我知道了。姑娘还等我呢。二爷要吃果子时,打发小丫头叫我就是了。”宝玉点头,莺儿才去了。一时宝钗袭人回来,各自房中去了。
且说过了几天便是场期,别人只知盼望他爷儿两个作了好文章便可以高中的了,只有宝钗见宝玉的功课虽好,只是那有意无意之间,却别有一种冷静的光景。她深知宝玉即将参加考试,头一件,叔侄两个都是初次赴考,恐人马拥挤有什么失闪;第二件,宝玉自和尚去后总不出门,虽然见他用功喜欢,只是改的太速太好了,反倒有些信不及,只怕又有什么变故。
因此,在进场的头一天,宝钗一面派了袭人带了小丫头们同着素云等给他爷儿两个收拾妥当,自己又都过了目,好好的搁起预备着。她深知这次考试对宝玉来说意义重大,所以她亲自检查了一遍,确保一切都准备得当。另一方面,她又过来同李纨回了王夫人,拣家里的老成管事的多派了几个,只说怕人马拥挤碰了。
宝钗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保宝玉在考试当天能够顺利进入考场,避免因为人多拥挤而出现意外;二是让宝玉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他的信心和勇气。她希望通过这些安排,能够让宝玉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天,宝玉和贾兰换上了半新不旧的衣服,心情愉快地过来见了王夫人。王夫人嘱咐道:“你们爷儿两个都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但是你们活了这么大,并没有离开我一天。即使不在我身边,也有丫鬟媳妇们陪伴着,从来没有自己孤身睡过一夜。今天各自进去考场,孤孤单单,举目无亲,一定要自己保重身体。早点完成文章出来,找到家人早点回来,也让你母亲和媳妇们放心。”王夫人说着不禁感到伤心起来。
贾兰听一句答应一句。只见宝玉一声不吭,等王夫人说完后,走过来给王夫人跪下,满眼含泪,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生养了我一辈子,我也无法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只有这一次参加考试用心写好文章,好好地中个举人再高中进士出来。那时太太会非常高兴,儿子的责任也就完成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掩盖过去了。”王夫人听了,更加感到伤心起来,便说:“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可惜你老太太不能见到你的面了!”
在说话的同时,他伸手去拉宝玉起来。然而,宝玉却坚持跪着,不愿意起身。他说道:“无论老太太是否见我,她都知道我的情况,喜欢我的话,既然已经知道了,喜欢了,那么即使不见我也和见了是一样的。我们之间并没有因为形体的距离而产生隔阂,神气上依然是相通的。”
李纨看到王夫人和宝玉这样的情景,一方面担心会引发宝玉的病情,另一方面也觉得气氛不太吉利。于是,她赶紧走过来劝说道:“太太,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您要这么伤心呢?而且宝兄弟最近表现得很好,非常孝顺,又肯用功学习。只要他带着侄儿进去好好地写文章,早点回来,把作品拿给我们的世交老先生们看,等到他们两个人都取得了好成绩,这件事情就圆满了。”说着,她叫人扶起宝玉。
宝玉却转过身来向李纨行了一个礼,说:“嫂子放心。我们俩都是一定会成功的。将来兰哥还会有更大的成就,大嫂子也会戴上凤冠穿上霞帔。”李纨笑着说:“但愿能应验叔叔的话,也不枉费——”说到这里,她担心又会惹得王夫人伤心,于是连忙咽下了后面的话。宝玉也笑着说:“只要有了一个好儿子能够继承祖业,就算大哥不能见到这一切,也算是他的后事已经安排好了。”李纨见天色已晚,不想再和他多说什么,只好点点头表示理解。
此时,宝钗在一旁听得早已呆住了。这些话不仅让宝钗感到不祥之兆,就连王夫人和李纨所说的每一句话也都充满了不祥的气息。然而她又不敢过于认真看待这些预感,只能强忍着泪水默默无言。宝玉走到她面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众人见他的举动如此古怪,却又猜不透他的心思,也不敢嘲笑他。只见宝钗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众人更加觉得奇怪不解。
宝玉再次对众人说道:“姐姐们,我要离开了,你们要好好地跟着太太,等待我带来好消息。”宝钗回应道:“是时候了,你不必再说这些琐碎的话了。”
宝玉说:“你这样催促我,我自己也知道该走了。”他回头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只有惜春和雪雁不在,于是说:“替我向四妹妹和雪雁姐姐她们告别吧,反正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众人听了他的话,觉得他既有道理又像是在胡言乱语。大家都认为他从没出过门,都是被太太的一套话给逼出来的,不如早点让他离开,免得节外生枝。于是他们说:“外面有人在等你,你再耽搁就会误了时间。”
宝玉仰天大笑道:“走了,走了!不用再闹了,事情已经结束了!”众人也跟着笑着说:“快走吧。”唯独王夫人和宝钗母女俩仿佛是在经历生离死别一般,眼泪不知从哪里涌出来,一直流个不停,几乎要哭出声来。然而看到宝玉嬉皮笑脸的样子,显得有些疯癫,于是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玉走出门去。正如诗句所说:
走求名利无双地,打出樊笼第一关。
当王夫人看到考试的日期一天天接近,她心里充满了期待,只盼望着宝玉和贾兰能够早日回来。然而,到了中午时分,她仍然没有见到他们的身影。王夫人、李纨和宝钗都开始感到焦虑,于是决定派人去他们住的地方打听消息。
派去的人去了之后,却没有带回任何消息,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没有回来。王夫人等人再次派人去打听,结果还是一样。三个人的心情就像热油在锅里熬煎一样,焦急不安。直到傍晚时分,有人进来了,原来是贾兰回来了。众人看到他,都高兴地问道:“宝二叔呢?”贾兰却连请安都没有来得及,就哭着说:“二叔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