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消失两年的郑和!归来!
老朱不由惊讶到了。
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人口普查,那一次清查出来得到的人口数量为六千万人!
就算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
但也不该一下子增长到七千万人吧?!
这前前后后,出入可有足足一千万的人!大明周遭的一些小国,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啊!
“快!熞儿,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朱急不可耐的说道。
对面,朱允熞则是笑了笑。
不急不缓的解释道“皇爷爷,您先别急。”
“其实,洪武二十六年的记录本就没有那么准确,当时仍然还有不少隐户和在山中躲藏的百姓。”
“这些人虽然不多,但却也有足足好几百万。”
洪武年间的人口清查,大体上基本都是准确的,和实际的出入不会太大,这归功于老朱严格的黄册制度。
但不管再怎么严格。
毕竟是古代,交通不便,这华夏的大好河山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未经开发。
随便往山中一躲就是几十年不见人的事情。
也可谓是时有发生。
而且大户人家隐藏人口,也是常见的事情,尽管不多,但必然也会发生。
可随着朱允熞收归天下土地为大明国有。
这些隐户,自然就藏不住了。
以及大明日益鼎盛,山中的住户自然愿意投入到大明的怀抱中来。
也正是这些人,给大明足足增加了几百万的人口。
“那么另外几百万人是从何处来的?”
老朱听懂了朱允熞的解释。
可却觉得越发好奇。
隐户和山中的避世难民只有几百万,那何以增加了一千万的人口?
朱允熞这才解释道“皇爷爷。”
“这另外的人口,一部分是这两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另一部分,则是从海外交易回来的劳工。”
“这些劳工虽然没有大明百姓的身份。”
“但也可以计入人口之中,方便计算。”
自从朱允熞监国以来,特别是这两年朱允熞休养生息,更是建设医院,全力进行医术研究,新生儿的夭折率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古代。
新生儿夭折的可能性极大。
往往人口增长缓慢,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现在,大明的百姓既有时间生孩子,也有资本生孩子,更是还有越发进步的医术支持。
这新生儿的人口数量,又怎么可能不增长?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老朱大喜过望。
在老朱朴素的观念之中,人口的数量,就等于国力的强盛程度。
毕竟,人越是多,力量就越大!
生产出来的粮食也就越多,可用的士卒也就越广!
而朱允熞的观念虽然同老朱不完全一样,却也是十分高兴。
以大明现在的国土疆域宽广程度。
七千万人口根本没有达到这片土地承载的极限!
而正当老朱欣喜之时,宫门外,一匹烈马横冲直撞,直杠杠的要闯入宫门之内。
“何人胆敢擅闯宫门?!”
“站住!”
马匹上,一个背后插着小旗的士卒大声喊道“郑和大人海外归来!”
“速速让开!”
“此乃天大的消息!尔等还不快给我闪开?!”
宫门处。
守门的士卒一听,竟然是出海两年,音讯全无的郑和消息。
当即连忙让开。
不敢阻拦,这两年的时间,太孙殿下虽说不怎么理会朝堂之事,可唯独对郑和的消息极为关心。
亲自吩咐过。
若是有了郑和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要汇报。
宫门的士卒自然不敢阻拦。
只是派人去跟着传回消息的士卒,以防此人心怀不轨,同时也好给对方指路,毕竟皇宫这么大,若是没个熟悉的人带路,只怕是还没找到太孙殿下。
就自己先迷路了!
同时,更是加紧让人抄近路,去给太孙殿下通传消息。
亭台处。
一个下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悄声说道“殿下!宫门处有消息传来。”
“称郑和大人已经有消息了!”
“传信之人,即将赶到!”
朱允熞闻之顿时大喜!整整两年的时间,郑和终于有消息传来了!
本来,朱允熞当初派郑和出海之时。
心中满是期盼。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熞对于派郑和出海环球航行的事情就越发后悔,毕竟,环球航行危险无比!
若是一个闪失。
自己这不可多得的海军将领,只怕就要夭折在这次航行之中了!
哪怕出海之前,朱允熞足足拨款了三千万两白银,给郑和做准备,可环球航行不可预估的事情实在太多。
就算是郑和,朱允熞心中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在此后的时间里,朱允熞一直都对郑和的消息十分关注。
但自从郑和出海之后。
便彻底销声匿迹,根本没有半点消息传来,就好似天底下就再也没有了郑和这个人一样。
朱允熞虽然知道这很正常。
毕竟是环球航行,早就已经超出了大明的情报范围之内。
可朱允熞心中就是没底。
毕竟,提早这么多年开始环球航行,而后来的麦哲伦也在归途之中被杀。
可见环球航行之危险!
好在,如今终于有了消息传回,这便是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若是郑和的船队当真陨落在了此次航行之中,便决计不会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可能三年、四年、五年之后。
慢慢人们就会开始接受郑和环球航行失败的现实。
不过现在。
郑和有了消息,便说明,他们极有可能已经实现了环球航行!
“速速通传!”
朱允熞脸上不可自制的泛着喜色。
一旁的老朱,见朱允熞如此高兴。
不由问道“熞儿,何事如此高兴?”
朱允熞这才将郑和出海有消息的事情说给了老朱听,老朱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只不过。
老朱的高兴和朱允熞的相比却显得有些平淡。
事实上。
当今的大明对于出海这件事,虽然已经认识到了重要性,可和朱允熞相比,始终还是差了太远。
毕竟,朱允熞从后世而来。
历史书上,清清楚楚的记载着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因为没有追赶上海权的时代。
在近现代历史上,被西方国家欺压成了什么鬼样子!
历史的惨痛教训就清清楚楚的摆在朱允熞眼前!
他又怎么会不重视出海呢?
而这个时候的开心,也只有他一个人明白,环球航行的实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这就是独属于他自己一个人才能知道的喜悦吧!
无穷的喜悦!
很快。
随着一阵沙沙沙的脚步声,一个士卒在众多护卫的看管下,走到朱允熞身前十步。
跪地拱手行礼道“殿下!”
“前方急报!一日前,于松江府入海口,看到郑和大人率领的船队进入长江!”
“正在朝着京师的方向驶来!”
“预计今日,便可到达!”
朱允熞脸上满是焦急。
连忙问道“郑和的船队情况如何?同出发之前,相较如何?”
“有看到郑和的身影吗?!”
对面的士卒略有些犹豫。
这些消息,他也不是太确定。
只能是勉强说道“船队之中,暂时似乎没有发现郑和大人的身影。”
“至于船队的情况,根据目测,并不是太好。”
“船体上,似乎有被刀砍、箭凿、火烧的痕迹,而出海时的船只,只回来了不到三成!”
“其中。”
“甚至连郑和大人乘坐的宝船,都已经消失不见!”
“回来的船只,都是比后来生产建造的小一些的海船……”
听到这个消息。
朱允熞一时间不由眉头紧皱。
郑和乘坐的宝船没能回来!难不成……郑和的命运会和麦哲伦一般,虽然完成了环球航行,但最终却客死他乡不成?
可和麦哲伦不同。
前者只是一个航海冒险家,但后者,却是一个实实在在难得的海军统帅!
可以只会大明所有海军的能人!
如此重要的大臣损失,不仅仅是朱允熞的损失,更是整个大明的损失!
“来人,备架!”
“立刻去京师港口!”
朱允熞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郑和的船队了!
只要自己还没有亲眼看到郑和的船队和郑和本人安然归来,朱允熞便始终放心不下!如今大明的海军将领只有两个,一个是郑和,另外一个则是徐辉祖。
但徐辉祖毕竟还十分稚嫩,而且天赋方面也无法和郑和媲美。
所以暂时来说。
郑和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才!
“皇爷爷,您也一起去吧。”
老朱点了点头。
郑和归来这么重大的消息,老朱自然也想要去看一看。
而且,这可是环球航行!
哪怕是老朱,心中也十分好奇,这世界到底是不是圆的?从世界的一头,能够走到另外一头?
未免太过神奇!
这世界若是圆的,那人站在上面,为什么会不掉下去?
那岂不是说,站在世界下面的人都是倒立着的?光是想想,老朱便觉得十分神奇!
很快。
车驾便已经备好。
朱允熞和老朱一同登上车驾,前往京师附近的口岸。
……
京师。
口岸。
此刻,周遭已经是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郑和归来的消息,并非只有朱允熞和老朱才知道。
毕竟船队归来这么大的消息,是根本瞒不住的。
一些离得近的官员,早早就收到了消息。
纷纷前来围观。
而就算是收到消息慢上一些的,也已经是陆续在赶来的路上了。
可以想象,等会儿在这口岸周围,文武百官纷纷汇聚齐全的样子。
这可是近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动静!
不止如此!
就在这时,一道华丽尊贵的车驾行驶了过来,从上,走出一个满是白发的老人,和一个满是贵气的少年。
众人定睛一眼。
竟然是皇帝陛下和太孙殿下两人亲至!
众人连忙赶紧跪地参拜!
“参见陛下!”
“参见太孙殿下!”
时隔日久。
自朱允熞监国以来,已经过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而朝堂之上的面孔也早就换上了一遭。
如今,不少朝中的官员,老朱甚至都不认识。
那些年轻的朝中官员好奇的打量着老朱的模样,一直以来,他们都知道阳山之上,还有一位真正的大明皇帝陛下。
可自从他们入朝为官以来。
从未见过这位神秘的皇帝陛下,朝中掌管一切大权的乃是太孙殿下。
老朱实际上。
已经是处于隐退的状态。
将权力实际交移给了太孙殿下,不过这两年的时间,朱允熞不理朝政,一直没有上朝。
倒是也让一些更为新的官员从未见过。
止不住的好奇打量朱允熞和老朱这两位大明权势的最巅峰!
两位圣君同时存在。
更是让所有朝臣震撼不已!
但在场的文武百官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远处,一道黑影便由远及近,出现在了众人身前。
那是大大小小只剩下五艘船的船队。
那饱经沧桑的船体,一眼便能看得出来,这只船队,定然是经历过了千惊万险。
踏过了重重难关!
方才能够回到大明腹地!
“快看!郑大人的船队回来了!”
“那是郑大人的旗帜!”
“没错!是郑大人出海的船队!他们真的回来了!”
看到郑和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在场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喧哗起来,两年的时间销声匿迹,不知多少人,以为郑和死在了出海的路上。
而如今,郑和的旗帜又飘扬在大明的腹地。
这又如何能不让人动容?
更让人止不住的浮想联翩,到底郑和出海完成所谓的环球航行,成功了没有?
还是说,在海外待了两年。
失败而归?
唯有朱允熞知道,郑和一定完成了环球航行的任务,因为郑和曾在朱允熞面前立下过军令状。
若是不完成任务。
便直接提头来见!
而郑和绝不是一个失信之人,说到做到,是郑和做事的基本准则!
既然如今归来。
那么便说明,郑和的船队一定完成了环球航行!
但至于郑和的安危……
却谁也不知道了。
就算是朱允熞心底也没有多大的底气,毕竟在前世,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就是死在了归途之中。
近了。
慢慢的,船队开始靠近了口岸。
高大的船身之上。
一道道身影显现。
尽管隔着超过数百米的距离,但当朱允熞到了甲板上站着的一道身影时。
却没由来的心中一定。
“是郑和?!”
朱允熞也不知道自己的感觉从何而来。
但心中却有预感。
甲板上站着的那个人,定然是郑和无疑!
郑和没有辜负朱允熞的期望!亦没有让大明失望!
真的……环球航行归来了!
(本章完)
inf。inf
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人口普查,那一次清查出来得到的人口数量为六千万人!
就算过去了好几年的时间。
但也不该一下子增长到七千万人吧?!
这前前后后,出入可有足足一千万的人!大明周遭的一些小国,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口啊!
“快!熞儿,说说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朱急不可耐的说道。
对面,朱允熞则是笑了笑。
不急不缓的解释道“皇爷爷,您先别急。”
“其实,洪武二十六年的记录本就没有那么准确,当时仍然还有不少隐户和在山中躲藏的百姓。”
“这些人虽然不多,但却也有足足好几百万。”
洪武年间的人口清查,大体上基本都是准确的,和实际的出入不会太大,这归功于老朱严格的黄册制度。
但不管再怎么严格。
毕竟是古代,交通不便,这华夏的大好河山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未经开发。
随便往山中一躲就是几十年不见人的事情。
也可谓是时有发生。
而且大户人家隐藏人口,也是常见的事情,尽管不多,但必然也会发生。
可随着朱允熞收归天下土地为大明国有。
这些隐户,自然就藏不住了。
以及大明日益鼎盛,山中的住户自然愿意投入到大明的怀抱中来。
也正是这些人,给大明足足增加了几百万的人口。
“那么另外几百万人是从何处来的?”
老朱听懂了朱允熞的解释。
可却觉得越发好奇。
隐户和山中的避世难民只有几百万,那何以增加了一千万的人口?
朱允熞这才解释道“皇爷爷。”
“这另外的人口,一部分是这两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另一部分,则是从海外交易回来的劳工。”
“这些劳工虽然没有大明百姓的身份。”
“但也可以计入人口之中,方便计算。”
自从朱允熞监国以来,特别是这两年朱允熞休养生息,更是建设医院,全力进行医术研究,新生儿的夭折率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古代。
新生儿夭折的可能性极大。
往往人口增长缓慢,便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现在,大明的百姓既有时间生孩子,也有资本生孩子,更是还有越发进步的医术支持。
这新生儿的人口数量,又怎么可能不增长?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老朱大喜过望。
在老朱朴素的观念之中,人口的数量,就等于国力的强盛程度。
毕竟,人越是多,力量就越大!
生产出来的粮食也就越多,可用的士卒也就越广!
而朱允熞的观念虽然同老朱不完全一样,却也是十分高兴。
以大明现在的国土疆域宽广程度。
七千万人口根本没有达到这片土地承载的极限!
而正当老朱欣喜之时,宫门外,一匹烈马横冲直撞,直杠杠的要闯入宫门之内。
“何人胆敢擅闯宫门?!”
“站住!”
马匹上,一个背后插着小旗的士卒大声喊道“郑和大人海外归来!”
“速速让开!”
“此乃天大的消息!尔等还不快给我闪开?!”
宫门处。
守门的士卒一听,竟然是出海两年,音讯全无的郑和消息。
当即连忙让开。
不敢阻拦,这两年的时间,太孙殿下虽说不怎么理会朝堂之事,可唯独对郑和的消息极为关心。
亲自吩咐过。
若是有了郑和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要汇报。
宫门的士卒自然不敢阻拦。
只是派人去跟着传回消息的士卒,以防此人心怀不轨,同时也好给对方指路,毕竟皇宫这么大,若是没个熟悉的人带路,只怕是还没找到太孙殿下。
就自己先迷路了!
同时,更是加紧让人抄近路,去给太孙殿下通传消息。
亭台处。
一个下人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悄声说道“殿下!宫门处有消息传来。”
“称郑和大人已经有消息了!”
“传信之人,即将赶到!”
朱允熞闻之顿时大喜!整整两年的时间,郑和终于有消息传来了!
本来,朱允熞当初派郑和出海之时。
心中满是期盼。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熞对于派郑和出海环球航行的事情就越发后悔,毕竟,环球航行危险无比!
若是一个闪失。
自己这不可多得的海军将领,只怕就要夭折在这次航行之中了!
哪怕出海之前,朱允熞足足拨款了三千万两白银,给郑和做准备,可环球航行不可预估的事情实在太多。
就算是郑和,朱允熞心中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在此后的时间里,朱允熞一直都对郑和的消息十分关注。
但自从郑和出海之后。
便彻底销声匿迹,根本没有半点消息传来,就好似天底下就再也没有了郑和这个人一样。
朱允熞虽然知道这很正常。
毕竟是环球航行,早就已经超出了大明的情报范围之内。
可朱允熞心中就是没底。
毕竟,提早这么多年开始环球航行,而后来的麦哲伦也在归途之中被杀。
可见环球航行之危险!
好在,如今终于有了消息传回,这便是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若是郑和的船队当真陨落在了此次航行之中,便决计不会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可能三年、四年、五年之后。
慢慢人们就会开始接受郑和环球航行失败的现实。
不过现在。
郑和有了消息,便说明,他们极有可能已经实现了环球航行!
“速速通传!”
朱允熞脸上不可自制的泛着喜色。
一旁的老朱,见朱允熞如此高兴。
不由问道“熞儿,何事如此高兴?”
朱允熞这才将郑和出海有消息的事情说给了老朱听,老朱也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只不过。
老朱的高兴和朱允熞的相比却显得有些平淡。
事实上。
当今的大明对于出海这件事,虽然已经认识到了重要性,可和朱允熞相比,始终还是差了太远。
毕竟,朱允熞从后世而来。
历史书上,清清楚楚的记载着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因为没有追赶上海权的时代。
在近现代历史上,被西方国家欺压成了什么鬼样子!
历史的惨痛教训就清清楚楚的摆在朱允熞眼前!
他又怎么会不重视出海呢?
而这个时候的开心,也只有他一个人明白,环球航行的实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这就是独属于他自己一个人才能知道的喜悦吧!
无穷的喜悦!
很快。
随着一阵沙沙沙的脚步声,一个士卒在众多护卫的看管下,走到朱允熞身前十步。
跪地拱手行礼道“殿下!”
“前方急报!一日前,于松江府入海口,看到郑和大人率领的船队进入长江!”
“正在朝着京师的方向驶来!”
“预计今日,便可到达!”
朱允熞脸上满是焦急。
连忙问道“郑和的船队情况如何?同出发之前,相较如何?”
“有看到郑和的身影吗?!”
对面的士卒略有些犹豫。
这些消息,他也不是太确定。
只能是勉强说道“船队之中,暂时似乎没有发现郑和大人的身影。”
“至于船队的情况,根据目测,并不是太好。”
“船体上,似乎有被刀砍、箭凿、火烧的痕迹,而出海时的船只,只回来了不到三成!”
“其中。”
“甚至连郑和大人乘坐的宝船,都已经消失不见!”
“回来的船只,都是比后来生产建造的小一些的海船……”
听到这个消息。
朱允熞一时间不由眉头紧皱。
郑和乘坐的宝船没能回来!难不成……郑和的命运会和麦哲伦一般,虽然完成了环球航行,但最终却客死他乡不成?
可和麦哲伦不同。
前者只是一个航海冒险家,但后者,却是一个实实在在难得的海军统帅!
可以只会大明所有海军的能人!
如此重要的大臣损失,不仅仅是朱允熞的损失,更是整个大明的损失!
“来人,备架!”
“立刻去京师港口!”
朱允熞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郑和的船队了!
只要自己还没有亲眼看到郑和的船队和郑和本人安然归来,朱允熞便始终放心不下!如今大明的海军将领只有两个,一个是郑和,另外一个则是徐辉祖。
但徐辉祖毕竟还十分稚嫩,而且天赋方面也无法和郑和媲美。
所以暂时来说。
郑和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才!
“皇爷爷,您也一起去吧。”
老朱点了点头。
郑和归来这么重大的消息,老朱自然也想要去看一看。
而且,这可是环球航行!
哪怕是老朱,心中也十分好奇,这世界到底是不是圆的?从世界的一头,能够走到另外一头?
未免太过神奇!
这世界若是圆的,那人站在上面,为什么会不掉下去?
那岂不是说,站在世界下面的人都是倒立着的?光是想想,老朱便觉得十分神奇!
很快。
车驾便已经备好。
朱允熞和老朱一同登上车驾,前往京师附近的口岸。
……
京师。
口岸。
此刻,周遭已经是挤满了围观的人群。
郑和归来的消息,并非只有朱允熞和老朱才知道。
毕竟船队归来这么大的消息,是根本瞒不住的。
一些离得近的官员,早早就收到了消息。
纷纷前来围观。
而就算是收到消息慢上一些的,也已经是陆续在赶来的路上了。
可以想象,等会儿在这口岸周围,文武百官纷纷汇聚齐全的样子。
这可是近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动静!
不止如此!
就在这时,一道华丽尊贵的车驾行驶了过来,从上,走出一个满是白发的老人,和一个满是贵气的少年。
众人定睛一眼。
竟然是皇帝陛下和太孙殿下两人亲至!
众人连忙赶紧跪地参拜!
“参见陛下!”
“参见太孙殿下!”
时隔日久。
自朱允熞监国以来,已经过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而朝堂之上的面孔也早就换上了一遭。
如今,不少朝中的官员,老朱甚至都不认识。
那些年轻的朝中官员好奇的打量着老朱的模样,一直以来,他们都知道阳山之上,还有一位真正的大明皇帝陛下。
可自从他们入朝为官以来。
从未见过这位神秘的皇帝陛下,朝中掌管一切大权的乃是太孙殿下。
老朱实际上。
已经是处于隐退的状态。
将权力实际交移给了太孙殿下,不过这两年的时间,朱允熞不理朝政,一直没有上朝。
倒是也让一些更为新的官员从未见过。
止不住的好奇打量朱允熞和老朱这两位大明权势的最巅峰!
两位圣君同时存在。
更是让所有朝臣震撼不已!
但在场的文武百官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远处,一道黑影便由远及近,出现在了众人身前。
那是大大小小只剩下五艘船的船队。
那饱经沧桑的船体,一眼便能看得出来,这只船队,定然是经历过了千惊万险。
踏过了重重难关!
方才能够回到大明腹地!
“快看!郑大人的船队回来了!”
“那是郑大人的旗帜!”
“没错!是郑大人出海的船队!他们真的回来了!”
看到郑和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在场的文武百官一下子喧哗起来,两年的时间销声匿迹,不知多少人,以为郑和死在了出海的路上。
而如今,郑和的旗帜又飘扬在大明的腹地。
这又如何能不让人动容?
更让人止不住的浮想联翩,到底郑和出海完成所谓的环球航行,成功了没有?
还是说,在海外待了两年。
失败而归?
唯有朱允熞知道,郑和一定完成了环球航行的任务,因为郑和曾在朱允熞面前立下过军令状。
若是不完成任务。
便直接提头来见!
而郑和绝不是一个失信之人,说到做到,是郑和做事的基本准则!
既然如今归来。
那么便说明,郑和的船队一定完成了环球航行!
但至于郑和的安危……
却谁也不知道了。
就算是朱允熞心底也没有多大的底气,毕竟在前世,环球航行的麦哲伦就是死在了归途之中。
近了。
慢慢的,船队开始靠近了口岸。
高大的船身之上。
一道道身影显现。
尽管隔着超过数百米的距离,但当朱允熞到了甲板上站着的一道身影时。
却没由来的心中一定。
“是郑和?!”
朱允熞也不知道自己的感觉从何而来。
但心中却有预感。
甲板上站着的那个人,定然是郑和无疑!
郑和没有辜负朱允熞的期望!亦没有让大明失望!
真的……环球航行归来了!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