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杯弓蛇影颦卿绝粒
宝玉好奇地问道:“妹妹,你最近这两日有弹琴吗?”黛玉回答道:“已经有两天没有弹琴了。因为写字的时候已经觉得手冷,所以哪里还有心思去弹琴呢?”宝玉说:“既然不弹也就算了。我觉得琴虽然是一种高雅的乐器,但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通过弹琴能够弹出富贵长寿来,反而常常弹出忧思怨愤的情感。而且,弹琴还需要心里记住谱子,这可能会让人分心。依我之见,妹妹身体本来就单薄,不必再操这份心了。”黛玉听后抿着嘴儿笑了起来。
宝玉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琴问道:“这张琴就是你说的那张吗?怎么看起来这么短?”黛玉笑着解释道:“这张琴并不是短,而是因为我小时候学抚琴的时候,其他琴都不够长,所以我特地请人做了这张琴。虽然不是传说中的焦尾枯桐那样的名琴,但这鹤仙凤尾的形状还是相当齐整的;龙池和雁足的位置也恰到好处。你看这断纹,是不是像牛旄一样?所以它的音韵也还算清越动听。”
宝玉微笑着问道:“妹妹,你最近有没有创作什么诗词?”黛玉回答:“自从我们成立了诗社之后,我并没有大量地创作。”宝玉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别瞒我了。我其实听到了你吟唱的那句‘不可惙,素心何如天上月’,那声音在琴中回荡,显得格外的响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黛玉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听见的?”宝玉解释道:“那天我从蓼风轩经过时,无意中听到了你的歌声。我怕打扰到你,所以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但我还是想请教你:前面的诗句都是平韵,但到了最后突然转为了仄韵,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吗?”黛玉淡淡地说:“这只是人心自然流露的情感,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宝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惜我对音律并不了解,白白听了那么久!”黛玉感慨地说:“自古以来,真正懂得音律的人又有几个呢?”
宝玉听了黛玉的话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辞可能有些冒失,他担心这样会伤害到黛玉的心。于是,他犹豫了一下,决定先坐下来,心里却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黛玉此刻也在回想自己刚才的话,她觉得刚才的语气似乎有些冷淡,心中也有些愧疚。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宝玉越发觉得黛玉似乎有什么心事,他不禁开始怀疑起黛玉的真实想法。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他讪讪地站起来,对黛玉说道:“妹妹坐着罢,我还要到三妹妹那里瞧瞧去呢。”
黛玉闻言,微微一笑,回答道:“你若见了三妹妹,替我问候一声罢。”宝玉答应了一声,便离开了房间。
黛玉将宝玉送至屋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然后自己默默地走回来。她的心情有些沉重,坐在椅子上,思绪飘忽不定。她的心里不禁想道:“宝玉近来的言行举止总是让我捉摸不透,他说话时总是半吐半吞,态度忽冷忽热,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正当黛玉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时,紫鹃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姑娘,你今天的文章写完了吗?我已经把笔砚都收好了。”黛玉轻轻地摇了摇头,回答道:“不写了,你把笔砚收起去吧。”说完,她站起身,慢慢地走进里间的卧室,躺在床上,开始细细地回想和琢磨刚才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紫鹃再次走进房间,看到黛玉正躺在床上发呆,便轻声问道:“姑娘,你要不要喝碗茶解解闷?”黛玉轻轻摇头,回答道:“不用了,你们自己去忙吧。”说完,她又闭上了眼睛,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紫鹃应声答应后便走出来,发现雪雁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紫鹃走到她身边,好奇地问道:“你现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雪雁正陷入沉思之中,被紫鹃的突然提问吓了一跳,于是说道:“你别大声嚷嚷,今天我听到了一个消息,告诉你听,是不是很神奇?不过你可别告诉别人。”说着,她朝屋里指了指。然后她自己先走了进去,示意紫鹃跟着她出来,来到门外的平台下,悄悄地说:“姐姐,你听到了吗?宝玉已经订婚了。”紫鹃听到这个消息,也吓了一跳,问道:“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难道是真的吗?”雪雁回答:“当然是真的!其他人可能都知道了,只有我们没听说。”紫鹃追问:“你是从哪里听来的?”雪雁回答:“我听侍书说的,对方是一个知府家的女儿,家境和人品都很好。”
紫鹃正在专心倾听的时候,突然听到黛玉咳嗽了一声,似乎已经起床了。紫鹃担心黛玉出来听到她们的谈话,于是拉着雪雁的手,轻轻摇了摇,示意她不要说话。她们往里望去,没有看到任何动静,才又悄悄地问道:“他到底说了些什么?”雪雁回答道:“前几天不是叫我去三姑娘那里道谢吗?三姑娘不在屋里,只有侍书在那里。大家坐着闲聊时,无意中说起宝二爷淘气的事情。他说:‘宝二爷怎么好,只会玩儿,全不像大人的样子,已经说亲了,还是这么呆头呆脑。’我问他定了没有。他说是定了,是个什么王大爷做媒的,那王大爷是东府里的亲戚,所以也不用打听,一说就成了。”紫鹃侧着头想了一想,“这句话真奇怪!”又问道:“为什么家里没有人提起这件事?”雪雁解释道:“侍书也说过,这是老太太的意思;如果一提起这件事,恐怕宝玉会分心,所以大家都不提。侍书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后,还叮嘱我千万不要泄露出去,知道我多嘴。”她把手往里一指,“所以他面前也不提这件事,今天是因为你问起,我才告诉你。”
宝玉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琴问道:“这张琴就是你说的那张吗?怎么看起来这么短?”黛玉笑着解释道:“这张琴并不是短,而是因为我小时候学抚琴的时候,其他琴都不够长,所以我特地请人做了这张琴。虽然不是传说中的焦尾枯桐那样的名琴,但这鹤仙凤尾的形状还是相当齐整的;龙池和雁足的位置也恰到好处。你看这断纹,是不是像牛旄一样?所以它的音韵也还算清越动听。”
宝玉微笑着问道:“妹妹,你最近有没有创作什么诗词?”黛玉回答:“自从我们成立了诗社之后,我并没有大量地创作。”宝玉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别瞒我了。我其实听到了你吟唱的那句‘不可惙,素心何如天上月’,那声音在琴中回荡,显得格外的响亮。这是真的还是假的?”黛玉有些惊讶地问:“你怎么听见的?”宝玉解释道:“那天我从蓼风轩经过时,无意中听到了你的歌声。我怕打扰到你,所以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但我还是想请教你:前面的诗句都是平韵,但到了最后突然转为了仄韵,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吗?”黛玉淡淡地说:“这只是人心自然流露的情感,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宝玉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可惜我对音律并不了解,白白听了那么久!”黛玉感慨地说:“自古以来,真正懂得音律的人又有几个呢?”
宝玉听了黛玉的话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辞可能有些冒失,他担心这样会伤害到黛玉的心。于是,他犹豫了一下,决定先坐下来,心里却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黛玉此刻也在回想自己刚才的话,她觉得刚才的语气似乎有些冷淡,心中也有些愧疚。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宝玉越发觉得黛玉似乎有什么心事,他不禁开始怀疑起黛玉的真实想法。为了打破这尴尬的气氛,他讪讪地站起来,对黛玉说道:“妹妹坐着罢,我还要到三妹妹那里瞧瞧去呢。”
黛玉闻言,微微一笑,回答道:“你若见了三妹妹,替我问候一声罢。”宝玉答应了一声,便离开了房间。
黛玉将宝玉送至屋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然后自己默默地走回来。她的心情有些沉重,坐在椅子上,思绪飘忽不定。她的心里不禁想道:“宝玉近来的言行举止总是让我捉摸不透,他说话时总是半吐半吞,态度忽冷忽热,我真的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正当黛玉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时,紫鹃走了过来,关切地问道:“姑娘,你今天的文章写完了吗?我已经把笔砚都收好了。”黛玉轻轻地摇了摇头,回答道:“不写了,你把笔砚收起去吧。”说完,她站起身,慢慢地走进里间的卧室,躺在床上,开始细细地回想和琢磨刚才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紫鹃再次走进房间,看到黛玉正躺在床上发呆,便轻声问道:“姑娘,你要不要喝碗茶解解闷?”黛玉轻轻摇头,回答道:“不用了,你们自己去忙吧。”说完,她又闭上了眼睛,继续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
紫鹃应声答应后便走出来,发现雪雁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紫鹃走到她身边,好奇地问道:“你现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雪雁正陷入沉思之中,被紫鹃的突然提问吓了一跳,于是说道:“你别大声嚷嚷,今天我听到了一个消息,告诉你听,是不是很神奇?不过你可别告诉别人。”说着,她朝屋里指了指。然后她自己先走了进去,示意紫鹃跟着她出来,来到门外的平台下,悄悄地说:“姐姐,你听到了吗?宝玉已经订婚了。”紫鹃听到这个消息,也吓了一跳,问道:“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难道是真的吗?”雪雁回答:“当然是真的!其他人可能都知道了,只有我们没听说。”紫鹃追问:“你是从哪里听来的?”雪雁回答:“我听侍书说的,对方是一个知府家的女儿,家境和人品都很好。”
紫鹃正在专心倾听的时候,突然听到黛玉咳嗽了一声,似乎已经起床了。紫鹃担心黛玉出来听到她们的谈话,于是拉着雪雁的手,轻轻摇了摇,示意她不要说话。她们往里望去,没有看到任何动静,才又悄悄地问道:“他到底说了些什么?”雪雁回答道:“前几天不是叫我去三姑娘那里道谢吗?三姑娘不在屋里,只有侍书在那里。大家坐着闲聊时,无意中说起宝二爷淘气的事情。他说:‘宝二爷怎么好,只会玩儿,全不像大人的样子,已经说亲了,还是这么呆头呆脑。’我问他定了没有。他说是定了,是个什么王大爷做媒的,那王大爷是东府里的亲戚,所以也不用打听,一说就成了。”紫鹃侧着头想了一想,“这句话真奇怪!”又问道:“为什么家里没有人提起这件事?”雪雁解释道:“侍书也说过,这是老太太的意思;如果一提起这件事,恐怕宝玉会分心,所以大家都不提。侍书告诉了我这个消息后,还叮嘱我千万不要泄露出去,知道我多嘴。”她把手往里一指,“所以他面前也不提这件事,今天是因为你问起,我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