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赵伟的过往

    当陈定安来到了赵伟面前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深夜的一点多钟了,他的脸上挂着满满的疲惫和担忧之色。

    而这时的赵伟也已经等在了自家楼下良久,地上的烟头也堆了很多,可以看出他的心中同样满是焦虑。

    “具体的情况你和我详细地说一下!”陈定安和赵伟见面后连招呼也没打,直接就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对于赵伟这个人,陈定安其实并没有亲自了解过,他只是从各种资料里看到了有关赵伟的介绍。说实话,对于赵伟这个人,陈定安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好感的。

    并不是因为他有可能会害了董建国,也不是因为他背后人身份的原因。而是赵伟这个人本身让陈定安有些瞧不起。

    如果说赵伟只是没有什么本事的普通人陈定安还不至于这么看不起他,而是他的性格和曾经的所作所为让他看不起。

    赵伟的出身和大多数人一样很普通,是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从小虽然谈不上锦衣玉食,但是至少能打到个温饱无忧。

    按照这样的家庭背景,只要赵伟不是太废物,他按照家里的安排先是完成最基本的学业,混个高中文聘什么的,再靠着家里的关系在一个国企公司上班至少也是可以衣食无忧的。

    而且当时可不像现在这样的环境,当时个体户可是很少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国营企业。所以只要赵伟不犯错,未来也不用担心什么。

    赵伟一开始也的确是那么做的,并且他所达到的成绩还要超出了家里人的想象,他居然考上了大学,成为了一个本科生。这对于一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来说可是很难得的。

    家里人都因为这个意外之喜而感到无比的骄傲,赵伟的父母走在大街上都是趾高气昂抬头挺胸的。

    碰到了熟人或者亲戚朋友说话也特别硬气特别自豪!赵伟可是赵家第一个大学生啊!

    在当时有一张大学文凭,别说国企员工了,就是去当一个企业管理层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事情。

    但是偏偏让人所不解的是,赵伟在刚进入国企公司没多久之后居然从公司辞职了!说是要自己出来下海经商做生意。

    不管是赵伟的父母还是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对于赵伟的做法很不理解,并且极力地劝说他放弃这个念头。但是赵伟偏偏像铁了心一般地认定了自己的打算,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从公司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到这里,其实有点远见的人反而会对赵伟的做法竖起大拇指,认为他很有眼光,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海经商的人可不多。而那时又经过了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正是做生意的大好时机。说句开玩笑的话,那个社会环境,你就是出去卖钉子都能发大财。

    但是了解实情的陈定安其实并不这么认为,他不是不赞同赵伟的做法,而是因为赵伟并不是因为自己有着远见的商业头脑才这么做的。

    他选择辞职下海经商其实是一个无奈之举。他原本所任职的国营企业是现在的电信公司的前身,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电缆的采购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工作。

    而做采购免不了和大量的金钱打交道,这其中有多少油水就不用明说了。

    而赵伟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自然心中会有些小九九。贪污公款什么的他自然是不敢做出来的,不过拿回扣收好处的事情自然是没跑的了。

    在工作的那些年中,赵伟所收的的好处可要比他那几年的工资和奖金加起来都要多得多。

    当时的赵伟可以说是一直生活在极大的煎熬和精神压力之中,他一直都担心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一天东窗事发,自己要被迫戴上漂亮的银手镯,住进干净清爽的小屋子里面,严重一点,遇到严打时期还有可能被请客吃花生米。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碰巧没过多久,社会上还真的掀起了一股严打违法违纪的风潮,很多和赵伟一样的人都被抓住了把柄,依法受到了制裁。

    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起网络行业同僚的聚会上赵伟遇到了一个人,一个女人。听人介绍,此人似乎是某中外合资企业的高层人员,和很多领导都有良好的关系,算是一个手眼通天的任务。

    赵伟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是着了什么魔,居然鬼使神差地借着酒劲把自己担心的情况私下里和那个女人说了出来。

    女人听后笑了笑“如果你真的担心的话,完全可以从公司辞职嘛!我这里正好有一些好的生意渠道,可以帮你一把。至于你所担心的问题,呵呵!我还是有些关系的,可以帮你打点一下,只要你辞职离开公司帮我做事,就完全不需要担心了。”

    赵伟虽然有些微醺,但是没醉倒白痴的地步,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他还是很小心的,便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你为什么愿意帮我?”

    女子不在意地笑了笑“我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帮你,我自然是会要求回报的。

    不过你放心,我并不会让你做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只不过我需要你帮我接近一些人,和他们搞好关系。算是一个人际关系的投资吧!毕竟我平时工作太忙,根本没那么多的时间,我需要一些人替我去做一些我不方便的事情而已。”

    “你需要我帮你接近谁?”赵伟问道。

    “呵呵。。。。。。河南董家——董建国!”    。