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痛心! 弑君!

    朱允熞开始是非常放心的。

    因为根据他对老朱的观察,老朱已经做出了判断。

    但随着后面,老朱同意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人的请求,让外围的护卫换防,顿时让朱允熞的心,又一次吊了起来。

    他有些看不懂老朱这样做的用意。

    一直到被“押”着进入清净宫,身后的大门缓缓关上。

    朱允熞终于忍不住,喊了一声“皇爷爷!”

    清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老朱蓦然停住脚步,缓缓转身回头。

    此时,殿内数百支蜡烛点燃,将整个大殿照得通明。

    他看得分明,老朱苍老的脸上,已是泪流满面。

    “标儿,为父对不起你啊!”

    这位杀人如麻,堪称铁石君王的大明开国皇帝,望上去如此憔悴,又是如此悲哀。

    朱允熞顿时愣住,怔怔的望着老朱。

    “熞儿,你过来!”

    老朱挥了挥手,示意“押”送他的士卫退后。

    “皇爷爷,您别哭了啊!”

    朱允熞一步步走了过去。

    “帝王是不是能哭的!”他望着老朱说道。

    老朱露出一抹苦笑,拉起他的手。

    “你说得不错,帝王是不能哭的。”

    “伱身为帝王,就要面对亲人和好友的背叛,面对亲情的割裂。”

    “人世间的种种情绪,都只会困住你,束缚你。”

    “你必须要永远冷酷,无情,不管是面对什么人。”

    “唯有如此,你才能坦然的面对所有一切。”

    周围的侍卫,都惊得目瞪口呆。

    皇帝陛下在外面的态度,明明是让他们将太孙押进来“问罪”。

    以致于让他们都以为,太孙这回真的完了。

    没想到。

    关起门来。

    在清净宫内,两人的谈话,又是另一番场景。

    皇帝陛下哪有半分责怪之意?

    反而在教导他?

    侍卫不懂。

    但他们谁都不会插言。

    一个个如雕像一般,只恨不得将双耳封住,不要听到这些话。

    “皇爷爷,我记住了。”

    朱允熞又问道“皇爷爷,为什么让他们换防啊?外围的护卫一换,我只怕他们会兵变。”

    这是他此刻最担心的事情。

    朱允炆和朱允熞的污陷,表面上看起来是“铁证如山”。

    但实际上,这样炮制出来的人证物证,其实经不起严格的追查。

    岂不说那些人证只要严加审问,就极可能发现问题。

    这应该才是他们不敢将人带到老朱面前来的原因。

    一个陆前猪养,可能是演戏的高手,也能经得起严刑拷打。

    但四十几个人,不可能每一个都如此。

    除此之外,就算是他们伪造的自己的亲笔信,也会查出底细。

    笔迹相似很容易,粗一看能混人珠目。

    但是,真要认真鉴定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大明的科技水平自是远不如后世。

    但书法艺术,只能说高手如云,较后世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对这个时代读书人来说,苦练一手好字,是最基本的功夫。

    书法成就高,笔迹鉴定的能力自然也强。

    朝中的文臣,几乎都是此中好手。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字迹。

    不同人的写出来字,可以模仿,却永远无法做到完全一样。

    只要仔细鉴定,就不难发生其中的细微差别。

    一个签名,要伪造到无法鉴定真假的程度,都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更别说是字数更多的书信了。

    而以朱允熞太孙的身份,若要给他定罪,那认真鉴定笔迹就是必不可少的。

    那时候,自然会发现,书信都是别人假冒写的。

    那他的罪名,就会被推翻了。

    朱允炆和朱允熥再蠢,也是皇孙,受过严格的教育,不会连这一点常识都没有。

    可他们却用出这样的方法。

    那只能说明,他们想要的,仅仅是一个时间差。

    先将朱允熞“定罪”,然后在找出证据破绽之前,将事情做死!

    换掉外围的护卫,或许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那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情……

    “咱就是要让他们做。”老朱的声音坚定无比。

    语气严厉中带着帝王的霸气,已一扫之前的悲切。

    “那就好!”朱允熞吁了口气,又问道“皇爷爷早就做好准备了吗?”

    “没有!”老朱摇了摇头“咱没有做任何准备。”

    呃……

    朱允熞差点被这句话堵住呼吸。

    没有做任何准备,您老人家还同意他们换防外围护卫的请求?

    这……

    皇爷爷,您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啊!

    念头刚起。

    就听耳边老朱的声音响起“咱相信你一定有所准备,接下来,咱就看你如何应对了。”

    “孙儿……”朱允熞闻言一惊,欲言又止,脑海中念头急转。

    “孙儿也没有料到,两位哥哥竟会做出这种事情。”

    他斟酌着说道“不过,此前倭寇逃跑,孙儿唯恐皇爷爷这里有失,确实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孙儿断定朝中定还有人与倭寇勾结,若有事要发生,多半就在孙儿此次来见皇爷爷之时。”

    老朱这番话,分明有试探之意。

    朱允炆和朱允熥不念骨肉亲情,设计陷害他。

    而他做了“准备”,也就是在指他也在“做套”了!

    朱允熞当然要解释,不能让老朱因此产生“误会”。

    咱人品比他们两个,那是要高出太多太多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老朱道“你身为储君,若全无半点防人之心,咱也不敢将大明江山托付与你。”

    “你做得很好,咱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咱就想看看,那两个大逆不道的畜牲,究竟想干什么?”

    “咱只当没有这两个孙子,老朱家没有这样的后代!”

    说到这里,老朱的情绪已明显变得激动,难以自制。

    纵然他是帝王,是千古造反第一人,心性之坚定,远非常人所能及,可面对至亲之人的背叛,仍是不免悲从心来。

    这是朱允熞第一次听到老朱说出这等狠话。

    要知道,一直以来,老朱对自己的后代,都是宠爱万分的。

    尤其是对朱允炆,更是视若宝贝。

    虽然是孙子,但老朱对他的疼爱,远胜过自己的许多儿子。

    能让老朱说出这样的话,足见他心中的失望有多深。

    可他们再混蛋,那也是您的后代。

    骂他们是畜牲,似乎……

    “还是希望哥哥们能迷途知返吧。”

    朱允熞叹道。

    这个时候,他可不敢落井下石,影响自己在老朱心中的光辉形象。

    “皇爷爷放心,孙儿定然护得您老人家安然无恙。”

    朱允熞不再藏拙。

    ……

    ……

    ……

    清净宫外。

    朱允熥已带来了新的兵马,令外围的侍卫即刻移营换防。

    朱允炆端着茶壶,站在他的身旁,不顾平日形象的大口喝茶,平息着刚才的紧张与激动。

    “三弟放心,若我有朝一日,登临大位,必定不会忘了你今日之恩,大明江山,我愿与你共享。”

    “二哥说哪里话。”朱允熥笑道“咱们兄弟自幼一起长大,我不帮你,还能帮谁呢?”

    兄弟?

    若兄弟之情真重,我们又怎么会如此对付朱允熞呢?

    朱允炆忽然觉得朱允熥笑得很假,有一种恶心的感觉。

    如果不是要军中将领,大多对朱允熥亲近,他才不会理这样的人。

    不过。

    朱允炆也早就决定,对其用用就好。

    若自己真的登基为帝,决不能让朱允熥掌握大权。

    必要的时候,甚至还会废了他的王位。

    心中正想着,耳边却传来朱允熥的声音。

    “二哥,你该不会认为现在就这样可以吧?”

    朱允炆一怔,道“皇爷爷都同意我们将护卫换防,那便说明皇爷爷对那小子已经失去了信任。”

    “我们再将他“勾结”倭寇的事,公之于众,朝野必定哗然,皇爷爷肯定会废储的。”

    他显得信心十足。

    “不会!”朱允熥摇头,冷笑道“二哥,我们那些把戏,只能骗得了皇爷爷一时,骗不了太久。”

    “若不早点那小子处理掉,就是反受其祸。”

    朱允炆惊道“不会吧,只要他废了储君之位,他便是没牙的老虎,不足为虑。”

    “再说,我们现在还能怎么办,皇爷爷已经带着他去清净宫了。”

    朱允熥看向清净宫。

    “二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如今外围护卫皆已换防,若是此时有倭寇杀入清净宫,袭击圣驾和太孙。”

    “你浴血奋战,拼命护驾,奈何贼寇太狠,一时不敌,竟让皇爷爷和四弟不幸蒙难……”

    砰!

    朱允炆手中握着的茶杯,掉落在地,摔成了粉碎!

    他惊恐的看向朱允熥,瞳孔内布满血色。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