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齐王的合纵连横之术!角力!
齐王府。
齐王朱榑正妃吴氏之兄,神策卫试指挥使吴高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齐王殿下!”
“今日早朝的事,您可听说过了?”
一进门,吴高便看到了正在院中擦拭宝剑的齐王朱榑。
在其身侧,还有几个看似普通,仿若平民,但却眼露寒芒之人。
这些人怀中,似乎还藏着什么长条状的东西……
而在更远处,还有一些方士打扮的人,正在激烈争讨着什么。
“慌张什么?”
齐王朱榑放下手中宝剑,不急不缓的说道“你在军中都有所耳闻。”
“本王自然更是早就知晓了。”
吴高面色激动。
走上前来,颤抖着说道“殿下,这可是大好的机会!赎买田地,动辄便是上百万两白银!”
“若是从中截取一部分,用于走动关系,笼络人心。”
“到时候,京师五大营四十八卫之中,必然会有许多人听命于殿下!”
京师五大营。
四十八卫。
其中,神策卫正是其中之一。
但齐王朱榑却摇了摇头,说道“哼,你想得倒是简单。”
“本王那两个傻侄儿,正是有你这样的想法,才会死的这么简单!”
“京师防卫,有本王爹爹在,又岂是这么好动的?”
“和找死无异!”
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前车之鉴在此,齐王朱榑自然不想重蹈覆辙。
他有夺位的心思。
当然不会走上失败者的老路。
事实证明,想要掌控京师防卫,弑君强行登基是根本行不通的。
齐王朱榑虽然自恃武略,却也没觉得自己能通过这种方式成功。
“而且,伱以为,这里面就当真只有好处?”
“本王的好侄儿,这是在给本王做局呢!”
齐王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朱允熞会选择针对自己,想要给自己挖一个坑。
但既然朱允熞出招了,他就得接下才是。
赎买田地,看似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这个馅饼却是有毒的!
只要吃了这个馅饼。
就等于被朱允熞抓到了把柄!
只要把这个把柄往老朱面前一摆,那他朱榑便再无争储的可能!
“啊?”吴高倒是没想过那么多。
他的心思简单,这是反应过来后,顿时慌乱不已。
连连问道“殿下,那怎么办?”
“咱们要不要让太孙另择高明,将此事拒绝?”
可齐王却反问道“拒绝?”
“为什么要拒绝?”
这馅饼虽然有毒,可带来的利益却也是实打实的。
“你呀,还是好好跟在本王后面学着吧。”齐王朱榑满是自信。
胸有成竹的说道“他朱允熞既然想要本王贪墨,以此来定本王的罪。”
“那本王就贪墨给他看!”
“而且本王还要大贪特贪!”
“朝廷要收吾等藩王的兵权,又收走了封地,就靠宗人府每年发来的一点银子,怎么够用?”
“想必……本王的许多兄弟,现在也应该缺钱了吧……”
齐王朱榑眼中闪过一丝冷笑。
按理来说,朝廷派发的银钱,其实是够藩王用度的。
可问题是……以前的藩王手下有兵,有封地,想搞钱还不简单?
但现在在京师之中,收入全靠宗人府下发的那点银两。
原本许多藩王习惯了奢侈的日常用度。
现在让他们节俭,根本就不可能!
旁的不说,就算习惯节俭,但齐王这些兄弟,一个个的喜好可都不简单。
周王朱橚爱好医学,一心编撰医书,府中常有名医坐镇。
湘王朱柏酷爱道学,时常寻仙访道,无论是修建道观,又或是炼丹,都耗费颇多。
楚王朱桢生活奢靡,出手大方,在诸多兄弟之中,他应当是最缺钱的一个,时常向朝廷以征讨蛮寇的名义索要军粮。
可最后战果却是寥寥无几。
这些藩王,可能不缺钱吗?
齐王朱榑以己度人,他平日里喜欢蓄养刺客,纠集方士。
府中养了不少善于刺杀的死士,还有善于巫蛊之术的方士。
所耗银钱颇多。
每日正为银两的事情发愁。
这下,朱允熞把银子送到他嘴边来了,他又怎么可能放过?
“殿下的意思是……”吴高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齐王的主意。
惊呼道“殿下是想要邀请其他藩王一起分一杯羹?!”
齐王朱榑点点头。
背负双手,高深莫测道“本王的这个侄儿,是想要借贪墨之事,定本王一人之罪。”
“可若是本王贪墨来的银子,并不只给本王一人呢?”
吴高顺着齐王所言,接着往下说道“那到时候,太孙将要面对的,就不只是殿下一人!”
“而是诸多藩王?!”
“没错!”朱榑大手一挥,不屑道“朱允熞到底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家伙。”
“他只知道本王会贪,却没想过,本王虽然贪,却不傻!”
“本王一人的能耐,只能小贪。”
“但本王若是将这份利益分享出去,诸多藩王形成利益集合体,到时候,就能大贪特贪!”
“本王不仅要让他修建国道的幻想破灭!”
“更是要让他在储君的位置上待不下去!”
齐王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一直以来,蓄养刺客,纠集方士,为得是什么?不就是不满足自身之位!
想要更进一步?
如今机会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又怎么可能放弃!
“殿下高明!”吴高彻底拜服。
死心塌地的说道“等朱允熞修建国道的计划失败,导致民怨沸腾,百官失望。”
“陛下定然会另立储君!”
“到时候,殿下就是太子了!”
朱榑得意的笑了笑。
但却也并没有真的得意忘形,而是沉浸下来,说道“但这前提,却是首先需要让本王的几个兄弟,愿意和本王站在一条战线上。”
“周王倒是好说,他与本王有征战之谊。”
“早些年,我们二人一同作战过,虽然他是一个与世无争的性子,但本王有把握说动。”
“楚王朱桢,他对朱允熞早有不满,再加上缺钱,只要和他说下此事,再多予他一些利益,这等贪婪之辈,就自会上钩。”
“唯一不好弄的……就是湘王朱柏……”
湘王朱柏,文武双全,聪慧过人,绝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主。
不过……齐王也有办法。
他手下这么多的方士,现在正好发挥作用。
齐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派自己手下的方士,获取朱柏的信任,然后以寻仙问道的手段,哄骗他修建宏伟的道观。
到时候,手里面自然会缺钱用。
而恰恰好好……这时候他又再带上一大笔银两出现……
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起来!
“这,便是本王的合纵连横之术!”
“哈哈哈!”
朱榑对自己的计策甚是满意,贪墨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背景就敢去贪!
自古以来,被打倒的贪官,往往都是没有背景的贪官。
罪名自然是贪墨。
可实际上呢?只不过是派系之争罢了!
朱允熞想要借这个名头打压他,那他朱榑便借此组建一个的派系,纠集一大批藩王进来。
借助如此之多藩王的势力。
和他斗上一斗!
只要势力足够庞大,朱榑断定,就算是明知道他们贪墨了一大笔银两,朱允熞也不敢贸然行事。
反而不得不转过头来安抚他们这些人。
否则朱允熞修建国道的计划,就注定要泡汤了!
只要这样僵持下去。
他们这个派系的势力,会随着源源不断从修路这件事中获取资源而壮大。
反倒是朱允熞,会在朝堂之上逐渐不得人心。
到时候忙中出错……一旦被他抓到了错处,他再和一堆兄弟去阳山告诉老朱。
朱允熞的末日就到了!
“哼,好侄儿。”
“你做的这个局,我就接下了!”
……
皇宫,御书房。
朱允熞看着齐王朱榑回复的奏疏。
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齐王朱榑,入局了。
从一开始决定让藩王回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将目光定向了朱榑。
至于为啥,则是因为这家伙造反的履历实在是太丰富了。
建文元年意图谋反被削藩禁锢,当然这可能是朱允炆这个猪脑子为了削藩找的借口。
但问题是,这家伙竟然在永乐四年又搞了一次,被贬为庶人。
而且齐王朱榑向来喜欢蓄养刺客和江湖方术之士,府内常藏有不法器具。
要说诸多藩王里面,谁最有可能心思不轨。
那必然是齐王朱榑了!
所以朱允熞才会设下这么一个局,来看看自己这位七叔,到底是不是真的藏着有什么别的想法。
“只是这一次……万万不能再像朱允炆和朱允熥一样,闹得这么大了。”
朱允熞更希望,藩王之事,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再激起这般猛烈的祸乱。
朱允熞默默将奏疏放下,心中长叹道“七叔啊七叔,希望你能识相一些。”
“一些小钱,我是不会同你计较的……”
“但你若是不识相!”
“非得与我角力……”
他朱允熞也不是真的心慈手软!
他会让齐王看看,凭什么他能坐在太孙这个位置上。
而朱樉、朱允炆、朱允熥却已经葬身黄土!
(本章完)
inf。inf
齐王朱榑正妃吴氏之兄,神策卫试指挥使吴高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齐王殿下!”
“今日早朝的事,您可听说过了?”
一进门,吴高便看到了正在院中擦拭宝剑的齐王朱榑。
在其身侧,还有几个看似普通,仿若平民,但却眼露寒芒之人。
这些人怀中,似乎还藏着什么长条状的东西……
而在更远处,还有一些方士打扮的人,正在激烈争讨着什么。
“慌张什么?”
齐王朱榑放下手中宝剑,不急不缓的说道“你在军中都有所耳闻。”
“本王自然更是早就知晓了。”
吴高面色激动。
走上前来,颤抖着说道“殿下,这可是大好的机会!赎买田地,动辄便是上百万两白银!”
“若是从中截取一部分,用于走动关系,笼络人心。”
“到时候,京师五大营四十八卫之中,必然会有许多人听命于殿下!”
京师五大营。
四十八卫。
其中,神策卫正是其中之一。
但齐王朱榑却摇了摇头,说道“哼,你想得倒是简单。”
“本王那两个傻侄儿,正是有你这样的想法,才会死的这么简单!”
“京师防卫,有本王爹爹在,又岂是这么好动的?”
“和找死无异!”
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前车之鉴在此,齐王朱榑自然不想重蹈覆辙。
他有夺位的心思。
当然不会走上失败者的老路。
事实证明,想要掌控京师防卫,弑君强行登基是根本行不通的。
齐王朱榑虽然自恃武略,却也没觉得自己能通过这种方式成功。
“而且,伱以为,这里面就当真只有好处?”
“本王的好侄儿,这是在给本王做局呢!”
齐王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朱允熞会选择针对自己,想要给自己挖一个坑。
但既然朱允熞出招了,他就得接下才是。
赎买田地,看似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可这个馅饼却是有毒的!
只要吃了这个馅饼。
就等于被朱允熞抓到了把柄!
只要把这个把柄往老朱面前一摆,那他朱榑便再无争储的可能!
“啊?”吴高倒是没想过那么多。
他的心思简单,这是反应过来后,顿时慌乱不已。
连连问道“殿下,那怎么办?”
“咱们要不要让太孙另择高明,将此事拒绝?”
可齐王却反问道“拒绝?”
“为什么要拒绝?”
这馅饼虽然有毒,可带来的利益却也是实打实的。
“你呀,还是好好跟在本王后面学着吧。”齐王朱榑满是自信。
胸有成竹的说道“他朱允熞既然想要本王贪墨,以此来定本王的罪。”
“那本王就贪墨给他看!”
“而且本王还要大贪特贪!”
“朝廷要收吾等藩王的兵权,又收走了封地,就靠宗人府每年发来的一点银子,怎么够用?”
“想必……本王的许多兄弟,现在也应该缺钱了吧……”
齐王朱榑眼中闪过一丝冷笑。
按理来说,朝廷派发的银钱,其实是够藩王用度的。
可问题是……以前的藩王手下有兵,有封地,想搞钱还不简单?
但现在在京师之中,收入全靠宗人府下发的那点银两。
原本许多藩王习惯了奢侈的日常用度。
现在让他们节俭,根本就不可能!
旁的不说,就算习惯节俭,但齐王这些兄弟,一个个的喜好可都不简单。
周王朱橚爱好医学,一心编撰医书,府中常有名医坐镇。
湘王朱柏酷爱道学,时常寻仙访道,无论是修建道观,又或是炼丹,都耗费颇多。
楚王朱桢生活奢靡,出手大方,在诸多兄弟之中,他应当是最缺钱的一个,时常向朝廷以征讨蛮寇的名义索要军粮。
可最后战果却是寥寥无几。
这些藩王,可能不缺钱吗?
齐王朱榑以己度人,他平日里喜欢蓄养刺客,纠集方士。
府中养了不少善于刺杀的死士,还有善于巫蛊之术的方士。
所耗银钱颇多。
每日正为银两的事情发愁。
这下,朱允熞把银子送到他嘴边来了,他又怎么可能放过?
“殿下的意思是……”吴高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齐王的主意。
惊呼道“殿下是想要邀请其他藩王一起分一杯羹?!”
齐王朱榑点点头。
背负双手,高深莫测道“本王的这个侄儿,是想要借贪墨之事,定本王一人之罪。”
“可若是本王贪墨来的银子,并不只给本王一人呢?”
吴高顺着齐王所言,接着往下说道“那到时候,太孙将要面对的,就不只是殿下一人!”
“而是诸多藩王?!”
“没错!”朱榑大手一挥,不屑道“朱允熞到底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家伙。”
“他只知道本王会贪,却没想过,本王虽然贪,却不傻!”
“本王一人的能耐,只能小贪。”
“但本王若是将这份利益分享出去,诸多藩王形成利益集合体,到时候,就能大贪特贪!”
“本王不仅要让他修建国道的幻想破灭!”
“更是要让他在储君的位置上待不下去!”
齐王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他一直以来,蓄养刺客,纠集方士,为得是什么?不就是不满足自身之位!
想要更进一步?
如今机会就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又怎么可能放弃!
“殿下高明!”吴高彻底拜服。
死心塌地的说道“等朱允熞修建国道的计划失败,导致民怨沸腾,百官失望。”
“陛下定然会另立储君!”
“到时候,殿下就是太子了!”
朱榑得意的笑了笑。
但却也并没有真的得意忘形,而是沉浸下来,说道“但这前提,却是首先需要让本王的几个兄弟,愿意和本王站在一条战线上。”
“周王倒是好说,他与本王有征战之谊。”
“早些年,我们二人一同作战过,虽然他是一个与世无争的性子,但本王有把握说动。”
“楚王朱桢,他对朱允熞早有不满,再加上缺钱,只要和他说下此事,再多予他一些利益,这等贪婪之辈,就自会上钩。”
“唯一不好弄的……就是湘王朱柏……”
湘王朱柏,文武双全,聪慧过人,绝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主。
不过……齐王也有办法。
他手下这么多的方士,现在正好发挥作用。
齐王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派自己手下的方士,获取朱柏的信任,然后以寻仙问道的手段,哄骗他修建宏伟的道观。
到时候,手里面自然会缺钱用。
而恰恰好好……这时候他又再带上一大笔银两出现……
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起来!
“这,便是本王的合纵连横之术!”
“哈哈哈!”
朱榑对自己的计策甚是满意,贪墨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背景就敢去贪!
自古以来,被打倒的贪官,往往都是没有背景的贪官。
罪名自然是贪墨。
可实际上呢?只不过是派系之争罢了!
朱允熞想要借这个名头打压他,那他朱榑便借此组建一个的派系,纠集一大批藩王进来。
借助如此之多藩王的势力。
和他斗上一斗!
只要势力足够庞大,朱榑断定,就算是明知道他们贪墨了一大笔银两,朱允熞也不敢贸然行事。
反而不得不转过头来安抚他们这些人。
否则朱允熞修建国道的计划,就注定要泡汤了!
只要这样僵持下去。
他们这个派系的势力,会随着源源不断从修路这件事中获取资源而壮大。
反倒是朱允熞,会在朝堂之上逐渐不得人心。
到时候忙中出错……一旦被他抓到了错处,他再和一堆兄弟去阳山告诉老朱。
朱允熞的末日就到了!
“哼,好侄儿。”
“你做的这个局,我就接下了!”
……
皇宫,御书房。
朱允熞看着齐王朱榑回复的奏疏。
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齐王朱榑,入局了。
从一开始决定让藩王回京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将目光定向了朱榑。
至于为啥,则是因为这家伙造反的履历实在是太丰富了。
建文元年意图谋反被削藩禁锢,当然这可能是朱允炆这个猪脑子为了削藩找的借口。
但问题是,这家伙竟然在永乐四年又搞了一次,被贬为庶人。
而且齐王朱榑向来喜欢蓄养刺客和江湖方术之士,府内常藏有不法器具。
要说诸多藩王里面,谁最有可能心思不轨。
那必然是齐王朱榑了!
所以朱允熞才会设下这么一个局,来看看自己这位七叔,到底是不是真的藏着有什么别的想法。
“只是这一次……万万不能再像朱允炆和朱允熥一样,闹得这么大了。”
朱允熞更希望,藩王之事,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再激起这般猛烈的祸乱。
朱允熞默默将奏疏放下,心中长叹道“七叔啊七叔,希望你能识相一些。”
“一些小钱,我是不会同你计较的……”
“但你若是不识相!”
“非得与我角力……”
他朱允熞也不是真的心慈手软!
他会让齐王看看,凭什么他能坐在太孙这个位置上。
而朱樉、朱允炆、朱允熥却已经葬身黄土!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