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宣讲团成立!给大家发钱发田!

    群臣百官皆争相拍朱允熞的马屁。

    被视作文坛风骨的方孝孺更是忍不住第一上前对朱允熞歌功颂德。

    整个奉天殿内,都跳动着一股喜悦的气息。

    仿佛这件事已经办成了一般。

    朱允熞不得不出声道“好了,此事多艰,具体操办,还需诸位齐心协力。”

    “等真的办成了,再欢喜也不迟!”

    群臣百官这才冷静下来。

    随后朱允熞又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今日的早朝便结束了。

    当然,这自然不代表朱允熞今日的朝政结束了。

    诸多奏折,自然有咨政处、军务处先行查阅、批注,再由朱允熞亲自定夺。

    只是处理朝政的地方,从奉天殿换做了御书房。

    ……

    日升月转,眨眼又是一段时日。

    “啊……”

    朱允熞有些劳累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

    自从将收田的事情吩咐下去之后,整个大明朝堂,就像是一台开足了马力的机器,一刻不停的运转起来。

    朱允熞每日要处理的事务,也变得多了起来。

    而且因为此事干系重大,所以事无巨细,皆要向朱允熞汇报。

    而且不同于上次为了拷打齐王布局。

    这一次朱允熞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所以在每一个节点都有防备,安插人手监督检查。

    所以要处理的奏折,也越发多了起来。

    直到今日,朱允熞才算是稍稍得闲……

    “啧啧,这皇帝可当真不是那么好当啊……”

    “论享受,当真是不如闲散王爷半点!”

    虽说现在朱允熞还不是皇帝,但如今以太孙之位监国,老朱又在阳山之上,其实几乎与皇帝无异。

    朱允熞还是怀念自己一开始梦寐以求的王爷生活。

    所以他其实不太能理解,为啥这些藩王都忍不住折腾?难道当王爷,有吃有喝有美人还不用干活,难道不爽吗?

    “唉,定个小目标吧,十年!”

    “十年之内建设好大明!到时候正好成年……就可以享受了……”

    毕竟,大明建设的越好,到时候他就越省心。

    可以纵情声色犬马……咳咳……应该说是与民同乐!

    而正在朱允熞沉醉于未来的幻想中时。

    徐妙锦的声音突然响起。

    “你在想些什么呢?”

    徐妙锦突然在他身后出现,拍了拍他的肩膀,倒是吓了他一跳。

    刚刚他在想别的事情。

    完全没注意到徐妙锦是什么时候出现,又是什么时候在自己背后的。

    都怪那些宫人,也不提醒一下。

    但朱允熞仔细想了一下,倒也不能完全责怪这些家伙……毕竟谁不知道他和徐妙锦之间的关系?

    宫人也不好阻拦。

    “你怎么今日来我这儿了?”朱允熞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他才不会说自己刚才在想什么。

    “我是来找你要人的!”

    徐妙锦神情一苦,哭诉道“你让我主管金陵十八坊,帮你研究这研究哪儿的,还得负责生产和制造。”

    “这都是需要人手的啊!”

    “可现在你每天都是催催催,要武器要火炮要水泥,啥都要,但金陵十八坊就这么大,人手就这么多。”

    “我总不能给你变出来吧!”

    “你瞧瞧这段时间我都累成什么样了!”

    朱允熞仔细瞧了瞧,徐妙锦确实比之前憔悴了些许。

    不过好在年轻,几乎完全看不出来。

    不过金陵十八坊的产量,的确是问题……以后大明对这些东西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那金陵十八坊的产量也得继续提升才是。

    只是……劳动力啊!是个大问题!

    而且是有技术的劳动力!

    并且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匠的身份问题……虽然说现在工匠已经可以被加官赐爵。

    但这也只对原本就是工匠身份的人有吸引力。

    原本不是工匠身份的人,则会因为工匠这个身份,而心生排斥,不愿为工匠!

    所以朱允熞还得先解决工匠身份的问题……让他们与普通人无异。

    这又是一个难点。

    短时间内,着实难以解决。

    “好啦。”朱允熞只得安慰道“我会继续从别的地方迁入工匠的。”

    “你也得多招一些人,注意培养工匠。”

    “先撑上一段时间,眼下朝廷都在关注着收田的事情,实在是分不出心来处理其他事务。”

    现在的大明,无论什么事情,都得给收田大业让道!

    徐妙锦撇了撇嘴,她又不傻,当然知道这些。

    只是找个机会向朱允熞诉苦罢了。

    毕竟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而且若不是以此为借口,她又怎么好来打扰朱允熞?

    毕竟这段时间不止她忙,朱允熞更忙!

    “好吧……我再撑一撑。”

    朱允熞见徐妙锦有些疲倦的样子,有些心疼。

    说白了,她也才不过十二岁左右而已。

    就早早肩负了太多。

    “这样吧,你跟我来!”朱允熞突然拉着徐妙锦往外走。

    徐妙锦不知道朱允熞这是闹的哪一出。

    只得跟着朱允熞一路往外走。

    但心头却甜蜜蜜的。

    而这一走,便是走了大半个京师,从御书房出来之后,坐上车驾,出了皇宫,在京师之中左转右转。

    最终落在了楚王府前。

    “楚王府?”徐妙锦瞪大了眼睛。

    问道“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

    一路上,徐妙锦至少问了朱允熞去哪儿不下十次!

    但朱允熞却始终是一副神神秘秘的样子。

    不肯多说。

    结果现在竟然带她来了楚王府,要知道,楚王可是和太孙不怎么对付的啊!

    虽然说不至于像是齐王一样明着和朱允熞作对。

    但也肯定是有所不满。

    朱允熞又是怎么会想到来这里的?

    “你跟我来就是了。”朱允熞仍是不肯多说。

    带着徐妙锦走进楚王府,穿越几个院落,眼前顿然开阔,同时声浪也猛然高了起来。

    此处人数众多,怕是不下几十个。

    并且正前方有一个戏台。

    戏台之上,似乎正在排练着一出戏?

    这里竟然还有一个戏班?

    徐妙锦彻底懵了,不知道朱允熞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而这时,朱允熞却似乎是轻车熟路的发号施令道“你们演练一遍戏剧,孤要看。”

    戏班的人自然是不敢不从。

    毕竟朱允熞背后跟着的几十个锦衣卫都不是吃素的。

    更别说,这个戏班本就是朱允熞雇来的。

    算是他们的金主。

    很快,戏班的人便站定,该吹锣打鼓的吹锣打鼓,该拉二胡吹箫的拉二胡吹箫。

    葫芦丝也放到了嘴边。

    “你就是带我来看戏?”徐妙锦有些疑惑。

    平日里也不见朱允熞喜欢看戏啊?

    难道说……他还有这个爱好?

    却见朱允熞笑了笑,不再卖关子,说道“这是我最近弄出来的宣讲团。”

    “交给咱六叔楚王负责,将来是要四处下乡宣讲朝廷政策的。”

    “为了收田大业,我还特意编了一出新戏,让他们排练。”

    “到时候混着其他剧本一起演。”

    现在这年头,娱乐手段匮乏,能有戏看就不错了。

    更何况是免费的?

    百姓们当然不挑。

    到时候混着一起演,就相当于是给自己打的软广了,一来是宣讲政策,二来也是给自己继续塑立金身,获取民心。

    “这戏是你编出来的?”

    徐妙锦愕然。

    此时,大戏开场,一众戏子在台上表演起来。

    倒也像是那个样子。

    徐妙锦津津有味的看了半天,大致理清楚了这戏讲得是什么。

    说起来倒也十分简单。

    无非就是一个原本小有家产之人,家道中落,甚是落魄,而这个时候,正好碰到了朝廷新的政策。

    赎买田地,要给大家发田!

    以后勤加耕耘,发家致富的剧本。

    只不过中间朱允熞加了一些红楼梦的内容,算是个破产版的红楼梦。

    而结局,更是皆大欢喜的类型。

    毕竟这是带着政治目的的戏剧,什么冲突和艺术价值都是其次,归根到底,还是给大家宣传,只要朝廷赎买田地之后。

    就一定会给大家发田!

    到时候,人人都有田种!

    而且大家伙儿和戏剧里的人物不一样,本身不少就有田,朝廷是真的会给你们发钱的啊!

    台上那拎着一箱箱银子给人送来的场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震撼的!

    那感觉,就像是王多鱼看到三个亿一样!

    站都站不稳!

    很快,戏剧结束,朱允熞兴奋的问道“怎么样,这台行不?”

    徐妙锦一时默然无语。

    她万万没想到,朱允熞第一次带自己来看戏,看得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就算了。

    还带自己看这种!

    “噗嗤。”

    但下一刻,徐妙锦却突然忍不住笑出了声。

    “很好看,这戏剧一出,百姓定然能理解朝廷的用意,并且推行的时候,阻力也会小很多。”

    毕竟,这是在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

    徐妙锦有理有据的答道。

    “没错!我正是这么想的!”

    得到徐妙锦的肯定,朱允熞突然变现的有些兴奋。

    而徐妙锦则是柔和的笑着。

    不管怎样,其实只要他开心就好了,年幼之躯,却要将大明江山一肩挑之。

    自己要是能帮他分担些就好了……

    徐妙锦遗憾的想着……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