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三国后期英雄(3)

    “【金蝉脱壳】!”

    杨仪在大军中祭出一个招式,蜀兵按照将令,缓缓地退军了。

    “他们要回去哪里?”

    萨莎看着身穿【蜀**服】的士兵井然有序地撤退,便询问道。

    “诸葛亮死了,他们要返回【汉中】了。”

    王伦这样说着。

    “你可以说说这招吗?”

    萨莎继续询问着,真的是孜孜不倦的样子。

    “诸葛丞相死后,司马懿以为蜀军必乱,于是便率领魏军攻杀,以争取到最大的好处!”

    王伦这样说,接着便见到大批的魏军追了上来。

    此处回汉中,道路崎岖,行军极为不便。

    萨莎与王伦“漂浮”(以往都是一样,借助神力)在空中,并没有这种艰难体验。

    “杨长史,请你断后!”

    姜维这样请求道。

    “知道了!”

    杨仪接令道,其实心中不爽。自从诸葛亮死后,杨仪怨言很多,对于诸葛亮器重的人也不会客气。

    “佯作疑兵,并不……”

    还没等姜维说完,杨仪已经骑马走完。

    “唉……”

    王伦叹息道,以为蜀汉仅存的一点【人和】都已经丧失了。

    “我看见他之前的态度并不是这样的,我还以为他是一个平和随性的人。”

    萨莎也叹息道。之前在葫芦谷看见他对诸葛亮毕恭毕敬的,还以为他对其他人也这样。

    “人不可貌相,路遥知马力呀。”

    王伦这样说。

    “确实,确实呀。”

    萨莎深有体会道,跟着王伦久了,她才知道王伦是怎样的人。

    “传令下去,多作旌旗,不可轻举妄动!”

    杨仪率领后军,在那里布置着什么。随后,他对士兵们下令。

    远处的司马懿阵营里,司马昭对着司马懿提醒道:“蜀军在搞什么花样?”

    司马懿看了看前面,劫后余生的他已经不敢小看蜀军,哪怕他已经猜到诸葛亮可能已经不在了。

    “敦促各部,不可轻举妄动!”

    司马懿看了许久,之后下令。

    “喏!”

    司马昭应允道,便下去传令了。

    “告诫他们,不可轻举妄动!”

    同样地,在蜀军后部(杨仪所部),他告诫着众人。

    过了不知多久,杨仪才轻声传令:“旌旗不要带走,故作疑兵,丢下辎重,缓缓撤军。”

    “喏。”

    他身边的一个传令官这样应答,并下去吩咐各部了。

    “奇怪,蜀军没有撤兵,也没有进攻,他到底在玩什么?”

    司马昭在那里郁闷道,按照哨骑探报,那里的蜀军(跟魏军追兵对峙的)每天按时造火吃饭,并没有异常。

    “他们应该早就断粮了,不可能供应如此庞大的军队开销的吧。”

    司马昭实在想不通,便向父亲司马懿讨教道。

    “探报不准确了。”

    司马懿断言道,他不敢率领大军冒然进攻,而哨骑也已经被蜀军迷惑了。

    等司马懿反应过来之后,杨仪所部早就逃之夭夭,跟姜维所部汇合了。

    就这样,蜀军在诸葛亮死后,撤回了汉中。

    这一仗(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很惨烈,没有赢家:司马懿讨伐无功,曹帝(时任皇帝【曹叡】)并不信任他;蜀军劳民伤财,北伐无功,沿途各县尽归曹魏,诸葛亮与魏延在这一仗中还丢掉了性命。

    “这是谁人的计谋?”

    司马懿带领大军占领那些旌旗,并没有捕获蜀兵,得到的全部都是废旧残缺的辎重。

    “哈哈,他们这次该吃瘪了。”

    姜维与杨仪在前面领军撤退,杨仪得意洋洋地说。

    “长史大人厉害。”

    姜维拱手道,并没有因为他之前的无礼而记恨。

    “学着点吧,年轻人。”

    杨仪得意地说。

    “谨遵教诲!”

    姜维依然谦虚地说。

    “唉,此人心胸狭隘,跟他共事确实麻烦,假如丞相还在的话,那就最好了。”

    姜维在心中叹息道。

    “确实是难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听到了他的心声,王伦(分系统安安)解说,萨莎不明所以,而王伦(分系统安安)接着补充说明:“这个杨仪原来是荆州的一个主薄,后来投奔了【关羽】。”

    “之后呢?”

    萨莎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不是我抹黑英雄角色,关羽其实是个性情狭隘的人,看谁都是插标卖首。”

    王伦(分系统安安)继续解说,已经非常注意措辞了。

    “是的,我知道。”

    萨莎表示秒懂。

    “你可以理解吧?”

    王伦不敢置信地说。

    “当然了。”

    萨莎肯定说,接着深有体会道:“我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人一起共事,非常难受。”

    “对吧,你也是这样觉得的吧?”

    王伦试图找到同类道。

    “回到蜀中,我们该如何向陛下交待呀?”

    就在这时,姜维却担忧起了前途。自从诸葛亮死了之后,蜀中已经没有支柱,各部已经摇摇欲坠,蜀汉最后的希望已经没有了。

    “回去,我就要将魏延的人全部抓拿起来,一个个严查严惩!”

    杨仪在马上愤恨道,根本没有应答姜维的话。

    他的身上全部都是戾气,似乎被黑暗支配一样。

    此时,班班系统飘来危险的提示:在返程(返回汉中)中,一向和善的长史杨仪露出了“狐狸尾巴”。其实,他根本就没有匡扶汉室的意志,只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小人罢了。在诸葛亮死后,蜀主无能,他再没有了任何的顾忌。于是,他在回到汉中之后,真的诛灭了魏延的三族。诸葛亮生前痛恨杨仪与魏延不可以和善共事,诸葛亮死后,魏延死后,杨仪依然不肯放过他们。【战力】:null;【防御】:null;【招式】:【运筹?事半功倍】、【后勤小能手】、【筹粮官】与【狭隘?复仇】等。

    “这个人也是英雄吗?”

    王伦与他一样“狭隘”,对杨仪可以成为英雄表示了质疑。

    “不是非黑即白的。”

    分系统安安这样解说,站在了上帝视角。

    “我们只能尽力地发掘一个人的闪光点,然后求同存异,不断地寻求合作共赢。”

    分系统安安继续滔滔不绝,跟圣母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