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7章还是放逐我八千里吧!

    朱允錡也押上了路。

    这时,朱元璋已葬朱标于孝陵之东,谥号懿文太子。

    京城里的一切都开始回归宁静。

    太子朱标的去世,带给众人的哀思逐渐消散。

    一股暗流无形中形成了。

    也正是这样,才有了立储的人。

    大明朝开国皇帝依然存在,既能立万物又能破万物。

    对于朱元璋而言,凡事无成例。

    无论是朱棣或者朱允炆都觉得充满希望。

    朱标死了,文官集团好像松了口气。

    朱允炆终究还是太年轻了。

    论本事,朱允炆四叔父、燕王朱棣是做储君最合适不过了。

    朱棣自幼生长于马背上,朱允炆却一点也没有上阵。

    从淮西赶来的武将勋贵,几乎是一边倒,拥护朱棣。

    原本,蓝家和常家等武将都拥护朱允一。

    可如今看来,朱允錡是一个扶不起墙壁的烂泥巴。

    爸爸死后,竟然玩耍失踪!

    即使他再来,下场也不可能太好。

    朱元璋决不允许杀他,但是争夺储君也不要考虑。

    大几率将如朱元璋十子朱檀之果:撸去封号、发配寺院为僧。

    文臣武将必须事先抱树,才能保证将来在朝堂上保留自己的位置。

    文臣要拥朱允炆而武将要拥朱棣而去。

    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里,朱允錡一时为官方所淡忘。

    虽然军士与普通百姓正在狂热地搜寻朱允禩的下落。

    朱允炆回应天后请锦衣卫指挥使直奔朱标的墓地。

    上身被缚,朱允玙于墓前痛哭祭拜。

    虽然坟上的人看轻了他,终究血脉相连。

    脑袋狠狠地磕到了满纸灰土里。

    泪水,鼻涕与纸灰,泥土混合在一起,使朱允錡的脸显得很诡异。

    奉天殿。

    朱元璋一袭黑衣素服端坐于龙椅之上。

    白发人发黑发人的苦恼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到的。

    马皇后之死给朱元璋以沉重一击。

    自此之后,皇后之位便空置了下来,多了一份缅怀。

    9年前嫡长孙朱雄慜早夭,给了他惨痛一击。

    现在,大儿子朱标早逝了,给了他一个重创,简直就是要命。

    正厅里,众官们敢怒不敢言,气氛也不敢出来。

    长达十余天的皇上初临朝廷。

    一切政务全靠内阁成员负责,倒也不是件大事情。

    这时,有本来想奏疏的官,不敢出。

    在这敏感时期,没有人敢出头椽。

    气氛怪异而压抑。

    立于首列的有各地方藩王、六部尚书等,这些人与皇上最亲近,分明感到皇上所散发出来的戾气。

    这股味道,常常预示着杀戮。

    突然,大殿里传来了脚步声,轻声细语,却又十分匆忙。

    人们连脑袋也不敢扭来扭去,只敢怒而不敢言地用余光看。

    来的人是锦衣卫指挥使蒋廙。

    最后,有一个人打破了这空气中的沉寂。

    要知道蒋璟奉皇上之命,意在寻找失踪的朱允玏并将其绑回!

    似乎朱允錡早有行踪。

    朱允炆心里又揪得紧!

    朱允玏发现它究竟活着还是死去?

    这时的朱允炆倒下了希望朱允炆活了下来。

    假如朱允玏还在世,那就表示他妈妈的打算没能实现,他未必能找到自己被妈妈包办了。

    朱允慥在世时,对于储君之建立,已不产生任何影响。

    朱允禩一旦变成尸体,皇上将大怒,穷尽一切办法查明死亡原因。

    想想昔日检校与今日锦衣卫,其侦测能力可谓可怕。

    万一查到,母后肯定是皇上赐死的。

    这对他们争夺储君无疑是个冲击。

    蒋璟向朱元璋低语一声,朱元璋拍手称快,胡须差点根翘起来:“快带着朱璟允来吧!”

    朱允炆的话简直让人咬牙切齿!

    朱允慥被带到里面。

    朱允炆被捆绑得狼狈不堪。

    “跪下来!”朱元璋直令。

    朱允一跪在地上。

    常升见到朱允玏心如刀绞。

    我侄子,为什么会是一副样子呢?

    到底是谁灌下的**汤在这节骨眼里玩灭?

    这时,朱允炆升起了坏预感。

    朱允玏归来是锦衣卫救的?

    母后所派杀手是否遇锦衣卫?

    锦衣卫能问出来吗?

    就连锦衣卫都不问了,朱允愔估摸着还是要去问问。

    朱允炆头脑一热,连忙跨步道:“三哥,您胆子真大啊!爸爸去世了,您不悲不悲倒也就算了,竟还有游山玩水的兴致!真是,罪大恶极啊!”

    朱允禩忙说:“二弟,您的责骂是正确的,一时让我摸不着头脑。”

    天呐,吴王这可惨啦!

    他竟然连句分辩也不说!

    直认不讳,一头雾水!

    吴王,没有,将来,这称号,将不再是朱允一的专属!

    常升脸色煞白,这可真是完蛋了,完全没有指望。

    朱允炆这个孩子要是做了储君,常家绝对不会有好的生活。

    朱棣好了点,终究是个武将,而且还是个军营中的。

    朱元璋几乎气绝身亡,正准备怒不可遏地拍打龙椅时,脑中突然响起了朱允炆的声音:“我究竟有没有说出真相呢?”

    “把真相说出来不就更令老爷子难过了吗?”

    “体验过两次白发人给黑发人的过程,这其中的苦楚有谁能给得起呢?”

    “要是我再说出真相,老爷子还能忍受么?”

    朱元璋慢慢放下手中的朱允竑究竟有何真相呢?

    把真相说出来我还会忍受吗?

    而且要倾听。

    “那一天老爷子说要实现我的一个心愿。回来后宫中有两个小太监过来!”

    “谓传扬陛下口谕,要我立即赴松江府就范,且不声张轻车简从”

    “那时候我才相信呢!”

    “一直到杨知县把事情都说了,方才知道。”

    “这两个小太监被人派来要将我支离京城。离得太远了!

    “两太监要来,已是死无葬身之地。”

    朱元璋心里一惊,是谁叫小太监假传圣旨将朱允慥支走的!

    这样的事情,绝对是事实!

    在这世界上,朱元璋最为信任的人除了自己之外,便是三皇孙——吴王朱允一!

    朱允錡的声音里,不能妄言!

    谁在做呢?

    朱元璋想出来的!看向朱允炆!立刻就想起朱允炆妈妈!

    但他并不想信!

    我们,我们不愿意往下走。

    就是三皇孙说的,你又听到了,我们呢?

    真是残忍啊!

    若仔细找原因而处理不当?

    处理完毕,宫中丑闻不就传出来吗?

    朱元璋直想掩耳盗铃,可又知道这样是无济于事的。

    “住嘴!”朱元璋不禁喝了起来。

    朱允炆刚开口就被他的话吓到了。

    皇爷爷觉得我错了吗?究竟哪点错了?

    朱元璋并不管朱允炆怎么看,这时三孙的话再一次在心里传出来:“老爷子似乎很愤怒!愤怒得很善良!”

    “我就是他的亲孙,永远都不会杀死我的!”

    “最棒的是,放逐我吧!放逐三千里吧,最棒的是八千里吧!”

    “八千里路云和月。叫我走吧!”

    “从那时候起,我便成为了没有人干扰的咸鱼和没有人认识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