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从不掌灯的豫郡王府(1)

    说来也是神奇,豫郡王府原来并不远,就在隔着府衙两条街的东华坊内。

    不过一刻钟,东君三人已经站在了豫郡王府大门处。

    小八刚要上前递贴,简东臣拦住了他,看向东君,再次提醒,“你真的就这样进去吗?真的不需要我告诉你一些事情,好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吗?”

    一惯随意的表哥从未曾如此小心谨慎过,东君忍不住笑了,低声答亦是问:“莫非这豫郡王府是洪水猛兽,长蛇毒蝎,还能吃人伤人不成?”

    简东臣僵着脸:“不能吃人,但可能会吓死人?”

    简东臣越是如此神秘,东君便越是好奇,调皮反问:“那表哥怕不?”

    “笑话!”简东臣挺直腰杆,“告诉你,有时连鬼都怕我。”

    东君忍了笑,一副有恃无恐状,“既如此,我还有何可惧!小八去吧!”

    小八会意,疾步上前递上了主子的名帖。

    夜色慢慢临近,远远的天际处还挂着一片薄薄的霞光,如丝绸般极其缓慢无声的向下滑落,似在为晚归的人们争取最后的光芒。

    东君三人足等了两盏茶的功夫,夜色已将他三人完全笼罩,却还是未见有人出来相迎。

    东君神色凝重的站着,小八突然就咦了一声,指指黑暗的王府大门,“堂堂郡王府大门,竟一片黑暗,为何不明灯高悬呢?”

    “如果我说,郡王府从不掌灯,你信吗?”简东臣悠悠接道。

    “为何?”

    不等简东臣回答,“吱呀”一声响动后,王府中门大开,黑暗中跑出个高大身影来,近了嗡声问:“哪一位是相里推官?”

    东君往前跨了一小步,“在下正是。”

    来人弯腰恭恭敬敬,伸手呈请状:“请相里推官由中门而入。”

    东君刚还在诧异,王府为何会中门大开,这下就更诧异了。

    一般高门候府的中门,不是轻易能开的。如今不但开了,还要请自己大摇大摆的由中门而入。

    还有,听来人的话中之意,好像还是只请自己一人进入。

    东君迟迟未动,来人又作了个“请进”的姿势。

    东君指指身后二人,“那他们呢?”

    来人恭谨答:“王爷吩咐,请相里推官由中门而入,这其他人嘛?就按规矩来嘛。”

    原来如此!

    可又是为什么呢?为何特别要请自己由中门而入呢?

    进就进呗!何必矫情。

    东君来不及多想,转身依次扫了小八简东臣一眼,“门里见。”

    后二人爽快点头回,“好!门里见。”

    东君摸着黑,又戴着面具看不清夜路,脚刚踏上台阶,就踩空差点摔了一跤。

    他堪堪站稳后,想着小八方才的问题,便蹙眉抬头看上方。

    豫王府的大门处,黑咕隆咚的,连一盏灯笼都没有。

    “唉呀!是望二的错,忘了给推官掌灯了。”

    说话声中,声称望二之人往袖兜中一掏,便掏出了一团光明。

    东君看傻了眼。

    望二手中捧着的,竟是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在夜色中散发着一团莹润亮光,将他圈在了光晕之内。

    “来,给你。”

    东君下意识的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将夜明珠接过来,捧在手掌心内,“这是?”

    “给你照明用啊!园里面黑,没有它,你是看不见路的。”望二一本正经的回。

    豫郡王府内,从来就不掌灯。

    东君忽然就想起刚表哥说过的话来,疑惑骤起,一转念又想到自己尚有夜明珠照路,还不知道表哥他们会是怎样的待遇呢?

    还是先进去,同他们汇合再说吧。

    东君捧着夜明珠,上半身笼罩在一圈淡淡的润泽光晕中,如梦似幻,款款向简东臣和小八走近。

    他虽然戴着面具,但简东臣却仿佛能透过面具,看到了那张清丽脱俗的容颜。

    是以,他看傻了眼,如被石化。

    近了,东君迫不及待的问,“表哥,刚你们是如何进来的。”

    “就摸着黑进来的啊!”简东臣瞧着光芒里的东君,木偶般的答。

    “那你们没摔着吧?”

    “没。”简东臣木木摇头。

    小八走到东君身边,看着那发光之物,忽然就笑了,“这家主人真有意思,竟然用夜明珠来作照明之物。”

    “小哥,这就叫有意思啦?有意思的事情,还在后头呢?三位请吧!”

    望二粗声大气的讲完,指指脚下的石径,便带头大步向前走去。

    天很黑,就算东君手里有夜明珠,但也是照不到那望二的脚下之路的。

    小八紧挨着东君,望望黑影绰绰的四周,低声问:“公子,你看他走得如此之快,难不成有夜视眼吗?”

    “什么夜视眼?”简东臣终于回魂了,赶上前来接嘴,“他应该就是很熟悉这条路,然后又常常在夜晚行走,久而久之,便能如在白昼里一般,一路畅行无阻。”

    “这位捕头说得对,咱王府常年不掌灯,小人也早就习惯了黑白不分,白黑相同,夜晚如同白昼,白昼亦如同夜晚。”前面的望二头亦不回,只粗声粗气的答。

    答得还很有禅机。

    小八看着主子手中的夜明珠,“老简,豫郡王府为何常年不掌灯呢?”

    简东臣刚想回答,望二抢过话去,“王爷赞相里推官聪慧明睿,沉静机敏。那么望二想请问相里推官,为何我们王府会常年不掌灯呢?”

    东君:“……”

    “好主意!”简东臣轻击双手,心中窃窃——也好!就让咱家东君露两手,震震场子也行。

    然东君却不接招,将夜明珠交给小八,稳稳道:“不过才刚进来行了几步路,我如何能知,且多行几步再说吧!”

    望二:“不骄不躁,稳注平和。看来,王爷又说对咯。”

    小八望着前面的黑影,有些警惕,“王爷他以前曾见过我家公子吗?”

    “没!”

    “那他为何会知道公子聪慧明睿,沉静机敏,还不骄不躁,稳注平和呢?”

    “这个?”高大黑影挠挠脑袋,实话实说,“望二不知,小哥若想知道,等下你自己问王爷去。”

    小八:“……呀!那是?”

    小八刚刚还在满怀狐疑,忽然就指着前方诧异的叫了起来。

    因为,前方望二的身影突然就变得清晰明亮,照出他正行走在一座拱形的小石桥上。

    桥底,隐隐有数道蓝光射出,故此才照出了他的身影。

    简东臣紧走两步,走到石桥下的水渠边,稀奇的弯腰查看,还不忘伸手挡住前来的东君,“渠沿滑,你小心。”

    小八望着水渠内那两三条游动的发光生物,忽然就惊呼起来,“公子,小八知道了,这是您曾经同我讲过的那种奇鱼。”

    望二停在了小石桥上,“你知道,你竟然知道?”

    小八头一偏,“我为何就不能知道呢?这是东南沿海里的烛光鱼,其腹部和腹侧都有发光点,似是一排排的小蜡烛,能自行发光,故名烛光鱼。”

    望二又挠挠脑袋,看向简东臣,“你也知道?”

    还好,简东臣摇了摇头,要不然可能会颠覆前者的日常三观。

    因为,从前凡是第一次进豫郡王府的人,从来就没有人能一口道出那水渠中生物的名字。

    而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望二得意洋洋的给来人解释。

    如今,小八不但叫出了名字,还能解析出其特性,这,让望二一下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王爷虽然说过,他的主子相里推官聪慧无方,可他也不能啥啥都知道吧!

    推官那么年轻,又来自南境,那地方可全是内陆湖泊,没有海的。

    望二飞快向前走去,“你们随我来。”

    然后,他又站在了第二道小石拱桥上,指着桥下发光源,故作深沉。

    东君三人又如前般靠了上去,弯腰看着水中的发光生物,低声惊叹。

    望二好整以暇的看着小八,“继续。”

    他的意思是要小八继续说出水渠中生物的名字。

    小八看着浅笑的主子,傲声回,“这是丑婆鱼,又名老头鱼。其鱼身柔软无鳞。之所以它会发光,是因为它的……”

    小八一时忘了具体的细节,便看向主子求助。

    东君默契接:“是因为它的背鳍棘瓣内,寄生着一些发光的物质,所以才会发出如烛之光。”

    “对对!公子说得对!”小八欢快的拍起手来。

    望二的三观就快被颠覆了,他又看向简东臣。

    还好还好,简东臣依然摇了摇头。

    望二拍拍受惊的小心脏,不死心的又直往前走,走走停停的,又过了四道小石拱桥。

    然后,东君他们便依次看到了同样会发光的带鱼,灯眼鱼,光睑鱼,龙头鱼。

    小八?每见一道桥,便如数家珍地说出每一个发光鱼的名字。

    而这些鱼类,都有个共同的特征,它们皆来自深海,且都会发光。

    而且,还全都被喂养在狭窄而长的水渠内。

    过完第六道桥后,望二的脸上已经挂不住了。

    幸而还好,有一直摇头的简东臣相伴,要不然他的三观早就被颠覆了。

    但简东臣却不高兴了,他抓住一直若有所思的东君,带着委屈,“东君,这些你怎么只告诉小八,而不告诉我呢?你也太不够意思了。”

    小八凑上前来,调皮的伸伸舌头,“公子说,告诉你,你也是记不住的。”

    “也是哈!”简东臣可能受了望二的影响,不觉间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东君一直沉默着,小八察觉到主子的异常,关切询问:“公子,您怎么了?”

    东君不答只回身指了指来路,“你们看。”

    此刻,他们身处地势甚高,小八和简东臣一回首,便看到了一副奇异景象。

    眼前,依旧是一片黑影绰绰,但在这一片宽阔的黑暗中,那六道小石桥,却清晰可见。

    因为,那是六道发着光的蓝桥。

    这六道发着光的蓝桥,在黑暗中不仅连通了道路,还指引着行人一路向前。

    小八连声惊叹:“原来如此!好精妙绝伦的布局啊!”

    “原来,这些奇特的发光鱼也像夜明珠一样,是用来作照明之用的啊!”简东臣也后知后觉的惊叹连连。

    但东君却陷入沉思之中。

    豫郡王府为何从不掌灯呢?豫郡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如此非比寻常的奇思妙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