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太子理政

    早朝时,内阁三人憋着一股劲,准备在朝议上把杨一清派到辽东,行打压的同时进一步对其收拢,让其可以回归「正途」。</P>

    却是众大臣还没入宫之前,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便带着几人过来。</P>

    刘健等人一看这架势,都在琢磨,莫不是皇帝因为生病,还是不能上朝?如果不能在朝堂上直面跟皇帝据理力争的话,办事效率会大打折扣,毕竟很多奏疏都会留中,就算是批复回来的,很多也都并非是皇帝直接授意。</P>

    「诸位,陛下有旨,只留阁臣、尚书、侍郎及各司正官,随咱家入宫。」萧敬以传话人的身份,把朱佑樘的旨意带到。</P>

    众大臣觉得莫名其妙,很多人用疑惑的目光望向刘健和马文升等人,想从他们那边找到答案。</P>

    但内阁和众尚书也跟旁人一样,都处在懵逼状态之中。</P>

    有六科的言官上前问道:「萧公公,今日早朝是内廷议事?还是说有旁的事?这么做,怕是不合规矩吧?」</P>

    萧敬道:「陛下的旨意就是规矩,诸位还请各自归位,朝廷的差事也不能怠慢。」</P>

    见还有人想上前力争,刘健出面道:「各守本分吧。」</P>

    因为旁人也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算是有人有意见,最后也都各自在低声嘀咕中归了自己的位,出宫的出宫,剩下的顶级文臣,则跟随萧敬一行人入宫。</P>

    一行人进入到皇宫正宫之后,并未往奉天殿走,而是穿过左顺门往文华殿的方向。</P>

    谢迁快速几步到刘健身边,低声道:「今天又不是经筵的日子,何以让我等前去?」</P>

    刘健沉默不语。</P>

    连李东阳都给谢迁使个眼色,意思是咱别废话。</P>

    而谢迁则往队伍一行中,兵部两个侍郎身上看过去,又嘀咕道:「张秉宽也不在,不清楚到底在搞什么名堂。」</P>

    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文华殿之前,却见太子朱厚照已带着东宫讲官十几人,早就在迎候,而在一行人中赫然还立着张周,谢迁指了指张周,正要说什么,随即他意识到,张周跟东宫讲官站在一起好像也没什么不妥,因为张周身上的侍读学士身份到现在仍旧被保留。</P>

    除了东宫讲官之外,还有宫里的太监也在旁,包括李荣、张永等人。</P>

    「诸位阁老尚书,诸位卿家,也有本宫的先生,本宫在这里久候多时了。」</P>

    朱厚照年纪不大,在说话时却显得很有气势,走过去对入宫的大臣说道:「父皇近来躬体欠安,无法打理朝政,特地让我以太子的身份,在文华殿内听政。我年轻、才学浅薄,对于朝务之事所知甚少,希望诸位卿家能多加提点。」</P>

    刘健走上前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太子暂时监国吗?」</P>

    萧敬笑道:「刘阁老,陛下并未提过监国之类的说法,太子尚未有理政的经验,他前来也不过是为旁听,诸位有什么事情便可在文华殿内当着太子的面,直陈便可。」</P>

    刘健微微皱眉。</P>

    说是可以直陈,等于说是把朝事摊开来说,但这文华殿可不比奉天殿,在这里说事情少了最重要拍板定案的人,大臣很多时候的上奏,都是有意针对皇帝所提出,现在皇帝这个正主不在,难道去跟太子这么个毛孩子去据理力争?</P>

    就好像公司开最重要的股东大会,结果大股东告假不来,只把他没什么决定权的儿子找来旁听,就算身边人能力再高,没个拍板的,这朝议也议不起来。</P>

    朱厚照一脸温和的笑容道:「诸位卿家,里面的书案、座椅都已经备好,还请诸位移步。」</P>

    说着朱厚照先转身,往里面去。</P>

    东宫讲官十几人,在王鏊、梁储等人的带领之下,也往文华殿内而去。</P>

    倒是只有张周,似笑非笑站在那,看起来面色和善,但却很容易被刘健等人认为这是在加以挑衅,谁让他们这些大臣只能跟着萧敬前来,而张周则早早便入宫,先到文华殿跟太子同行?</P>

    有太子先生这一层身份,在陪同太子听政方面,也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P>

    文华殿内。</P>

    众大臣坐定。</P>

    跟平时的朝议不同,这次更好像是一次经筵日讲,前来的大臣的平均身份地位,要比在朝堂上要高,年岁和资历也会更高一些,可能是考虑到这次陪太子听政需要时间去适应和准备,皇帝也算算是很周到,每个人都可以落座。</P>

    朱厚照坐在本该属于他的太子之位上,如同平时听讲,而在他旁边左右各坐着张周和王鏊二人,这算是他「左膀右臂」。</P>

    如此连内阁首辅也只能坐在客位左首的位置,剩下的人则按照朝中的论资排辈,各自坐定。</P>

    萧敬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立在朱厚照身后,就好像平时陪同朱佑樘参加朝议一般,反倒是李荣、张永等人,则在朱厚照身后有椅子坐,也如同旁听者。</P>

    「诸位卿家,不必拘谨,有什么事只管奏上来,我有很多不解之处,回头定会一并呈报给父皇,让父皇来定夺。」</P>

    朱厚照仍旧显得彬彬有礼。</P>

    这算是他第一次以太子监国的身份在人前表现自己理政的才能,他好像是珍惜机会,但充其量只是为了好玩,让他在那坐个一上午,非能把他给郁闷死。</P>

    在场大臣没有开口的,似乎都在等别人开口,或者是找有份量的人出来打个样。</P>

    朱厚照道:「诸位卿家既然不说,那就先由我来说了。」</P>

    说着,一伸手,萧敬随即开始从怀里往外掏奏疏。</P>

    你们大臣没有想提的,但你们平时所提的都会以奏疏的方式呈报上来,我朱厚照既然作为太子出来听政,一点准备没有,那还不是被你们所笑话?</P>

    「我看过近来未经处置的朝中大臣,也经过张先生和萧公公等人的提点,得知如今最重要尚未决断之事,乃是辽东女真人的复叛,辽南等处接连发生女真人劫掠村庄之事,先前安顿女真人的策略似乎并不奏效,诸位卿家如何看?」</P>

    朱厚照笑盈盈的。</P>

    好像连所说的话,都是有人提前给他规划好的。</P>

    在场大臣已经开始蠢蠢欲动。</P>

    如果说之前没人出来奏事,是因为觉得这种奏事没什么必要,但从太子这个开场方式,他们意识到今天所谓的议政,很可能是要动真格的,除了皇帝不在之外,其实有身份决定事情的人都在。</P>

    尤其是张周。</P>

    如果张周跟朱厚照同时决定,连司礼监也没什么意见,那皇帝还不照准吗?</P>

    那有没有皇帝现场拍板,好像也没多大区别了。</P>

    瞬间文华殿内这场议政的级别,好像提高了几个档次。</P>

    刘健道:「女真人安置在辽东各处,名义是要分而治之,但因各处分散而无从详加管束,以至于内生变乱。女真族民与汉民之间本就有冲突,若于同处安顿,无论是斗殴盗抢等罪行增加,也容易造成地方理政之弊。臣请将女真人重新归置,安至于辽西、辽北等处,或可戍边,或可将其置于蛮荒之地。」.</P>

    朱厚照点头道:「分散不好管理,要归置起来,更容易管束。是这意思吧?」</P>

    刘健拱手道:「是。」</P>

    「可是。」朱厚照道,「现在已生变乱,如果再将他们归置的话,那不等于又会形成女真人的村寨?他们又会结成部民,对地方的扰乱更甚。」</P>

    谢迁忍不住提醒道:「殿下,刘阁老的意思,是将女真人送去戍边</P>

    ,把他们安置在靠近鞑靼人的土堡城塞等处,用边军兵马震慑,可令其安分守己。」</P>

    朱厚照道:「多谢谢卿家提醒,可本宫仍旧认为,这不是解决此事的良方。」</P>

    我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