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平儿听到凤姐派人来找她,心中有些疑惑。她问道:“何事如此紧急?我被大奶奶拉住说话,并未逃走,为何接连派人来找我!”那丫头说道:“这并非我的主意,姑娘这话自己和奶奶说去!”平儿啐道:“罢了,你们越发得寸进尺了!”说着走来,只见凤姐儿不在屋内。
忽然看见上次来打秋风的刘姥姥和板儿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儿、倭瓜以及一些野菜。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
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份,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候。早就要来请姑奶奶安好,因为庄家忙碌。今年好不容易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第一批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着最好的部分,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菜儿,也算我们的心意。”
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坐下后,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下,命小丫头子倒茶去。周瑞张材两家的因笑道:“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平儿笑道:“可不是?我本不喝,大奶奶和姑娘们只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两盅,脸就红了。”张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喝呢,又没人让我,明日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了我去罢。”说着,大家都笑了。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称两个或三个。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张材家的道:“要是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吃的话,只怕还不够。”
平儿道:“哪里都能吃到?不过都是有名望的人吃两个而已。那些普通人也有摸到的,也有摸不到的。”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加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平儿听了刘姥姥的话,心中感慨万分。她深知这些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却也看到了他们淳朴善良、勤劳节俭的品质。
平儿好奇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已经见过奶奶了?”刘姥姥点点头,回答道:“是的,她叫我们在这里等着。”说着,她又往窗外看了看天气,接着说:“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如果出不了城,那就太糟糕了。”周瑞家的主动说:“我先去替你们看看情况。”说完,她就径直离开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脸上带着笑意说:“姥姥真是有福气啊,竟然遇到了这两个人!”平儿和其他人都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周瑞家的笑着说:“二奶奶现在正在老太太那里呢。我刚才悄悄地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回家了,但恐怕晚了就赶不出城去了。’二奶奶说:‘她大老远地来了,还扛了这么多东西。既然晚了,就让她住一晚,明天再走吧。’这不是正好投上了二奶奶的缘吗?而且,更没想到的是,老太太也听到了这件事,她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就把情况解释清楚了。老太太又说:‘我正想找一个有经验的老人家聊聊天,请她过来见见吧。’这不就是意想不到的缘分吗?”说完,她催促刘姥姥赶快下去去见老太太。
刘姥姥有些尴尬地说:“我这模样,怎么能见得人呢?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带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有两个又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道:“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着,等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得?”
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量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日住儿去了,二爷偏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做了情了。你今日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
平儿道:“明日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他那剩的利钱,明日要还不交来,奶奶不要了,索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一声便离去了。
平儿和其他姐妹们一起来到贾母的房中,大观园里的姐妹们都在贾母面前恭敬地侍奉着。刘姥姥走进房间,只见满屋子都是珠光宝气,花枝招展的景象,她并不知道这些美丽的装饰是属于谁的。她看到一张榻上斜躺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穿着纱罗衣服的美人般的丫鬟正在为老婆婆捶腿,而凤姐儿则站在那里和其他人谈笑风生。
刘姥姥立刻意识到这位老婆婆就是贾母,于是她急忙上前陪着笑脸,向贾母行了几个拜礼,口中说道:“请老寿星安好。”贾母也急忙欠身回礼,并命周瑞家的端过一把椅子让刘姥姥坐下来。然而,板儿仍然感到害怕,不知道该如何问候贾母。
贾母,一位年迈的贵妇人,看着刘姥姥,微笑着问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起身,恭敬地回答:“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听后,感叹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个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听到贾母的话,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她笑着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也这么着,那些庄家活也没人做了。”贾母听后,深深地点了点头,说:“眼睛牙齿还好?”刘姥姥答道:“还都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贾母听后,叹了口气,说:“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记不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话,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
刘姥姥听到贾母的话,心中感到一阵酸楚,她笑着说:“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不能。”贾母听后,摇了摇头,说:“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咧!”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贾母,这个家中的长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开口说道:“我刚才听凤哥儿说,你带了许多新鲜的瓜菜来。我立刻让他去收拾,准备烹饪。我一直想尝尝那些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外面买的总没有你们自家种的那么新鲜美味。”
刘姥姥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回答道:“这些都是我们乡下的野味,只是吃个新鲜罢了。其实我们更想吃些鱼肉,但实在是买不起。”
贾母听了,又接着说:“既然我们今天已经认了亲,你就别空着手回去。如果你不嫌弃我这里,就多住一两天再走。我们家也有个小园子,园子里种满了各种果子,你明天可以尝尝看,带些回家,也算是来看亲戚的礼物。”
凤姐儿看到贾母对刘姥姥这么喜欢,也赶紧留她:“我们这里虽然不像你们的田地那么大,但还有两间空屋子。你可以住上两天,把你那里的新闻故事讲给我们老太太听听。”
贾母听了凤姐儿的话,笑着说:“凤丫头,你别拿他开玩笑。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哪里受得了你的打趣?”说完,她又命人去先抓些果子给板儿吃。
板儿看到这么多人,有些害羞,不敢吃。贾母又命人给他一些钱,让小孩子们带他去外面玩。
刘姥姥喝完茶后,便开始向贾母讲述她在乡村中所见所闻的各种事情。贾母听得津津有味,越发觉得这个乡下老太太有趣。
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给刘姥姥吃。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去挑了两件随常的衣裳,叫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
忽然看见上次来打秋风的刘姥姥和板儿来了,坐在那边屋里,还有张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又有两三个丫头,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枣儿、倭瓜以及一些野菜。众人见她进来,都忙站起来。
刘姥姥因上次来过,知道平儿的身份,忙跳下地来,问:“姑娘好?”又说:“家里都问候。早就要来请姑奶奶安好,因为庄家忙碌。今年好不容易多打了两石粮食,瓜果菜蔬也丰盛。这是第一批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着最好的部分,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菜儿,也算我们的心意。”
平儿忙道:“多谢费心!”又让坐。自己坐下后,又让张婶子周大娘坐下,命小丫头子倒茶去。周瑞张材两家的因笑道:“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平儿笑道:“可不是?我本不喝,大奶奶和姑娘们只是拉着死灌,不得已,喝了两盅,脸就红了。”张材家的笑道:“我倒想着要喝呢,又没人让我,明日再有人请姑娘,可带了我去罢。”说着,大家都笑了。周瑞家的道:“早起我就看见那螃蟹了,一斤只好称两个或三个。这么两三大篓,想是有七八十斤呢。”张材家的道:“要是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吃的话,只怕还不够。”
平儿道:“哪里都能吃到?不过都是有名望的人吃两个而已。那些普通人也有摸到的,也有摸不到的。”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加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平儿听了刘姥姥的话,心中感慨万分。她深知这些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却也看到了他们淳朴善良、勤劳节俭的品质。
平儿好奇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已经见过奶奶了?”刘姥姥点点头,回答道:“是的,她叫我们在这里等着。”说着,她又往窗外看了看天气,接着说:“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如果出不了城,那就太糟糕了。”周瑞家的主动说:“我先去替你们看看情况。”说完,她就径直离开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脸上带着笑意说:“姥姥真是有福气啊,竟然遇到了这两个人!”平儿和其他人都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周瑞家的笑着说:“二奶奶现在正在老太太那里呢。我刚才悄悄地告诉二奶奶:‘刘姥姥要回家了,但恐怕晚了就赶不出城去了。’二奶奶说:‘她大老远地来了,还扛了这么多东西。既然晚了,就让她住一晚,明天再走吧。’这不是正好投上了二奶奶的缘吗?而且,更没想到的是,老太太也听到了这件事,她问刘姥姥是谁。二奶奶就把情况解释清楚了。老太太又说:‘我正想找一个有经验的老人家聊聊天,请她过来见见吧。’这不就是意想不到的缘分吗?”说完,她催促刘姥姥赶快下去去见老太太。
刘姥姥有些尴尬地说:“我这模样,怎么能见得人呢?好嫂子!你就说我去了罢!”平儿忙道:“你快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想是你怯上,我和周大娘送你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带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二门口该班的小厮们见了平儿出来,都站起来,有两个又跑上来,赶着平儿叫“姑娘”。平儿问道:“又说什么?”那小厮笑道:“这会子也好早晚了,我妈病着,等我去请大夫。好姑娘!我讨半日假,可使得?”
平儿道:“你们倒好,都商量定了,一天一个告假,又不回奶奶,只和我胡缠。前日住儿去了,二爷偏叫他叫不着,我应起来了,还说我做了情了。你今日又来了!”周瑞家的道:“当真的他妈病了,姑娘也替他应着,放了他罢。”
平儿道:“明日一早来,听着,我还要使你呢。再睡的日头晒着屁股再来!你这一去,带个信儿给旺儿,就说奶奶的话,问他那剩的利钱,明日要还不交来,奶奶不要了,索性送他使罢。”那小厮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一声便离去了。
平儿和其他姐妹们一起来到贾母的房中,大观园里的姐妹们都在贾母面前恭敬地侍奉着。刘姥姥走进房间,只见满屋子都是珠光宝气,花枝招展的景象,她并不知道这些美丽的装饰是属于谁的。她看到一张榻上斜躺着一位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穿着纱罗衣服的美人般的丫鬟正在为老婆婆捶腿,而凤姐儿则站在那里和其他人谈笑风生。
刘姥姥立刻意识到这位老婆婆就是贾母,于是她急忙上前陪着笑脸,向贾母行了几个拜礼,口中说道:“请老寿星安好。”贾母也急忙欠身回礼,并命周瑞家的端过一把椅子让刘姥姥坐下来。然而,板儿仍然感到害怕,不知道该如何问候贾母。
贾母,一位年迈的贵妇人,看着刘姥姥,微笑着问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起身,恭敬地回答:“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听后,感叹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个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听到贾母的话,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她笑着说:“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要也这么着,那些庄家活也没人做了。”贾母听后,深深地点了点头,说:“眼睛牙齿还好?”刘姥姥答道:“还都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贾母听后,叹了口气,说:“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记不得了。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话,我都不会。不过嚼的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玩笑会子就完了。”
刘姥姥听到贾母的话,心中感到一阵酸楚,她笑着说:“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不能。”贾母听后,摇了摇头,说:“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咧!”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贾母,这个家中的长者,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开口说道:“我刚才听凤哥儿说,你带了许多新鲜的瓜菜来。我立刻让他去收拾,准备烹饪。我一直想尝尝那些刚从地里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外面买的总没有你们自家种的那么新鲜美味。”
刘姥姥听到这话,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回答道:“这些都是我们乡下的野味,只是吃个新鲜罢了。其实我们更想吃些鱼肉,但实在是买不起。”
贾母听了,又接着说:“既然我们今天已经认了亲,你就别空着手回去。如果你不嫌弃我这里,就多住一两天再走。我们家也有个小园子,园子里种满了各种果子,你明天可以尝尝看,带些回家,也算是来看亲戚的礼物。”
凤姐儿看到贾母对刘姥姥这么喜欢,也赶紧留她:“我们这里虽然不像你们的田地那么大,但还有两间空屋子。你可以住上两天,把你那里的新闻故事讲给我们老太太听听。”
贾母听了凤姐儿的话,笑着说:“凤丫头,你别拿他开玩笑。他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哪里受得了你的打趣?”说完,她又命人去先抓些果子给板儿吃。
板儿看到这么多人,有些害羞,不敢吃。贾母又命人给他一些钱,让小孩子们带他去外面玩。
刘姥姥喝完茶后,便开始向贾母讲述她在乡村中所见所闻的各种事情。贾母听得津津有味,越发觉得这个乡下老太太有趣。
正说着,凤姐儿便命人请刘姥姥吃晚饭。贾母又将自己的菜拣了几样,命人送过去给刘姥姥吃。凤姐知道合了贾母的心,吃了饭,便又打发过来。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去挑了两件随常的衣裳,叫给刘姥姥换上。那刘姥姥那里见过这般行事?忙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彼时宝玉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瞽目先生说的书还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