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天生皇帝命
内阁值房。</P>
谢迁从外回来,带着消息告知于李东阳和刘健。</P>
“王伯安未经朝廷准允,遣总兵马仪,领兵六千去到偏关,或是以此来协助马仪取胜。这并不在我等算计之列。”</P>
谢迁也显得忧心忡忡的。</P>
李东阳随即也将目光落到刘健身上,问道:“这会不会是张秉宽的授意?”</P>
刘健道:“原本计划中,大同宣府应该调兵多少加以协助?”</P>
李东阳皱眉道;“大同宣府距离此番鞑靼寇边的宁夏太远,按计划并不从这两处调兵,从地方上所呈报上来的情况看,偏关等处兵员明显是不足的。但要是王伯安将他麾下的精锐给调过去的话……情况就大为不同。”</P>
“精锐?”谢迁思考了一下,眼前一亮问道,“会是精锐吗?”</P>
李东阳道:“马仪此人,虽然在军中有不少劣迹,甚至已被人公开,被人讥讽之外,论才干或也不佳,但越是这种人,上位之心越是迫切,之前他被从南方调回来到大同,便感觉或是有事发生,本以为是以他去协助王伯安,怎就会被派去偏关了呢?”</P>
谢迁面色带着少许的释然道:“至少张秉宽,应该不希望张廷勉在西北取胜吧?”</P>
“不好说。”李东阳突然面带疑虑道。</P>
谢迁道:“宾之,先前可是你说的,要利用张秉宽迫切想要取代张廷勉的心思,从中大做文章,挑起二人的对立……怎么到现在,你又觉得他们是同气连枝?”</P>
李东阳叹道:“换了旁人,完全可以用常理去揣度,但要是张秉宽,你觉得他做什么事都能以机巧常理揣度吗?”</P>
“呃……”谢迁也哑火了。</P>
李东阳道:“想他过往做为之种种,从他只是个解元,就敢千里之外为公主的病出谋画策,且还被他投机取巧成功了,再到之后几次他在京师为西北将官谋划,哪次他是以常理来做事?”</P>
刘健道:“那就让人参劾王伯安。”</P>
“中堂,那可是伯安……”李东阳刚才还对王守仁的作为有些不满,听到刘健要参劾王守仁,突然又不舍了。</P>
“从王伯安,到他父亲,如今还有立场是在你我这边的吗?做事愈发不讲原则,哪怕是在西北有建功又如何?再有能力的人,如果超脱了规矩的存在,都不足取,你能指望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去保境安民吗?”</P>
刘健的态度也很果决。</P>
你王守仁就算曾经是我们嫡系人脉王华的儿子,但现在已超出我们的控制,我们也不会对你客气。</P>
且所用的理由也很伟光正。</P>
我们要你讲规矩……官场就是要有规矩……没规矩的还没有强硬靠山的,那就赶紧滚蛋。</P>
当然像张周这种不讲规矩的,我们干不动,就算是参劾了也白搭,所以我们也都识趣不去自讨没趣。</P>
谁让你王守仁本来也是个软柿子呢。</P>
谢迁也在旁拱火道:“宾之啊,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伯安先前是个向学且立志为国为民的好孩子,但现在他不一样了,保不齐他就是下一个张秉宽,不是有能力就该得到重用,过犹不及。”</P>
李东阳闻言皱眉。</P>
他对王守仁一直是很看好的。</P>
现在听刘健和谢迁的意思,哪怕用一个没能力“不及”的,也不想用王守仁这个“绰绰有余”的,心里自然也会产生一些怀疑,到底自己的主张是否有偏差。</P>
刘健看出李东阳的顾虑,出言安慰道:“宾之,你想想,王伯安若真是一心协助英国公,陛下和张秉宽能容得下他吗?他这种行径,可是在左右逢源,哪边都不会讨好。我们虽然参劾他,但出于目的,是为了他将来能恪守礼法和规则,不至于走上歧路,是在帮他。”</P>
打压你,是为了你好。</P>
李东阳突然觉得这话,听着很耳熟,套路也很熟悉。</P>
对别人,李东阳是能下得去狠手的,但对王守仁,他始终还是带着一些仁慈,想的是能让王守仁迷途知返。</P>
“那就……这样罢。唉!”李东阳最后也只能认了。</P>
跟刘健和谢迁作对,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再去帮一个已经开始脱离他们控制的王守仁,更显得没必要。</P>
谢迁道:“那该以何人去参劾王伯安最为合适?”</P>
刘健想都没想,指了指旁边一张空着的位子,那正是程敏政平时办公的位子,但从程敏政入阁以来,近乎就没在那张位子坐热过,都是被派出去做别的事。</P>
就算是程敏政入阁,多数时候还是要兼顾修书的事,再加上程敏政本身就被安排进上听处,更使得程敏政成为与内阁铁三角格格不入的人物。</P>
……</P>
……</P>
乾清宫内。</P>
朱佑樘正在犒赏“功臣”。</P>
朱佑樘身旁立着萧敬、韦彬和李璋,在下面则立着另外一个太监,就是之前一直被委任为提督研武堂内官的刘瑾。</P>
这次的功臣,就是他刘瑾。</P>
“……你在研武堂做得很好,连秉宽都称赞说你有勇有谋,先前给你差事,让你去边疆历练,你也没混出多少名堂,现在朕正好有个重大的差事给你。”</P>
朱佑樘除了要犒赏刘瑾先前在研武堂内任劳任怨做事,当然还有个目的,那就是把刘瑾派去西北,好似事后找补一样,去协助张懋打仗。</P>
刘瑾听得是热泪盈眶,跪下来磕头道:“奴婢必当鞠躬尽瘁……”</P>
“不用你死而后已,也无须你去死,你只要尽好自己的本分就行,先前你也被调去过偏关,也该知道那边的情况,眼下偏关巡抚是马中锡,总兵官其实也并不是英国公,他只是过路在那讨一些兵马罢了,你过去就是协助他将兵马凑齐,再伺机出兵。”</P>
朱佑樘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给刘瑾安排战术。</P>
刘瑾心里也在纳闷。</P>
张懋这次出兵,也是带了监军太监的,为啥还让我去呢?</P>
此番给张懋监军的,正是李璋的嫡系,御用监的年轻太监张晋,这货的确是没什么能耐,人也年轻也浮夸,但就是因为姓张,还是金陵出身,他非说自己祖上几代跟张周沾亲带故,尽管也没人能求证,但就是这么个货,居然因此而成为李璋麾下的牛逼人物。</P>
眼下朝中但凡是跟张周沾亲带故的,都可以野鸡变凤凰。</P>
像张晋这样的,就是要靠胆大,或许是知道张周也懒得跟他计较,但旁人就会觉得,可能真有这么回事。</P>
谢迁从外回来,带着消息告知于李东阳和刘健。</P>
“王伯安未经朝廷准允,遣总兵马仪,领兵六千去到偏关,或是以此来协助马仪取胜。这并不在我等算计之列。”</P>
谢迁也显得忧心忡忡的。</P>
李东阳随即也将目光落到刘健身上,问道:“这会不会是张秉宽的授意?”</P>
刘健道:“原本计划中,大同宣府应该调兵多少加以协助?”</P>
李东阳皱眉道;“大同宣府距离此番鞑靼寇边的宁夏太远,按计划并不从这两处调兵,从地方上所呈报上来的情况看,偏关等处兵员明显是不足的。但要是王伯安将他麾下的精锐给调过去的话……情况就大为不同。”</P>
“精锐?”谢迁思考了一下,眼前一亮问道,“会是精锐吗?”</P>
李东阳道:“马仪此人,虽然在军中有不少劣迹,甚至已被人公开,被人讥讽之外,论才干或也不佳,但越是这种人,上位之心越是迫切,之前他被从南方调回来到大同,便感觉或是有事发生,本以为是以他去协助王伯安,怎就会被派去偏关了呢?”</P>
谢迁面色带着少许的释然道:“至少张秉宽,应该不希望张廷勉在西北取胜吧?”</P>
“不好说。”李东阳突然面带疑虑道。</P>
谢迁道:“宾之,先前可是你说的,要利用张秉宽迫切想要取代张廷勉的心思,从中大做文章,挑起二人的对立……怎么到现在,你又觉得他们是同气连枝?”</P>
李东阳叹道:“换了旁人,完全可以用常理去揣度,但要是张秉宽,你觉得他做什么事都能以机巧常理揣度吗?”</P>
“呃……”谢迁也哑火了。</P>
李东阳道:“想他过往做为之种种,从他只是个解元,就敢千里之外为公主的病出谋画策,且还被他投机取巧成功了,再到之后几次他在京师为西北将官谋划,哪次他是以常理来做事?”</P>
刘健道:“那就让人参劾王伯安。”</P>
“中堂,那可是伯安……”李东阳刚才还对王守仁的作为有些不满,听到刘健要参劾王守仁,突然又不舍了。</P>
“从王伯安,到他父亲,如今还有立场是在你我这边的吗?做事愈发不讲原则,哪怕是在西北有建功又如何?再有能力的人,如果超脱了规矩的存在,都不足取,你能指望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去保境安民吗?”</P>
刘健的态度也很果决。</P>
你王守仁就算曾经是我们嫡系人脉王华的儿子,但现在已超出我们的控制,我们也不会对你客气。</P>
且所用的理由也很伟光正。</P>
我们要你讲规矩……官场就是要有规矩……没规矩的还没有强硬靠山的,那就赶紧滚蛋。</P>
当然像张周这种不讲规矩的,我们干不动,就算是参劾了也白搭,所以我们也都识趣不去自讨没趣。</P>
谁让你王守仁本来也是个软柿子呢。</P>
谢迁也在旁拱火道:“宾之啊,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伯安先前是个向学且立志为国为民的好孩子,但现在他不一样了,保不齐他就是下一个张秉宽,不是有能力就该得到重用,过犹不及。”</P>
李东阳闻言皱眉。</P>
他对王守仁一直是很看好的。</P>
现在听刘健和谢迁的意思,哪怕用一个没能力“不及”的,也不想用王守仁这个“绰绰有余”的,心里自然也会产生一些怀疑,到底自己的主张是否有偏差。</P>
刘健看出李东阳的顾虑,出言安慰道:“宾之,你想想,王伯安若真是一心协助英国公,陛下和张秉宽能容得下他吗?他这种行径,可是在左右逢源,哪边都不会讨好。我们虽然参劾他,但出于目的,是为了他将来能恪守礼法和规则,不至于走上歧路,是在帮他。”</P>
打压你,是为了你好。</P>
李东阳突然觉得这话,听着很耳熟,套路也很熟悉。</P>
对别人,李东阳是能下得去狠手的,但对王守仁,他始终还是带着一些仁慈,想的是能让王守仁迷途知返。</P>
“那就……这样罢。唉!”李东阳最后也只能认了。</P>
跟刘健和谢迁作对,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再去帮一个已经开始脱离他们控制的王守仁,更显得没必要。</P>
谢迁道:“那该以何人去参劾王伯安最为合适?”</P>
刘健想都没想,指了指旁边一张空着的位子,那正是程敏政平时办公的位子,但从程敏政入阁以来,近乎就没在那张位子坐热过,都是被派出去做别的事。</P>
就算是程敏政入阁,多数时候还是要兼顾修书的事,再加上程敏政本身就被安排进上听处,更使得程敏政成为与内阁铁三角格格不入的人物。</P>
……</P>
……</P>
乾清宫内。</P>
朱佑樘正在犒赏“功臣”。</P>
朱佑樘身旁立着萧敬、韦彬和李璋,在下面则立着另外一个太监,就是之前一直被委任为提督研武堂内官的刘瑾。</P>
这次的功臣,就是他刘瑾。</P>
“……你在研武堂做得很好,连秉宽都称赞说你有勇有谋,先前给你差事,让你去边疆历练,你也没混出多少名堂,现在朕正好有个重大的差事给你。”</P>
朱佑樘除了要犒赏刘瑾先前在研武堂内任劳任怨做事,当然还有个目的,那就是把刘瑾派去西北,好似事后找补一样,去协助张懋打仗。</P>
刘瑾听得是热泪盈眶,跪下来磕头道:“奴婢必当鞠躬尽瘁……”</P>
“不用你死而后已,也无须你去死,你只要尽好自己的本分就行,先前你也被调去过偏关,也该知道那边的情况,眼下偏关巡抚是马中锡,总兵官其实也并不是英国公,他只是过路在那讨一些兵马罢了,你过去就是协助他将兵马凑齐,再伺机出兵。”</P>
朱佑樘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给刘瑾安排战术。</P>
刘瑾心里也在纳闷。</P>
张懋这次出兵,也是带了监军太监的,为啥还让我去呢?</P>
此番给张懋监军的,正是李璋的嫡系,御用监的年轻太监张晋,这货的确是没什么能耐,人也年轻也浮夸,但就是因为姓张,还是金陵出身,他非说自己祖上几代跟张周沾亲带故,尽管也没人能求证,但就是这么个货,居然因此而成为李璋麾下的牛逼人物。</P>
眼下朝中但凡是跟张周沾亲带故的,都可以野鸡变凤凰。</P>
像张晋这样的,就是要靠胆大,或许是知道张周也懒得跟他计较,但旁人就会觉得,可能真有这么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